环境影响评价概论.ppt
《环境影响评价概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概论.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为什么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二号公布,自日起施行)第二章第十三条 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准后,计划部门方可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法律法规依据,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
2、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发布)第三章第十六条 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评价实行分类管理。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以下统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一)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二)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三)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环境影响评价法则将环评的范围从建设项目扩大到政府规划。政府规划分为指导性规划和专项规划两大类。
3、该法第七条明确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该法第八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应当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该法还明确指出,“未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的规划草案,审批机关不
4、予审批。”,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18日国务院第10次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发布)第二章第七条 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程度,按照下列规定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实行分类管理:(一)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说细的评价;(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者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都专项评价;(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5、制订并公布。,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贯彻“环保先行”的重要抓手。1、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可以控制不符合环保要求、污染严重的项目建设。从而从源头杜绝环境污染问题,也是贯彻“从源头治理污染”的环保理念的具体体现,可以有效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2、通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预测,提出防治对策,可以使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发展的需要,学好环境影响评价应做好以下准备,环境影响评价涉及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噪声、生态、固体废物等环境影响预测评价,需要综合运用环保知识。因此,需要对所学过的各个课程进行复习,包括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
6、制工程、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和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等。,环境的概念,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第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第一节 环 境一、环境的概念,自然环境:自然因素的总体,如高山、大海、江河、湖泊、天然森林、野生动植物等。,社会环境:社会因素的总体,如住房、工厂、桥梁、娱乐设施等人工构筑物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二、环境的基本特性1.整体性与区域性,(1)环境的整体性(系统性)各环境要素或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因有其相互确定的数
7、量与空间位置,并以特定的相互作用而构成了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2)环境的区域性 指环境特性的区域差异,及环境因地理位置的不同或空间范围的差异,会有不同的特性。区域性还反映了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的多样性。,2、变动性和稳定性,(1)环境的变动性 是指在自然的、人类社会行为的、或两者共同作用下,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1)环境的稳定性 所谓稳定性是指环境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的特性,也就是说,环境结构和状态在自然和人类社会行为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不超过一定限度时,环境可以借助于自身的调节功能使这些变化逐渐消失,环紧结构和状态得以恢复到变化前的状态。,
8、3、资源性与价值性,(1)资源性 环境具有资源性(环境即资源)。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要求环境有相应的付出,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投入,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2)价值性 环境具有资源性,决定其具有价值性。而环境的经济价值使环境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第二节 环境影响一、环境影响的概念,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环境影响的分类:,1、按影响的来源分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累积影响。,直接影响:指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对人类社会或其他环境的直接作用。,间接影响:由直接作用诱发的其他后续结果则为间接影响。,
9、累积影响:当一项活动与其他过去、现在及可以合理预见的将来的活动结合在一起时,因影响的增加而产生的对环境的影响。,累积影响的实质是各单项活动影响的叠加和扩大。,按影响效果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有利影响:指对人群健康、社会经济发展或其他环境的状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影响。,不利影响:指对人群健康、社会经济发展或其他环境的状况有消极的阻碍或破坏作用的影响,按影响程度分为:可恢复影响和不可恢复影响,可恢复影响:指人类活动造成环境某特性改变或价值丧失后可逐渐恢复到以前面貌的影响。,不可恢复影响;指造成环境的某特性改变或价值丧失后不能恢复的影响。,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一、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环境影响评
10、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后果)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并提出减少这些影响的对策措施。,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根本目的是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最终达到更具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作用:环境影响评价可明确开发建设者的环境责任及规定应采取的行动,可为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提出环保要求和建议,可为环境管理者提供对建设项目实施有效管理的科学依据。,类别:可分为环境质量评价(现状)、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以及环境影响后评估。,基本概念,环境质量环境质量评价,表述环境优劣的程度,指一个具体的环境中,环境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健康、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影响评价 概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99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