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与应用.ppt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联网技术与应用.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背景,*2011年9月2日至4日中国(宁波)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隆重举办,浙江省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联合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并支持宁波成为“智慧城市”国家综合试点城市。*我国物联网产业2012年市场规模已达到3650亿元,比此前一年增长38.6%,而今年连续的行业利好政策让投资者对物联网再度充满想象。新华社发布的2010至2011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认为,保守预计到2015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将达到5000多亿元的规模,年均增长率为11%左右。*2013年由住建部组织召开的国家智慧城市
2、试点创建工作会议1月2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公布了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共90个(温州市、金华市、诸暨市、杭州市上城区、宁波市镇海区)*2013年5月14日金华市委书记陈一新说网络经济转型升级“一号产业”*2013年6月12日,潘云鹤 金华主讲中国智能城市的建设,物联网概述,1,2,3,物联网技术基础知识,物联网应用,第一讲 物联网概述第二讲 物联网技术基础知识RFID 无线传感器网络 网络技术 智能计算第三讲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生活、农业、交通等),第一讲 物联网概述,物联网概念综述,1,2,3,5,4,物联网从何而来,物联网三大推动力,物联网整体体系构架,总 结,什么是物联网?,什么是物联
3、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通过有线与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连接,进行通信和信息交换,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IoT)概念的提出,MIT的 Kevin Ashton第一次提出:把RFID技术与传感器技术应用于日常物品中形成一个“物联网”,ITU报告:物联网是通过RFID和智能计算等技术实现全世界设备互连的网络,IBM提出:把传感器设备安装到各种物体中,并且普遍连接形成网络,即“物联网”,进而在此基础上形成“智慧地球,欧洲物联网研究项目工作组制
4、订物联网战略研究路线图,介绍传感网/RFID等前端技术和20年发展趋势,物联网形式早已存在,统一意义上的物联网概念提出是在架构在互联网发展成熟的基础上,物联网的三大推动力,第一大推动力:政府 第二大推动力:企业第三大推动力:教育界与科技界,第一大推动力:政府,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1月20日就职美国第44任总统,1月28日为了摆脱经济危机阴影的笼罩,提出了两项国家新战略计划新能源和“物联网”,“互联网物联网智慧的地球”奥巴马期望利用“智慧的地球”来刺激经济复苏,把美国经济带出低谷。,第一大推动力:政府,欧盟2009年6月制定物联网行动方案,推出物联网标准战略,确保物联网的可信度、接受度和安全
5、性:2010年之前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等领域20102015年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互联20152020年进入半智能化2020年之后实现全智能化。,第一大推动力:政府,日本u-Japan战略,希望实现从有线到无线、从网络到终端、包括认证、数据交换在内的无缝链接泛在网络环境,100的国民可以利用高速或超高速网络。韩国也实现了类似的发展。配合 u-Korea 推出的 u-Home 是韩国的 u-IT839 八大创新服务之一。智能家庭最终让韩国民众能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远程控制家电设备,并能在家享受高质量的双向与互动多媒体服务。澳大利亚、新加坡、法国、德国等其他发达国家也加快部署了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
6、的步伐,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2009.8.7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调研无锡时,对无锡传感中心高度关注,提出把传感网络中心设在无锡、辐射全国的想法并指出:在传感网发展中 早一点 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第一大推动力:政府,温家宝2009年11月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首都科技大会上强调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2010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第一大推动力:政府
7、,2011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物联网、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改造生物医药等四大高新技术优势行业,组织企业实施科技攻关,第一大推动力:政府,2010年9月,物联网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被列为国家重点培育的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物联网将会在十大领域重点部署:,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持物联网发展要点,1,2,5,6,3,4,物联网发展关注要点,应用服务导向,关键技术突破,试点示范带动,产业联盟推进,基础设施先行,产业园区辐射,传感器技术和部件 移动通信技术和芯片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政府事务应用
8、 社会公共服务应用 行业和企业专业应用,公共安全、交通、环境 生活服务、医疗卫生 安全溯源、电网、物流,政策法规和标准建设 移动和宽带网络建设 计算中心建设,通过产业联盟的成立,推进产业快速发展 争取科技重大专项,支持关键技术成果产业化,通过产业园区建设,聚焦和强化产业力量,物联网受到高度关注,“试点项目与投资趋向”和“参与产业联盟与争取重大专项”是关键,第二大推动力:企业,第三大推动力:教育界与科技界,2010年3月9日教育部网站发出通知:我国拟针对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生物医药等国家决定大力发展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高校本科教育阶段设立相关专业。这其中就包括增设物联网专业
9、,以期为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相关产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物联网整体体系架构,物联网感知层,网络连接统一IP协议 关注IP v6,IT和应用统一架构 关注云计算,RFID读写,M2M终端,传感器网,摄像监控,定位授时,物联网网络层,接入网络,核心网络,业务支撑 平台,物联网应用层,行业应用平台,行业应用系统,物联网是一个以应用为导向,分工日渐清晰的产业,IPv6和云计算是核心基础架构发展方向,智能家居,智能城管,智能交通,智能电力,智能医疗,行业应用导向,完整解决方案交付,产业链各环节定位,通用产品提供,感知层是物联网全面感知的基础,物联网感知层,RFID标签和读写器 M2M终端和传感器 传感
10、器网络和网关,感知层实现方式,摄像头和监控 GPS/北斗定位授时 智能家居网关,感知层作用,感知层突破方向,感知和识别物体 采集和捕获信息,更敏感和更全面的感知能力 解决低功耗的问题 解决小型化和低成本问题,RFID读写,智能家居网关,M2M终端,传感器网络,摄像头,GPS/北斗,传感器网关,感知层是实现物的世界连接和感知的基础,必须考虑感知层的全面布局和发展重点产品策略,无线上连&有线上连,网络层是物联网无处不在的前提,物联网网络层,接入网:无线/光纤各种类型的接入形式 核心网:统一IP协议上的大带宽的可靠网络 业务支撑平台:业务统一管理部署和运营支撑,网络层主要层次,网络层作用,网络层突破
11、方向,连接感知层和应用层 随时随地的连接实现 当前最成熟的部分,扩展规模,以实现无处不在 业务可扩展的管理运营能力 简化结构,上下层面融合,ONU,接入网络 无线接入:2G/3G/LTE/WLAN/WiMax 有线接入:光纤(PON)和铜线(xDSL)汇集承载:IP化传输网络(PTN/CE),核心网络&业务网关 统一IP协议的高效率的核心网络/设备/接口 针对海量流量和高可靠性要求的拓扑和机制 边缘业务控制实现业务感知、控制和策略转发,CPE,业务平台,鉴权平台,计费平台,经营分析平台,业务支撑平台 提供终端和业务的通道和联动控制逻辑 实现不同终端和业务统一管理、部署和扩展 针对客户提供用户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联网 技术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98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