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诊断学教学资料发热-施益芬.ppt
《物理诊断学教学资料发热-施益芬.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诊断学教学资料发热-施益芬.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发 热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 施益芬,病 例,护士:39床,39.3病例特点:39床,男,35岁,初治急性白血病化疗后7天,目前血象示:WBC 0.5 109/L,血小板7 109/L;今下午3点有过发热,39.4,对症后好转床旁:患者畏寒、寒战,诉有肛周疼痛;查体:T 39.3,皮肤苍白,冰冷,肛周有压痛,1.有无发热?2.发热程度?3.临床过程处于什么阶段?4.热型?5.病因?6.发病机制?,发 热,当机体在致热原(pyrogen)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正常范围:36-37,5,生理体温变化及影响因素,翁心华
2、,张婴元主编.传染病学.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6,发热的分度,7,(1)体温上升期:体温上升期常有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或寒战等现象。(产热散热)骤升型:体温在几小时内达3940或以上,常伴有寒战。小儿易发生惊厥。缓升型: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多不伴寒战。,临床过程,(2)高热期:是指体温上升达高峰之后保持一定时间,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因病因不同而有差异。(产热=散热)(3)体温下降期:由于病因的消除,体温中枢的体温调定点逐渐降至正常水平,产热相对减少,散热大于产热,使体温下降。(产热散热),临床过程,热 型,发热患者在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
3、将各体温数值点连接起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称为热型(fever type),稽留热: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 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等,10,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 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皮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风湿热、败血症、脓肿、严重肺结核等,11,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疟疾、肾盂肾炎、布鲁菌病等,回归热: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 诊断 教学 资料 发热 施益芬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98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