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史-中国古代物理学.ppt
《物理学史-中国古代物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学史-中国古代物理学.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中国古代物理学,一.中国古代的物质观二.中国古代的力学知识三.中国古代的热学知识四.中国古代的光学知识五.中国古代的电磁学知识六.中国古代的声学知识七.中国古代物理学的特点,概况,在古代,无论是古希腊还是中国,都谈不上有“物理学”。当时人们还不可能自觉地、系统地运用实验方法,也不可能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数学形式进行科学的概括,使之成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但这一阶段仍是物理学形成和发展的先导和渊源。是物理学发展的孕育和萌芽时期。但我们可以通过早期人类的遗迹中看到人类为了生存,在获取生活和生产资料的过程中,在与大自然的各种斗争中,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从而孕育和形成了早期的物理知识和物理思想
2、。,中国古代物理思想的特点:1.发源于当时生产工艺的实践过程中2.以朴素的直观观察为依据,思辨色彩浓烈3.没有集中的专门著作,散见于有关古籍之中,中国古代物理学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在中国,自夏、商、西周起,随着手工技术的发展,物理知识开始积累。春秋战国时期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中国古代物理学开始形成;秦汉时期,形成一个发展高峰;宋元时期达到鼎盛。至此,在西方近代科学诞生之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居世界领先地位。明末至清初以后,科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这一时期,西方物理知识开始向中国输入。,关于物质的构成,自然界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与变化,中国古代有多种说法,典型的说法如“五行说”,
3、“阴阳说”,“元气说”。,“五行说”这一学说始于夏朝,流行于商朝,到了西周发展为“五行元素说”。西周末年,太史官史伯在总结前人思想以后说:“夫和实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乃尽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这里已十分明确的把水、火、木、金、土五种基本物质当成组成世界万物的原始材料。更加清楚地表明中国古代原始五行说,实际上就是最早的关于物质组成的假说。它不仅具有朴素的元素概念,并具有物质相互转化的观念。,一.中国古代的物质观,五行思想 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或元素。“水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尚书洪范
4、)构成:世界万物皆由上述五种元素构成。“以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相互关系:相生与相克: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金;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意义:五行依一定的相生次序而相生;又依一定的相克次序而相征服。这种关系深刻地揭示了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元素在相互转化的复杂变换过程中,生成和消失的速率是受控的,在量上是互补的,因而元素的种类和总量不增不减,物质守恒。,2.阴阳学说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又给它赋予了一定的意义,把自然界和社会上一切对立的现象抽象为阴阳,用阴阳概念来解释自然
5、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用来解释天文气象、四季变化、万物兴衰等自然现象。如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以及天地、男女、昼夜、君臣、夫妻等。阳代表积极、进取、刚强、上升、温热、明亮、雄性、太阳等阳性和具有这些特征的事物;阴代表消极、退让、柔弱、下降、寒冷、晦暗、雌性、月亮等阴性和具有这些特征的事物。,认为: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固有规律。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阴阳有序、整体和谐”是世间的最佳状态,也
6、是事物稳定的基本保证。,周易以阴阳的范畴为基础,说明天地变化及各种现象:“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经系辞上)。意思是:宇宙的的本原是太极(物质的原始状态),太极生出天地(阴阳),天地生出四时(春、夏、秋、冬),再生出八卦(天、地、山、泽、水、火、风、雷)。,白纸称为无极,画上一个圆圈,称为无极生太极(宇宙),中间一条曲线分成黑白两个部分,称为太极生两仪,中间的曲线表示了阴阳的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黑白两个半球中各有一个与之颜色相反的小圆圈,称为阴阳子,表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四象和阴阳的组合再生八卦:乾、坤、震、撰、坎、离、艮(gn)、兑。,八卦则是其形式化和符号化:为
7、阴,为阳,分别称作阴爻(yo)和阳爻,阴爻和阳爻的组合构成四象:,22,23,“阴阳八卦”说 这一学说起源于殷周之际,实际上也是一种原始的元素论。它从人们生活经常接触的自然界中选取了八种东西作为说明世界上其他多种东西的根源。,所谓八卦,即用八种符号来表示八种自然现象,而这八卦是由阳爻(音挑yao)用“”表示和阴爻用“-”表示,阳爻和阴爻排列为八卦,再由八卦排列为卦。八卦分别是乾、坤、震、巽(xun)、坎、离、艮、兑等,它们分别表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世界就是在阴阳两种对抗物质势力运动推动下孳生着,发展着。这是一种十分朴素的万物生成的唯物主义观念。,1.概述:中国古代的哲人们期望着将
8、世界万物本源归结为一种统一的物质,认为世界应该是由一种连续分布于整个空间的物质所构成,而不像“五形说”是各种元素的组合。在“道”和“太极”的思想指导下,逐渐形成并发展成为在中国古代自然观中重要的、占主流地位的“元气说”。春秋战国时期,老子认为由最高范畴的道生出阴阳二气,进而产生万物。庄子继承和发扬老子的学说,提出“通天下一气”的思想。战国末期的荀(xn)况也指出气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元气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在汉代逐渐成熟,经过唐、宋得到相当大的发展,明末清初达到高峰。由汉代的王充、唐代的柳宗元和刘禹锡为代表,形成了“元气自然论”;由宋代张载和明末清初的王夫之为代表形成了“元气本体论”。,二
9、 元气说,“元气说”的主要思想,气是充满整个宇宙 客观存在的物质,是万物本原。王充在论衡中说:“天地,含气之自然也。”论衡 谈天,“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论衡 自然。王充(27-约97):东汉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进步思想家,创立了以气为基础的元气自然论。主要著作有论衡,共30卷,85篇,涉及力学、声学、光学、热学、电磁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是我国中古时期的一部百科全书。,气有聚散两态,太虚为气,气形转化 张载(10201077,宋):“太虚者,气之体形聚为物,形溃反原”正蒙 乾称 王夫之(16191692,明末清初):“虚空者,气之量,气弥沦无崖而希微不形,则人见虚空而不见气。凡虚空者,气也。聚则
10、显,显则人谓之有;散则隐,隐则人谓之无。”张子正蒙注太和。,气分阴阳,永远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物质不灭思想 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气“散而归于太虚,复其氤氲之本体,非消灭也。聚而为庶物之生,自氤氲之常性,非幻成也”“聚散变化,而气本体不为之损益。”;“车薪之火,一烈而尽,而为焰,为烟,为烬,木者仍归木,水者仍归水,土者仍归土,特希微而人不见者。”;“一甑(zeng)之炊,湿热之气,蓬蓬勃勃,必有所归;若盖严密,则郁而不散。”,元气学说注重物质连续与不连续的相互统一,强调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符合自然界的真实变化,与自然本性更接近。但元气说终究是一种思辩理论,没有实验、数学等科学方法的配合,长
11、期停留在推测、玄想阶段,致使中国没有走上诞生近代科学的道路。,二.中国古代的力学知识,力学知识起源于古代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生产劳动中的实践经验,并逐步发展为生产技术和初步的自然哲理,这在东西方古代都是如此。我国古代,手工工艺技术成果远比经验性的理论总结突出得多,这是中国古代对力学研究的主要特点。,1.物理计量:时间计量、度量衡2.时间、空间、运动:空间和时间 运动与静止 运动的相对性3.对力的认识:4.力学知识的应用,一 力 学时间计量 a.干支纪法:春秋时鲁隐公三年(前722)二月己巳日至清宣统年(1911)。“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戊(午)、未、申、酉、戍、亥。组成“六十干支”:甲子、乙丑、癸酉、甲戊、乙亥癸亥。共60个组合,也称“六十甲子”,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寅1月虎、卯2月兔、辰3月龙、巳4月蛇、午5月马、未6月羊、申7月猴、酉8月鸡、戌9月狗、亥10月猪、子11月鼠、丑12月牛 b.十二时辰记时法:子时:231时,丑时:13时,,亥时:2123时。c.百刻时制(漏壶记时制):采用日晷或漏壶将一昼夜分为十时,一时分为十刻。刻为漏壶的基本记时单位,在竹或木制的箭上100个等分刻度,其高度正好等于一昼夜漏壶滴水的高度。1刻等于现在的14.4分钟。d.机械记时:东汉时期张衡117年发明浑天
13、仪,用于测定天体位置,一天转一周。后经唐宋发展,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星晷,月晷,圭表,日晷,漏壶:漏壶有两种形式:泻水型和受水型。我国最早的西汉青铜挈壶为泻水型漏壶,只有一把挈壶,出水口在壶底侧。由于挈壶里水位不同时出水速度不同,后来又发展出受水型。并逐渐由最初的两壶发展成多壶。右图为根据唐朝吕才历象汇编历法典99卷刻漏图制作的四级漏壶。浮漏:宋代沈括在多级漏壶的基础上发明了浮漏,每昼夜误差小于20秒。宋代燕肃制作的莲花漏改进了刻箭的刻度方法,精度提高到14.4秒;宋代赵友钦则将精度提高6秒。,度量衡:度-长度 量-容量 衡-重量,长度,蔡锷:奈何七尺之躯已许国家,难以许卿,七尺男儿有多
14、高?,关云长身高八尺?,关羽有多高?,古代的几个规定:孔子家语记载:“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即:从中指的指端到第一横纹叫一寸,拇指和中指一扎为一尺,两臂伸开长八尺,叫一寻。孙子算经:“度之所起,起与忽。蚕吐丝为忽。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汉书律历志详细记载:长度单位:引、丈、尺、寸、分,十进制;,汉书律历志记载:“度本起黄钟之长。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殷商时的一尺,大概是15.8cm战国、秦、西汉、新莽时大概是23.1 cm东汉的一尺有23.75 cm东汉末、三国、西晋的时候,一尺为 24.2 cm东晋、五胡十
15、六国、南朝一尺等于现在 24.5 cm北朝、隋时为 29.6 cm唐分大小尺,小尺为30 cm,大尺为36 cm宋、元一尺为31.2 cm明:裁衣时一尺为 34cm,量地时一尺32.7cm,营造时一尺32cm清:裁衣时为 35.5 cm,量地时为34.5 cm,营造时为32cm,七尺之躯大概1.6米,关羽大概1.9米,容量单位:斛(h)、斗、升、合、龠(yu),十进制。,另外:一手所盛为“溢”,二手合盛为“掬”,“掬四谓之豆”,秦:1斛=10斗,1斗=10升,1升(194 毫升)汉:1斛=10斗,1斗=10升,1升(342/192毫升)=10合,1合=2龠,1龠=5撮,1撮=4圭三国两晋:1斛
16、=10斗,1斗=10升,1升(202毫升)=10合南北朝:1斛=10斗,1斗=10升,1升=10合隋:1斛=10斗,1斗=10升,1升(594/198毫升)=10合唐:1斛=10斗,1斗=10升,1升(594毫升)=10合 宋:1石=2斛,1斛=5斗,1斗=10升 1升(664毫升)=10合 元:1石=2斛,1斛=5斗,1斗=10升 1升(949毫升)=10合 明:1石=2斛,1斛=5斗,1斗=10升 1升(1074毫升)=10合 清:1石=2斛,1斛=5斗,1斗=10升 1升(1036毫升)=10合,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是多少?,容量中国古代有很多与容量有关的词语,如升斗小民,重量单
17、位:石、钧、斤、两、锱、铢,非十进制。,秦:1石=4钧,1钧=30斤,1斤(253克)=16两,1两=24铢汉:1石=4钧,1钧=30斤,1斤(248/220克)=16两,1两=24铢两晋:1石=4钧,1钧=30斤,1斤(220克)=16两,1两=24铢南北朝:1石=4钧,1钧=30斤,1斤(南齐330,梁陈220克,北魏齐440 克,北周660)=16两,1两=24铢隋:1石=4钧,1钧=30斤,1斤(661/220克)=16两,1两=24铢唐:1石=4钧,1钧=30斤,1斤(661克)=16两,1两=10钱,1钱=10分宋:1石=120斤,1斤(633克)=16两,1两=10钱,1钱=10
18、分元:1石=120斤,1斤(633克)=16两,1两=10钱,1钱=10分明:1石=120斤,1斤(590克)=16两,1两=10钱,1钱=10分清:1石=120斤,1斤(590克)=16两,1两=10钱,1钱=10分,锱铢必较?,1两=4锱,关云长青龙偃月刀82斤到底有多重?,中国古代有很多和重量有关的成语,要弄清意思,需要知道重量的定义,千钧一发,重量,2.时间、空间和运动时间与空间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今来曰宙尸子久,弥异时也。宇,弥异所也经上 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运动的相对性吕氏春秋:“刻舟求剑”故事;隋书天文志:“仰游云以观,日月常动而云不移”。抱
19、朴子塞难:“见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春秋纬元命苞(汉代):“天左旋,地右动”。春秋纬考灵曜(yo)“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比如人在大舟中,闭牖(yu)而坐,舟行而人不觉”。比伽利略(1564-1642)相对性原理早一千多年。,3 对力的认识(1)力的概念 墨径:“力,刑之所以奋也”,这里刑即形,指物,奋即飞,动的意思。王充论衡效力篇:“人有知学,则有力矣。文吏以理事为力,而儒 生以学问为力”,“举重拔坚,壮士之力也”,“故 夫垦草殖谷,农夫之力也”(东汉)。西方,17世纪初弗兰西斯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3)杠杆原理 墨径中对不等臂天平的论述:“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权、重相若也
20、。相衡,则本短标长。两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标得权也。”,(2)外力与内力 王充论衡:“古之多力者,身能负荷千钧,手能决角伸钩,使之自举不能离地。”,(4)浮力:曹冲称象等。(5)弹力:弓箭的制作等(东汉郑玄127-200)。(6)大气压力 西汉时期已利用虹吸管-渴乌,东汉时已广泛用于灌溉,唐朝已有隔山取水的大型引水工程。关尹子:“瓶存二窍,以水实之,倒泻;闭一则水不下,盖(气)不升则水不降。”唐代王冰素问:“虚管灌满,捻上悬之,水固不泻,;空瓶小口,顿灌不入,为气不出而不能入也。”(7)惯性: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中描述:“马力既竭,轴犹能一取焉”,4 力学知识应用古代建筑学上力学的应用:如
21、隋代李春建造的赵周桥,是我国古代留传至今最古老、跨度最大、弧度最浅的石拱桥,距今已1300年;公元1056年建造的辽代山西应县木塔,是世界上现存的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高67.31米,经受近一个世纪的风雪袭击,12次六级以上地震,至今安然屹立。宋代建筑师喻皓曾在开封建“开宝寺塔”斜塔:“塔初成,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人怪而问之。皓曰: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归田录。明代的北京故宫群等等。尖劈、辘轳、滑轮、水转筒车、水转连磨、水碓(du 舂米用具)、水排鼓风机(公元31年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被中香炉、记里鼓车、水运浑象仪等。,被中香炉,被中香炉是中国古代盛香料熏被褥的球形
22、小炉。它的球形外壳和位于中心的半球形炉体之间有两层或三层同心圆环。炉体、内环、外环和外壳内壁的支承轴线依次互相垂直。炉体由于重力作用,不论球如何滚转,炉口总是保持水平状态。,水 碓,总的来说,我国古代力学知识与古代精湛的工艺技术往往密不可分,但各时期对技术知识的整理汇集、研究提高、保存流传都未受到重视,致使技术特别是科技理论不能代替人力形成明显的生产力,科举八股把教育与知识分子的注意力引到文字游戏或仕途官场上。一方面是大量生产知识与技术积累而又散失,缺乏系统整理,一方面是经验性的定性的力学概念始终带有思辨色彩(如“气”、“道”、“理”),缺乏数学的定量引用和系统实验的基础,因此经典力学理论只能
23、等待西方传入。,三.中国古代的热学知识我国古代的热学知识大部分是生活和生产经验的总结。至今所知的古籍中对热的研究记载较少,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掘。,对冷热的认识 约在公元前2000年,我国已有气温反常的记载,在两周初期,人们开始掌握降温术和高温术。据周礼记载,当时已设专人司贮冰事,冬季凿冰加以贮藏,到春、夏季用来降温。我国冶炼业的发展较早,高温技术也很早被人们掌握。江苏省曾出土春秋晚期的一块铁,经科学分析,它是一块生铁,生铁的冶炼温度比熟铁高,需达摄氏千度以上。生铁的出土,说明在那时的高温技术已达到一定水平。,火的利用和控制,使人类第一次支配了自然力,使人类文明大大前进了一步,同时,它也是古人对热
24、现象认识的开端。我国山西省芮城西侯度旧石器的遗址,说明大约180万年前人类已经开始使用火。,温度计还没有发明以前,古人在冶炼金属的实践中,创造了通过观察火候和火色来判别温度高低的方法。据考工记记载,在铸铜与锡时,随温度的升高,火焰的颜色先后变为暗红色、橙色、黄色、白色、青色,然后才可以浇铸。这种方法同样也应用于制陶工业。“火候”(包括火色)成了我国古代热工艺中一个内容丰富的特有概念。,对冷热问题,东汉王充还曾从理论上加以探讨,在他的著作论衡寒温篇中写道:“夫近水则寒,近火则温,远之渐微,何则?气之所加,远近有差也。”他把“气”作为物体之间进行“温”“寒”传递的物质承担者,还指出距离变远,“气”
25、的作用渐小。这里已涉及热传递的理论问题,但它只是思辩性的,是我国“元气说”的一种应用。,热胀冷缩是重要的热现象之一,在我国古代对它已有所研究和利用。汉代淮南万毕术记述了这样一个现象:把盛水铜瓮加热,直到水沸腾时密闭其口,急沉人井中,铜瓮发出雷鸣般响声。这现象可能是发热物体在急速冷却时发生了内破裂,破裂声由井内传出,这是一个典型的热胀冷缩现象。元代陶宗仪曾亲自作热胀冷缩实验,他把带孔的物体加热以后,使另一个物体进入孔洞,从而这两个物体如“辘轳旋转,无分毫缝罅”。他明确指出,这是前一物体“煮之胖胀”的缘故。,对热是什么这一问题,我国古代也已注意到,南北朝成书的关尹子中认为:“外物”的来去是使瓦石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学 中国古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98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