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资料综合解释.ppt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井资料综合解释.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 球 物 理 测 井,资源与环境学院 桑 琴 2007年7月,第六章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地层对比,一、地层对比的一般概念,1、地层对比,要了解整个区域的地下地质面貌,确定地层在空间的分布情况和分析岩性的变化规律,从而找到生油、储油的有利层段和有利地区,就必须综合利用多口井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即所谓的地层对比。,2、地层对比方法分类,主要有:岩性对比法、沉积韵律对比法、古生物对比法、测井曲线对比法等。,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地层对比,3、测井资料对比的优点,形象直观、工作简便、尤其是在油田勘探进行到一定阶段积累了大量的测井资料后,在用这种方法更方便,对进一步勘探开发油田有重大意义
2、。,4、建立在以下地质和地球物理基础上的,1)在一定勘探范围内,同时代、相似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地层具有大致相同的特征。,2)不同时代,其沉积特征变化和地层组合关系都有一定的规律,并在岩性上存在差别。,3)不同地质特征反映到测井曲线上有不同的显示和变化规律,并且在油田内的各井中多大致可以追踪。,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地层对比,有效地利用测井曲线进行地层对比,首先应分析岩心、岩屑等第一性资料,掌握不同性质的地层或地层组在测井曲线上的显示特征,然后才能进行地层对比工作。,5、地层对比所用的曲线,Ra SP(GR)CAL,把用于地层对比的测井曲线组合称为对比测井或标准测井。,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地层对比,二、
3、用测井资料进行地层对比的方法步骤,1、测井曲线对比方法分类,据不同的要求可分为区域对比和油层对比两类,1)区域对比,多用在油田勘探阶段,主要是用来研究整个区域范围内地层的变化情况,解决地下地质构造问题。,2)油层对比(小层对比),多用在油田的开发阶段,主要用来研究油气层的岩性、物性、厚度以及含油气性在油田范围内的变化规律。,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地层对比,2、进行地层对比的步骤,(1)选剖面、排列对比曲线,根据对比区域的井位分布图选定对比剖面线,找出位于剖面线上各井的曲线,并按剖面上的顺序和相对位置排列。,(2)选标准层,根据该区内标准层的测井显示找出各井的标准层的位置。标准层的特征:分布广、岩性
4、和厚度稳定,在测井曲线上有明显的特征,易于识别。砂泥岩剖面:较厚的泥岩、页岩、物理变化不大的砂层都可选作标准层。,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地层对比,3、进行对比的方法,在标准层的控制下,找出曲线形态相似,异常幅度变化规律相似的进行井间对比,先卡出大层段,再分小层组,最后根据每口井各层位的对应关系进行逐层对比。,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地层对比,4、绘制地层对比图,用对比线连接各井中相同的层位,就构成了地层对比图,绘制地层对比图有两种方式:,1)标准层置于同一水平位置绘制,2)按海拔标高绘制,主要用来了解地层厚度和岩性再对比剖面上的变化情况,研究油气水的横向分布规律。,这种地层对比可直观的看到地下地层的自然
5、起伏情况,易得到地层空间的立体概念。,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地层对比,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地层对比,三、地层对比的用途,1、绘制地质构造图,1)把井与标准层面(顶或底)相交的点投影在平面图上。,2)根据各井的井口海拔高度算出对应标准层面的海拔高度,标在投影点旁边。,3)利用内插等高线把高程相同的点光滑地连接起来,就成为某一标准层面的构造图。如果井是斜的:计算标准层面的海拔高度时应进行井斜校正。,2、研究断层,经过地层对比发现,某地层在个别井中有缺失,该井穿过正断层,有关断层的参数可由地层倾角测井求得。,3、确定地层超覆,在地层对比剖面上,有的地层变薄甚至消失,被具有另一种倾角的地层所覆盖的现象。,测
6、井资料综合解释,地层对比,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岩性的定性解释,请同学们复习储集层的相关知识以及描述储集层的相关概念,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岩性的定性解释,一、根据测井曲线的综合分析识别岩性,SP GR CAL 微电极 NGS RT 变密度 岩性密度 BHTV 岩心资料 岩屑资料 录井资料 成像测井资料(经岩心刻度)实际测井曲线。,二、用孔隙度测井曲线重叠法识别岩性,密度视石灰岩孔隙度公式:D=(b-2.71)/(1-2.71),砂岩:ma=2.65,白云岩:ma=2.87,石膏:ma=2.97,盐岩:ma=2.17,泥岩:ma 2.65,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岩性的定性解释,密度视石灰岩孔隙度(骨架):
7、灰岩=0,砂岩0,白云岩0,盐岩0,中子视石灰岩孔隙度(骨架):灰岩=0,砂岩0,石膏0,砂岩,灰岩,白云岩,石膏,盐岩,泥岩,密度,0,=0,0,0,0,0,中子,0,=0,0,0,0,0,GR,低,低,低,最低,低,高,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岩性的定性解释,三、交会图确定岩性,使用条件:纯地层,1、中子-密度交会图,A,P,B,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岩性的定性解释,(1)、把DEN和CNL进行井眼、泥质校正,(2)、把校正后的DEN、CNL点到DEN-CNL交会图上。,(3)、确定岩性 1)、资料点落在岩性线上,岩石是由单一矿物构成的。2)、资料点落在两岩性线之间,岩石由两种矿物构成的岩石。由线段
8、比可算每种矿物的百分含量:云岩的含量=AP/AB 灰岩的含量=PB/AB,(4)、孔隙度:过资料点作附近等孔隙度的平行线,与岩性线相交的孔隙度为该岩石的孔隙度。,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岩性的定性解释,中子-密度交绘图能计算两种矿物组成岩石的孔隙度、确定岩性,中子-声波 声波-密度 中子-密度交会图的比较。,由于中子-密度交会图的岩性线间的距离大,用来确定岩性较准,中子-声波和声波-密度交会图岩性线间的距离小,一般不用于确定砂、灰、白。,含气饱和度增加-密度下降,中子下降。资料点向西北方向偏移。,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岩性的定性解释,2、M-N交会图,(1)M、N的意义,M=0.01*(tf-tma)/
9、(ma-f)定义式=0.01*(tf-t)/(b-f)关系式,den,Dt,M:是骨架点与水点连线的斜率,骨架点,水点,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岩性的定性解释,N=0.01*(Nf-Nma)/(ma-f)定义式=0.01*(Nf-N)/(b-f)关系式,den,N,N:是骨架点与水点连线的斜率,骨架点,水点,根据理论骨架值,可计算骨架点的M、N值,把这些点点到M-N交会图上,即可确定岩性。,N,M,白云岩,砂岩,灰岩,硬石膏,资料点,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岩性的定性解释,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岩性的定性解释,根据资料点落在的位置确定岩性:1)资料点落在岩性点上,岩石由单一矿物构成,2)资料点落在岩性线上,岩
10、石由两种矿物构成,3)资料点落在岩性三角形内,岩石由三种矿物构成,如果根据其它资料已经知道,该剖面的岩石矿物由那些构成,则结论是唯一的,否则具有多解性。,M-N交会图的优点:可以确定由三种矿物组成的复杂岩石。,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岩性的定性解释,四、三孔隙度测井组合解联立方程,纯岩石、DEN、CNL、DT用体积物理模型写出,五、求孔隙度,1、根据体积物理模型写出纯岩石、泥质岩石求孔隙度的公式(DEN、CNL、DT),2、用交会图来求,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储集层的评价,一、砂泥岩剖面渗透层的划分,1、渗透层的特征,SP GR CAL 微电极ML,2、划分渗透层的要求(有油气显示的所有井段),a、估计
11、为油层、气层、油水同层的渗透层必须解释,b、厚度在0.4m以上的电性可疑层和录井显示在微含油级别以上的渗透层必须解释,c、地质录井、气测有大段油气显示而电性不好的渗透层选择性的解释,d、油层组包括若干水层时,应解释到最邻近油层的一个水层为止,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储集层的评价,3、砂泥岩剖面划分渗透层的方法(层界线、深度误差要求、分层要求),P224图6-1,a、分层时应注意所有曲线的合理性b、0.5m以上的夹层(非渗透层)应扣除c、岩性渐变层应划到泥岩或非渗透层出现的位置d、分层深度误差不应大于0.1m,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储集层的评价,二、储集层流体性质的定性识别,(一)油气层最小电阻率法,1、
12、使用条件:岩性、物性、地层水矿化度相对稳定,2、油层最小电阻率的确定,1)用阿尔齐公式求已知:孔隙度、油气水的界线值,则可求出RTMIN,2)统计法根据岩心电阻率和岩心观察(或试油资料的)统计。该方法的局限性,在于忽略了岩性、物性、的变化。,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储集层的评价,(二)标准水层对比法,1、找出标准水层(岩性均匀、物性好、厚度大),2、Rt=(35)R0 油气水层 Rt5R0 油气层 Rt3R0 水层 系数随区域的含水饱和度界限值而发生变化。,3、使用条件:对比层段与标准层段在岩性、物性、矿化度方面具有一致性。,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储集层的评价,(三)径向电阻率法,1、泥浆的侵入特征 R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井 资料 综合 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97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