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辅料管理概要.ppt
《药用辅料管理概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用辅料管理概要.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繆宝迎2013321,药用辅料管理概要,南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繆宝迎 20130321,药用辅料管理概要,一、两起重大药品安全事件的启示二、药用辅料生产与使用基本情况三、药用辅料管理要求,药用辅料管理概要,一、两起重大药品安全事件的启示1、“齐二药”假药案2、毒胶囊事件,“齐二药”假药案,2006年4月24日起,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有患者使用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后出现急性肾衰竭临床症状。,事件中共有65名患者使用了该批号亮菌甲素注射液,导致13名患者死亡,另有2名患者受到严重伤害。,广东省药品检验所紧急检验查明,该批号亮菌甲素注射液中含有毒有害物质二甘醇
2、。经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医学专家论证,二甘醇是导致事件中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元凶。,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公安部门联合查明,齐二药厂原辅料采购、质量检验工序管理不善,相关主管人员和相关工序责任人违反有关药品采购及质量检验的管理规定,购进了以二甘醇冒充的丙二醇并用于生产亮菌甲素注射液,最终导致严重后果。,事件过程分析 齐哈尔第二制药厂购入和使用假冒的丙二醇作为涉案药品的辅料,违反了药品管理法第九条规定,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本法制定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生产。,齐二药贿买GMP认证,不具有生产药品的资格。违反了药品管理法第八十三条规定,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
3、资料样品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或者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或者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五年内不受理其申请,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的检验人员只有初一文化,未经培训不太懂化学的检验室主任在明知产品质量有问题,竟在领导示意下出具假合格证书。这违反了药品管理法第八条规定,开办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具备的条件:具有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应的技术工人。,同时,还违反了药品管理法中第十二条: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对其生产的药品进行质量检验,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或者不按
4、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的,不得出厂。,亮菌甲素注射液为假药 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制造的亮菌甲素注射液.此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为假药。“药品管理法”中第四十八条指出,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的为假药,必须禁止生产。,药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条 生产、销售假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有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予以撤销,并责令停产、停止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黑龙江省食品药
5、品监管局吊销齐二药厂药品生产许可证,并处以1000多万元的巨额罚款,该厂一百七十多个药品批准文号自动作废。受到该药伤害的患者或家属将齐二药厂、中山三院、药品经销商广东医保公司、金蘅源公司告上法庭,索取高额的民事赔偿。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已作出终审判决,中山三院、药品经销商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事后处罚:,齐二药厂五名责任人及销售假丙二醇的犯罪分子均被警方抓捕归案,都被判处7年以下的有期徒刑。,“齐二药”深思,采购员在没有做任何实地考察,通几个电话之后,就将实为“二甘醇”的“丙二醇”买到手;只有初一文化,未经培训不太懂化学的检验室主任在明知产品质量有问题,竟在领导示意下出具假合格证书;主管生产老总
6、公然宣称:我们的惯例是不合格原料都可以当成合格;一支假“亮菌甲素”出厂价是5元,用到患者身上时已高达46元,翻了9倍,毒胶囊事件,2012年某地中考时事政治试题: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的节目曝光了部分药用胶囊厂用皮革废料生产的明胶作原料。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检测确认,9家药厂生产的13个批次的药品,所用胶囊的重金属铬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规定2mg/kg的限量值,其中超标最多的达90多倍。“毒胶囊”事件曝光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严肃依法查处,确保人民群众利益。公安部第一时间部署河北、浙江、江西、山东等地公安机关介入侦查,积极
7、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查处工作。,毒胶囊事件,4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指出,本次媒体曝光的铬超标药用胶囊事件,是非法使用工业明胶生产药用胶囊及使用铬超标胶囊生产劣药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要求相关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对违法违规企业及其产品继续深入开展调查,严肃查办涉案企业,坚决控制销毁不合格产品。,毒胶囊事件,思考题:1.非法使用工业明胶生产药用胶囊及使用铬超标胶囊生产劣药的行为侵害了公民的什么权利?2.国家依法查处“毒胶囊”事件有何重要意义?3.国家为什么要依法查处“毒胶囊”事件?4.当你受到“毒胶囊”危害时,应怎么办?5.怎样才能有效防止类似“毒胶囊”事件的发生?,毒胶
8、囊事件,儒岙镇位于浙江省新昌县,是全国有名的胶囊之乡,有几十家药用胶囊生产企业,年产胶囊一千亿粒左右,约占全国药用胶囊产量的三分之一。药用胶囊是一种药品辅料,主要是供给药厂用于生产各种胶囊类药品。调查者在当地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这里的胶囊出厂价差别很大,同种型号的胶囊按一万粒为单位,价格高的每一万粒卖六七十元,甚至上百元,低的却只要四五十元。在新昌县卓康胶囊有限公司,一名销售经理透露,他们厂生产的药用胶囊主要供应东北、江西等地一些药厂,所用原料主要就是明胶,因此胶囊价格悬殊跟明胶原料有很大关系。,毒胶囊事件,公安部部署彻查严打“毒胶囊”罪:公安部高度重视,第一时间部署河北、浙江、江西、山东等地
9、公安机关介入侦查,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查处工作。各地公安机关已立案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3名,查封工业明胶和胶囊生产厂家10个,现场查扣涉案工业明胶230余吨。,毒胶囊事件,最高检:坚决查处“问题胶囊”事件所涉职务犯罪:最高人民检察院5月2日召开部分省级检察院查处“问题胶囊”事件所涉渎职等职务犯罪工作座谈会,高检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邱学强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各级检察机关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和曹建明检察长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查处“问题胶囊”事件所涉渎职等职务犯罪,以强化法律监督的实际成果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和谐稳定大局,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毒胶囊事件,2013年2月20
10、日,国家药监局公布铬超标胶囊系列案情况:2012年4月15日媒体曝光铬超标胶囊事件后,公安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部署案件查办工作。河北、浙江、江西、山东、安徽等地公安机关迅速介入,药监部门全力配合,成功侦破重大刑事案件1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28名,查封胶囊生产企业、明胶生产企业28家,查明涉案胶囊5亿余粒,召回铬超标胶囊(剂)药品12.3亿余粒,查封涉案企业的生产线94条,查明胶囊产品和工业明胶产品销往各地的80余家药品及食品生产单位的事实。,毒胶囊事件,2012年8月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向媒体透露,铬超标胶囊剂药品市场清理已经完成,6省(市)相关责任人受到处
11、理。铬超标药用胶囊事件发生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开展胶囊剂药品“批批检”工作,要求企业对4月30日前上市的胶囊剂药品逐批进行检验,药品监管部门进行了监督性抽验,对不合格的产品全部下架、封存、召回,并正在督促销毁。对5月1日后上市的胶囊剂药品,企业已经按照要求实行了批批检验,经药品监管部门监督性抽验,未再发现铬含量超标产品。,毒胶囊事件,此次使用工业明胶生产药用胶囊等违法行为主要发生在浙江、河南、四川、重庆、江西、河北等6个省(市),监察部已督促上述6省(市)监察机关对所涉及地方政府及监管部门的失职失察行为进行责任追究,76名相关责任人员受到处理,其中厅级干部7人、处级干部24人、科及科以下干部
12、45人。,毒胶囊事件,加强药用辅料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8月2日发布,这一规定针对铬超标胶囊事件暴露出的药用辅料生产和使用存在问题,提高了药用辅料的准入门槛并规定了更为严格的监管措施。,毒胶囊事件,2013年3月9日下午,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绍兴市长钱建民在讨论会上 直指中央部门在毒胶囊事件中推卸责任。在此事件中,浙江方面多名官员被问责,绍兴市还有一位副市长也因此事记了大过,就连他自己也差一点了。地方出事,领导问责,原本无可厚非。但钱建民认为,毒胶囊事件的主要责任应该归咎于中央有关部门,而在被问责的官员中,却没有一个中央相关部门人员,甚至连个出面道歉的也没有。,毒胶囊事件,钱
13、建民罗列了一些自己的看法:首先,我国胶囊生产的标准是2010年10月才正式出台的,在此之前一直是空白。然而新标准却比欧盟的现行标准还严格5倍。这样的标准是否符合中国实际?其次,新标准出台后,包括他在内的各级政府并没有接到通知,也没有要求配合与支持。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这次毒胶囊事件,很多地方的领导干部甚至还不知道有这么一个标准。再次,药监部门是个高度垂直的系统,所有的药品由国家局直批。在他们自己批准上市的药品胶囊中发现问题,难道他们没有责任?新昌生产的胶囊一般分两种,一种仅做包装,另一种可直接口服。两种胶囊的生产是不一样的,价格也不一样。哪种好,哪种不好,制药厂最清楚。,毒胶囊事件,毒胶囊事件中
14、,制药厂起了决定的作用。为什么在这个事件发生之前,有关部门却没有一个针对药厂使用胶囊的规定呢?钱建民建议:中央业务部门多听地方意见,回避制定追责方案。关于中央有关部门领导是否应该问责的疑问早在去年便已提出。不少媒体也因此发表过评论。轰动全国的“毒胶囊”事件涉案企业分布多省且达数百家,与中央有关部门没人问责形成了鲜明对比。在钱建民看来,卫生部、国家药监局之所以能够逃脱问责,在于其参与并主导了问责处理方案的制定。“这样太不公平了。”他建议,以后再遇到这类事件,中央有关部门应该多与地方沟通,听取地方的意见,同时要在制定责任追究方案中主动回避。,二、药用辅料生产与使用基本情况,(一)关于药用辅料的基本
15、概念(二)药用辅料的生产与使用情况(三)药用辅料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药用辅料生产与使用基本情况,(一)关于药用辅料的基本概念1、药用辅料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 102条规定:“辅料,是指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时所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药物加工成各种类型的制剂时,通常都要加入一些有助于制剂成型、稳定,使制剂成品具有某些必要的理化特征或生理特征的各种辅助物质,这些辅助物质称作药用辅料。药用辅料是药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药品的质量和用药安全息息相关。近来研究表明:药用辅料作为一种化学物质,并不是完全惰性的,有些辅料不仅有活性,甚至还有毒性。,药用辅料生产与使用基本情况,2010版中国药典对
16、药用辅料的定义:药用辅料系指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时使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是除活性成分以外,在安全性方面已进行了合理的评估,并且包含在药物制剂中的物质。,药用辅料生产与使用基本情况,2、药用辅料的作用与使用原则药用辅料的作用药用辅料作为制剂的原料和组成部分在制剂成型的制备、应用、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赋型满足不同疾病的需求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药用辅料生产与使用基本情况,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增加患者的顺应性依从性开发新型剂型辅料应用基本原则采用符合药用要求的辅料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辅料的应用需做到:种类尽可能的少用量尽可能的少,药用辅料生产与使用基本情况,3、药用辅料在制剂中
17、的的作用分类(60余种)PH调节剂、鳌合剂、包合剂、包衣剂、保护剂、保湿剂、崩解剂、表面活性剂、病毒灭活剂、补剂、沉淀剂、成膜材料、调香剂、冻干用赋型剂、二氧化碳吸附剂、发泡剂、芳香剂、防腐剂、赋型剂、干燥剂、固化剂、缓冲剂、缓控释材料、胶粘剂、矫味剂、抗氧剂、抗氧增效剂、抗粘着剂、空气置换剂、冷凝剂、,药用辅料生产与使用基本情况,膏剂基材、凝胶材料、抛光剂、抛射剂、溶剂、柔软剂、乳化剂、软膏基质、软胶囊材料、润滑剂、润湿剂、渗透促进剂、渗透压调节剂、栓剂基质、甜味剂、填充剂、丸心、稳定剂、吸附剂、吸收剂、消泡剂、絮凝剂、乙醇改性剂、硬膏基质、油墨、增稠剂、增溶剂、增塑剂、粘合剂、中药炮制辅料
18、、助滤剂、助溶剂、助悬剂、着色剂。,药用辅料生产与使用基本情况,药典中药用辅料的用途分类:酸化剂、消沫剂、吸附剂、防腐剂、抗痒剂、着色剂、软膏基质、甜味剂、矫味剂、溶剂、碱化剂、皮肤渗透促进剂、赋型剂、表面活性剂等 2010版药典大幅度增加收载了药用辅料数量。2005年版药典收载辅料72个,本版药典共收载药用辅料总数为132个,其中新增62个,另有2个品种1个本版药典不再收载,另1个转收入药典正文第一部分品种中,药用辅料生产与使用基本情况,(二)药用辅料生产与使用基本情况 据统计,我国目前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辅料生产企业共有377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湖州展望药业有限公司、山东聊城阿华制药有限
19、公司、安徽山河药用辅料有限公司、湖南尔康制药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企业。,药用辅料生产与使用基本情况,国家药监局曾经于2003年进行过药用辅料摸底调查。在11个样本省份中,被调查的550个药品生产企业,共使用辅料品种510余种(不包括预混辅料)。其中,来自具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辅料企业的仅占19%(包括自制自用,如注射用水),来自化工企业的为45%,来自食品生产企业的为22%,其它企业的为14%。,药用辅料生产与使用基本情况,上述药品生产企业使用的510余种辅料中,有辅料药用标准(包括国家药品标准和省级药品标准)的仅占26.9%,其中中国药典收载品种154种(28.4%)、部颁标准收载33种(6.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用 辅料 管理 概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96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