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高聚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ppt
《第五高聚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高聚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分子量及其分布,第一节 高聚物分子量的统计意义5.1.1 平均分子量 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Z均分子量粘均分子量=KM,当=-1时,当=1时,通常,值在0.51之间,因此 粘均分子量介于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之间,并更接近重均分子量。5.1.2 平均分子量与分布函数 对于一般的聚合物,可以看作是若干同系物的混合物,各同系物分子量的最小差值为一个重复单元的分子量,这种差值比聚合物的分子量要差几个数量级,可以当作无穷小处理。并且同系物的种类数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因此其分子量可以看作是连续分布的,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5.1.3 分子量分布宽度,表征聚合物
2、分子量分布宽窄的物理量是分布宽度指数2其定义为试样中各个分子量与平均分子量之间差值的平方平均值。有数均和重均之分。对于分子量均一的试样,四种平均分子量是相等的,对于分散试样可见,分布宽度指数与两种平均分子量的比值有关:d称为多分散系数,它也常用于表征分子量分散程度的参数。,5.2 聚合物分子量的测定方法,化学方法 Chemical method,端基分析法 End group analysis,or end group measurement,热力学方法 Thermodynamics method,佛点升高,冰点降低,蒸汽压下降,渗透压法 Osmotic method,光学方法 Optical
3、 method,粘度法 Viscosimetry,超速离心沉淀 Ultracentrifugal sedimentation method 及扩散法 Diffusion,其它方法 Other method,电子显微镜Electron microscope,凝胶渗透色谱法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动力学方法 Dynamic method,光散射法 Light scattering method,表5-1 不同平均分子量测定方法及其适用范围,5.2.1 端基分析,聚合物的化学结构明确,每个高分子链末端有一个或x个可以用化学方法分析的基团,那么一定重量试
4、样中端基的数目就是分子链数目的x倍。所以从化学分析的结果就可以计算分子量。M=xw/n w为试样重量,n为被分析端基的摩尔数。该法要求聚合物结构必须明确。分子量越大,单位重量试样中可分析基团的数目越少,分析误差越大,故此法只适于分析分子量较小的的聚合物,可分析分子量的上限为2104左右。一般用于缩聚物。加聚反应产物分子量较大,且一般无可供化学分析的基团,应用较少。还可用于分析聚合物的支化情况,但要与其他方法配合才行。例如证明聚甲醛是线形分子(酯化封端)。数均分子量。,5.2.2 沸点升高和冰点降低,利用稀溶液的依数性测定溶质分子量的方法是经典的物理化学方法。溶液的浓度C常以千克溶剂中所含溶质的
5、克数表示,Kb和Kf分别是溶剂的沸点升高常数和冰点降低常数。如果C以g/l表示,则Kb和Kf分别要除以(密度)。式中,Tb和Tf分别为溶剂的沸点和冰点,Hv和Hf分别是每克溶剂的蒸发热和熔融热。高分子溶液的热力学性质与理想溶液差别很大,只有在无限稀释的情况下才符合理想溶液的规律,因此必须在各种浓度下测定T,然后以T/C对C作图并外推计算分子量。,K值一般在0.110的数量级,而高聚物的分子量很大,测定用的溶液浓度又很稀,因此T的数值很小,温度的测量要很准确,一般用热电堆或热敏电阻,把温度差变成电信号。用该法测得的是数均分子量,测定分子量上限为3104。,5.2.3 膜渗透压,1、渗透压的概念:
6、一个半透膜的孔可以让溶剂通过,而溶质不能通过,以该膜将一个容器分割成两个池,左边放纯溶剂,右边放溶液,开始时液面一样高,则溶剂会通过半透膜渗透到溶液中去,使溶液池的液面上升,溶剂池的液面下降。当两边液面高差达到某一定值时,溶剂不再进入溶液池。最后达到渗透平衡状态,渗透平衡时两边液体的压力差称为溶液的渗透压。2、对于小分子溶质=RTC/M。即小分子/C与C无关,但高分子溶液/C与C有关。A2和A3分别称为第二、第三维利系数,它们表示与理想溶液的偏差,如果以/C对C作图,A3很小时为直线,由截距可求得分子量M,从斜率可求得A2。,式中、1、2分别表示溶剂的偏摩尔体积、溶度参数和高分子的密度。这就给
7、第二维利系数一个明确的物理意义,可将其看作高分子链段之间以及高分子与溶剂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量度,它与溶剂化作用和高分子在溶液里的形态有密切关系。在良溶剂中,高分子链由于溶剂化作用而扩张,高分子线团伸展,A2是正值,1 1/2。随着温度的降低或不良溶剂的加入,1逐渐增大,当大于1/2时,高分子链紧缩,A2为负值。当1=1/2时,A2=0,即溶液符合理想溶液的性质。此时处于状态。,渗透压法可测分子量范围也有一定限度,分子量太大时,由于值减小,使试验精度减小;当分子量太小时,由于溶质分子可以穿过半透膜而使测定结果不可靠,一般分子量的测定范围为11041.5106。膜的选择很重要,孔径太小,达到渗透平
8、衡时间太长;孔径太大,低分子部分易于透过膜,使测定值偏高。因此该法不适于测定未分级的含有大量低分子的聚合物。即使分级的试样,分子量仍是多分散的。其测得的是数均分子量。,5.2.4 气相渗透(VPO),1、原理:在一恒温、密闭的容器中充有某挥发性溶剂的饱和蒸汽。若在容器中置一滴不挥发性溶质的溶液和一滴纯溶剂,由于溶液液面上溶剂的饱和蒸汽压低于溶剂的饱和蒸汽压,于是溶剂分子就会自蒸汽凝聚到溶液滴的表面,并放出凝聚热,从而使溶液的温度升高。而对于溶剂来说,其挥发速度与凝聚速度相等,温度不发生变化,那么两个液滴之间便会产生温差。当温差建立以后,热量将通过传导、对流、辐射等方式自溶液相散失到蒸汽相。达到
9、“定态”(非热力学平衡态)时,测温元件反应出的温差不再增高。温差T和溶液中溶质的摩尔分数成正比,以上介绍的方法除了端基分析法以外,其他均是基于稀溶液的依数性。即所测得的每一种效应都是溶液中溶质的数目决定的。如果溶质分子有缔合作用,则测得的表观分子量将大于其真实分子量;反之如果溶质发生电离作用,则测得的表观分子量将小于其真实分子量。而且数均分子量对于质点的数目很敏感,如果高分子试样中混有小分子杂质,例如少量的水分或溶剂,则测定的表观分子量将远远低于真实分子量。,5.2.5 光散射,1、原理:当一束光通过介质时,一部分光沿着入射方向继续传播,称为透射光,在入射方向以外的其他方向,同时发出一种很弱的
10、光,称为散射光。散射光与入射光之间的夹角称为散射角,发出散射光的质点称为散射中心。散射中心与观察点之间的距离称为观测距离。对于溶液来说,散射光的强度及其对散射角和溶液浓度的依赖性与溶质的分子量、分子尺寸以及分子形态有关。因此可以利用溶液的光散射性质测定溶质的上述各种参数。,2、测定方法 1)小粒子稀溶液 小粒子指尺寸小于光的波长的1/20的分子而言,一般指蛋白质、多糖以及分子量小于105的聚合物。这样各个粒子发出的散射光不相互干涉。定义单位散射体积所产生的散射光强I与入射光强I0之比乘以观测距离的平方为瑞利因子R。,对于小粒子假如入射光是自然光:K是与溶液浓度、散射角度以及溶质分子量无关的常数
11、,称为光学常数。当=90时,受杂散光的影响最小,因此常常测定90 的瑞利比以计算小粒子的分子量。实验方法是,测定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液的R90,以KC/2R90对C作图,得直线,截距为1/M,斜率为2A2。光散射法测定的是重均分子量。,2)大粒子稀溶液,分子量在105-107的高分子在良溶剂中的尺寸与光散射的光源波长处于同一数量级(高压汞灯)每个高分子粒子不同部分发出的散射光会发生相互干涉,减弱了光强。可以证明:实验方法是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液,测定其在各个不同散射角时的瑞利比。Y包含C和两个变量,当它们均为0时,Y=1/M。因此将Y分别外推就可求得分子量:可同时测得分子量、均方半径和第二维利
12、系数。其测量范围为104-107。,5.2.6小角激光光散射(LALLS),1、为了克服光散射法存在的光源准直性、单色性差,不能在较小的角度测定,溶液用量较多,除尘要求较高,测定工作费时,数据处理繁琐等缺点而改进的,以氦氖激光为光源,在很小的散射角测定散射光的方法。其工作原理与光散射法相同,只是在光源、仪器设计及数据处理上作了改进。,2、在小角度下,散射光的角度依赖性很小,因此数据处理可以不对角度外推,只需在不同浓度下测定剩余瑞利比,以KC/R对浓度C作图,其截距为1/M,斜率为2A2。3、特点:1)光源能量集中,光束细,强度高,使散射体积和池体积均大大缩小,节省样品,灰尘干扰小,测定精度提高
13、;2)可以在很小的角度(2-7)下进行,避免了因角度外推造成的误差,数据处理也简便。测量范围为5000-107。,小角激光光散射的进展由于小角激光光散射对环境要求非常高,现在已经被更为准确的多角激光光散射所替代,可以在空间16-32甚至更多的角度上测定,数据处理采用计算机进行,大大增加了精度和准确度。,5.2.7 超速离心沉降,1、原理:密度为2的溶质粒子在离心场的作用下,在密度为1的溶剂中移动。当2 1时,粒子将沿着离心力场的方向而沉降;若2 1,粒子将浮向旋转中心。当其他条件固定时,沉降或浮起的速度与粒子的质量和形状以及溶液的粘度有关。因此在理论上,所有这些量都可以通过沉降速度进行测定。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高聚物 分子量 及其 分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95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