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工程原理与方法.ppt
《油藏工程原理与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藏工程原理与方法.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油藏工程原理与方法,第一章 油藏工程设计基础,油田开发方案报告编写,油田勘探开发程序,油藏评价,开发层系划分与组合,井网与注水方式,复杂油田开发,油田开发调整,1.1 油田勘探开发程序,油田勘探开发是个连续的过程。将整个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区域勘探(预探)阶段、工业勘探(详探)阶段和全面开采阶段。,区域勘探(预探),区域勘探是在一个地区(指盆地、坳陷或凹陷)开展的油气田勘探工作。主要任务:从区域出发,进行盆地(或坳陷)的整体调查,了解地质概况,查明生、储油条件,指出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带,并进行油气地质储量的估算,为进一步开展油气田工业勘探指出有利的含油构造。,工业勘探(详探),
2、工业勘探是在区域勘探所选择的有利含油构造上进行的钻探工作。其主要任务是寻找油气田和查明油气田,计算探明储量,为油气田开发做好准备。工业勘探过程可以分为构造预探和油田详探两个阶段。构造预探简称预探。它是在详查所指出的有利含油构造上进行地震详查和钻探井。其主要任务是发现油气田及其工业价值,初步圈定出含油边界,为油田详探提供含油气面积。,油田详探简称详探。它是在预探提供的有利区域上,加密钻探,并加密地震测网密度。其主要任务是查明油气藏的特征及含油气边界,圈定含油气面积,提高探明储量,并为油藏工程设计提供全部地质基础资料,其中包括油气田构造的圈闭类型、大小和形态,含油层的有效厚度,流体物性参数及油层压
3、力系统、油井生产能力等油藏参数资料。,1.2 油藏评价,1.2.1 油气藏类型及其模型1.2.2 储量计算方法1.2.3 油藏的驱动方式及其开采特征,1.2 油藏评价,油藏是指油在单一圈闭中具有同一压力系统的基本聚集。如果在一个圈闭中只聚集了石油,称为油藏;只聚集了天然气,称为气藏。一个油藏中可以有几个含油砂层时,称为多层油藏。,1.2.1 油(气)藏类型及其模型,1)油(气藏)的表征参数 油藏由含油岩石和油藏流体两部分组成。其中油藏流体油、气、水在油藏中是按密度大小呈有规律的分布。油藏规模和流体在平面上的分布如图11所示。,2)油田开发模型,油藏开采过程(流体渗流)模型分为气藏模型、黑油模型
4、和组分模型。气藏模型主要是描述气田开采动态特征。黑油模型描述了油质较重的油藏类型模型,通常认为在油藏开采过程中相的变化只在油、气两相之间进行,如包括气溶于油或气从油中逸出现象。组分模型是指油质较轻、气体较富的油气藏类型模型,如挥发性油藏(轻质油)或凝析气藏。,另外还有一种经验统计型油田开发模型,它是建立在对生产数据和实验资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的。经验统计模型可用来估算油田稳产年限、产量递减规律、含水变化规律、采收率等。这是一种实用而又简便的分析油田动态的方法。,相对于开发模型,还有地质模型,地质模型是指描述油藏特征的数据体,包括油藏的各个方面,例如构造、岩性、沉积环境、流体特征等等。,1.2 油
5、藏评价,1.2.1 油气藏类型及其模型1.2.2 储量计算方法1.2.3 油藏的驱动方式及其开采特征,油气藏的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关系到油藏的规模、投资、建设以及开发效果评价等各个方面。储量是一个确定的数值,但是是随人们对油气藏的认识而逐步的加深的。,1.2.2 储量计算,地质储量的概念 指油气藏内所包含油气的量。,绝对的地质储量:凡是有油气显示,包括不能流动的原油的储量。可流动的地质储量:凡是相对渗透率大于零,可以流动的原油,即在最大的生产压差下(井底压力为0.1Mpa),也可以流动的原油,包括只见油花的地质储量。可能开采的地质储量:在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下,有可能开采的原油的地质储量
6、,随技术经济条件而发生改变。前苏联的平衡表内储量、美国的净厚度储量,我国目前的计算的储量都是这种情况。,2)储量的分级,主要分为三级储量:三级储量:概算储量,一个含油气构造在有3口以上的探井发现工业油流后,在基本掌握油藏类型、含有范围以后,利用钻井、地震、区域地质研究的基础上计算三级地质储量。与远景储量相比概算储量具有工业储量的性质,与二级和一级相比具有推测的性质。该储量是进一步详探的依据,不能作为开发使用,与一级储量相比具有50%的精确度。二级储量:探明储量,在探井和资料井达到一定的密度以后,取得相当的试油试采资料以后,计算的储量,与一级储量相比具有80%的精度。一级地质储量:开发储量。开发
7、井网钻完以后,依据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和开采资料确定的储量,它要求油藏类型清楚、含油面积准确、有效厚度可靠,各项参数落实,是制定生产计划和编制开发调整方案的依据。,储量估算方法通常分为三类噗比法;容积法;动态法。,各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类比法:经验确定容积法:比较准确,但是参数难取动态方法:比较准确,方法多,需要资料多。物质平衡、产量递减、数值模拟、水驱曲线、试井。,资源量,推测 潜在远景储量,探明储量,开发储量,类比法,容积法,动态方法,3)容积法地质储量的计算,油藏气藏凝析气藏,凝析气藏中天然气的原始地质储量,若已知凝析气藏在稳定生产条件下的生产气油比为GOR,即在地面产生1m3凝析油时,所
8、产生天然气的体积是GOR m3。因此地面产生 GOR m3天然气的物质的量为ng,在凝析气藏中,采出1m3凝析油的物质的量为no。,凝析油的相对分子质量,可由如下相关经验公式确定:,地面产出天然气的摩尔分数为:,在总的原始地质储量中,天然气的原始地质储量由下式计算:,凝析气藏中凝析油的原始地质储量,1.2 油藏评价,1.2.1 油气藏类型及其模型1.2.2 储量计算方法1.2.3 油藏的驱动方式及其开采特征,1.2.3 油藏的驱动方式及其开采特征,在自然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下,在油藏中驱油的力一般有以下几种:(1)油藏中流体和岩石的弹性能。(2)溶解于原油中的天然气膨胀能。(3)边水和底水的压能
9、和弹性能。(4)气顶气的膨胀能。(5)重力能。(6)人工注水注气的压能和弹性能量。,驱动方式:油藏中驱动流体运移得动力能量的种类及其性质。,30年代即有了油藏的驱动能量学说。,不同的能量方式决定了油藏的开采方式,开采特征、采收率、布井方式等油藏的重要措施。,表征油藏动态的指标:,油藏的平均地层压力:指油藏全区域的地层压力的平均。测取方式多样。,日产油量:日产能力和日产水平之分。,日产液量:日液能力和日液水平。,综合含水率:有体积含水率和质量含水率之分,累积产油量,累积产液量,累积产水量,累积注水量。,注采比:瞬时注采比和累积注采比。,采出程度,采收率。,存水率:。,采油速度,采液速度,剩余储量
10、的采油速度。,生产气油比:瞬时生产气油比,累积生产气油比。,描述条件:单一的驱动能量,井底的流动压力保持不变。,弹性驱动溶解气驱动水压驱动气压驱动重力驱动,形成条件:没有边底水,无气顶,无注水,地层压力大于饱和压力。,弹性驱动,能量释放:地层压力降低,油藏岩石和流体释放能量。,适用油藏:封闭油藏、断块油藏,一般油藏再地饱压差比较大的开发前期(应该注意油藏岩石物性的改变)。在海上油田和复杂地貌及注水条件差的地方采用。,油藏压力不断降低,日产油量不断降低,瞬时生产气油比不变,一般处于无水采油期,变化很小,弹性驱动溶解气驱动水压驱动气压驱动重力驱动,溶解气驱,形成条件:没有边底水,无气顶,无注水,地
11、层压力等于饱和压力。,能量释放:地层压力降低,原油脱气,气体膨胀,释放能量。,适用油藏:封闭油藏、断块油藏,一般油藏再地饱压差比较大的开发前期(应该注意油藏岩石物性的改变)。在海上油田和复杂地貌及注水条件差的地方采用。,油藏压力不断降低,日产油量不断降低,瞬时生产气油比变化剧烈,一般处于无水采油期,变化很小,A,B,C,D,A:开始溶解气驱,B:气体开始运移达到可动气饱和度,C:气体的脱出速度达到最大,D:气体的脱出速度逐渐的减小,例子,青海冷湖油田1958年投入开发,采用溶解气驱动,到1984年地层累积亏空1355万方。,大港油田西区两个断块油藏,边水不活跃,地饱压差比较小0.58Mpa,1
12、970年8月投入开发,采用溶解气驱动,开发2月后生产气油比从21方/吨,上升到134方/吨。三年半后80%的油井停喷。1974年4月开始注水,1975年底恢复到原始地层压力。,生产控制措施,及时关闭高生产气油比的生产井,降低采油速度,实现均衡开采,或者转入注水开发。但是注水以后,即使地层压力得到恢复,地层原油的粘度由于脱气的原因,逐渐增大,降低最终的开发效果。,弹性驱动溶解气驱动水压驱动气压驱动重力驱动,水压驱动,水压驱动分刚性水驱和弹性水驱,形成条件:油层与边水或底水相连通;水层有露头,且存在着良好的供水水源,与油层的高差也较大;油水层都具有良好的渗透性;油水区之间连通性较好。或者注水开发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油藏 工程 原理 方法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95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