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第2章4.ppt
《材料科学基础第2章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科学基础第2章4.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4 离子晶体的结构,离子晶体(ionic crystal):强正电性元素(金属)和强负电性元素通过离子键按一定方式堆积起来而形成的。陶瓷大多数属于离子晶体。金属元素(氧、硫、卤族元素等)特点:离子键结合,硬度高、强度大、熔点高、热膨胀系数较小,但脆性大。良好的绝缘体:很难产生可自由运动的电子。无色透明的:离子的外层电子牢固地束缚在离子的外围,可见光的能量一般不足以使其外层电子激发,因而不吸收可见光。典型的离子晶体是无色透明的。如:透明的Al2O3可作电炉的高温观测窗。,2.4.1 离子晶体的主要特点,2.4.2 离子半径.配位数.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离子堆积,1.离子半径(ionic rad
2、ius):从原子核中心到其最外层电子的平衡距离,是决定离子晶体结构类型的一个重要的几何参数。对离子晶体,通常认为晶体中相邻的正负离子中心之间的距离作为正负离子半径之和,即R0=R+R。利用x射线可求得R。然后再求R+和R 离子半径大小并非绝对,同一离子随着价态和配位数的变化而变化。,2.配位数CN(coordination number):与某一 离子邻接的异号离子的数目。正离子的配位数取决于正负离子的半径比R+/R-,根据不同的R+/R-,正离子选取不同的配位数。常见的是4、6、8。3.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离子晶体中与某一正离子成配位关系而邻接的各个负离子中心线所构成的多面体。4.离子的堆积:
3、离子晶体通常由负离子堆积成骨架,正离子按其自身大小位于相应负离子空隙(负离子配位多面体)中。堆积方式有:立方最密堆积、六方最密堆积、立方体心堆积、四面体堆积,2.4.3 离子晶体的结构规则鲍林规则,1.负离子配位多面体规则鲍林第一规则,2.电价规则鲍林第二规则,3.负离子多面体共用顶、棱、面的规则鲍林第三规则,4.不同种类正离子多面体间连接规则鲍林第四规则,电价高、配位数低的正离子配位多面体之间有尽量互不结合的趋势,5.节约规则鲍林第五规则,同种正离子和同种负离子的结合方式应最大限度地趋于一致.,在正离子周围形成一个负离子配位多面体,正负离子之间的距离取决于离子半径之和,而配位数则取决于正负离
4、子的半径之比。这一规则符合最小内能原理。根据这一规则,描述和理解离子晶体结构时,将其视为由负离子配位多面体按一定方式连接而成,正离子处于配位多面体的中央。首先,由于负离子的半径一般都大于正离子半径,故在离子晶体中,正离子往往处于负离子所形成的多面体的间隙中。正负离子相切时晶体处于低能状态。不相切则处于高能状态。形成低能稳定结构的条件:rir+或r+/r-ri/r-(ri是间隙半径),1、负离子配位多面体规则(Pauling第一规则),配位多面体体心是正离子,顶角是负离子,因为在晶体结构中,一般负离子要比正离子大,往往是负离子作紧密堆积,而正离子充填于负离子形成的配位多面体空隙中,所以一个结构总
5、是由正离子周围的负离子配位情况决定。,按离子晶体结合能理论,正负离子间的平衡距离r0=r+r-,相当于能量最低状态,既能量最稳定状态,因此离子晶体结构应该满足正负离子半径之和等于平衡距离这个条件。负离子多面体间隙正离子半径,满足这个条件。负离子多面体间隙正离子半径,不满足这个条件,处于能量较高状态。,两种离子半径比会影响配位数,正离子必须与周围负离子全部接触结构才稳定,即正负离子半径比大于某个值,结构才稳定,多面体类型不同,多面体空隙也不同。,各种负离子多面体的ri/r-值,在形成每一个离子键时,正离子给出的价电子数应等于负离子得到的价电子数,即 Z+/CN+=Z-/CN-CN-=Z-/Z+*
6、CN+用于确定负离子的配位数(CN-)Z+和Z-分别是正负离子电价;CN+和CN-分别是正负离子的配位数。,2、电价规则(pauling第二规则),在稳定的离子晶体结构中,位于负离子配位多面体内的正离子价电荷,平均地分给它周围的配位负离子。静电键强度CN+:正离子配位数,Z+:正电荷数S:正离子平均分配给它周围每个配位负离子的价电荷数因正负电荷数要中和,所以负离子电价要等于它周围每个正离子分给它的电价之和。,2、电价规则(pauling第二规则),3 负离子多面体共顶、棱、面规则(pauling第三规则),在一个配位结构中,当配位多面体共用点、棱,特别是共用面时,其稳定性会降低,而且正离子的电
7、价越高、配位数越低,则上述效应越显著。相邻正离子间距离递减静电斥力增加 稳定性递减,(a)共顶点配位四面体(b)共棱配位四面体,3 负离子多面体共顶、棱、面规则(pauling第三规则),3 负离子多面体共顶、棱、面规则(pauling第三规则),(c)共面配位四面体(d)共顶点配位八面体,3 负离子多面体共顶、棱、面规则(pauling第三规则),(e)共棱配位八面体(f)共面配位八面体,3 负离子多面体共顶、棱、面规则(pauling第三规则),对于一个配位多面体,正离子居中,负离子占据顶角,当两个配位体由共顶共棱共面,两个正离子间距离子不断缩短,如两个四面体中心距离,当共用一个顶点设为1
8、时,共用两个,三个顶点,距离为0.58、0.33,对两个八面体中心距共顶(1),共棱(0.71),共面(0.58)可见:随共顶、共棱、共面、两个正离子间距离缩短,静电后斥力增加,结构稳定性降低。这种效应四面体连接比八面体连接突出,半径小,电价高的正离子比半径大,电价低的正离子显著。,当晶体中存在一种以上的正离子时,就会产生一种以上的配位多面体,这些正离子的电价有高有低,配位数有多有小,那么它们之间是怎样连接呢?根据鲍林第三规则,高电价,低配位的正离子配位多面体应尽量互不连接.-引出鲍林第四规则:在含有一种以上正离子的晶体中,电价大,配位数小的那些正离子之间,有尽量互不结合的趋势(特别倾向于共顶
9、相连),4.不同种类正离子多面体间连接规则鲍林第四规则,因为一对阳离子间的斥力是按电价数的平方关系正比增加,所以电价高,半径小的正离子特别倾向共顶连接 如硅酸盐晶体中存在的MgO6八面体,SiO4四面体,因为Si4+Si4+斥力Mg2+Mg2+所以:SiO4孤立存在,SiO4共顶,MgO6共棱相连,结构才稳定。,4.不同种类正离子多面体间连接规则鲍林第四规则,同一晶体中,同种正离子和同种负离子的结合方式应最大限度地趋于一致。或者说:晶体中配位多面体类型倾向于最少。,5.节约规则鲍林第五规则,因为在一个均匀稳定的结构中,不同尺度,形状的配位多面体很难有效地堆积在一起。好比:用瓷砖拼一个地板,对只
10、用一种规则形状如四方形,菱形,正三角形等很能容易拼成一个紧密接触的地板,若用两种形状瓷砖就困难一些,用多种陶瓷砖就更困难,或不可能拼成一个紧密排列的地板。,第一规则:由r+/r-正负离子形成一个怎样的配位关系。(四面体,八面体)第二规则:由电中性配位多面体间连接方式(几个多面体相连)第三规则:配位多面间怎样连接最稳定。第四规则:有几种正离子,电价大,配位数小的正离子配位多面体,尽量互不结余第五规则:配位多面体类型趋于最少。这五个规则,是在分析,研究大量晶体内部结构的基础上建立的,是离子化合物晶体结构规律性的具体概括,适合于绝大多数离子晶体,特别是在分析比较复杂的晶体结构时,有较大的帮助。,2.
11、4.4 典型离子晶体的结构,1.AB型(1)NaCl型(2)CsCl型(3)立方ZnS(闪锌矿)型(4)六方ZnS(纤锌矿)型2.AB2型(1)CaF2(萤石型)(2)TiO2(金红石)型(3)SiO2(方晶石.方石英)型3.A2B3型 Al2O34.ABO3型(1)CaTiO3(钙钛矿、灰钛矿)型(2)CaCO3(方解石)型、三方晶系5.AB2O4型 尖晶石(MgAl2O4)6.其他:ABO4型、简单结构派生型,NaCl型结构(岩盐结构),Cl-构成面心立方点阵,Na+占据其全部八面体间隙,两个面心立方分点阵穿插而成的迭结构(或超结构)。MgO、CaO、FeO、TiN、TiC、MnO,1.A
12、B型化合物,CsCl一种原子占据晶胞的结点,另一种占据体心位置,是由两个简单立方点阵穿插而成。,闪锌矿(立方ZnS)型结构 面心立方,其中S占据FCC晶胞结点,Zn占据四个不相邻的四面体间隙。同构化合物:-SiC,GaAs,AlP,InSb,其中SiC为高温材料;GaAs为半导体材料。,纤锌矿(六方ZnS)简单六方,S占据结点,Zn占据5个四面体间隙。相同结构的有:BeO,ZnO,AlN,其中,BeO为优质耐热材料,反应堆结构材料;ZnO为半导体材料,用于非线性变阻器。,纤锌矿,2 AB2型化合物的结构萤石(CaF2)型结构结构:面心立方,Ca2+占据结点,F-占据所有四面体间隙。,Ca2+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科学 基础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94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