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基础知识培训PPT.ppt
《汽车基础知识培训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基础知识培训PPT.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汽车基础知识,汽车基本构造,发动机(引擎):本体、点火系、冷却系、润滑系、启动装置、燃料供给系统电器:音响、空调底盘: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车身:,发动机的相关定义,排气量:汽缸排气量是指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的气体容积,它取决于缸径和活塞行程。发动机功率:一般用马力或千瓦表示大小。一公制马力的功率是指将75公斤的重量在1秒内垂直提升1米的力。最大功率:表明发动机性能,一般排气量越大,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越高。最大扭矩:扭矩是指发动机运转时从曲轴端输出的平均力矩,相当于发动机的“转劲”。扭矩越大,曲轴转速的变化越快,汽车的爬坡能力、起步、加速性越好。,发动机的相关定义,燃烧室:汽缸盖和
2、活塞顶平面之间的空间部分叫燃烧室。(一般指在上止点时)压缩比:指汽缸总容积和燃烧室容积的比率,表示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混合气压缩的程度。压缩比大表示发动机高功率、大扭矩、低油耗。冲程:活塞在汽缸中往复运动时,从汽缸的一端到另一端的长度叫做一个“冲程”。PCM:动力总成控制模块简称,主要功能是处理传感器信号,调整点火时刻及喷油量,保证发动机与变速箱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发动机本体,发动机缸体:汽缸盖、汽缸体、油底壳曲轴连杆机构: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曲轴、轴瓦、飞轮配气机构:作用是配合发动机的工作循环,适时地打开或关闭气门,引擎的特性,内径和行程的比例:短行程、四方形行程、长行程。排气量:内径/
3、2*内径/2*行程*气缸数压缩比:810之间气缸排列方式:直列、V型、水平对置、W型,点火系统,构成:点火控制模块、点火线圈、分缸线、火花塞、爆震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作用:按发动机工作循环,在规定的时刻供给火花塞足够的高压电,令其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使发动机作功点火供给模式:传感器电脑点火线圈/分缸线火花塞,润滑系统,组成: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油底壳、机油滤网、机油道作用:润滑、冷却、防锈蚀、密封、清洁,冷却系统,类型:水冷式、风冷式组成:散热器、冷却风扇、散热器盖、恒温器、水泵防冻液功能:防冻、提高沸点、除垢清洁、防锈,燃料供给系统,作用:根据发动机各种不同的
4、工况的要求,配置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可燃混合气供入汽缸,使之在临近压缩终了时点火燃烧而膨胀做功。最后还将燃烧产物-废气排出。空燃比(A/F):表示空气和燃料的混合比,一般以空气质量和汽油质量的比值来表示。理论空燃比:14.7:1,排气部分,组成:排气歧管、三元催化器、排气管、消音器。作用:降低排气的阻力和噪音,净化排出的废气。三元催化器:会使马力损失3%-4%。由铂(Pt)、钯(Pd)、铹(Rh)等三种稀有金属组成,最主要的功能是将排气管中的废气(CO、HC、NOX)转化气水蒸气(H2O)、二氧化碳(CO2)、及还原成氮气(N2)等无害气体。,底盘-传动系统,组成: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万向传
5、动装置)、减速器(最终驱动装置)、差速器。,离合器,构成:离合器踏板、离合器膜片、分离轴承。作用:分离和结合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动力传输。保证车辆平稳起步,防止发动机过载。,变速箱,手动变速箱:通过齿轮的变换以达到将引擎传达至轮胎的力量和回转速度加以改变的目的。作用:a通过齿轮传动,改变传动比,扩大驱动轮转速和转矩,实现起步、加速、减速.b通过齿轮传动改变旋转方向,实现倒车 c利用空档,中断动力传输,以使发动机能起动、怠速并便于变速器换档或进行动力输出。自动变速箱:利用车速及节气门开度等两种信号,来决定换档形态。,qt1:脚踏车的大齿轮与小齿轮(省力与速度),变速箱档速比,4T65E四档电控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 基础知识 培训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94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