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汇史绪论.ppt
《汉语词汇史绪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词汇史绪论.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汉语词汇史,参考文献,王力汉语词汇史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张永言词汇学简论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古汉语词汇概要史存直汉语词汇史纲要潘允中汉语词汇史概要许威汉汉语词汇学引论向熹简明汉语史张联荣古汉语词义论周光庆古汉语词汇纲要高守纲古代汉语词义通论符淮青汉语词汇学史,一、学习内容,1字和词 2单音词和复音词 3词汇的发展 4词义的发展5古今词义的异同6词义的构成7同义词和反义词8同源词与命名理据9词汇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汉语词汇史是关于汉语词汇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汉语词汇构成、发展的历史。它的任务是弄清不同时期汉语词汇的基本面貌和特征,了解汉语词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探索这些发展变化
2、的特点和原因,揭示出汉语词汇发展的内部规律。,二、汉语词汇史的对象和任务,三、研究汉语词汇史的依据,1、历代保存下来的书面语言2、前人的研究成果3、外语借词和亲属语言4、现代汉语方言,四、汉语史分期,王力汉语史稿从汉语语法、语音变化着眼,将汉语史分为四个时期:1.公元三世纪以前(五胡乱华以前)为上古期。2.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为中古期。3.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为近代。4.二十世纪(五四运动以后)为现代。,汉语史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汉初到东晋末,是语义研究阶段;南北朝初期至明末,是语音研究阶段;清初至今,是全面发展阶段。历代产生了不少学问精深的学者,也产生了能够代表
3、各个时代具有特点的代表作品。语义研究阶段,有尔雅类、方言类、释名类、说文解字类作品。,尔雅是我国第一部研究词义的专书,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作为书名,“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尔雅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但未载作者姓名。关于它的作者说法不一,大约成于西汉初年。全书分19篇分别为“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
4、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汇集词语4300多个,2091条,很大部分是对“五经”的解释。尔雅保存了大量先秦古词义,是阅读儒家经典和其他先秦古籍的钥匙,也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了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料。后世对它进行注释和仿作的著作很多。,从汉唐到清代,为尔雅作注的人很多。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注本是晋代郭璞的尔雅注。十三经注疏中的尔雅注疏采用的是郭璞的尔雅注和北宋邢昺的尔雅疏。清人研究尔雅的著作不下20种,其中最著名的是邵晋涵的尔雅正义和郝懿行的尔雅义疏。,尔雅首创的按意义分类编排的体例和多种释词方法,对后代词书、类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人模仿尔雅,写作
5、了一系列以“雅”为书名的词书,如小尔雅、广雅、埤雅、骈雅、通雅、别雅等等,而研究雅书又成为一门学问,被称为“雅学”。,方言全名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西汉成都人扬雄作。本15卷,隋书经籍志著录13卷,与今本方言同。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记录方言的专书,内容包括古语、今方言(汉代方言)和共同语(通语、凡语)。注明词的方言来源是本书的最大特点。方言不仅有助于了解古代词义,而且有助于了解汉代方言的面貌。,方言和尔雅相比,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尔雅除了诠释“古今异言”之外,还搜集了大量的“方俗殊语”;而方言也同样是诠释“别国方言”和“绝代语释”。不过,这两部书编辑体例虽然各异,但它们都是按照词义不同
6、来归类的。其不同点主要有二:第一,尔雅的内容主要是“古今异言”,以今言释古言;而方言的内容则主要是以通语释方言。,方言所记载的方言殊语所属的区域极为广阔:北起燕赵(今辽宁、河北一带),南至沅湘九嶷(今湖南一带);西起秦陇凉州(今陕西、甘肃一带),东至东齐海岱(今山东、河北一带)。甚至连朝鲜北部的方言也均有所搜集。罗常培说“它是开始以人民口里的活语言作对象而不以有文字记载的语言作对象的”。,方言问世以后,注释家们争相为之作注,首先给方言全面而细致作注的是晋代的郭璞。郭氏精通文字、音韵、训诂,他的方言注在解说词义方面与他的尔雅注相同,都是以今言释古语的。到了清代,方言颇为“小学”家所重视。戴震写成
7、了方言疏证一书,戴震的本子一致被公认为是很有价值的善本。,受方言影响的著作,现存而常见的有清杭世骏(公元16961773年)的续方言2卷,是从古书中搜寻材树来补充方言的;还有翟灏通俗编38卷、梁同书直语补正1卷、钱大昕恒言录6卷、郝懿行证俗文19卷、钱大昭迩言6卷等,主要是从古籍中掇拾材料以印证当代俗语,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释名东汉刘熙撰,共8卷27篇。这部书用声训方式解释事物得名的缘由,是我国第一部词源学专著。训释词语的范围包括天地、阴阳、四时、邦国、都鄙、车服、丧记、下及庶民日用之器。它的优点是注意到语音和语义的联系,正确地解释了一些词的内部形式。如“山旁陇间曰涌,涌犹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语 词汇 绪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93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