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微生物课件第十章.ppt
《水处理微生物课件第十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处理微生物课件第十章.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 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主要微生物,一 废水处理中的几个概念 二 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 三 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微生物的脱氮除磷 用生物法处理废水对水质的要求,本节主要内容,废水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处理废水的方法。根据对氧气的要求,好氧生物处理 厌氧生物处理,生物处理单元:,处理废水的微生物 处理构筑物,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 互关系。各类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都为混合培养的微生物系统,,一 废水生物处理中的一些概念,二 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1 概念:在有氧的条件下借好氧微生物的作用处理废水。又叫废水生物处理。,废水中 有机物,好氧 微生物,无机物,随水排出,微生
2、物 细胞物质,有机物充足,微生物增多,有机物少,菌体死亡,与废水 分离,O2,通过物理凝聚作用在沉淀池中沉淀下来。,(一)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概述,2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作用对象,溶解的有机物直接渗入细胞内被吸收 固体的、胶体的有机物间接吸收 附在菌体外,由细菌所分泌的胞外酶分解为溶解性物质,渗入细胞。,3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的优缺点 优点:无臭气、时间短。条件适宜可除去BOD5 8090 缺点:设备复杂,4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的方法 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滤池法、生物转盘法)氧化塘(生物塘)法、污水灌溉。,曝气池中形成的污泥(土壤微生物群)!菌胶团!,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应用最广的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
3、术,(二)好氧活性污泥法中的微生物,1 什么是好氧活性污泥,好氧活性污泥是在曝气状态下由多种多样的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兼有少量的厌氧微生物)与污(废)水中有机的和无机固体物混凝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絮状体或称绒粒。,活性污泥的形成是一种自然现象。例如,如果向一桶含粪便污水中不断地加入空气,并持续维持水中的溶解氧,那末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褐色絮花状的泥粒,在显微镜下会看到,污泥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微生物,这就是典型的好氧活性污泥。微生物在设备中呈悬浮状态,2 好氧活性污泥的组成和性质,(1)组成 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兼有少量的厌氧微生物)与其上吸附的有机的和无机的固体杂质组成。(2
4、)好氧活性污泥的性质 颜色以棕褐色为佳 黑色说明厌氧、白色说明无机物过多 含水率在99左右 密度为10021006 大小为00202mm 比表面积为20100cm2ml之间 弱酸性(pH约为67)当进水改变时,对进水pH的变化有一定的承受能力。,3好氧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群落,中心是能起絮凝作用的细菌形成的菌胶团,在其上生长着其他微生物。如酵母菌、霉菌、放线菌、藻类、原生动物和某些微型后生动物(轮虫及线虫等)。A菌胶团 在微生物学领域里,将动胶菌属形成的细菌团块称为菌胶团。在水处理工程领域内,则将所有具有荚膜或粘液的絮凝性细菌互相絮凝聚集成的菌胶团块都称为菌胶团。,提问:菌胶团有哪些功能?吸附和
5、氧化分解有机物;菌胶团是细菌的存在形式,细菌占到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总量的99%,有107108个/ml,他们是生物处理的主力军,一旦菌胶团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破坏,则活性污泥法对有机物去除率明显下降,甚至无去除能力。菌胶团对有机物的吸附和分解,为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例如菌胶团本身为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提供附着场所;菌胶团中的细菌可以去除毒物、自身作为动物食料。,a.菌胶团的功能,粘性多糖的粘着作用 很多细菌荚膜相互间粘着时就会形成一个由许多细菌共有的大荚膜,当细菌进入老龄后,细菌分泌的的粘稠多糖聚合物增多,更加速了细菌大荚膜的增大,这样就形成了菌胶团的雏形。,b.菌胶团
6、的形成机理,纤维素性质多糖的勾连作用 将菌胶团置于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时发现,在大荚膜增大的同时,在其外侧出现了许多类似于纤维素网状的物质,据分析这些物质的成分也是多糖,如图所示,活性污泥菌胶团外的纤维丝电镜照片,提问:这些纤维素从何而来?细菌的胞外分泌物 原生动物分泌的胞外粘液的粘着作用;实验证明小口钟虫、累枝虫和尾草履虫等纤毛虫能分泌一些促进凝聚的糖类,在促进自身粘附在活性污泥上的同时,加速菌胶团的进一步增大;,小口钟虫,c.菌胶团中的细菌,菌胶团中的细菌来源于土壤、水和空气。它们多数是革兰氏阴性菌,如动胶菌属和丛毛单胞菌属,它们可占70,生活污水好氧处理时菌胶团中的主要细菌见下表,工业废水处
7、理中的菌胶团细菌组成与之类似,但优势菌主要是对特定工业废物起主要降解作用的细菌,B活性污泥中的其它微生物,在菌胶团上层居住的是放线菌、真菌及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它们的数量相比较细菌而言要少得多,通常包括少量的球衣菌、诺卡氏菌、发硫菌、头孢霉、地霉菌、酵母菌等,以及原生动物中的钟虫、盖纤虫、等枝虫、草履虫和原生动物中的轮虫。这些微生物与菌胶团细菌构成了稳定的生态体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它们的种类、数量随营养条件(废水种类、化学组成、浓度)、温度、供氧、pH等环境条件改变也在不停的发生着变化。,(三)好氧活性污泥净化废水的作用机理,好氧活性污泥的净化作用机理见下图好氧活性污泥吸附和降解
8、,用框图表示见下图,后处理,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净水外排,污泥及余渣消化罐,活性污泥的优势:(1)可以连续反复使用 好氧活性污泥由于是由有生命的微生物组成,能自我繁殖,且易于分离,而化学药剂只能一次使用,故活性污泥比化学混凝剂优越。,(2)可以降解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这也是物理化学方法难以做到的。,(四)好氧活性污泥运行中微生物造成的问题,常见故障:二次沉淀池中固液分离(泥水分离)出现问题。起因:污泥絮状体的结构不正常。,正常的絮状体的结构有两类:,微结构:直径75um,易破碎。宏结构:微生物凝聚在丝状微生物周围,较大不规则。,絮体不稳定、破裂 细菌不凝聚,为游离个体。,原因:低溶氧、低
9、pH值,现象:污泥在沉淀池中呈悬浮状,高浓度地随水流流出。,由“硬”洗涤剂的使用而引起诺卡氏菌属的丝状微生物超量生长,气泡又附着在诺卡氏菌的菌体上。温度18,长泥龄(9天)利于该菌生长。,微结构絮体造成,A 不凝聚,B 起泡沫(厚、棕色泡沫),在过度曝气时,紊流剪切絮块成碎块。,概念:活性污泥的性能发生变化,絮块漂浮水面,比重减轻,随着水流而排出。该异常现象称之。由丝状细菌和其它丝状微生物大量增殖引起。,造成的结果:稀薄污泥回流至曝气池。出水BOD5升高。,C 污泥膨胀,BOD;N及BOD:P很高,特别N不足(BOD:N:P=100:5:1)进水中低分子碳水化合 物过多 水温低 溶氧低 低pH
10、 重金属等有毒物流入多。,调节水的酸碱度 将沉淀污泥和消化污泥搅拌混合 添加铁盐(FeCl2550mg/L)、铝盐(10100mg/L)、氯(1020mg/L、H2O2)(40200mg/L),前两者连续添加,后两者间歇添加。降低溶解氧浓度(曝气池1mg/L)对回流污泥在曝气。,产生原因:,防止措施:,(五)生物滤池中的微生物(生物膜法),包括:,生物膜法又称固定膜法。主要去除废水中溶解的和胶体的有机污染物。,微生物为附着型,1 生物滤池的结构,三个主要部分,滤料,滤料是生物膜赖以生存的载体。滤料应具备以下特性:(1)能为微生物的栖息提供大量的表面积。(2)能使废水以液膜状均匀分布在其表面。(
11、3)有足够大的孔隙率,使生物膜能随水通过孔隙流到池底。保证有良好的通风。(4)适合于生物膜的形成与黏附(5)有较好的机械强度,不易变形与破碎。,滤料的材料:碎石、卵石、炉渣。近年使用塑料滤料(聚氯乙稀、聚苯乙烯),1 生物滤池的结构,布水系统,作用 是将废水均匀地喷洒在滤料上。,排水系统,滤床底部,作用是收集。排出处理后的废水保证滤池通风。,旋转布水器示意图,1 生物滤池的结构,2 生物滤池工作的基本原理,在滤池内设置固定的滤料,当废水自上而下滤过时,由于废水不断与滤料接触,微生物在滤料表面繁殖,逐渐形成生物膜。生物膜是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当生物膜形成并达到一定厚度时,氧就无法透入
12、生物膜内层,造成内层的厌氧状态,使生物膜的附着力减弱。此时,在水流的冲刷下,生物膜开始脱落。随后在滤料上又会生长新的生物膜。如此循环往复,废水流经生物膜后得以净化。,生物滤池的结构图,3 什么是生物膜?,微生物在滤料表面繁殖形成的膜状结构。是一个生态系统。,结构由两部分组成,膜内生物不停挖洞,膜多孔。大量有机物在好氧区被分解。厌氧区增厚使膜脱落,新膜形成,滤料,4 生物滤池中的微生物,污水中含有生物膜所需的各种微生物。夏季24周形成生物膜。冬季需2个月。,细菌:多数为G-,能形成菌胶团。无色杆菌、黄 杆菌、极毛杆菌、球衣细菌、贝氏硫杆菌 真菌:镰刀菌、青霉、毛霉、地霉、多种酵母菌 藻类:小球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处理 微生物 课件 第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93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