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电泳原理及分析策略CE.ppt
《毛细管电泳原理及分析策略CE.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细管电泳原理及分析策略CE.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毛细管电泳分离原理及分析策略,CE分离原理-与模式有关,毛细管区带电泳(CZE)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MECC/MCKC)毛细管凝胶电泳(CGE)毛细管等电聚焦(cIEF)亲和毛细管电泳(ACE)毛细管电色谱(CEC),第一章 毛细管区带电泳,样品在电解液中泳动,根据物质的荷/质比差异来进行分离,比值愈大,跑得愈快,进样方式,压力进样电动进样浓缩进样,毛细管种类,非涂层毛细管(裸管)内壁涂层毛细管(涂层管),非涂层毛细管-电渗流的概念,电渗流的特点,纯电泳状态,电泳+电渗流,电渗流的作用,电渗流的活塞流特点,Hydrodynamic flowParabolicResistance to flow
2、 at surfaceMore diffusion/broader detection zone,EOF gives plug flowMinimizes band broadeningNarrows detection zone,Hydrodynamic flowParabolicResistance to flow at surfaceMore diffusion/broader detection zone,EOF gives plug flowMinimizes band broadeningNarrows detection zone,电渗流的活塞流特点,电渗流是CE中最大的驱动力来
3、源之一,电渗流的正面及负面作用,正面作用增加分离速度使得正、负电荷物质同时分离,负面作用减少分离时间和分离有效距离电渗流的波动极大的影响了迁移时间的重复性,影响电渗流的因素,pH值 pH越高,电渗流越大离子强度 离子强度越高,电渗流越小缓冲溶液添加剂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环糊精,电渗流随pH的变化情况,控制电渗流的三个重要手段,采用涂层毛细管,消除电渗流的影响改变pH,从而调整电渗流的大小。pH10以后,电渗流基本不增加添加剂:有机溶剂可以降低电渗流的大小,从而增加分离的有效距离;表面活性剂可以彻底改变电渗流的方向和大小,主要是在阴离子分析时使用,缓冲溶液的影响和选择,在CE中应该根据
4、以下性质来选择缓冲溶液:在所选的pH范围内有较强缓冲能力;在检测波长处有低的紫外吸收;小的淌度(即大体积、低电荷离子)以降低所产生的电流。那些被称为生物“优良缓冲液”的,如Tris,borate,CAPS等特别有用,因为这些缓冲溶液中的离子一般较大,能够在较高浓度下使用而不会产生大的电流,但一个潜在的缺点是这些大的缓冲离子有强的紫外吸收。,常用的CE缓冲体系,磷酸钠体系 宽缓冲范围硼酸钠体系 高pH范围Tris-HCl体系 低pH范围醋酸-醋酸铵体系 CE/MS常用体系,CZE分离条件的选择,毛细管类型-涂层还是非涂层?毛细管长度-长毛细管还是短毛细管?缓冲液体系-种类和pH值添加剂类型-甲醇
5、|环糊精|乙腈检测器选择-紫外|二极管阵列|激光诱导荧光,缓冲溶液的选择,可先用磷酸缓冲体系为搜寻基础,初步确定(最佳)pH范围后,再进一步细选出更好pH和缓冲试剂。磷酸盐是毛细管电泳中最常用的缓冲体系之一,它的紫外吸收低,pH缓冲范围比较宽(pH=1.513),但电导也比较大。,缓冲溶液及pH值的选择,研究经验表明:对于蛋白质、肽和氨基酸等两性样品,采用酸性(pH 2)或碱性(pH9)分离条件,比较容易得到好的分离结果;糖类样品通常在pH=911之间能获得最佳分离;羧酸或其他样品多在pH=59之间选择分离条件。,缓冲溶液及pH值的选择,pH 的选择也和所用的毛细管种类有关,许多涂层毛细管只能
6、在一定的pH范围内工作,例如聚丙烯酰胺涂层毛细管,在3pH8的范围以外工作,其涂层容易水解失效。,缓冲溶液及pH值的选择,在相同的 pH下,不同缓冲体系的分离效果不尽相同,有的可能相差甚远。一般的经验是,能与样品发生相互作用的试剂,有可能就是最好的试剂。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分离糖类和DNA等分子时优先使用硼酸盐缓冲体系,因为硼酸根能与糖羟基形成配位键,从而增加糖的负电荷和分离度。硼酸缓冲试剂也适用于其他含邻位羟基或多羟基化合物的分离。,缓冲溶液及pH值的选择,缓冲试剂及pH调节剂的浓度也需要优化。缓冲试剂的浓度一般控制在10200 mmol/L之间。电导率高的缓冲试剂如磷酸盐和硼砂等,其浓度多
7、控制在20 mmol/L附近,而电导小的试剂如硼酸及HEPES等,其浓度可在100 mmol/L以上。有时为了抑制蛋白质吸附等特殊目的,可采用很高(0.5mol/L)的试剂浓度,此时要注意减少分离电压,分析速度自然也将随之降低。,添加剂的选择,目的:改善分离抑制分析物在毛细管上的吸附,添加剂的选择,甲醇|乙腈(5-50%)降低电渗流,增加分离有效距离,从而改善分离效果增加非极性物质的水溶性环糊精|SDS等表面活性剂增加分离选择性,提高分析效果降低电渗流,增加分离有效距离,从而改善分离效果非极性高分子聚合物掩蔽毛细管内壁电荷,抑制分子吸附降低电渗流形成一定的分子筛,提高分子大小选择性,第二章 毛
8、细管胶束电动色谱,电解质中加入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例如SDS),使之形成胶束(Micelle),样品根据其疏水性(Hydrophobicity)强弱的差异,在胶束与电解质的分配系数有所不同來进行分离,样品疏水性愈強,则进入胶束的机会愈大。通常物质进入胶束后,泳动的速度会变慢,因此疏水性愈強的物质则愈慢出來。,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原理,Micellar Electrokinetic Chromatography(MEKC),七种青霉素的分离,CZE:20mM Pi-Borate,pH 8.5,(B)MEKC:0.1 M SDS in(A)soln.,胶束电动色谱的特点,优点增加对弱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毛细管 电泳 原理 分析 策略 CE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93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