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幼儿保教目标.ppt
《第五章幼儿保教目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幼儿保教目标.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保教目标,主要内容,幼儿保教目标的社会基础与理论依据各国幼儿园保教目标的发展历史建立幼儿保教目标体系的原则和方法,第一节 幼儿保教目标的社会基础与理论依据,了解幼儿保教目标的内涵了解幼儿保教目标与我国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了解我国幼儿保教目标的社会基础掌握我国幼儿保教目标的理论依据理解我国幼儿保教目标的价值取向,一、幼儿保教目标的内涵,教育目的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1993年2月13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目的是:
2、“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6月根据素质教育的精神,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方针,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4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再次明确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保留了1982年宪法的规定,说明人们认为宪法的这一表
3、述反映了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强调:“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教育目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教育任务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应完成的工作和应担负的责任,幼儿园工作规程在第一章第三条以“任务”的形式对幼儿保教目标作了概述,在第一章第五条较为详细地说明了体、智、德、美各育的具体目标。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
4、园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幼儿园负有保育教育儿童及为方便家长服务的“双重”任务: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我国幼儿园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幼儿园的社会使命幼儿园的工作任务对所有幼儿园有意义,所有幼儿园都应遵循幼儿园的一切工作要服从与服务于“双重”任务,一切为了幼儿的发展,尽力方便家长幼儿园的“双重”任务决定了幼儿园工作容量大、时间长、头绪多、牵动广、无小事、责任重等工作特点,为此幼儿园必须创设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环境、设备、人员配置以及有效的、制度化的全园工作运行机制,这些是实现工作任务的必要保障,第五条 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
5、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为什么在国家制定了总的指导我国教育实际工作的教育目的之后,还要制定幼儿保教的目标?在幼儿教育阶段贯彻落实我国教育目的防止和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成人化现象,教育目标与课程目标:容易混淆的概念,“一会儿说目标必须在前,一会儿又说目标可
6、以在过程中生成,到底怎么回事?”这一问题里前后提到的“目标”其实不是同一个概念。所谓“必须在前”的目标明显是教育目标之义,而“在过程中生成”的目标则是课程目标的概念。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是两个关系密切但却存在区别的概念,他们分属教育目标体系中的不同层次,课程目标作为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在教育目标的制约下,具体体现课程开发与教育活动的价值取向。,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它构成了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前提。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亚目标,它直接决定着课程的性质和方向。在我国 幼儿园工作规程所规定的幼儿园教育目标,即“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
7、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它是国家规定的教育目的在幼儿园阶段的具体化,是我国所有幼儿园必须遵循的。这一目标当然是在教育之前即已确定,这是没有疑义的,没有目标指引的教育活动是不存在的。教育目标的特点是普遍性、模糊性、概括性,要让其实现,需要经过复杂的、多方面的努力,其中,把教育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课程目标是极其关键的一步。,课程目标是一定的教育目标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化,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桥梁。由于课程开发者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在课程开发的三个基本来源 社会的需要、儿童的需要、学科的要求上各有偏重,便产生出了“社会本位”、“儿童本位”、“学科本位”等典型课程观及其他种种折衷性质的课程观,同时也产
8、生出多种相应的课程目标形式。这些课程目标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或呈现方式,如有的是规定性的,在课程之前预先定下课程结束后儿童应发生的可见行为的变化,这就是行为目标;而有的是唤起性的、非规定性的,不表明学生在学习后会产生什么行为,而宛如是学习的主题或情景,学生围绕它展开个性化的各种反应,如表现性目标;有的是在教育情景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如生成性目标等等。同时,在不同课程目标下的课程实践也呈现出各不相同的、多种多样的模式,如行为目标对应的“目标模式”,生成性目标对应的“过程模式”等。,应当看到,教育目标转化为明确的课程目标是一个艰苦的创造性工作,决不是一个简单推演的过程,它需要对儿童、对社
9、会、对各学习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缺少任何一方面,课程目标的制定都不可能成功。有时看来没有争议的教育目标,一旦具体化,却看法不一。比如,谁都承认幼儿要全面发展,然而对体、智、德、美的内涵却往往理解各异,为此,幼儿园课程目标以及展开的教育活动常常五花八门。除质的问题之外,课程目标的量也需要一个恰当的“度”,如过多过细,将捆住教师和儿童的手足,但过于概括、泛化,则让教师无从把握。,二、幼儿保教目标的社会基础,(一)幼儿保教目标受国家政治的影响(二)幼儿保教目标受社会经济的影响(三)幼儿保教目标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四)幼儿保教目标受社会人口、地理条件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中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领域
10、1,领域6:学习品质,子领域1:学习态度,标准1:喜欢学习,领域2,领域3,领域4,领域5,支持性策略与活动,标准2:学习行为与习惯,标准2:主动学习,标准3:创造想象,4周岁儿童指标:,5周岁儿童指标:,6周岁儿童指标:,学习品质(approaches toward learning)是儿童学习与发展评价中的一个新领域。越来越多的学习与发展评价中,将学习品质单独列为一个领域。学习品质强调的是那些对儿童未来的学习会产生巨大影响的要素、品质。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它不是一个单独的领域,但从学习与发展的角度来看,有必要将其单独成为一个领域。,学习品质指能反映儿童自己以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的倾向、态度
11、、习惯、风格等。它不是指儿童所要获得的那些技能,而是儿童自己怎么样使自己去获得各种各样的技能。当谈到早期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时,人们更倾向于提到身体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与情感的发展、语言发展等,而并不一定提及“学习品质”。“学习品质”给人们留下的印象,要么是一些被教条化的“方法”、“技能”,要么是一些不着边际的大话、空话。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凯根(S.l.Kagan)指出,“学习品质”是一个“最不为人们所理解、研究者最少,但或许又是最为重要”的领域。,凯根博士坚持将学习品质作为一个单独的学习与发展领域第一,儿童仅仅获得知识技能和能力,并不一定导致其发展的成功,他们还必须学会如何使用这些已获得的技
12、能和能力。这也就是说,拥有一种能力并不一定意味着会使用这种能力。比如,儿童具有听的能力(听觉器官没有问题,能听得见),他可能成为一位好的听者,也完全可能不会;第二,仅仅关注技能,将技能视作教育的一种最终结果,可能会使儿童不倾向于去运用这些技能(哪怕已经获得)。凯兹就曾指出,纯粹的早期阅读训练(而不是将阅读技能渗透于活动之中)会阻碍儿童成为一个好的阅读者。,在某次竞赛中许多幼儿能快速做出2+2+6=10、3+2+5=10、4+3+3=10等连加算术题,却不知道用10元钱如何选择三样明码标价的商品。而另一群幼儿并没有学过363=12之类的除法题,却在积极热情的活动参与中自行解决了全班33人加3位老
13、师租三辆12座的振华面包车去参观的问题。,日本在入学准备上提出,适应小学学习的素质是强烈的好奇心、语言能力强、专心游戏、富于创造、坚持性强、自主习惯形成、人际交往、关心周围环境;前苏联心理学家 K.B.巴尔金:入学准备3方面:一般发展,自我控制管理能力,学习动机。在最初的几年中,儿童不仅学习知识和技能,而且逐渐形成对学习和学校的态度倾向。这种倾向可能在人的一生中都保持着。态度倾向是“相对持久的心理和行为习惯,或对事件、情境产生反应的倾向性。”例如,好奇心、幽默、乐于助人等。,三、幼儿保教目标的理论基础,(一)幼儿保教目标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将人类历史划分为三种形态,并
14、从三种社会形态的更替来考察人的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资本主义以前的“最初社会形态”里,“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而且“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从而也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在旧式分工的条件下,个人被终身束缚在一种职业,没有流动、没有工种的变换,马克思将这样的人称之为孤立的“乡村动物”和孤立的“城市动物”。人的这种片面发展随着分工的愈来愈细也就愈来愈片面了,分工与人的片面发展齐头并进。在第二种形态资本主义社会里,以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换来了生产力的发展,以个体发展的片面性为代价换来了人类总体的全面发展,随之也就产生了对个体全面发展的
15、客观要求,“这种生产才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然而,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实现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是,“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第三阶段,共产主义是以“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为特征的。在这个阶段,“私有制和分工的消灭同时也就是个人在现代生产力和世界交往所建立的基础上的联合”,“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人的发展,实际上是指在人的劳动能力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包括
16、人的社会关系、道德精神面貌、意志、情感、个性及审美意识和能力上的和谐统一发展。,(二)幼儿保教目标的心理学基础,四、幼儿保教目标的价值取向,儿童本位依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确定保教工作的方方面面,幼儿保教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在幼儿身上,保教过程也完全顺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社会本位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需要作为制定幼儿保教目标的主要依据,幼儿保教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均是社会,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有的活动是有目的性的。教育目标作为教育的核心,自然有其追求,然而是满足社会需求还是满足儿童需求,在理论界一直争论不休。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所作的学说给出了一个恰当的答案:“教育目标完全可以在这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17、中找到最恰当的表达方式。但是应当看到,不同历史阶段因社会发展状况不同,教育在适应社会需求和满足儿童个体需求上不一定是平衡均等的,二者的侧重会有所变化。一般来说,当巩固政权是社会的中心任务时,如社会动荡时期或战争时期,教育目标会明显侧重于社会政治的需求,而难以顾及儿童个体的理想发展;当经济建设是社会的中心任务时,教育目标会侧重于“人力”的生产以实现其经济价值,而个体发展目标,如儿童的天赋、智力、创造力的发展等都被包含在“人力”的目标中而加以体现;当社会物质文化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教育目标中的社会需求会趋于隐蔽、间接,儿童个体全面发展的目标才会变得鲜明突出,成为关注的焦点。”,纵观我国幼儿美术教育
18、目标的演变历程,不难看出是和以上的表述基本上相符合的。清末至“文化大革命”结束,我国社会一直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中。因此,幼儿美术教育目标从设立之初便经历了跌宕起伏的过程。从晚清的救亡图存,尚富强、崇科技、重工商、推新政、育新民到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从抗日救国到新中国的成立,从建国初期国家的恢复和发展到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抵抗外来侵略、争取国家自立和民族生存、巩固政权、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直是我国社会的中心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主要是从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方面来认识教育培养人的价值的。所以我国幼儿美术教育在当时不同的政治、经济环境下,不是培养幼儿的实用技能,便是充当为生产和革命服务的工具,实
19、现美术教育的政治功能。不过在二三十年代,由于受西方教育思潮的影响,一些教育家曾主张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关注儿童的发展。但是这种情况犹如昙花一现,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没有维持很久。,文革结束后,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的发展走上正轨。特别是经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建设成为我国的主要任务。社会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们的思想也得到解放,同时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使得幼儿教育比较强调幼儿智力的发展。80年代的幼儿美术教育目标就把发展幼儿的智力放在重要位置。进入90年代后,随着各方面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理论界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主体性问题的深入研究,使人们开始从受
20、教育者本身的素质发展和主体性培育的角度来认识教育的本体价值。90年代末的幼儿美术教育目标在考虑到社会需要的同时,开始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把能力、态度、情感的培养列入其中,如“引导儿童初步学习感知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使幼儿获取感知与表现美好事物的初步知识与技能”、“发展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促进认知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等,体现了幼儿在美术教育中的主体地位。21世纪,社会发展凸显出具有创造型人才的重要,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有别于以往常规的教育方法,需要多方面的素质培养,因此“以人为本”更加深入人心,促进个性和人格和谐全面发展成为教育的主题。“要避免仅仅
21、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这些话语的背后都体现了以幼儿为本的思想。,理想的幼儿教育应当在儿童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找到一种平衡。纲要在第三部分的第五条关于教育内容的选择中提出的三条原则体现出这一点: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儿童本位),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社会本位)既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儿童本位),又要有利于长远发展(社会本位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学科本位以各学科体系的内容为基础,设计幼儿保教目标。幼儿保教目标主要为了
22、掌握各学科的体系,第二节 各国幼儿园保教目标的发展历史,一、各国幼儿园保教目标的发展历史,(一)以保育为主的阶段(19世纪中叶以前)(二)促进幼儿潜能发展的阶段(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50年代)(三)以智育为主的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四)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二、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历史演变,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对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幼儿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由此可见,政府通过对教育目的下位概念的教育目标的规定,实现着对幼儿教育的方性指引。我国自1904年第一个幼教法规颁布以来,幼儿
23、教育大部分时间是处于绝对的中央集权政府的统一引导下的,而对我国政府关于幼儿教育目标的制定及内容的分析,对了解我国幼儿教育的整个历史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一)蒙养院(园)制度建立时期(19041922),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年元月 日)颁布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中,第二章保育教导要旨及条目章提出了3-7岁幼儿保育教育的要旨,即保育教育目标,(1)保育教导儿童,专在发育其身体,渐启其心知,使之远于浇薄之恶习,习于善良之轨范(2)保育教导儿童,当体察幼儿身体气力之所能为,心力知觉之所能及,断不可强授以难记难解之事,或使为疲乏过度之业(3)保育教导儿童,务留意儿童之性情及行止仪容
24、,使趋端正(4)儿童性情好模仿,务专意示以善良之事物,使则效之,孟母三迁即此意也,另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教育部于 年 月公布的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中,第六章蒙养园及类于国民学校之各种学校章第七十三条涉及到蒙养园之目标为:保育幼儿,务令其身心健全发达,得良善之习惯,以辅助家庭教育;幼儿之保育,须与其身心健全发达之度相副,不得授以难解事项及令操过度之业务;幼儿之心情容止,宜常注意使之端正,并示以善良之事例,令其则效。此时期幼儿教育重保轻教,且关注的是对幼儿进行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道德情感的培养。,(二)幼稚园制度建立时期(19221952),此时期涉及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文件共有四个,教育部1932年1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幼儿 目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92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