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文化与养生文化概论.ppt
《服饰文化与养生文化概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饰文化与养生文化概论.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与养生文化,赵 冰,教材:自己选定教法:学生为主进度:参考周历考核:平时40%,期末60%,课程简介,绪论,“衣食住行”是人类的基本生活要素,“衣”字当先,更体现了“衣”的重要性。王充在论衡中说:“夫衣与食俱辅人体,食辅其内,衣卫其外。”说明了衣和食一样,是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人穿上各种衣物后,就会形成各种着装状态,这些着装状态是根据不同的生活所需而出现的,因此在各种生活环境中有效地发挥着各自的社会作用。这样的着装状态决定了着装者在社会角色中的心理状态。所以一个人经常把自己装扮成什么样的形象,久之自己就会有该形象的行为趋向和心理状态。从中医的病因学来讲,情志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人
2、的长期的心理状态也决定了生理状态。,不仅如此,服饰的款式、色彩、面料和穿着方式等均对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有着直接和间接影响。款式的大小、松紧、露体程度、露体部位,面料的厚薄、吸湿透气性能和人们的穿衣方式等将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常穿露背装则五脏俞穴和肩背易受风邪袭击,易伤五脏和人体阳气;常穿短小上衣低腰裤,易使腰股受风寒,内经金匮真言论云:“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说明腰股受风寒之邪易伤肾且患腰痛之疾;常穿紧身衣易阻滞气机运行,使气滞不行或患血瘀之疾。,服饰与皮肤直接接触,面料的性能好坏将直接影响皮肤的健康。在中医生理中,肺主皮毛,皮毛的生理健康也将影响肺的功能,进而波及五脏。色彩
3、的冷暖、色调的明暗、色彩的软硬轻重、服饰的美丑等将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进而作用于生理健康。,在色彩疗法中,红色刺激交感神经使人兴奋,因此红色治疗寒证,升高血压。白色和蓝色有降血压的疗效,黄色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在色彩的五行属性中,红色属火,其气入心,以补心阳,使人兴奋温暖。白色属金,其气入肺,肺主肃降,利于气机的内收。黄色入脾,脾主运化,可以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黑色属水,其性润下,利于气机下行。蓝色入肝,利于肝气的生发条达。,关于“中国传统服饰”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中国衣经中有对中国传统服饰的分类:“中国传统服饰一般分两大类,即冠服和民服。冠服主要指古代的宫廷服饰。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一个朝代都
4、有一套非常详细的冠服制度。其本质是体现封建礼仪和政治权威。民服主要指古代老百姓穿着的服饰。”根据中国传统服饰的分类,比照服饰的定义,“中国传统服饰”可以定义为:指冠服制度形成之初至太平天国运动之前冠服制度结束这段漫长的中国历史中,中国人的穿戴、装扮自身的一种生活行为。”,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养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刘占文在中医养生学中写道:“养生是指根据生命发展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心,减少疾病,增进健康
5、,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强身益寿活动。”很明显这是狭义的养生。广义的养生是指在生命健康观的思想指导下,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明白生命的价值和人生意义,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同时达到人的身心平衡,人体的整体机能和部分机能平衡,人的阴阳气血平衡等。,因此,养生的核心思想是和谐平衡,其中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家庭的和谐,人体内环境的和谐以及人体整体与局部组织功能的和谐。,广义的养生有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养生要达到天人合一、游刃有余、逍遥自在、道法自然,这是养生达到的最高境界,这个境界是中国古人、圣人、儒道各家所推崇的境界。第二层面是养生的社会目标,是达到人的智商、情
6、商和健商三商合一。第三层面是养生的自我层面:享受生活、幸福安康。本课题研究“中国传统服饰的养生内涵”也正是取养生的广义范围。,第一章 服饰文化与养生文化概论,关于中国传统服饰的养生思想前人还未做系统研究,但中国传统服饰在演变发展过程中实实在在的贯穿着养生的理念和实践着养形的功能,而中医养生学在发展过程中一直继续着服饰与健康的理论研究。因此,我们首先对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以及养生学的发展做一时间上的对览概述。,第一节 中国服饰与养生学发展对览,一、先秦时期-理论初成,实践全面 先秦时期理论上没有明确提出服饰养生的概念,服饰养生的理论初具雏形,但利用服饰养生的实践已很盛行,尤其是在上层社会。当时有关
7、服饰养生的思想没有专题论述,其只言片语主要包含在彭祖、老子、扁鹊、吕不韦及其宾客的养生思想中。,彭祖的服饰养生思想也是其修慎思想的体现,彭祖对衣食起居和行为都很注重调摄规范,无过无不及。对衣着随气候的变化而更换,顺乎自然,淡泊而安,彭祖主张“先寒而后衣,先热而后解。”,老子主张道法自然,清静无为,知足常乐,其服饰养生思想亦主张顺应自然,不求华丽。其告诫人们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一思想在黄帝内经中也有阐释。,孔子的服饰养生思想体现在其个人生活中,论语乡党中记载孔子“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冬则狐貉之厚以居”,说明孔子在暑热之季衣着粗布细葛布,让阳气表泄于外,冬季,孔子便穿厚实的
8、狐貉,以便阳气的封藏。,吕氏春秋载:“先王不处大室,不为高台,味不众珍,衣不禅热,禅热则理塞,理塞则气不达。”可见吕氏注重衣食住的养生。黄帝内经的服饰养生思想主要为四时养生、体质养生和根据当时章服制度穿衣养生。,先秦时期的服饰养生实践主要体现天人相应的养生思想,当时服饰的款式结构、图案都与四时节气、天和地相应。虞书益稷中载:“帝曰: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这里所说的也就是将天地间万物的形态、色彩概括地、象征地施之于服饰上。,先秦时期,每个朝代祟尚的服饰色彩与五行的生克有关。黄帝之时,尚黄;禹之时,尚青;汤之时
9、,尚白;文王之时,尚赤;综观各种色彩的演变过程,总是前一朝代色彩的五行属性被其后一朝代色彩的五行属性所克。这也是各朝尚天的表现。在图腾世界和巫术活动中,服饰也成了载道的工具。人们通过服饰装扮沟通人与神、人与自然,并通过这种方式把人们的虔诚的心意和祈求福佑的愿望传达给神灵和上帝。,在服饰款式中以长衣及膝、宽衣博带、大襟服式为主。而当时的服饰材料和色彩染料都是天然产物,面料有葛、麻、蚕丝,服饰染料多为中草药,如栀子、茜草、紫草、槐花等。服饰材料和染料的天然性也决定了服饰入药的药物功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先秦时期,服饰实践中从服饰的款式结构、图案和色彩讲求天人相应,是自觉的服饰养生实践;服饰的材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服饰文化 养生 文化 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90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