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逻辑第一章概念.ppt
《普通逻辑第一章概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逻辑第一章概念.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Shandongligongdaxue makesizhuyixueyuan,Logic,第一章 概念,主讲人:蔺淑英,第一节 概念的概述,一、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是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构成判断、推理的要素。,联系:概念是语词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语词是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椰汁和椰壳)任何概念都是用语词来表达的。概念以语词为载体,没有语词也就没有概念。区别:第一,概念与语词有不同的特点。概念只具有指称哪些对象以及所指称的对象具有哪些本质属性这样的逻辑意义。通常是多义的。概念是一种思想,是指称和表达对象的思想。语词则不同,语词的意义比较丰富,既有逻辑意
2、义,也有语气、情感意义。语词只有表达概念了才有意义,就是说,概念是语词的涵义。第二,语词与概念并不一一对应。一般来说,只有实词才能表达概念。虚词中的连接词也表达判断。第三,既使表达概念的语词与概念之间也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二、概念与语词的关系,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有些语词一个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这就是多义词。如“杜鹃”、“逻辑”等多义词。a国家机器主要指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等。b基层人民法院根据地区、人口和案件情况可以设立若干个人民法庭。c出庭的检察人员发现审判活动有违法情况,有权向法庭提出纠正意见。d法院进行公开审判的案件,允许群众进入法庭旁听。上述四例中的“
3、法庭”,虽然语言形式一样,但由于它们所处的语境不同,所以它们所表达的概念也不同。它们分别表示:“法院”、“派出所”、“合议庭”和“某场所”。,从王十朋的对联说起 南宋才子王十朋,因奸臣秦桧当政,遂无心出仕,隐居故乡,聚徒讲学;秦桧死后应试,于绍兴二十七年高中状元。任秘书郎、侍御史等职,屡次建议整顿朝政,主张北伐恢复大业,但未被采纳。后来到浙南等地做官。有一次王十朋游览瓯江江中心江心屿上的江心寺是浙南名胜。江心寺建于唐咸通年间,有东塔和西塔。寺周围云水环绕,古木参天。每天早晨雾霭聚散,日日夜夜潮水涨落。王十朋见到如此奇观的景色,兴致极高,挥笔在寺门口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雾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4、,下联是:“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这幅对联是什么意思呢?这里的“朝”字有两种涵义,一种涵义是指“早晨”,读作“Zho”。一种涵义是指“朝见”,读作“Cho”;而“长”字在这里也有两种涵义,一为“常”,如“细水长流”,读为“Chng”;二为“涨”,如“无物不长”,读为“Zhng”根据“朝”与“长”一字两义的情况,把对联加上标点,就可得到:“雾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意为“雾早晨来朝见,天天早晨来朝见,早晨来朝见早晨又散去”。“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意为“潮水常涨,常常涨,常涨常消”。王十朋的对联,从逻辑的角度看,它表明了概念与语词的关系问题。概念与语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王十朋的对联反映
5、的是“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的关系。“朝”和“长”都是多义词。,同一个概念可用不同的语词表达。如“母亲”、“妈妈”、“娘”“医生”和“大夫”,“西红柿”和“番茄”,“中国首都”和“北京”,“2米”和“6尺”等以上的每一组语词都是同义词,表达了同一个概念。,翻译的幽默 某学院的一名学生,第一次陪外宾赴宴就遇到了麻烦。“这是什么?”外宾指着盆里的菜问道。那是几个去了壳的整鸡蛋,经过厨师的艺术处理,金黄晶亮,香气四溢。糟糕的是这个学生一时忘了“鸡蛋”这个单词,可是他灵机一动,翻译道:“这是公鸡夫人的孩子。”起初外宾一愣,继而捧腹大笑,赞叹:“翻译得好,非常生动、幽默!”“公鸡夫人的孩子”这个
6、语词不仅弥补了这个学生遗忘“鸡蛋”单词的缺陷,而且还十分幽默。这得益于不同语词可以表达同一概念。,第二节 概念的逻辑特征,一、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内涵: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和本质属性。外延: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总和,即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或者是概念的适用对象。,1.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一定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由于表现的手段和方式不同,艺术通常可以分为表演艺术、造型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2.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文艺学、史学、民族学等。它的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7、3.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社会活动过程中结成的各种关系的总称,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以及家庭等各方面关系。,请指出下列划横线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第三节 概念的种类,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 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正概念和负概念,1、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根据概念外延数量的不同,概念分为:单独概念:是指反映某一个特定对象的概念。单独概念的外延只指一个单独对象。它的外延是独一无二的。专有名词和摹状词都表达单独概念。专有名词是为某个体所独自使用的名称词,其外延当然只有唯一的一个个体。具体地说:A.人名、地名、单位名等一般表达单独概念。B.包含数目、序列或最高程度的词。C.表示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中发生的事件。D.
8、包含“这个”、“那个”的词或词组表达单独概念,摹状词则通过描述事物的特有属性来指称事物,其外延是只有一个元素的集合。,“这颗行星”、“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等等,普遍概念:,是反映一类事物的概念。它的外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注意:一个语词所表达的概念究竟是普遍概念还是单独概念,需联系语言环境:例:人民日报 是中共中央的机关报。(专有的报名单独概念)小王和小张手里各拿着一份 人民日报。(印刷出来的一份份报纸普遍概念),谬误辨析:,普遍概念和单独概念混淆:这类谬误混淆了普遍概念和单独概念的性质,在该用单独概念的地方使用了普遍概念。例如:一家农民办的大旅社在解放路开业了。,注意:,虚概念或空概念 概
9、念所指称的对象可以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事物,也可以是非现实世界中的事物。现实世界中外延不存在的概念叫空概念(虚概念),如文学作品中构造的形象“孙悟空”、“鬼神”和科学上虚构的概念,如“永动机”。,2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根据概念所反映的是否为集合体,我们可以把概念分为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两大类。集合概念是指所指称对象是集合体(由若干具有某种联系的个体构成的整体)的概念。例如:“车队”、“中国女子排球队”、“森林”“工人阶级”、“宪法汇编”、“走私集团”、“中国共产党”、“民族”等等 集合概念的特征:整体所具有的属性并不为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非集合概念,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是反映一类对象的
10、概念。如:“汽车”、“中国女子排球队队员”、“树”、“工人”、“法律”、“走私犯”等等。非集合体和组成它的个体之间是 类和分子 的关系。,区分集合意义上的概念和非集合意义上的概念关键,对“类”与“分子”的关系、集合体与个体的关系的区分。A.一个类所具有的属性,它的分子也一定具有;但整体所具有的属性并不为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B.我们可以用反映类的概念来说明或指称这个类中的每一个分子;但却不能用反映集合体的概念来说明或指称其中的个体。C.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时表达集合意义上使用的概念,有时表达非集合意义上使用的概念。,谬误辨析:,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混淆易犯“合缪”或“分缪”的错误。例如
11、:说人是猴子变的,真荒唐!难道这位漂亮的小姐是猴子变的嘛?(“分缪”由整体具有某种性质进而推论构成此整体的个体也有这种性质,这种错误叫做“分缪”。即把集合概念当非集合概念来使用。)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可见,人就是一种有自知之明的动物。(“合缪”从构成某个整体的个体具有某种性质,就推论这个整体也具有这种性质,这种错误叫“合缪”。即把非集合概念当集合概念来使用。),请分析下列句子中标有横线的语词是在集合意义上使用的,还是在非集合意义上的使用的。1.青年人应当奋发向上。2.青年人朝气蓬勃,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3.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有极强的组织纪律性。4.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中,人民
12、依法享有民主和自由的权利。5.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6.我们的干部都是来自五湖四海。7.北京人是首都的公民,应当维护首都的形象。8.北京人环保意识很强。,3正概念和负概念,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可以把概念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两大类。正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种特有属性的概念。如国家、战争、商品、学生、元素、有效合同等。负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特有属性的概念。从形式上讲负概念带有否定词“无”、“不”、“非”等,如非正义战争、非机密文件、非团员、非金属、非法行为、非机动车等。,注意:,1.并非包含否定词的概念都是负概念。2.论域正负概念相对的范围,是正、负概念外延的总和。3.
13、逻辑上的正概念和负概念不涉及对内容的评价,不取决于词义的褒贬。,s.p,s,p,s,p,s,p,s,p,s,p,p,s,第四节 概念间的关系,概念外延间的关系,相容关系,全同关系(同一关系)属种关系 交叉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理解和把握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理解把握传统直言命题逻辑性质的一个基础。,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一、相容关系,同异关系也就是表现在两个相应的类之间的同异关系,即作为他们的外延的那两个类之间的同异关系,如果所有s都是p,同时,所有p都是s,那么,s与p就有全同关系。或者说,s全同于p,或者说,s与p是全同的。,(一)全同关系也叫重合关系或同一关系,s
14、.p,符号表示:所有S是P 并且所有P是S,或 S=P例如:“鸟”和“有羽毛的卵生动物“等边三角形”和“等角三角形”等等,注意:,1、两个概念具有同一关系,只意味两个概念的外延相同,并不是说它们也有相同内涵。例如“等边三角形”与“等角三角形”就是两个内涵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外延相同,内涵也完全相同,如“诉讼”与“打官司”、“土豆”与“山药蛋”,就不是两个概念,而仅是表达同一概念的两个不同的词语。2、对于同一事物,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抽象出不同的内涵,形成不同的概念,表达这些概念的概念虽然外延相同但内涵并不相同,也就是说,它们是外延具有同一关系的不同的概念。如上海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我国最大的
15、工业城市是外延为同一关系的几个不同的概念(内涵不同)。如果不加以区分,同样会引起逻辑错误。3、不能把不是同一关系的概念当成同一关系的概念使用。例如,“被告”与“罪犯”不是同一关系的概念,因此,两概念不能交替使用。4、有时,由于语境不同,语词本身所包含的情感等非理性意义不同,因此虽然两个概念具有全同关系,也不能互相交替使用。例如“母亲”和“娘”是具有同一关系的概念,但我们讲“祖国啊,母亲”而不讲“祖国啊,我的娘”。,例:拿破仑兵败滑铁卢,被流放到厄尔巴岛。当他重新集结力量东山再起时,法国的许多报纸的脸谱向风云变幻的政治气候一样反常。拿破仑刚离开厄尔巴岛时,报纸称他“科西嘉怪物”当他继续向北挺进,
16、第二个消息是“吃人魔王向格雷斯前进”随着拿破仑由南向北推进,报纸开始改变腔调,“纂位者进入格勒若布尔”“拿破仑占领里昂”最后,报纸报道“陛下将于今日抵达巴黎”,(二)属种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如果所有s都是p,但是,有的p不是s,那么,s与p就有真包含关系或真包含于关系。,所有s是p,并且有p不是s。符号化为:s真包含于p 或 p真包含s,例如:动物 哺乳动物;戏剧 京剧;颜色 黑色,注意:1.真包含关系和真包含于关系统称属种关系。属种关系是相对的。属种关系的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具有反变关系,即概念的内涵越多,外延越小;内涵越少,外延越大。2.属种关系的概念是层次不同的概念,不能并列使
17、用。例如:出席这次代表大会的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解放军代表和建筑工人、获得政府特殊津贴的高级知识分子代表。,(三)交叉关系,如果有s是p,并且有s不是p,有p又不是s,那么,s与p具有交叉关系,或者说,s与p是交叉的。,例如:“学生”与“球迷”;“医生”与“科学家”;“文学家”与“诗人”;“教师”与“作家”,注意:具有交叉关系的概念不能并列使用。例如:德国的观众、文化界、新闻界和各界知名人士对中国民乐团的演出,好评如潮。,二、不相容关系,如果所有s都不是p,那么,s与p就有全异关系。或者说,s全异于p,或者说,s与p是全异的。,全异关系,例如:“整数”与“非整数”,“男人”与“女人”等等,
18、矛盾关系,如果s、p两个不相容的概念被包含于同一属概念I之中,并且s、p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I的外延。s、p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就是矛盾关系。例如:“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等,反对关系,如果s、p两个不相容的概念被包含于同一属概念I之中,并且s、p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I的外延。s、p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就是反对关系。例如:“同意”与“反对”;“分数”与“整数”;“生产关系”与“家庭关系”;“黑色”与“白色”等等。,对于任意多个概念,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必须两两比较进行。,例如,有如下四个概念:A.廉价商品 B.劣质商品 C.高价商品 D.优质商
19、品 在这四个概念中,A与B、A与D以及C与B、C与D是交叉关系,而A与C,B与D是全异关系。由此,可用欧拉图表示这四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请指出下列各组概念间的关系,并用欧拉图形表示出来1.A.数学家 B.天文学家 C.科学家2.A.农业 B.农产品 C.粮食 D.商品3.A.工人 B.男工人 C.转业军人 D.共产党员4.A.文学作品 B.小说 C.诗歌 D.散文5.A.物理学 B.核物理学 C.宪法 D.法律6.A.米 B.分米 C.厘米 D.毫米7.A.山东大学学生 B.优秀党员 C.党员 D.大学生8.A.水星 B.金星 C.火星 D.太阳系大行星,第五节 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一、概括和
20、限制 由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称作概括,由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称作限制。因此,概括和限制只存在于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之间,是明确概念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关系的逻辑方法。概括和限制的逻辑根据: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两个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它们的外延和内涵具有反变关系,即一个概念的外延愈大,则它的内涵愈少;一个概念的外延愈小,则它的内涵愈多。反之,一个概念的内涵愈少,则它的外延愈大;一个概念的内涵愈多,则它的外延愈小。,(一)概括(从种到属),概括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概念的外延,由一个外延较小的概念过渡到一个外延较大的概念,即由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的逻辑推演方法,就是概念的概括。由种概
21、念过渡到属概念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实现的。减少一个概念的内涵即去掉一个特有属性。这相当于去掉特殊性,留下的则是共性。具有共性的对象当然不同于原对象。指称的变化将导致概念变化。我们得到的是一个指称范围更广泛的概念,即原概念的属概念。由此,通过减少内涵将把一个概念概括为它的属概念。,概括的推演方法:,一种是在被概括的概念前去掉种概念的限制词,例如,“现代中国男性小说家”可以概括为“现代中国小说家”。这里,种概念“现代中国男性小说家”的修饰语“男性”被去掉了,内涵减少了,外延得到了扩大,过渡到了它的属概念“现代中国小说家”。另一种方法是将表示属概念的词语替换掉种概念的词语,如“教师”概括为“知识分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 逻辑 第一章 概念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89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