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设计.ppt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设计.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设计,海宁实验初中 孙永良,主要内容,新课程数学教学设计的新要求;,新课程数学教学设计的操作要义。,初中数学课的结构;,初中数学课的一般结构一、设计课堂教学结构的原则(一)整体性原则(二)循序渐进原则(三)及时反馈原则(四)时控性原则,二、初中数学课的一般结构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2指导学生开展尝试活动,3组织变式练习,提高教学效率,4归纳总结,纳入知识系统,5及时提供教学效果的信息,随时调节教学方式,三、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一)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忽视知识发生过程教学 2忽视情意教学目标 3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怎样的课算一节好课,学生
2、的参与程度知识的展示程度过程的有效程度,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即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样教以及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划。教学设计是“一种系统设计、实施和评价学与教全部过程的方法”(加涅)。,进行教学设计的目的 制定出一个主题明确、结构清晰、脉络分明、评价科学和资源丰富的教学计划,为教师将要进行的教学勾画出一幅全景图。它反映了教师对将要进行的教学的认识和期望。,教学设计指导思想的新要求(一)要充分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努力体现“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全体学生的最佳发展 教学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
3、着眼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必须化知识为智慧,积文化为品性。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创设情境、激发热情、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二)要整体把握教学活动的结构数学课程的目标结构决定数学教学的活动结构 三维目标结构教学设计要把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教材的组织以及教学环境的构建统一起来,形成有序的运行系统。整合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结构要素 教学设计要使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实现学生学习方式、教材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与师生互动方式的同步变革。,(三)要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设计要面向未来的人才在智慧和能力的发展要求。四种
4、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学设计要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教学设计要创设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教学情境。,(四)要根据学科特点和不同领域知识类型设计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上的特点,“量体裁衣”进行教学设计,例: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空间与图形,生活中处处有几何(长方形、正方形、平行线、垂直),情境创设,统计与概率,信息社会充满着数据与信息,情境创设,(五)要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年龄特征认真研究学生的阶段特征和学习准备做好学生学习活动中动力因素、智慧因素、策略因素的统一注意学生课堂学习心理动力变化同教学事件的配合,
5、(六)要辩证认识和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多种关系,多种关系师与生、生与生、教与学、书本知识与生 活经验、结论与过程、目标与策略、等基本方法多一些辩证法,少一些绝对化;多一些具体分析,少一些一刀切;多一些基本理念,少一些个人观念。,二、教学目标设计的新要求,标准提出四个方面的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纲要对教学目标的三维提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具体在“单元”或“课”中的落实,因此既有结果性的目标,也有体验性或表现性的目标。结果性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案例“有理数加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
6、能目标(1)能准确叙述有理数加法法则,并知道哪些问题适用有理 数的加法。(2)能按法则把有理数的加法分解成两个步骤完成:确定 符号;确定绝对值。(3)熟练、准确地利用加法法则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目标 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导出过程及本身所含的数学思想方法:(1)能初步解释数形结合和分类的思想。(2)懂得初步的算法思想。(3)学习“观察归纳”的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初步感受从特殊到一般和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式;体 验用矛盾转化的观点认识问题。(2)养成严谨、认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在教学设计中,要重视针对过程性目标,设计教学,通过在教学活动中“经历过程”,来实现三维目标
7、,寓言故事:有一个人肚子饿了,就吃馒头,吃了一个没有吃饱,就吃第二个,吃了两个还是没有吃饱,就吃第三个,吃下去三个后肚子饱了。吃饱以后他就后悔了;早知如此,不如就吃第三个馒头了,前面两个都浪费了。借用这个故事我们来分析“代数式概念”教学的两个不同教学设计。,案例:,案例“代数式概念”两种教学设计的对比,(1)介绍代数式概念直接端出第三个馒头。(2)给出一些代数式、非代数式的例子,带领学生参照概念的定义,辩别哪些是代数式,哪些不是代数式教师示范吃第三个馒头的过程。(3)提供若干个辨别代数式的练习,让学生仿照刚才的方法解决它们学生吃第三个馒头的过程。,第一种“代数式概念”教学的设计是:,(1)按图
8、示的方式,搭1个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搭2个正方形需要 要小棒。需要 根小棒,搭3个正方形需要 根小棒,搭4个正方形(2)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呢?你是怎样想到的?(3)如果用x表示所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你是怎样表示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的?与同伴进行交流。,第二种“代数式概念”教学的设计是:,出示右图:,,对两种设计的点评:,第二种设计是让学生通过活动来认识理解代数式概念的。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经历了一个有价值的探索过程:如何由若干个特例归纳出其中所蕴含的一般数学规律;同时,尝试用数学符号表达自己的发现,与同伴交流。在
9、活动中,学生不仅接触到了代数式,更了解到为什么要学习代数式,还通过经历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到了数学的价值。当然,从事这个探索性活动也非常有益于学生归纳能力的发展,进一步来说,活动过程本身也是一个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的过程,还是实现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目标的途径。,一、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类型,1、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对象是多种多样的。,一个学习领域如: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一个具体的学习内容如:数、方程、函数、直线形、统计图、等。一个确定的学习课题如:一元一次方程、正比例函数、扇形统计图、长方形、正方形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如:数轴、有理数的加法、日历
10、中的方程、100万有多大、比较线段的长短、摸到红球的概率、,数学教学设计的操作要义,2.教学设计的两种分类,教学规划设计(简称教学设计)教师对即将进行的教学的全方位策划 是对达到什么教学目标、教什么内容、怎样教的策略、教学评价方法、达到什么结果的整体安排教学操作设计(简称教案设计)教师对一节课的具体操作设计 是对课堂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课堂评测的具体安排,3、教学(规划)设计的基本类型,整体教学设计学习对象是某个知识领域例:某一学段的“数”、“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概率”、“课题学习”局部教学设计学习对象是知识领域中的某个具体领域例:某一学段的某一学习
11、领域的具体内容。如“图形的认识”、“方程”、“函数”单元教学设计学习对象是单元知识或某个确定课题例:如代数式、合并同类项,二、数学教学设计的操作要义,(一)教材分析对新课程数学实验教材本节课内容进行理解及教学资源开发的思考。教材分析的目的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与深度,明确“教什么”;揭示学习内容中各项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为教学顺序的安排奠定基础,知道“怎么教”。,教材分析的内容要点1.教材简析简析标准对本课时教学内容的要求;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单元、学期及初中学段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本课时教材内容的特点;本课时的教学资源开发。,例:“用字母表示数”,内容标准: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
12、的意义;地位、作用和意义:是从有理数到代数式,从数的运算到式的运算的桥梁,是初中代数的始点;本课时在学生学习有理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用字母表示有理数,使学生的思维实现由数到式的飞跃。特点:本课时教材内容始终注意在知识的呈现上体现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资源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已有的有理数运算知识。例:(生活知识)1斤苹果2(元),买2斤需22(元),买3斤需23(元),买10斤需210(元)买a斤需2a(元),例:(儿歌)一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嗵一声跳下水;二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扑嗵二声跳下水;三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程 理念 数学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88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