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卷命题轨迹初探.ppt
《新课标卷命题轨迹初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卷命题轨迹初探.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标卷命题轨迹初探,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赵秋羽,第一部分高考试题类型概说,莎士比亚说:“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现代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四、“实用类文本阅读”:,五、语言文字运用,六、作文:新材料作文。,第二部分高考试题类型分解,莎士比亚说:“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现代文阅读设题类型:,偷换概念、张冠李戴、颠倒主次、无中生有、顾此失彼、以偏概全、夸大其辞、推理错误、答非所问、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篡改曲解文意、扩大缩小范围、倒置强加因果,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中的作品原
2、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原文第一段:“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第二段的内容:“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原文:“子展却借用来说,晋
3、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解析:文中说“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没有曲调属“无中生有”。),2012年新课标卷,1下列对于科技黑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原文第一段
4、第四句话:“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原文是“选择”而备选项篡改为“修正”,一词之差,谬以千里。【答案】【C】设题类型是“篡改文意”,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知识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这是现在计算机天才、黑客和神童不断出现的根本原因。原文信息,“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答案】【B】颠倒主次,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由于科技黑箱使用
5、简单方便,于是就可能发生滥用的现象,其直接后果就是科技这把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加锋利。原文“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于是就可能发生对科技黑箱的滥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黑箱无疑会使得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为锋利”。【答案】(D)属于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科技黑箱”与“科技”在概念含义上是不同的。,现代科技文做题步骤,通读文本,知晓大意;审视题目,做出标记;确定范围,筛选信息;抓住关键,确定答案;检验答案,回看整体。,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取材于24史,体裁是人物传记。共设4道题:4.考查文言实词;5.人物性格;6.文章分析;7.句子翻译。
6、,人物传记的结构特点,1.介绍人物身世,概述人物性格;2.讲述具体事例,图解性格特点;3.交待人物结局,直接间接评论。,2010年: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 赶快),A.杖剑谒太祖于临濠 杖:拿着B.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 翼:保护C.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 徇:掠取D.贼非吾主敌,盍趣降 趣:归顺,2011年: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退缩】,A辽人常越境而汲 汲:取水。B灌迎高射之,发辄中 迎:面对。C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敛:躲藏。D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 彻:穿透。,2012年: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7、是(3分)(D空缺),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 属:托付。B.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 怀:衔恨。C.就院易一员往漕闱 易:更换。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 阙:失职。,小结:杖、翼、徇、趣、汲、迎、敛、彻、属、怀、易、阙。(属、易/120)这12个词中,选自教学大纲规定120个文言实词中的只有2个“属、易”,占总数的16.7%。所以,120个文言实词的范围,对高考没有意义。,3.人物性格的考查,人物性格的考查侧重于人物的行为品质,即通过人物的具体行为体现出来的内在或外在的品质。例如:2010 年: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的一组是(3分)2011年: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何灌行事有
8、成的一组是(3分)2012年: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萧燧恪尽职守的一组是(3分),小结:,三年来分别考查了人物的卓越才能和优秀品质:2010:艺高人胆大2011:行事有成 2012:恪尽职守 复习时,在人物的人品、才能方面多多研究。,4.对文章内容的分析:,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萧燧天分很高,为官不畏权贵。他自幼能文,进士及第后进入仕途;其时秦桧当权,与其亲党密告萧燧,要他主持秋试录用其子秦熺,遭到萧的拒绝。B萧燧刚直敢言,所奏切中时弊。皇上向他征询意见,他乘便讽劝皇上亲近君子疏远小人,亲信有功可赏赐财物却不可赋予权力,得到皇上赞许采纳。C萧燧政绩卓著,受到皇上
9、嘉勉。严州面积狭小财物匮乏,他勤俭理政,以盈余填补拖欠,各地都感到宽松;皇上升迁萧燧的职位,调他去治理婺州。D萧燧回到朝廷,仍关注各地大事。淳熙年间,江浙两年水涝干旱,他奏请下诏诸司协助解决,又奏言广西百姓深受身丁钱之害,建议大多得以施行。,以【A】项为例,答题区域在首段“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其中“其亲党密告燧”的主语是“其亲党”(秦桧的亲党),谓语是“密告”,宾语是“燧”。然而【A】项的表述却为“其时秦桧当权,与其亲党密告萧燧,”凭空添了一个“与”字,主语就变成了“秦桧与其亲党”。这就与原文内容不一致。所以选
10、择【A】项,张冠李戴。,5.句子翻译。,2012年题,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 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2)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 治坐视?”(1)句中的“贤”,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贤人,有的德才的人”。(2)句中“东西异路”的“路”,是宋元时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相当于现代的省。“不当与”是省略句,当为“不当与(之粟)”。这些细节均不可忽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一是作者或作品的思想感情;二是情和景的关系。,2011年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
11、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关于理解作者或作品的思想感情,“八看”:1看诗题2看作者 3看注释4看词语5看句意6看典故7看风格 8看试题:,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答: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
12、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答:本诗看似写景,实则抒情。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写哀景抒哀情。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在情景处理上,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颈联采用拟人,写景细致入微。,表现手法(诗歌、散文),(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小结:,2013年将是初中一篇,高中二篇;先秦一篇,唐宋诗文各一篇;散文两篇,唐诗、宋词、宋诗其中一篇。,三、关于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型,本题设4道小题,题型为一道选择题
13、,5选2。三道论述题。四道题涉及四个方面的考点。(1)小说环境(2)小说情节(3)小说人物(4)综合探究,(一)环境,常见的命题方式:1、小说描写到“某某景物”,有什么作用?2、简要分析某段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什么样的心情。例如2011年试卷:(2)小说一开始就写乘凉会上“南腔北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二)情节,2012年试卷:(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这篇小说以戏谑、夸张的漫画式手法,描写了马裤先生在火车上的经历,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曲折、紧张,极富戏剧性。B.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茶房对马裤先生的不满,就是通
14、过茶房眉毛的细微变化表现出来的。C马裤先生一上火车就向茶房要手巾把,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是因为马裤先生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比较讲究卫生。D“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这样结尾既表达了“我”对茶房的同情,也为小说画上了一个幽默的句号。E强烈、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马裤先生看起来不合常理的言行,就是通过“我”的言行反衬出来的。,情节:马裤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坐在我床上。车开了。他爬上了上铺,在我的头上脱靴子,并且击打靴底上的土。枕着个手提箱,车还没到永定门,他睡着了。马裤先生用手巾把耳孔鼻孔全钻得到家,这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最后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的土。他又睡了
15、,这次是在头上摔了摔袜子,可是一口痰并没往下唾,而是照顾了车项。我的目的地是德州,天将亮就到了。谢天谢地!,(三)人物,题型: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品质,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人物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社会意义)。例如:2010年(2)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2011年(3)“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2012年(3)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2010年(2)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答:自私,趋炎附势,见风使舵伪善,爱慕答虚荣,自高自大天真,热心,
16、却没有原则。2011年(3)“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答:有担当,明大义:在老丈人危难时,以亲情、和睦为重,不计前嫌,施以援手,最终赢得信任;执著隐忍;面对老丈人的排斥,不轻言放弃,不莽撞行事,捍卫了自己的爱情;幽默乐观:说话风趣,与人为善,遇事能有良好的心态。2012年(3)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答:颐指气使,目中无人,缺乏公德;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自私自利;不讲卫生,不顾他人感受,趣味低下。,(四)综合探究,命题方式:2010年(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
17、点并作分析。(8分)2011年(4)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2012年(4)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弱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分),四、关于实用类文本阅读。,命题方式与小说相同,设4道小题,题型为一道选择题,5选2。三道论述题。四道题涉及四个方面的考点:传主经历行为分析思想分析问题探究,(1)选择题是:判断传主的经历概括得正误。,(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新中国成立后,有人劝阻谢希德回国,是考虑她事业的发展,担心国内科研条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命题 轨迹 初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88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