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实词实词(类至亡).ppt
《文言文实词实词(类至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实词实词(类至亡).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50、类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2.中绘殿阁,类兰若3.佛印绝类弥勒4.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相似),(事例),(似,像),(种类,类别),推导提示:“类”的本义是“种类”,同一“种类”就是“同类”,同类的事物当然就会有“类似,像”的地方喽。成语助记:物以类聚触类旁通连类比物画虎类犬刻鹘类鹜不伦不类有教无类,2,51、怜1.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2.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3.可怜身上衣正单 4.可怜焦土,(疼爱),(可爱),(值得同情),(可惜),推导提示:“怜”的本义是“怜悯”,怜悯不就是有爱心吗?故引申出“爱怜”之义。成语助记:怜香惜玉顾影自怜同病相怜我见犹怜摇尾
2、乞怜,3,52、弥1.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2.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3.旷日弥久而无益于理 4.何得苦海生波,益造弥天之孽,(越,更加),(更加),(长久),(满,遍),推导提示:“弥”的本义是“弥补”。“弥”原作“彌”,表示弓上加柲,增加弓的弹射力,这不正是“弥补”其本身的不足吗?弥补了不足之后,弓可以“长久”使用,故有“长久”之义。后又虚化为表程度的副词“更加”。成语助记:弥天大谎旷日弥久弥留之际弥缝其阙须弥芥子欲盖弥彰历久弥坚弥天大罪仰之弥高,4,53、莫1.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 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游3.莫如西归祭4.莫能与之争伶5.至莫夜月明石6.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
3、,(不要),(没有谁),(不能),(同“暮”),(没有谁),(不),推导提示:“莫”,即现在的“暮”字,其字形是太阳西沉在荒野草丛中。所以本义是指“日落时分”即“傍晚、黄昏”。由“日落”,太阳不见之义,引申出“没有、无”的意义,也正因为这样,莫被借为否定性的代词“没有谁,没有什么事物”。产生这一意义后,为了与“莫”区别,另造了“暮”字。成语助记:岁聿其莫莫名其妙高深莫测莫须有莫衷一是莫逆之交莫衷一是概莫能外讳莫如深 一筹莫展,5,54、明1.江船火独明 2.如听仙乐耳暂明 3.吾未见其明也 4.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 5.明道德之广崇 6.越明年,政通人和,(亮,光明),(清楚,明白),(英明,
4、明智),(明亮,照明),(说明,阐明),(第二(日/年),6,55、内1.距关,毋内诸侯 2.亡走赵,赵不内 3.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4.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5.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6.大内高手,(通“纳”,接纳),(与“外”相对),(里面),(在家里),(皇宫),(通“纳”,接纳),推导提示:“内”的本义是“自外入内”。由此引申出两个基本的意义:一是“内部、内室”;一是“使进入,接纳,”这一意义后写作“纳”。妻妾一般在内室操持家务,很少出门,故古人由把妻妾称为“内”。后妻子的亲属也用“内”称呼,如“内侄、内弟”等。成语助记:内外交攻五内俱焚色厉内荏,7,56、期1.期年之后,虽欲言,
5、无可进者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3.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4.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一整年),(穿一年孝服的人),(至,及),(限定或约定的时间),推导提示:“期”的本义是“一定的时间、期限”。所以引申为“时间、日期”“约会、约定”“限度、限量”。由“日期”引申出“一整年、一整月”的意思。由“约会”又引申出“期望”的意义。成语助记:不期而遇遥遥无期贵不期骄不期修古,8,57、奇1.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2.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3.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 4.昂其直,居为奇货,(不平常的),(罕见的),(适宜的),(珍贵的),推导提示:“奇”的本义是“异乎寻常”。“异乎寻常”说明是与众不
6、同的,独特的,故有“单数,不成双”之义。在战争上,则特指“军事上或斗争策略出人意料的措施”。其意动意义则是“以为奇”。由“不成双”又引申出“命运不好”之义。成语助记:奇闻逸事千奇百怪奇耻大辱奇文共赏不足为奇飞将数奇,9,58、迁1.终继五国迁灭 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 人,而迁徙之徒也 3.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4.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5.顷襄王怒而迁之6.帝素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 中,再迁为太史令,(改变),(被征发 戍边的人),(搬迁),(降职),(放逐),(升职),推导提示:“迁”的本义是“变换地方,迁移”。“调职”正是换一个地方为官。成语助记:见异思迁安土重迁迁客骚人乔迁之喜孟
7、母三迁时过境迁一日九迁,10,59、请1.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2.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3.臣请完璧归赵4.乃置酒请之5.(张汤)造请诸公,不避寒暑6.子犯请击之7.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报告并请示处理),(请示),(谒见),(邀请),(请允许我),(请允许我做某事),(请人做某事),推导提示:“请”的本义是“请,请求”,后又引申出“请求给予”义。成语助记:不情之请请君入瓮负荆请罪束緼请火另请高明,11,60、穷1.谗人间之,可谓穷矣2.穷不失义,达不离道3.穷则独善其身4.庞涓自知智穷兵败5.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6.复前行,欲穷其林7.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8.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
8、者9.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0.人穷则反本,(完,结束),(不得志),(尽),(用尽),(使穷尽),(穷尽),(穷尽),(不得志),(穷困),(处境困难),推导提示:“穷”的本义是“阻塞不通”。仕途上不通,则是“不得仕进,不能显贵”;生活上“阻塞不通”,则是“生活困难,无依靠”。走到“阻塞不通”之处,当然就是“到尽头”了。由此进一步引申出“走投无路”义,并虚化为程度副词“极,尽。”成语助记:人穷志短穷形尽相穷兵黩武穷而后工穷寇勿追穷且益坚穷乡僻壤穷奢极欲穷途末路穷凶极恶穷形尽相穷则思变辞穷理屈白首穷经黔驴技穷,12,61、去1.一狼径去2.西蜀之去南海3.去死肌,杀三虫4.公然抱茅入竹去
9、5.一鸣辄跃去,(前往,到别处,跟“来”相反),(用在谓词或谓词结构后 表示趋向或持续),(除掉,去掉),(离开),(距离),推导提示:“去”的本义是“离开”。“离开”一个地方,当然就跟那个地方有了一定的“距离”。用于使动意义,使离开,意义即是“除掉,去掉”。成语助记:何去何从刮骨去毒以杀去杀以刑去刑陈言务去大势已去扬长而去眉来眼去相去几何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13,62、劝1.惩恶而劝善2.主精明于上,官劝力于下3.劝学4.劝君更尽一杯酒,(鼓励),(劝勉),(劝说),(勉励),推导提示:“劝”的本义是“勉励”,后引申为“劝说、劝导”。成语助记:劝善惩恶赏一劝百诱掖奖劝,14,63、却1.后
10、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2.却之而不恭3.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5.却匈奴七百余里6.相如因持璧却立,(击退),(拒绝),(回头),(还,再),(击退,使退却),(退却),推导提示:“却”的本义是“退,使退”。“退”正是“不受,拒绝”形象描绘。退后自然会“回头”,这正是头的“转折”,故又虚化为表转折的连词。成语助记:却之不恭望而却步盛情难却却病延年,15,64、如1.坐须臾,沛公起如厕2.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3.如其克谐,天下乃定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5.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6.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7.刑人如恐不胜8.“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11、?”9.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0.突如其来,(形容词词尾,指“的样子”),(到去),(比得上),(如果),(比得上),(像),(怎么样),(像),(比得上),(像),推导提示:“如”的本义是“像”。(取女孩学话很像大人,这是女孩学语言的先天优势,古人也发现了这一点,故“像”义“从女从口”。)要“像”当然要“遵从,依照”一定的标准;才能、品行“像”某人,当是“比得上”他。既是“像”,当然还不是完全一样,故又引申出“如果”义,表假设。又因为“像”,有用作描摹事物的情态的词缀“的样子”。成语助记:如泣如诉 如饥似渴 危如累卵 栩栩如生 风雨如晦 甘之如饴 如丧考妣 如法炮制如虎添翼如火如荼逝者如
12、斯 泪如雨下 相敬如宾 如坐春风,16,65、若1.若毒之乎2.更若役,复若赋3.其翼若垂天之云4.若无罪而就死地5.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6.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7.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8.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9.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用在形容词或副词 后面,表示事物的状 态,相当于“貌”、“样子”),(如此,这样),(如果),(同,相当),(比得上),(如果),(像),(你的),(你),推导提示:“若”的一个基本义是“像”,故“相同”“如果”“及,比得上”等意义的引申跟“如”相似,请参照上面的提示。成语助记:大智若愚若无其事若即若离洞若观火噤若寒蝉口若悬河冷若冰霜寥
13、若晨星了若指掌敬若神明命若悬丝判若两人翩若惊鸿门庭若市趋之若骛受宠若惊 虚怀若谷昭然若揭,17,66、善1.谘诹善道,察纳雅言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3.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4.不如因善遇之5.秦王必喜而善见臣6.京中有善口技者7.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8.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9.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0.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羡慕),(好事),(崇尚),(好的),(擅长,善于),(友好地),(好好地),(高明),(善事,好事),(好的),推导提示:“善”的本义是“好,美好”。“有道德”、“有本领”、“做得对”当然是“好”。有道德的人是“好人”。有道德的事是“善事
14、”。做好人做好事是与人“亲善”,与人“交好”。做得对自然是令人满意的“好的行为、优点”,美好的一切都是让人“喜欢”的。成语助记:与人为善善解人意善始善终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善贾而沽善始善终独善其身尽善尽美乐善好施择善而从多愁善感明眸善睐知人善任矜功伐善与人为善,18,67、少1.险以远,则至者少2.太后之色少解3.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4.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5.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6.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7.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轻视,小看),(不久),(稍微),(少年,青年),(年轻),(稍微),(不多),推导提示:“少”的本义是“多的反面”。“稍,略微”指程度轻;“时间短暂”就是时间
15、少,进一步引申出年龄少的“少年,青年”的意义;把人看“小”了,就是“轻视,瞧不起。”成语助记:少不更事悔其少作安老怀少缺衣少食僧多粥少,19,68、涉1.园日涉以成趣2.楚人有涉江者3.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至,到),(渡过),(涉足,散步),推导提示:“涉”的本义是“徒步渡水”。由“渡”引申出“度过、通过”。进一步引申出“经历”。学习的经历是“涉猎,学习”,经历一些事情必然会与他人有“牵涉,关联”。成语助记:三豕涉河 跋山涉水 涉笔成趣,20,69、胜1.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势 2.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3.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4.豪杰并起,不可胜数5.日出江花胜红火6.故不战而
16、强弱胜负已判矣 7.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特指名胜古迹),(胜过,超过),(胜利),(尽,完),(禁得住),(优美的),(战胜),推导提示:“胜”的本义是“禁得起,忍得住”,所以能坚持到最后(即“尽”)并“胜过、超过”他人而取得最后的“胜利”,胜利当然要举行“盛大的”庆祝宴会,胜利是“美好”的事,由此又引申出“优美的山水古迹”。成语助记:不胜枚举名胜古迹胜友如云引人入胜聊胜于无稳操胜券哀兵必胜出凡入胜旗开得胜,21,70、识1.因笑问迈曰:汝识之乎?2.独其为文犹可识 3.识盈虚之有数 4.不知尚识余言否耶 5.相逢何必曾相识,(通“志”,记得),(辨识),(知道),(记得)
17、,(认识),推导提示:“识”的本义是“知道,认识,能辨别”。既然“知道”,当然就能“记住”。为了更好的记住事物,需要做一些“标记”,故又有“标记”的意义。成语助记:博闻强识不识大体不识时务才识过人有识之士老马识途见多识广默而识之目不识丁,22,71、使1.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2.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3.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4.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5.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使唤),(派,让),(出使),(命令,叫),(出使),推导提示:“使”有两个基本义:一是连词,假使;一是叫,让。由“叫,让”引申出“奉使命”(奉使命不就是被“叫”去做事吗?),进一步引申出奉使命的人“使
18、臣”。成语助记:鬼使神差不辱使命颐指气使以其昏昏,使人昭昭,23,72、是1.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 2.是寡人之过也 3.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 4.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5.同窗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6.吾祖死于是,(此,这),(这),(这个),(这,此),(表判断),(这上面),推导提示:“是”的本义是“正直”。由此引申出事理的“正确”。其意动意义即是“认为正确”,我们同意别人的看法会说:“是,是的,是这样的”,故又引申出判断词“是”和指示代词“这,这样”。成语助记:似是而非 自以为是莫衷一是是非得失是非自有公论 是可忍,孰不可忍,24,73、适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2.始适
19、还家门 3.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4.而适类于予 5.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6.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7.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8.疑臣者不适三人9.适莽苍者 0.发闾左适戍渔阳,(到去),(出嫁),(顺应),(恰好),(到去),(顺从),(享有),(往),(通“谪”),(通“啻”(ch),只),推导提示:适的本义是“到某地去。”。到丈夫家去,就是“嫁”。古代女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有父母决定,毫无自主权,故引申出“顺从”之义,并进一步引申出“适应”“舒适”“恰好”等义。成语助记:削足适履适可而止适逢其时无所适从,25,74、书1.报任安书 2.素不闻诗书之训 3.乃丹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 实词 类至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86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