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史之两汉文学批评.ppt
《文学批评史之两汉文学批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批评史之两汉文学批评.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两汉文学批评,学术背景,文学与学术分开 1、“学”指学术,“文”指文学;或“文学”指学术,“文章”指称文学。2、文学概念渐趋净化,文学创作与批评趋向独立。经学盛行 1、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2、今文经学谶纬化,古文经学繁琐化 3、“郑学”:破除今、古文经学界限王充公元178年,汉灵帝/鸿都门学,第一节 司马迁的文学批评思想,司马迁与史记,司马迁(前145前87或前90)1、师从孔安国学尚书,师从董仲舒学春秋 2、前104年开始写太史公书 3、前99年,遭受宫刑 4、前91年完成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实录”精神 班固说:“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2、发愤著书”说,(一)“发愤”的语源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论语集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屈原:“发愤以抒情。”(九章惜诵)刘安:“夫歌者乐之徵也,哭者悲之效也,愤于中则应于外,故在所以感。”(淮南子修务训),(二)“发愤著书”说的提出,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史记太史公自序),(三)理论内涵,文学史上许多有生命力
3、和审美价值的作品,都是作者抒写强烈情感与深广忧愤的产物。作家对时代的兴衰、社会的不平与自我的遭遇特别敏感,其理想与现实形成深刻的矛盾,因“不得通其道”而“意有所郁结”,于是升华为艺术的形式加以抒发和表现。,(四)对后世的影响,刘勰的“志思蓄愤”说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李贽的“泄愤”说(五)思考题:结合中国文学史,谈谈你对“发愤著书”说的理解。,第二节 汉代的楚辞批评,一、西汉的楚辞批评,武帝之前,黄老思想占统治地位儒道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文学创作受楚辞影响很深(一)贾谊吊屈原赋1、充分肯定屈原的人品2、对其以死抗争的做法表示不满。,(二)刘安离骚传叙,1、离骚继承了诗经的“怨
4、刺”传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2、赞扬屈原高洁的人格。“蝉蜕浊秽之中,浮游尘埃之外,皭然泥而不滓”,“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3、肯定离骚的艺术成就。“其文约,其辞微”、“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突出离骚“怨”的特点 离骚者,犹离忧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批评宋玉、唐勒、景差之徒,缺少其师敢于“直谏”的精神,二、东汉的楚辞批评,(一)扬雄(前5318)倡导原道、征圣、宗经模仿论语著法言,模仿周易著太玄1、其人生态度不合儒家明哲保身的原则。2、其作品过于浪漫不合儒家经典。(
5、1)“过以浮”;(2)“蹈云天3、对其遭遇寄以深切同情4、认为屈赋在整体上合乎儒家原则。“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二)班固(3292),今文经学家,思想带有东汉儒学谶纬神学的色彩白虎通义,班固离骚序:,今若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贼。然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亦贬絜狂狷景行之士。多称昆仑冥婚宓妃虚无之语,皆非法度之政,经义所载。谓之兼诗风雅而与日月争光,过矣。,在人生准则上,批评其不知明哲保身。在文学内容上,批评其数责统治者。在文学形式上,批评其浪漫色彩。在艺术风格上,批评其不合“中和”之美。,三、王逸的楚辞批评,楚辞章句,现
6、存最早的楚辞注本。充分肯定屈原的人生态度。内容上,屈赋合乎儒家“五经”的宗旨。“离骚之文,依托五经以立义焉。”艺术上,屈赋与诗经相一致,所谓“依诗取兴,引类譬喻”。以经解骚,有着强烈的用世目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沾染了汉代经学穿凿附会的弊病。,思考题,评述两汉时期的楚辞批评。,第三节 毛诗序的文学批评思想,解题,四家诗 齐国辕固生,鲁国申培公,燕国韩婴,赵国毛苌“郑笺”毛诗序(诗大序)每篇题下皆有“小序”,为每首诗的“题解”毛诗首篇国风关雎题下的一篇较长序言 小序:“关雎,后妃之德也”至“用之邦国焉”大序:“风,风也”至篇末 全书的总序,总论诗的性质、作用、体裁、手法等等。,(一)诗歌艺术的本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学批评 两汉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86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