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研究与教学设计.ppt
《数学课程研究与教学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课程研究与教学设计.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数学课程研究与教学设计,主讲人,赵继源,数学课程研究与教学设计,课程概述 2.我国数学课程改革回顾与展望国外数学课程改革透视4.数学课程研究文献选析5.课堂教学设计与说课,教师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课程标准,教材,教师,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评价,差 异 程 度,新课程改革所引发的几种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由权威转变为合作者由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者学习方式的转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学习评价的转变评价功能:弱化甄别和选拔功能,强调激励和促进教与学功能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多样化、定量与定性评价结合
2、,课程概述,课程的定义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教学目标或计划)课程即学习经验(或体验)课程的分类按课程的目的和作用分:学术课程、技术课程和职业教育课程按课程的内容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按课程的学科性质和重要程度分:核心课程、基础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按课程的表现形式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按课程的管理权限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我国数学课程改革回顾与展望,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六艺”礼、乐:伦理与奴隶政治教育射、御:体育与军事教育书、数:历史文化与科学教育秦汉时期的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唐代李淳风编辑的算经十书西方数学的传入及本土化,新中国中学数学课程
3、的演变与发展,全面学习前苏联时期(19501958)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1952)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修订)(1955)教育大革命时期(19581961)(过渡)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时期(6166)全日制中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1961)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196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稳定发展时期(1976年至今)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78)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1986)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1988)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修订本)(1990)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供实验用)(1996),新课程改
4、革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比较教学大纲的重点是对教学工作作出规定,对教材、教学和评价提出了最高要求,无论是教材、教学还是评价(尤其是高考)都不能突破这个上限,因而大纲对教材编写、教学和评价的影响是直接的,其控制是严格的、硬性的。课程标准的重点是对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作出规定,因而对教材编写、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课程标准由于对教学内容指标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并提供了范例,因而有利于教材的编写;同时也对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方法和学习评价提出了明确的建议,因而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与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
5、制小组从1999年3月开始工作,到2000年3月征求意见稿正式出版,整个研制过程历时一年。2000年7月修订,并组织教材编写。2001年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公开出版,并在全国57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广西南宁市新城区(45所中小学)、柳州市区四个城区的80所公办小学及玉林市玉州区107所小学参与了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
6、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关注个体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改的评价理念淡化评价的甄别功能,增强评价的激励功能和调控功能既要重视总结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又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和定性评价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要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评价结合起来评价的根本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传统的评价理念评价的目的是激励优等生,惩罚差生(学困生)评价主体单一,是自上而下的单向性评价(教育行政部门评价学校,学校评价老师,老师评价学生)评价方式单一,重视总结性(终结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课程 研究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85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