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教育研究的选题 与设计,课题的来源 发现问题的基本策略 选题的基本要求 课题的论证,假设及其作用 假设的基本类型 假设的表达方法,选择研究对象 确定研究方法 制定研究计划,第一节 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一、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一)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二)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三)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二、发现问题的思维策略,(一)发现问题的前提 研究人员要对自己从事的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并保持经常的关注。研究者具有好思索,不安于现状的性格。,(二)发现问题的具体策略,发现问题的具体策略,怀疑,变换思考角度,类比与移置,探究与体察,
2、(1)怀疑的策略 怀疑的依据:事实与经验 逻辑,(2)变换思考角度的策略 思考角度转换的类型:同一层次上的转换 两个不同层次上的转换 把研究的重点放到事物与事物之间,同事物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结合部 比较,(3)类比与移置的策略 通过与其他学科研究对象类比和借用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来发现本学科研究的新问题。这种思维策略的特点是从别的学科研究中获得启发,找到发现的“工具”。,(4)探究与体察的策略 面向实际,从对现象的思考中提出新问题。,二、选题的基本要求,(一)问题有研究价值,课题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满足教育科学发展的理论意义或价值,即学术价值;二是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意义或价值。,(二)问
3、题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三)问题要有创新性,选题要有创见,要着眼于给人类增加新的知识、新的见解,并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四)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主观条件:研究者的知识结构、研究能力、研究基础、技术水平、个人爱好、研究热情等。,客观条件:1)获得充分的资料;2)必要的物质条件,如仪器、技术手段等;3)有一定的科研经费。4)必要的理论准备等。,时机问题:要考虑与研究课题有关理论、研究工具以及 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等多种因素。,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五)问题表述必须明确具体,(1)课题的表述主要是为研究活动提供一个聚焦点,要明确显示课题的范围和变量。,案例:上海市小学生识字量与语
4、文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课题陈述应注意的问题,(3)研究问题的陈述应该简洁明了,语言表述符合逻辑。,(2)陈述要精确和无可置疑,词语要准确,使用意义明确的概念,以免所研究的东西发生混乱。,案例:大学生政治保守性的研究,课堂练习:1、用脑过多对小孩听力的影响 2、小学生的创造力 3、唐山市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影响因素,四、研究课题的论证,(一)课题论证意义 确认课题研究价值,明确研究方向;完善课题方案。明确保障条件;为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提供个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环境,达到带着问题进行教育科研理论方法学习的目的,初步认识课题研究的规范;使科研管理部门本身更充分地了解到各个课题研究的条件,进而为今后保
5、证重点,建立更完善的体系,进行科学管理提供更具体的依据。,(二)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1、课题价值论证。2、相关研究文献综述。3、课题研究基本思路论证。(基本框架)4、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论证。(具体的研究方法和途径)5、课题研究可行性论证。,课题论证报告案例,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及其对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启示,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观以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干扰,我国中小学学校教育被禁锢在一个以知识论为核心的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体制中。师生间、学生间缺乏理解与沟通,学生缺乏合作的意识和交往的技能,适应社会能力差。而作为教学理论与实践“集结点”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一直沿用了
6、300多年的班级授课制。这种教学形式,以其集体教学的特征较好地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从而成为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但由于它是以“所有学生发展均一致”为假设前提,对所有学生施以千篇一律的教育,不能很好地处理教师与学生,集体与个体,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国内外教育工作者一直在致力于寻求突破其弊端的切入点,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教学组织形式改革至今木取得重大突破。随着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未来社会人才素质,特别是少年儿童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健康、积极个性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改革原有的不合理的教育体制,在主体教育理论指导下,以学生主体发竺为核心,在改
7、革课程、教材教法的同时,迫切要求改革原有的教学组织形式,构建新的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能促进少年儿童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学组织形式。,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国外,集中在小组合作学习这问题上。如美国50年代开始探索的合作学习、前苏联的合作教育学实验等,研究者们分别就其理论依据、要素、方法、实验策略进行了探索。国内,学者们从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伦理学等不同角度,对小组合作学习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个性优化以及班级社会心理气氛的关系等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开展了“协同教学”、“合作学习”等实验研究。上述研究,在理论上对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及实践基础是什么,以主体发
8、展为核心的小组合作学习与美国、前苏联倡导的合作学习有什么不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特点是什么等等问题还未取得共识;在实践上,如何处理好小组合作学习与集体教学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教师、学生集体、学生个体间的相互关系,还未形成一个立论起点高、方法程序明晰合理的基本思路。,一年多来,本课题组在进行“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实验研究的过程中,对小组合作学习与儿童主体性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作了一定的资料准备。本课题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主体教育理论及教学认识论指导下,立足于现代教育的高度,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进行研究,并构建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相
9、适应的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研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促进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发展以及健康、积极个性的养成,并为我国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有效教学策略的形成以及有关理论的丰富完善提供科学依据。,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主要回答的问题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要素、功能及基本环节。具体涉及以下问题:1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沿革(个别教学集体教学个别的自由化教学多样综合的教学形式)及其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影响。2当前我国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经验、问题及其发展趋势。3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研究及其对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带来的影响。4国外合作学习理
10、论研究的比较分析(美国及前苏联)及启示。,(二)实验研究建构“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及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实验研究回答的主要问题是:针对传统班级教学的优缺点,新教学组织形式的突破点在哪儿?在学科教学中实施的可能性、实施的条件是什么?在现代教育观的指导下,从目标、内容、形式、方法、水平等方面实践地建构可操作的程序。,具体研究的问题是:1学科教学合作学习案例分析及学生合作交往学习的形式及发展特点研究。2集体、小组、个体三者互动方式及类型研究。3对学生合作交往意识的培养及小组合作学习技能研究。4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策略与合作学习小组构 成方式的研究。研究的基本理论假设:小组合作学习,作为
11、一种教学观与策略,在增加学生的交往、促进学生社会技能与情感的发展以及有效学习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将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社会化、教学动力的产生机制和课堂教学交往方式等方面将突破原有教学组织形式 的束缚,促使儿童个性的协调发展,促进教育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结构。,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在6所小学的低、中年级开展研究,每校确定两个实验班,分学科进行实验。以学期为单位,在实验基础上进行专题研究。研究的方法主要有文献分析法、调查法和实验法,理论与实验研究同时进行。四、研究计划及研究成果 11997年1月1997年8月(1)学习掌握有关理论;(2)搜集有关文献资料,写出综述;(3)调查研
12、究学生合作交往意识及行为技能水平 状况,当前班级授课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往方式。21997年9月一1999年8月 分专题进行理论与实验研究。31999年9月1999年12月 课题研究全面总结以下问题:(1)分析有关资料数据,撰写研究论文;(2)拍摄教学实录片;(3)总结实验研究成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作业1 选择研究课题,撰写开题报告 要求:(1)课题具体、明确,表述正确(2)开题报告按我校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项目填写,第二节 假设的提出与表述,一、假设及其作用(一)什么是假设 假设(hypothesis)是依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规律或原因做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
13、假定性说明,是在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时的理论。,伯格(Borg)和高尔(Gall)认为假设应具备以下4条标准:,1说明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2研究者应有该假设是否值得检验的明确的理由,这一理由有理论的或事实的依据。,3假设应是可检验的。,4假设应尽可能简洁明了。,(二)假设的作用,1、假设为研究活动指明方向 2、假设是教育科学探索的必经阶段 3、假设可以提高研究活动的新颖度和预见性,二、假设的主要类型,(一)归纳假设、演绎假设、研究假设这是依据假设的形成所作的分类。归纳假设是人们通过对一些个别经验事实材料的观察、调查,得到启示,进而概括、推论提出的假设。,演绎假设是从教育科学的某
14、一理论或一般性陈述出发推出新结论,推论出某特定假设。是根据不可直接观察的事物现象或属性之间的某种联系的普遍性,通过综合和逻辑推演而提出的理论定律和原理的假设。,研究假设,研究假设陈述的是研究者所假定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研究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在研究假设中,又有方向性假设和非方向性假设两种类型。,这是依据假设的性质和复杂程度所作的分类。描述性假设,是从外部表象和特征等方面来大致地描述研究对象,从而提出关于事物的外部联系与内在性质关系的推测。,(二)描述假设、解释假设和预测假设,解释性假设是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指出现象质的方面,说明事物原因的一种更复杂、更重要的假设,这是比描
15、述性假设高一级的形式。预测性假设是对事情未来的发展趋势的科学推测,它是基于对现实事物的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基础上提出的更复杂更困难的一种假设。,三、假设的表达方法,(一)假设涉及的主要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与无关变量,变量依其相互关系可分为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控制变量),自变量:是由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变化的变量,是能独立地变化并引起因变量变化的条件、因素或条件的组合。,因变量:是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被试行为或者有关因素、特征的相应反应的变量,它是一种结果变量。,无关变量 无关变量也称为干扰变量、控制变量。它是指除了自变量以外一切可能影响因变量数值因而对研究可能起干扰作用的因素。,(二)假设表述
16、的规范性要求,说明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假设必须是可检验的,即表述的语义是明确的、可操作的、不至于造成歧义的,假设语义模糊就无法检验;必须是陈述句,而不能是疑问句。,案例 中学教师工作倦怠、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及其关系的研究,研究内容:(1)探讨中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工作压力、工作倦怠的概况。(2)考察工龄、职称、性别、婚姻等人口学变量在教师的工作满意、工作压力、工作倦怠上的差异。(3)探讨工作满意、工作压力、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假设:,(1)教师的工作满意、工作压力、工作倦怠的状况在工龄、职称、性别、婚姻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2)教师的高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存在正相关,从低压力到适
17、当压力时工作倦怠与工作压力呈负相关。(3)教师的工作满意和工作倦怠之间存在负相关。(4)教师的高工作压力和工作满意存在负相关,从低压力到适当压力与 工作满意呈正相关。,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2011年度课题指南,(四)基础教育研究 新课程改革实施难点及改进研究;基于终身学习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缩小校际教育质量差距研究;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研究;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大班额条件下的因材施教研究;研究性学习指导研究;少教多学模式研究;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研究;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教师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案例研究;小班化教学研究;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义务教育后升学考试研究;流动人口子女
18、社会融合教育研究;学习困难学生教育援助机制研究;理科实验教学研究;学生阅读、计算和表达能力培养研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普通高中选修课多样化研究;中小学生出国留学现象研究;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问题研究等。,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模式研究;幼儿教师职业准入标准研究;幼儿教师供给保障机制研究;学前保教结合研究;幼儿教学资源开发研究;幼儿游戏教学研究;超常儿童早期教育追踪研究;幼儿亲子教育研究;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研究;托幼一体化研究;幼小衔接研究等。特殊儿童全纳教育研究;特殊教育学校专业化研究;残疾学生早期融合教育研究;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分类研究;残疾学生职业教育研究;残疾学生体育康复活动研究等。,
19、(七)德育研究 品格与公民教育实践模式研究;青少年文明素养与行为研究;学校德育有效衔接研究;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研究;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研究;学生诚信教育、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教育研究;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校园网络语言和流行语教育价值研究;学校劳动技术教育研究;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研究;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研究;学生互助合作能力培养研究;学生环保和低碳生活教育研究;青少年犯罪预控研究;学校禁烟、反毒品教育研究;教师专业伦理研究;教书育人楷模研究;大众传媒对学生道德影响的调查研究等。,(八)教育心理研究 学生心理素质模型研究;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研究;学生应激和抗挫折心理训练研究;学生认知诊断技术
20、研究;学生孤独症、多动症、抑郁症等异常行为干预研究;学生焦虑、厌学的心理疏导研究;学生压力管理研究;学生心理发育特征研究;学生领导能力培养研究;具身认知的心理机制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学生性别角色社会化教育研究;教学改革的心理学研究等。,研究对象的确定与选择 确定研究方法 制定研究计划,第三节 研究方案的形成,一、研究对象的确定与选择,根据研究对象的选择方式,教育研究可分为总体研究和抽样研究,总体研究:即对研究范围中的全体进行研究。,抽样研究:即研究者按一定规则从总体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根据对样本进行研究的结果,来获得有关总体的知识的研究。,(一)抽样的意义,第一,解决总体研究难以进
21、行的困难。,第二,节省人力、时间、费用。,第三,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研究深度。,第四,有利于减少研究“污染”范围,保证以后研究的 科学性。,1.明确规定总体,总体的界定主要取决于研究者的研究目的,同时还要兼顾研究的外部效度和可行性 要求:(1)根据研究的目的要求说明总体的内涵;,(2)根据使研究结果具有普遍意义的范围,确定研究总体;,(3)如有可能,还应确切地知道这个范围 内总体单位的具体数量。,(二)抽样的基本要求,2.确定合理的样本容量,样本容量的大小取决于以下因素:(1)研究目的;(2)研究的不同类型;(3)预定分析的精确程度;4)允许误差的大小;(5)研究所用的统计方法(6)取样的方
22、法;(7)研究者的时间、人力和物力;(8)总体的同质性;,问题:“总体愈大,样本容量就愈大”吗?“样本容量愈大愈好”吗?,3.取样的随机性,尽可能使每个被抽取的个体具有均等的机会。被抽取的任何个体与个体之间彼此独立,在选择上没有联系。尽可能使样本保持和总体有相同的结构。,4.取样的代表性,取样时要尽可能使抽取的样本能代表总体。要使取样有代表性,必须对取样误差进行正确估计。,使样本保持和总体有相同的结构。,5、确定恰当的抽样方法,确定抽样方法时应考虑:(1)研究的目的,研究总体的特征与范围、数量;(2)具体抽样方法的特点与要求;(3)进行研究工作的主客观条件。,(三)取样的基本方法,1、简单随机
23、抽样,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出n个单位作为样本。它保证总体的每一个对象有同等的被抽取到的可能性,并要求它们之间都是独立的。,具体方法有:(1)抽签法(2)随机数目表法,某车间工人加工一种轴100件,为了了解这种轴的直径,要从中抽取10件轴在同一条件下测量,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如下:抽签法:将100件轴编号为1,2,100,并做好大小、形状相同的号签,分别写上这100个数,将这些号签放在一起,进行均匀搅拌,接着连续抽取10个号签,然后测量这个10个号签对应的轴的直径。随机数表法:将100件轴编号为00,01,99,在随机数表中选定一个起始位置,如取第1行第1个数开始,选取
24、10个为03 47 43 73 86 36 96 47 36 61,这10件即为所要抽取的样本。,随机数表:也称乱数表,是由随机生成的从0到9十个数字所组成的数表,每个数字在表中出现的次数是大致相同的,它们出现在表上的顺序是随机的,03 47 43 73 86 36 96 47 36 61 46 99 69 81 6297 74 24 67 62 42 81 14 57 20 42 53 32 37 3216 76 02 27 66 56 50 26 71 07 32 90 79 78 5312 56 85 99 26 96 96 68 27 31 05 03 72 93 1555 59 56
25、 35 64 38 54 82 46 22 31 62 43 09 90,优点:在理论上最符合概率论原理,简便、易行。缺点:总体数量较大时,将每个个体进行编号就显得费力、费时;如总体中的个体分布分散,抽取到的样本的分布也比较分散,给研究带来困难;总体异质性较大时,会导致较大的抽样误差。当样本容量较小时,可能发生偏向,影响样本的代表性;当已知研究对象的某种特征将直接影响研究结果时,要想对其加以控制,就不能采用简单随机取样法。,优缺点分析,适用条件:研究者对所研究总体中各类个体的比例不了解;总体中的个体数量不大或个体之间差异程度较小;样本数目较大。,2、系统随机取样法,把总体中的所有个体按一定顺序
26、排列并编号,然后依固定的间隔取样,这种抽样方法称为机械抽样。,步骤(1)编号(2)求间隔 M=N/n(3)随机确定起点(4)等距抽样,例子:某中学有高一学生322名,为了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要抽取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用系统抽样法如何抽样?注意: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第1段的个体编号.在抽取第1段的号码之前,自定义规则确定以后各段的个体编号,通常是将第1段抽取的号码依次累加间隔k.,第一步,随机剔除2名学生,把余下的320名学生编号为1,2,3,320.,第四步,从该号码起,每间隔8个号码抽取1个号码,就可得到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第三步,在第1部分用抽签法确定起始编号.,第二步,把总体分成40
27、个部分,每个 部分有8个个体.,优点:(1)比简单随机取样使用方便;(2)能在总体范围内有系统地抽取样本,使抽取到的样本比较分散,一般抽样误差比简单随机取样小。缺点:当总体的排列顺序与抽样间隔具有对应的周期性特点时,系统抽样会导致严重的抽样误差。适用条件:适合大样本。,优缺点分析,3、分层随机取样法,按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因素或指标先将总体划分成几部分(即几个层),然后从各部分中进行单纯随机抽样或机械抽样。,某单位有职工500人,其中35岁以下的有125人,35岁49岁的有280人,50岁以上的有95人.为了调查职工的身体状况,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按比例:35岁以下25人,35岁49
28、岁56人,50岁以上19人.注:如不能被整除,从总体中随机剔除N除以n的余数个个体后再分段.,步骤(1)分层 注意:分类的标准要科学,要符合实际情况;分类时应遵循的总原则是:各层内的变异要小,而层与层之间的变异越大越好;分层的结果必须是每一个单位都归属于某一类。(2)求每一层的样本抽取数量(3)从各层中随机抽样,优点:(1)代表性和推论的精确性较好。在样本容量相同时,它比简单随机取样、系统随机取样的抽样误差小;而在抽样误差的要求相同时,它则比简单随机取样、系统随机取样所需样本单位的数量少。(2)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各层采取不同的抽取方式和比例,使取样更加灵活。缺点:要求对总体各单位的情况有较多的了
29、解,否则就难以作出科学的分类。适用条件:总体单位数量较多,并且内部差异较大的研究对象。,优缺点分析,4、整群随机取样法,整群随机取样是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许多群,然后按随机原则从这些群中抽出若干群作为样本。,例子:延安中学对九年级6个班级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采取的方法是“将6个班级的号码1、2、3、4、5、6写在形状大小相同的小纸片,折好后充分搅匀,再从中抽取一张,按照抽出的纸片上的号码确定抽查班级,然后抽查该班全体学生的健康状况。,优点:(1)样本单位比较集中,适宜于某些特定的研究;(2)在规模较大的调查研究中,可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缺点:样本分布不均匀,代表性较差,抽样误差
30、因各群间差异较大而比较大。适用条件:适用于总体范围大、数量多的情况。但不适用各层间的同质性太低的情况。,优缺点分析,二、确定研究方法,(一)选择研究方法与设计方式,选择研究方法与设计方式时应考虑的主要方面:(1)研究目的(2)被试的特点年龄、知识水平等(3)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研究者的科研方法素养、研究的时间、人力、经费等(4)各种研究方法与设计方式的优缺点与适用条件,(二)注意各种方法的独立性及相互联系,每类方法各有不同特点与不同的适用条件,不能相互代替。善于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相互取长补短,三、制定研究计划,研究计划的主要内容:1研究题目。2研究课题目的及意义。3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
31、哪些难题。4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制定研究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5研究课题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有关条件。6研究成果的预计取向及使用范围。7经费概算以及需购置的仪器设备。参考文献:刘艳旬.“新课程中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方案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4,20(2):7680.,案例,描述研究、调查研究等,如果总体达到2000以上,抽样比率则需10%;如果总体达到20000以上,抽样比率则可以降低到24%。另外,调查研究的样本容量一般不能少于100。相关研究、比较研究的样本每组至少30。在实验研究中,条件控制较严密的研究(如心理学实验),每组15人;条件控制不严密的教育实验,最好是一个自
32、然教学班,不少于30人。,经验数字,大班幼儿与一年级小学生24小时活动观察比较,课题名称:大班幼儿与一年级小学生24小时活动观察比较研究 研究人员:XXX 协作人员:与幼儿、小学生有关的教师、家长。,前 言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是一个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幼儿园跟小学的衔接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习惯、作息制度等许多问题。根据小学低年级老师和家长反映,学生入学后学习负担和思想负担较重,健康状况下降,对小学学习生活不习惯的现象十分明显,儿童入学前后活动安排上的差别已成为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上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我们拟通过对幼儿园大班幼儿与小学一年级学生在24小时内各类活动时间的调查获得数量资料
33、,为幼儿园与小学儿童活动安排的衔接问题提供依据。,研究设计 研究对象:在本区九所幼儿园大班幼儿中随机选择50余名幼儿,并从本区五所小学中,选择50余名去年从这九所幼儿园中毕业、现在小学一年级学习的小学生。与家长联系,排除一小部分由于其他原因使家长无法配合观察的对象。原则上定为幼儿与小学生各4045名。,研究方法:、观察内容为一天24小时内的全部活动内容。儿童在幼儿园或小学内的活动情况由教师跟踪观察并作详细记录,在园外、校外活动情况由家长进行观察记录(记录草表附后)。各个儿童的观察日期不统一定为哪一天,但是,对每一个儿童的观察,应由教师主动与家长联系,定为同一天进行。观察日子应排除休息日、幼儿园或小学组织半天以上校外活动的日子。为了熟悉观察分类与要求,并形成及时记录的习惯,要求观察者特别是家长在正式观察前三天之内至少应试观察一小时以上。,儿童活动名称及归类标准:,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记录时间准确到分钟。资料汇集后,先制成对比图表,然后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组织工作 课题由XXX同志全面负责和协调。由幼儿园或小学班主任根据抽取的对象与家长商量,落实观察事宜。定于X月X日前全部收回观察记录资料。观察表的印制与数据的分析处理由XXX落实。年 月 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84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