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要瑞红前三章.ppt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要瑞红前三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要瑞红前三章.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杞县教师进修学校,模块一 培训准备,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材,学习的重要性,教师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模块学习成绩达标才能有职格参加全国教育技能统一考试,考试通过才能领取合格证,才有晋级的职格。,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学习的方法,全员互动,任务驱动。必须有足够的参与:登录的次数、论坛的帖子数、资源库的使用情况、作业上传情况等。,作好培训的准备1建立作业文件夹,作业文件夹要建立在 E 盘的根目录上,作好学习的准备 2 体验网络培训平台登录平台(注册个人信息)体验常用功能分享感受,分享使用网络平台的感受,全班讨论区:模块1平台使用感受讨论主题进行回复,写下你对平台的感受和对平台的意见,走进新课程
2、和教育技术,阅读光盘“模块1”案例“新课程改革实践教学案例”并阅读“模块1”阅读资料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在小组讨论区回复到网络培训平台“模块1”“新课改的理论和实践”主题下。,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有六大教育理念:1、全人发展的课程功能观 2、科学与人文结合的课程结构观 3、回归生活的课程内容观 4、创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观 5、多元指标的课程评价观 6、民主管理的课程政策观 全人发展是这一理念中的核心内容,新课改的主要内容,新课改的主要内容(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氛围,科目过多倾向(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依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倾向(4)改变课程设施过于
3、强调接爱学习、死记硬背,机械学习现状。(5)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区别和造成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了解教育技术,1.阅读资料+思考+讨论 结合教育技术的定义和本质,思考、讨论“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并将思考、讨论结果填入“网络平台-小组讨论区-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版块中。,策划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选题,选题是为教学设计方案和课件做准备的信息技术并不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也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基于技术方法来实现。该用则用,用了比传统效果好很多,就用。没变化,可用可不用,要考虑条件。即使有设备,如果不如传统效果好,也不能用。例如:讲数学概率推理这部分内容时,一步一步推
4、导对学生思考来说,比媒体效果好。讲桂林山水,一个语文案例,讲的海,对山区的孩子讲海,总不可能把山区的孩子带到海边去看吧,怎么办呢?这个老师上课之前就先让学生画了关于海的图画贴在教室四周,然后又收集了海洋上的海浪声、海鸥叫的声音的音响效果在课堂放,走进教室就感觉到了海洋的气氛,在这样真实的情景中,讲关于海洋,更有助于对海洋的理解。,2.填写选题计划(选择适当的内容所选课题要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资源工具、协作工具、情感激励工具等的优势)模板位置:网络平台资料馆模块1活动模板选 题计划模板 保存位置:作业文件夹“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 教学设计成果”文件名:重命名为“一节课选题计划.doc”登录
5、平台:将你的选题计划上传到作业区,作品标题是“学员名_学科_选题计划,模块2 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本模块的真实任务是制定出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教学设计方案。这是整个培训课程的核心任务之一,也是后续媒体选择、教学课件设计与开发的基础。,模块概述,学习目标,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和作用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及关键环节能够运用教学设计方法设计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在小组活动中体验协作学习的过程,理解合作的意义;在对个人活动、小组活动评价与反思的过程中形成反思的意识。,1、自主阅读“资料馆”“模块2”“阅读资料”“教学设计是什么”和“教学设计的作用”中的材料2、进一步补充您的想法到空白处3、请2位
6、老师发表看法填写入书本18页空白处,并发布到小组讨论区中,自主阅读,以教师为中心,面向教师的“教”有利于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监控有利于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教学 目标的完成,对于学生打基础是有 利的.,重“教”轻“学”忽视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活动2: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1传统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学生的“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对创新 精神培养大有好处,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活动2: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2建构主义,“放羊”,关于学习性质的比喻及其启示建构主义,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听说外面的世界好精彩,都想出去看看。鱼由于自己不能离开水而生活,只好让青蛙
7、一个人走了。这天,青蛙回来了,鱼迫不急待地向他询问外面的情况。青蛙告诉鱼,外面有很多新奇有趣的东西。“比如说牛吧,”青蛙说:“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还有.”。鱼惊叫道:“哇,好怪哟!”,同时脑海里即刻勾画出她心目中的“牛”的形象:一个大大的鱼身子,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嘴里吃着青草,“鱼牛”,“鱼鸟”,“鱼人”,“学教并重”的教学思想双主教学在理论、方法和过程上兼取两者之长并弃其之短。,3学教并重,“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学习情境设计,教学媒体选择与教学资源的设计,教
8、学评价设计,教学目标分析,用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来表示,全班讨论,讨论:你对“三类不同教学设计方案”的理解和思考,把你的意见回复到全班讨论区“模块2“三类不同的教学设计”主题下。建议:大家阅读“模块2”阅读资料“不同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中的材料,活动3:编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方案 1.观摩、学习优秀教学设计方案 认真阅读“网络平台资料馆模块2 案例优秀教学设计方案”部分的资料。思考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格式,2.分析优秀教学设计方案 这些优秀教学设计方案的共同特点是:对教学设计过程各个主要环节的阐述都比较准确、规范。除此以外,还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1)不管是文科、理科都重视教学目标的三维表述(对于理科
9、,能够做到这点尤其难能可贵);(2)重视情境创设(如日历中的方程,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在这方面略有不足的是自己去吧);例如:在日历中的方程中是通过游戏创设情境(老师背对日历,学生到讲台前面圈出日历中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把它们的和告诉老师,老师很快说出这三天的日期。换两组数试试,老师也能很快地说出答案)(3)重视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中,教师将学生依次分成两人一组、三人一组、四人一组合做实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讨二力平衡、三力平衡、四力平衡的特点,并从中总结规律。(4)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传统教学设计相比,以上几点一个很大的进步。
10、其中第一点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后面三点则是老师们自觉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的结果。,1游戏引入(大屏幕):老师背对日历,学生到讲台前面圈出日历中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把它们的和告诉老师,老师很快说出这三天的日期。换两组数试试,老师也能很快地说出答案。2设置疑问,引发思考:学生思考老师快速回答的诀窍,并且自己罗列出可能存在的解决方案:逐列求和(碰数);算术方法:用和除以3得中间的数,再加上7,减去7得上下的两个数;方程解法:因为学生已经有了有关方程知识的储备,个别同学可能想到用方程解决。3引入课题:日历中的方程。“你们想知道这里边的奥秘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乐园。”这样的设计,适合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技术 能力 培训 要瑞红前三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84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