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与高校课程建设.ppt
《教育技术与高校课程建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与高校课程建设.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技术与高校课程建设,李克东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广东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中心主任,高校课程是学校或教师组织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程序和制度化的学生学习生命存在及其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习者获得一定水平的知识经验,达到特定的预期教育结果,并被授予社会承认的专门资格证书。高校课程是高校生命健康存在的组成细胞。高校课程的建设与成长对高校生命存在至关重要。,高校课程建设与改革和与信息时代的社会进步和教育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信息时代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方式已发生巨大变化:(1)学习环境网络化(2)学习资源数字化(3)学习方式多样化,一、课程建设的内容与指导思想二、信息技术与教师的专业发展三、教
2、育技术与教学内容建设四、教育技术与教学资源建设五、教育技术与教学模式改革试验六、教育技术与课程管理七、重视教育技术促进高校课程建设的绩效评价,一、课程建设的内容与指导思想,2007年1月颁发的两个重要文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年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年2号,这项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重要举措:建设一批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课程是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的
3、优秀课程。,“质量工程”中的重要任务: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从精品课程评价指标看课程建设的内容,高校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教学内容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教学管理建设教育技术在以上各项都可以发挥促进作用,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1)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强调在课程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 习、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2)变革课程教学内容,强调学科交叉,反映学科发展,引 入教改成果,处理好经典与现代关系等。(3)强调教学设计,对课程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评价的设计以及课程网站的设计等。(4)强
4、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中要以学为中心;有效调 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5)强调信息技术应用,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课程建设必须适应信息时代学习者学习方式的变化,(1)课程建设必须适应学习者进行资源利用的学习,要为学习者提供学习主题相关的丰富资源。(2)课程建设必须适应学习者进行问题探究的学习,要为学习提供探索思考的空间。(3)课程建设必须适应学习者进行交流协作的学习,要为促进学习者交流协作提供有力的支持。(4)课程建设必须适应学习者进行知识的构建,要为学习者提供知识构建和成果展示的平台。,二、信息技术与教师的专业发展,优秀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信息素养,通过培训与实践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信息
5、意识与态度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信息法规与信息道德提高信息的获取、辨别、利用能力,促进专业发展;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促进教学理念的转变,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促进教学理念的转变,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 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要发充分挥网络学习的优势;使学生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共享的特点,支持学生进行在线学习学生自主探究式和协作讨论的学习;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要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学会资源利用,探究发现,通讯交
6、流,知识建构的方法创造性地学习。,三、教育技术与教学内容建设,高校课程内容建设要体现:国际化(International)、个性化(Individuation)信息化(Information)国际化是指内容能反映当今世界的前沿成果和发展趋势;个性化是指内容的组织应有利于自主选择性学习,有利于促进个性发展;信息化是指内容能多媒体、超文本方式呈现。,把课程内容数字化处理;把课程内容以网络课程(或课程网站)的方式、立体化的形式呈现。使课程内容型态呈现多样性(书本、文献、课件、网站)使课程内容以多媒体方式展示(图文、影像、仿真)使课程内容结构超链接联系(知识点的网状结构)使课程内容可传播与共享(上传、
7、下载、扩展、充实)使课程内容可以进行搜索和重组。,实践经验:提出网络课程建设规范要求,对于网络课程(或课程网站)规范要求:展示规范的教学大纲(目标要求、重点难点)展示具体的教学安排和进度展示相应教学课件(PPT)展示知识点相关资源;提供学习互动环境自我学习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四、教育技术与教学资源建设,教育技术促进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建设各种类型的文件库、案例库;建设一批专题学习网站(资源);建设重点专业的专业资源库;立体教材体系建设;研发了简单易用的课程数字化资源制作工具。,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目的,支持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充实;支持教学过程的实现交互性;支持教学过程模式的多样性;发挥网络环境的优
8、势和多媒体的特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资源库的建设经验,通过“15511工程”建设,已建成了通用性资源、专业课程资源、优质精品资源三级体系,总容量超过8.3TB。通过自主开发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构建面向12个专业的海量教学资源数据库,建设12个重点专业资源库每个重点专业资源库围绕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模拟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进行资源的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网络课程、专业标准大全库、专业信息文献库、专题特色资源库、多媒体课件库、专业图片库、专业视频动画库、试题库、案例库等类型。,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经验,中山大学通过“博学工程”两年时间,建设6套立体化教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技术 高校 课程 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84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