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试重点考点讲义(中学版).ppt
《教育学考试重点考点讲义(中学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考试重点考点讲义(中学版).ppt(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学考试重点考点讲义,(中学版),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重点1.学校教育制度2.中国古代教育思想3.赫尔巴特与杜威,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广义:知识、技能,影响思想观念的活动。狭义:学校教育,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受教育者的身心,二、学校教育制度1.前制度化教育:非正式、非正规化的教育(孔子的教育、私塾教育)2.制 度 化 教 育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与1903年的癸卯学制 3.非制度化教育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4.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简答-重点)(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2、(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三、教育发展的过程,1.古代教育(中国)夏校商序周庠西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隋唐:科举制度,古代教育(外国),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森严的等级佛教:关心大众古代埃及:宫廷学校:皇子皇孙与贵族职官学校:贵族文士学校:奴隶主以吏为师,以僧为师,以法为教雅典:文化修养,政治家,商人。重商主义斯巴达:体育训练与政治道德灌输。培养军人。西欧的中世纪:宗教占主要地位,培养僧侣,神学和七艺 古代教育的特点: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与古代教
3、育相比,近代教育发生的变化:,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20世纪以后的教育新特点: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技术的现代化。,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定义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孔子:性相近,习相远。有教无类-所有的人都应该受教育科目:诗,书,礼,易,乐,春秋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 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宋代理学家朱熹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
4、意;发,谓达其辞。”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举一隅”三句:举出一个角为例来告诉学习的人,而他不能推断其他三个角如何,就不用再教他了因为他不用心思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墨子:兼爱,非功,亲知,闻知,说知。-推理得到的才是真实的知识 老子:一切回归自然 学记教育与政治: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藏息相辅-课内外相结合所教授的都有正常的科目,学生下课及放假
5、的时候,也都有指定的研究课业。藏:修。息:游。,君子之教,喻也。-君子的教化是善于晓喻(即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让人明白道理,只加以引导,而不去强迫别人服从;对待学生严格,但并不抑制其个性的发展;加以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启发。学不躐等:超越-循序渐进。,西方古代教育教学思想,西方古代 苏格拉底:以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问答分为三步:讽刺、定义、助产术。柏拉图:理想国理性-智慧-哲学家意志-勇敢-军人情感-节制-劳动者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教育最高目的,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萌芽: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的自然性 夸美纽斯
6、:强调教育的自然性,进行“泛智教育”卢梭:爱弥尔 自然教育思想。康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都得到自我完善。裴斯泰洛齐: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德智体全面发展。洛克 白板说 培养绅士的绅士教育,建立:标志:赫尔巴特 1806年普通教育学 以心理学和伦理学为基础;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现代教育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从做中学,以儿童为中心。当代教育学的发展教育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将社会劳动与教育有机结合。,练习题:1.简述古代教育的特征2.近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相比,出现了哪
7、些变化?3.20世纪后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4.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5.怎样理解“动物界没有教育。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它有自己的特殊性。”6.谈谈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和杜威教学理论的差异7.论述杜威的教育思想8.有些教师说,他们没有学过教育学,但一样办了几十年教育,还有些教师说,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学,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万世师表。你认为上述观点正确吗?请运用所学原理进行分析。,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本章重点:教育相对于政治与经济的独立性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信息技术与教育(简答),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都与人有关)教育目的 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
8、制度:教育有自身的规律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人才,舆论力量,促进民主),教育与生产力,规模和速度,结构的变化,内容和手段(与人无关)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知识:人力资本理论:(土地,劳动,资本)舒尔茨,提出教育对经济的贡献,教育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动力作用(教育者的观念,数量和质量,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科技知识再生产,科学的体制化,科学研究的功能,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信息技术与教育:(重点),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教
9、育与文化,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学校文化:定义核心: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最具决定作用的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学校文化的特性:组织文化,整合性较强的方化,传递文化传统的已任,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校园文化:定义,分类,核心: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学生文化:成因(个人的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相互作用,家庭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特征(过渡性,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练习题:,简述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之间的关系。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试论“经济发展,教育要先行”。谈谈你对教育相对独立性的理解。传统教
10、育与网络教育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简述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当代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简述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简述校园文化的特性。,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本章重点:1.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论述,简答)3.少年时期的年龄特征及发展任务,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内发论:基本观点,代表人物的著名论断外铄论:基本观点,代表人物的著名论断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重点)顺序性 阶段性 不平衡性 互补性 个别差异性,皮亚杰将儿童思维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年龄阶段。这四个阶段分别是:1.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
11、e,0-2岁)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主要是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的。他们这时还不能对主体与客体作出分化,因而“显示出一种根本的自身中心化”(皮亚杰,1981年)。用皮亚杰的话来说,儿童在这个时期还没有达到运演的水平,他们所具有的只是一种图型的知识(figurative knowledge),即仅仅是对刺激的认识。婴儿看到一个刺激,如一个奶瓶,就开始作出吮吸的反应。图型的知识依赖于对刺激形状的再认,而不是通过推理产生的。2.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2-7岁)皮亚杰认为,儿童在两岁时,发生了一种哥白尼式的革命,就是说,他们的活动不再以主体的身体为中心了。这个时期儿童的
12、认知开始出现象征(或符号)功能(如能凭借语言和各种示意手段来表征事物)。正是由于这种消除自身中心的过程和具备象征功能,才使得表象或思维的出现成为可能。但在这个阶段,儿童还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他们的判断受直觉思维支配。例如,唯有当两根等长的小木棍两端放齐时才认为它们同样长;若把其中一根朝前移一些,就会认为它长一些。所以,在这个时期,儿童还没有运演的可逆性,因而也没有守恒性。3.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7-12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皮亚杰认为,7-8岁这个年龄一般是儿童概念性工具的发展的一个决定性转折点。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具有真正的运演性质。换言之,他
13、们已具有运算的知识(operative knowledge),这种知识涉及在一定程度上作出推论。例如我们把一只足球放在一些篮球中间,然后当着儿童的面把足球放在一些排球中间。但这个阶段的儿童能够推理,这是同一只足球,物体不会因为改变地点而变化大小,因此这只足球不会比在篮球中时更大些。就一般而言,运演的知识是考虑事物如何从它们原来的样子改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而图型的知识只考虑某一时刻某一地点中物体的静止状态。在具体运演阶段,儿童的思维已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但这种思维运演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4.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12岁至成人)儿童在12 岁左右,开始
14、不再依靠具体事物来运演,而能对抽象的和表征性的材料进行逻辑运演。皮亚杰认为最高级的思维形式便是形式运算。形式运算的主要特征是它们有能力处理假设,而不只是单纯地处理客体。而且,儿童在这时已有能力将形式与内容分开,用运演符号来替代其它东西。皮亚杰在概括他的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时强调,各阶段出现的一般年龄虽因各人智慧程度或社会环境不同可能会有差异,但各个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不会变。而且,各个阶段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它们之间不能彼此互换(皮亚杰,1980年)。皮亚杰早期研究儿童语言和思维等认识的发展,并从此入手,最后创立了发生认识论,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献。因其学识渊博和贡献卓越,他于1968年获得美国
15、心理学会的心理学卓越贡献奖,1977年又获该会桑代克奖以表彰他对教育心理学的贡献。1972年于荷兰获得荣誉地位相当于诺贝尔奖的“伊拉斯姆士”奖金。,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过程,()前习俗水平 前习俗水平是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来进行推理。前习俗水平包括道德发展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纯粹只是关心自己,表现出利己主义倾向。()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的道德判断是青春期和成人的典型状态。用习俗推理的人对行为进行道德判断时,会将这些行为与社会崇尚的观点与期望相对照。()后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又称为原则水平。个人自己的观点应该放在社会的观点之前。认为个体应持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因此,法律被看作是一种社会契约,而
16、非铁板一块。那些不能提升总体社会福利的法律应该修改,应该达到“给最多的人带来最大的利益”。,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1.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提供可能性2.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格塞尔个体发展的成熟决定论:双生子爬梯实验)3.环境是个体发展的客观条件4.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对个体的发展的方向和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有即时价值而且有延时价值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5.个人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三个层次;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对人的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 考试 重点 考点 讲义 中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84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