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ppt
《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当 代 教 育 学,袁振国 主编杨国龙 主讲,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教学目的 教育是什么?教育学是一门怎样的科学?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怎样学好教育学?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教育、学校教育的概念,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概况,学习研究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从而对本课程有个系统的认识。重点难点1、教育、学校教育的概念。2、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3、教育的起源。4、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5、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及代表人物、代表作。,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一)历史追述 从语源上看,在我国最早的甲骨文中,就有了“教”“育”二字。,最早将“教”“育”二字合为
2、一体的是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三乐也”。在古希腊语中,“教育”一词与教仆有关。在英语、法语、德语中,概由拉丁语Educare而出,本意为诱导、引出之意,引申意义是教育活动是引导儿童,使其固有能力得到发展。,(二)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学校教育则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三)要点分析 1.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基本途径。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发展人)2.学校教育则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
3、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中变化的活动.(适应社会),二、学校教育制度,(一)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1.非形式化形式化制度化2.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育人功能、筛选功能,(二)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1.从世界范围上说,现代教育制度始于18、19世纪欧美国家的义务教育。2.在我国,1904年清政府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第一个实际执行的现代学制葵卯学制。此学制1911年后废除。1922年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提出了改革学制的方案壬戌学制。3.中央人民政府与1951年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确
4、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小学和中学有“六三三”制和“五四三”制。1986年我国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法之后,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在学制中得到了强调;高中阶段实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分轨;大学教育以四年制的本科和二至三年制的专科为主体。,4.学校教育制度(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学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5.学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以及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6.在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的多种特征中,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是各国最重要的特征。,三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一)古代教育1
5、.中国古代教育 A根据历史记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中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B孟子里说夏.商.周.“设痒.序.学.校以教之,痒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痒,学则三带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C.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制度再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清政府才下令停科举开学堂,兴办现代学校。,2.古代印度教育,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婆罗门教有
6、严格的规定,把人分成4种等级,处于最高等级的是僧侣祭司,受到最优良的教育;其次是刹帝利,位军事贵族;再其次是吠舍种姓,仅能从事农工商业;最低等级的是首陀罗种姓,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僧侣祭司刹帝利吠舍种姓首陀罗种姓,3.古代埃及的教育,A埃及在古王国末期已有宫廷学校。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于是“以僧为师”.“以(书)吏位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农民子弟与学校是无缘的,奴隶子弟更没有受教育的权利。B古代埃及最重视的是道德品质的教育,其目标是敬日神,忠国君,恭长老,孝父母。这与中国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颇有异曲同工之处。,4.古代希腊,罗马教育,A古代希腊,罗马的教育
7、与东方教育不同,处于社会低下阶层的子弟712岁进入私立学校学习,贵族阶级子弟则聘请家庭教师。这里的中等教育则主要是贵族和富人的教育,学习内容以文法为主,以及拉丁文和修辞。B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C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功能是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D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教育的人文化、世俗化和增加新的学科教育内容,以及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二)近代教育,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19世纪以后,资产阶级政府逐渐认识到公共教育的重要性,随后逐渐
8、建立了公共教育系统。在法国,1804年拿破伦政变成功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它成为法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2.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 与公立教育的发展相应,教育逐渐建立了实用功利的教育目的,从宗教教学中分离出来。美国18世纪80年代实行宗教与国家分离,并规定举办教育的权利属于州政府,确立了地方分权的原则,成为美国教育的一大特点。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5.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三)20世纪以后的教育,进入20世纪以后,世界出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垒,电器化革命在主要国家已经完成,两次世
9、界大战深刻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对自身的生命价值,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有了重新认识,它极大的影响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得教育制度,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这些变化既是生产力发展、政治力量变化、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人类的社会理想、人生态度更新的结果。,第2节 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
10、,探索教育规律的学科。一.教育学的思想来源(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1.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主张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六经:孔子在教学中所用的教材,主要是经过他亲自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即后世所称的“六经”.而事实上,由于乐的失传,后世的儒家教育便只剩下了“五经”.在汉代以后也称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器,编钟,记载周恭王在学宫学习射的鼎铭文,御,书前汉书,数,2.墨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应用技术的传习。3.道家:主张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教育学 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83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