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修绪论及第一章.ppt
《教师职业道德修绪论及第一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道德修绪论及第一章.ppt(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绪论1、教材的逻辑架构 2、授课方式 3、教学目标 4、考试形式,1、教材的逻辑结构第一部分:概论(cap1-2)概论教师职业、概论教师职业道德 第二部分: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cap3)第三部分:高校教师的道德要求(cap4-7)教书育人、学术研究知识的传授 社会服务、人际交往知识分子的作为 第四部分:职业道德的修养(cap8)第五部分:道德建设的热点问题(cap9),2、授课方式远程授课远程答疑自学 远程授课:观看影像资料、查阅参考书、准备重点复习题的解答 远程答疑:解答疑问,把握重点 自学:查阅参考书和相关复习资料,进一步理解课程的核心理念和原则,2、教学目标明确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
2、、意义。了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和作用。掌握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理解教育事业本身的伦理性和教师职业道德的道德性。认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专业化的过程。,3、考试形式100分=平时作业10分+开卷考试90分 开卷考试:80分钟答卷时间 1)简答题(共6道题,每题5分)2)论述题(共4道题,每题15分)3)选做题(1道题,10分。说明:若总成绩不及格时,可作为加分计入总分;若总成绩及格,则不计入总分。),4、参考书目檀传宝:高校教师伦理学专题,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李春玲: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建华: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长沙
3、: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刘之颖:教师生涯起步走,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其他学习资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 学习孟二冬教授,第一章 高校教师职业概述第一节高等教育事业概述1、历史演进中的高等教育 2、高等教育的概念界定 3、高等教育的属性,一、历史演进中的高等教育萌芽 于古代学术性教育 诞生 于中世纪大学本科教育 发展 于近代资产阶级民族国家 中等后教育 普及 于当代发达国家第三级教育,1、萌芽于古代学术性教育学校教育诞生最初的高等教育 学术性的教育 特点:零散、不系统、不完善,具有偶然性和随意性。,2、诞生于中世纪大
4、学本科教育最早的欧洲大学:意大利:波伦亚大学(1067 年)学生自治行会学生大学 法国:巴黎大学(11世纪末,12世纪初)教师行会教师大学 英国:牛津大学(1167年)剑桥大学(1208年),3、近代发展中等后教育发展于近代资产阶级民族国家,欧美国家建立 了分层、分类、系统一贯的正规教育制度。高等教育成为学校教育制度的一个层次和类型 中等后教育,4、当代的普及第三级教育19世纪末、20世纪初,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生教育、函授教育、成人教育西方发达国家:19世纪末,初等教育普及 20世纪上半叶,初中教育普及 20世纪70年代,高中教育普及 20世纪末,高等教育普及,二、高等教育的概念界定英高等教
5、育是对大学、文学院、理工学院和师范学院等机构所提供的各种类型的教育而言,其基本入学条件为完成中等教育,一般入学年龄为18岁,学完课程后授予学位、文凭证书,作为完成高等学业的证明。前苏联高等教育是继中等教育后在高等学校里所获得的专门教育,是国民经济、科学和文化部门中具有高等技能的专家所必备的教育。,日本高等教育是中等教育后一个阶段的教育,除了授予学位的机构或者课程外,包括短期课程或者更加实际的职业性课程;入学的必要条件多样化;学习的场所和时间多样化、弹性化;积极接受成人入学。中国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各种专业教育。程度上一般分为专修科、本科和研究生班。教学组织形式有全日制和业余的,面
6、授的和非面授的,学校形式的和非学校形式的等等。高等教育一般担负着培养各种专门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众多概念的基本点: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 具有学术性的特点 专业性的特点 职业性的特点,基本点1.中等教育基础之上高等教育在基础教育或普通教育基础之上的最高层次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的第三级教育。符合现代社会的分工规律 符合人的身心发展阶段性规律,英国现行学制,我国现行学制图,美国现行学制图,基本点2.本质特点:学术性高等教育:学术教育 学术教育:教育不仅以培养人才为目的,而且以学术研究为目的;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而且是研究者;学生不仅是学习者,而且也是研究者。高等教育的任务:发现和发明文
7、化科学知识,1810年德国教育家威廉洪堡在创建柏林大学时就强调指出,大学负有双重使命:一是探求学术真理、发展科学,二是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品德,而且科学研究是在与教学紧密结合的原则下进行的,大学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也是培养人才、促进人才的发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的原创性高水平研究论文中,三分之二由大学发表;全球诺贝尔奖,四分之三由大学获得。,美国基础科学研究的60%、应用研究的15%是由其大学承担的。2000年美国大学的科研与开发经费达到301.5亿美元,在全美研究与开发总经费投入中居于第二位,仅次于工业界。近几年,我国大学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项目70%以上、重点项目5
8、0%左右,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30%以上;大学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规划的基金项目历年来都占项目总数的70%以上;大学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数占全国发表论文总数的60%以上;国家级三大奖即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大学的获奖比例分别是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以上。,基本点3.教育的专业性 高等教育:专业教育专业教育:采用分门别类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专门人才。高等教育的专业性 区别于基础教育的综合性,也区别于职业教育的专业性。,基本点4.教育的职业性 高等教育目标包含职业性目标 专业:经过专门训练,需要掌握专门知识、技能才能从事的职业。职业:根据社会分工
9、而谋生的工作。,高等教育概念的基本点: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 具有学术性的特点 专业性的特点 职业性的特点,三、高等教育事业的性质 1、高等教育的文化属性 2、高等教育的科学属性 3、高等教育的事业属性1、高等教育的文化属性古代中国:“文”指文字、文章、文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化”指“教化”、“教行”等;古代西方:culrura 指农耕、动植物的培育和饲养;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文化都有“人文教化”之意。,广义: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狭义: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文化是指与政治、经济相对应的社会精神生活领域及其社会现象
10、。高等教育属于社会精神文化的范畴,有自己特殊的文化使命、目标、内容、方法等要素以及运动规律。,高等教育的文化属性第一,高等教育属于社会精神文化的范畴,在历史上始终与社会精神生产及精神生活相联系。第二,高等教育有自己特殊的文化使命和目标。第三,高等教育承载着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文化诉求。第四,高等教育有着精神文化的特殊逻辑。遵循着不同于政府和企业的运作方式和规则。,2、高等教育的科学属性科学的概念 科学与人文文化的区别 科学事业的独立发展 高等教育的科学属性,什么是科学?英文是science,汉语“科学”是从日本引进的。科学的五层含义:A.物理理论科学原始意义 B.技术科学、工程科学扩展层面 C.
11、社会科学社会层面 D.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精神层面 E.科学规律、真理所有层面,科学与人文文化的区别 科学知识用于生产,可以直接促进生产率的提高,所以,科学有着现实的经济价值的精神生产和精神文化。,科学事业的独立发展科学的职业化:科学家的出现 科学的国家化过程四个阶段 第一,科学的组织化、制度化 第二,研究生教育制度阶段 第三,工业研究体制阶段 第四,国家科技管理体制阶段,高等教育的科学属性 现代大学已经成为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高等教育成为科学事业的一部分。1794年,法国巴黎的综合技术学校 德国的柏林大学 1833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的化学实验室 1876年,美国的霍布金斯大学时
12、至今日 高等教育也是一项科学事业,高等学校也是承担科学研究职能的组织。,3、高等教育的事业属性何谓事业 何谓事业单位 高等教育的事业属性事业人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而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性活动。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经费开支,不进行经济核算的事业。,事业单位 区分“事业”、“企业”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出现并沿用至今的特殊“话语”。1963年,行政、事业、企业;1984年,不以积累资金为直接目的;1998年,公益目标、利用国有资产,社会服务性组织;,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单位经济核算 事业单位国家拨款 理论依据:事业精神生产部门 企业物质生产部门 社会理念:事业单位=国家机关 传统理念:事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职业 道德 绪论 第一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82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