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材料 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解读.ppt
《教师培训材料 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培训材料 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解读.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一、标准的基本线索:回归生活 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三、品德与生活课程中的教师角色 四、评价建议 五、课程实施建议,一、标准的基本线索:回归生活,在这次课程改革中,我们这门课在原有课程(包括品德课、社会课等)基础上所作出的改革,最主要的表现在回归生活。“回归生活”体现了本课程在基本理念上的变革。它所针对的是以往课程在相当程度上脱离生活甚至背离生活的倾向。新课程所倡导的是:回归生活的品德发展、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新课程所反对的是:脱离、背离生活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等教育。,我们大家都知道,最初的教育存在于生活之中,是为了生活并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教育,教育与生活浑为一体。
2、随着专门化教育的出现,教育从现实的生活中分化出来,教育不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而是在学校中进行。随着课程门类的增多,人类每一方面的生活,都成为某一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分门别类,彼此孤立地进行教与学。每一门课程往往都是以各自的学科逻辑来安排它的体系,如历史:中外历史、古今历史;地理:中国世界地理;品德:把原本根源于生活的一些道德规范,分列了品德课的体系。学习的过程就是跟列入课程内容的抽象要领体系、文字、符号打交道,把它们的字义弄明白了,背诵出来了,就通过考试了,这与学习者的实际生活过程可以是毫不关联的,这些就是专门化学校教育内在隐含着的脱离生活的危机。,“回归生活”是我们课程追寻的理念,什么 是“回归
3、生活”?它包含了哪些方面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我们的课程理念是: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即本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它们不是人们凭空构架、制造出来的,它们都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回归生活”也就是回到这个本源中去。正是基于这种从生活为本的基本理念,我们的课程标准是按照生活的逻辑来建构的,改变了过去学科的逻辑体系。,2、课程是为了生活的。,在课程标准中作了如下的表述: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是为了儿童学习”过有道德”
4、的社会生活而设置的课程,这是它们所要承担的特殊任务。,道德产生于生活 最初道德表现为与生活融合一体的风俗习惯,在风俗习惯中人们感受到好的生活应当是什么样的。最初的道德教育也是以生活来示人以德,以生活自身来规范人的行为,而不是道德的说教,灌输道德的戒律。道德内在于(社会)生活 道德与生活不是“两张皮”。可以说,道德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构成要素,是“生活的构成性规则”。道德是生活中的人的需要,特别是精神的需要。应当说没有道德就构成不了人的社会生活,也就不可能有美好生活的追求。,道德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道德产生于、内在于(社会)生活。人们是为了(社会)生活而构建、提升社会的道
5、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绝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另一方面,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也绝离不开道德和道德的学习。道德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基于这样的基本理念,所得出的结论是:学习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的学习;道德学习的过程必定内在于社会生活学习过程之中。品德与生活综合为一门课的主要根据也在于此。,3、通过生活学习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学习道德。标准所倡导的是与学习者的实际生活有血肉联系的学习过程,从而改变过去那种脱离实际生活的教育要求和教育方式。我们的课程不要去传授那些与实际生活相脱节的知识和经验,不要把学习只看成掌握某些书本知识和语言符号。只有通过学习者自身的生活经验才能学习生活和体验道德。如
6、,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我们(1)努力调动儿童已有的经验。(2)通过自身的观察、调查、了解等活动和互相交流,扩大他们的经验,深化他们对自身经验的体验。(3)摹拟某种生活情景、如扮演、编故事等等,在这种“准生活”摹拟中学习。如:,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一、课程背景分析 二、课程性质分析 三、基本理念诠释 四、设计思路说明 五、课程目标及内容标准 六、课程实施建议,课程背景分析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课程目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课程结构:倡导课程综合化 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学生经验的联系 课程实施: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善于合作 课程评价:推行发展性评价 课程管理:建立国家
7、、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二、相关课程设置与实施现状1、课程设置状况 品德课程与社会课程、科学课程与生活课程在内容上分别存在一定的交叉与重复 生活教育不被重视,致使生活课程很少开设或形同虚设2、课程实施状况 以课堂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活动 强调学生对教条式内容的识记,忽视了学生经验与体验的获得,三、小学低年级教育的任务1、实现儿童由学前教育向正规学校教育的顺利过渡 学习方式的衔接 学习内容的衔接2、养成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初步的品德意识3、引导儿童热爱并适应学校生活,课程性质分析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
8、合课程。,(一)为什么要综合?,1、从课改背景看,自20世纪8090 年代以来,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走向就是课程的综合化,向儿童的生活回归,与儿童的需要接轨,学科融合的方向已成为世界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共同特征,也符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2、儿童生活本身是综合的。要引导儿童遵循生活的逻辑来学习,避免脱离实际生活的空泛性,以综合的、统整的学习,为儿童营造一个与其生活本身一致的、符合其身心发展的课程形态。,(一)为什么要综合?,(一)为什么要综合?,3、综合化趋势,也是现代社会科技综合性加强的体现。综合课程更容易反映科技发展新成果,更容易理理解实际生活中面临的诸如人口、环境、资源等社会问
9、题。,(一)为什么要综合?,4、解决实际存在的原有的思想品德课与社会常识、生活等课程在内容上的交叉与重复,提高学习效率,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二)综合了什么?,1、本课程目标不局限于一个活动领域,而是涉及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从目标和分目标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提出要求,力求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达到认知、情感、行为、能力统一发展。,(二)综合了什么?,2、本课程将原有的思想品德、常识、生活、手工、综合实践活动等多种课程整合。既不是谁把谁“吃掉”,也不是搞一个拼盘,而是强调以儿童的生活经验、社会需要为核心,以活动模式进行课程整合。,(三)综合
10、了什么?,3、是多重价值的综合。本课程由于学科综合,既含有生活中各种自然、社会因素的内在综合,也含有儿童与这种种因素的内在联系,使其兼具了思想品德教育、社会文化教育、科学教育、生活教育、简单劳动技术教育等多重价值。,(三)怎样综合的?,1、在课程目标的表述上,以总目标和分目标分述的方式,呈现“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综合发展的要求,(三)怎样综合的?,2、以儿童生活的四个不同层面设计课程框架,对课程内容进行综合性表述。,(三)怎样综合的?,3、课程实施中,强调以一个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开展儿童自主性活动,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
11、,(四)综合有什么意义?,会对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产生影响,提高关注知识的联系、整体认识和理解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四)综合有什么意义?,为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开辟一条通向他们生活的渠道,使他们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儿童品德与社会性的发展。,(五)活动型是什么意思,1、从课程开发模式看,综合课程有各种具体的开发模式。本课程不以知识教育为主要目标,而是以活动的方式设计并以活动为课程的组织和实施方式,旨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经验和真切的体验。,(五)活动型是什么意思?,2、从课程内容主体看,本课程内容强调从儿童生活中来,将儿童生活经验等,这些儿童可以
12、自主活动的内容,作为课程内容的主体,这样便于将活动形式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五)活动型是什么意思?,3、从教与学的方法看。本课程实施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为主要方式,引导儿童在活动 中获得经验,形成体验,并逐步形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本课程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生活性1、以儿童生活为基础,遵循儿童的生活是本课程重要的理念支撑,原于生活是一体的,人要生活就要与环境、与他人、与社会发生联系,有联系就会有交往,有交往就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才需要有道德。而道德生活中的道德,脱离了生活,道德也就成为抽象条文,无的放矢也就无所谓道德。因而不论是社会道德的发展,还是个人道德水准
13、的提高,都必须在自己的真实生活中实现。否则道德教育了抽象化,理想化,这方面我们是有过不少教训的。,生活性,2.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并在此基础上用三条轴线和九个方面组成基本框架。,3.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 体。,4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顺其自然而能听之任之。,(二)开放性,1、整体视野的开放。以往分科教学中的视野比较关注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本课程提出“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看起来似乎有点抽象,但毕竟是一种全新的理念,是课程全方位开放的体现.如可以从家人的爱扩展到爱同学老师他人,引导学生的 博爱,开放性,2.课程内容的开放。即不仅限于教科书所反映的内容,可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培训 材料 教科版 小学 品德 生活 课程 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82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