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基础第四章.ppt
《控制工程基础第四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工程基础第四章.ppt(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频率分析法,频率特性分析法是经典控制理论中常用的分析与研究系统特性的方法。,频率特性包括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它在频率域里全面地描述了系统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即系统的特性。,频率特性在有些书中又称为频率响应,但严格地说:频率响应是指系统对正弦输入的稳态输出。将会看到,频率特性和频率响应是两个联系密切但又有区别的概念。,频率特性分析方法具有如下特点:可通过分析系统对不同频率的稳态响应获得系统动态特性。频率特性有明确物理意义,可用实验方法获得。这对那些不能或难于用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的系统或环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即使对于能用分析法建模系统,也可通过频率特性实验对其模型加以验证和修改。不需
2、要解闭环特征方程,由开环频率特性即可研究闭环系统的瞬态响应、稳态误差和稳定性。,第一节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一、频率特性及物理意义 系统在正弦函数输入作用下的稳态响应称为频率响应。若对线性系统G(s)输入一幅值为X,频率为的正弦信号:x(t)=Xsint,则系统稳态输出频率与输入信号相同,只是幅值和相位与输入不同。,一般地,输出信号幅值Y()是的函数,它正比于输入信号幅值,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相位差()也是的函数,它与幅值无关。线性系统在正弦函数输入下的稳态响应记为:,y(t)=Y()sint+(),当输入信号幅值固定,而频率变化时,幅值Y()与相位差()也随之变化。,系统幅频特性定义:输出
3、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幅值之比,记为,它描述了稳态情况下,系统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幅值比随频率的变化情况,即幅值的衰减或放大特性。,系统的相频特性定义: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之差随频率的变化,记为()。,它描述了输出相位对输入相位的滞后或超前特性。,如上图所示,矢量G(j)的模|G(j)|即为系统的幅频特性A();矢量(j)与正实轴的夹角G(j)即为系统的相频特性()。,幅频特性A()和相频特性()统称为系统频率特性,记作G(j)。频率特性G(j)是频率的复变函数,是一个矢量。,按照正弦信号的旋转矢量表示方法,规定()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为正值,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为负值。,因此,有,式中:Re()是G(j)
4、的实部,称为实频特性;Im()是G(j)的虚部,称为虚频特性。,频率特性G(j)的物理意义,(1)、频率特性表示系统对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的“复现能力”或“跟踪能力”。,在低频率(T1)处,输入信号基本上可在输出端按原比例复现出来;频率较高时,输入信号就被抑制而不能传递出去。,实际系统一般都有这样的“低通”滤波及相位滞后作用。,(2)频率特性随频率而变化,缘于系统含有储能元件。,实际系统中往往存在弹簧、惯量或电容、电感这些储能元件,它们在能量交换时,对不同频率信号使系统显示出不同的特性。,系统具有什么样的频率特性,取决于系统结构本身,与外界因素无关。,(3)频率特性反映系统本身的特点:系统元件的
5、参数(如机械系统的k、c、m)给定以后,频率特性就完全确定,系统随变化的规律也就完全确定。,二频率特性的求法,频率特性的求法有三种,根据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把输入以正弦函数代入,求其稳态解,取其输出的稳态分量与输入正弦的 复数比即得系统的频率特性。,根据传递函数求取,将传递函数G(s)中的s用j替代,即为频率特性G(j)。,通过实验测得。,这里仅介绍根据传递函数求取频率特性。,下图为一线性定常系统,系统输入与输出分别为x(t)和y(t),系统传递函数为G(s)。,当把传递函数中的s,以j代替,即为频率特性G(j)。,输入x(t)是正弦函数,并由,x(t)=X sin t,其拉氏变换为,下面我们
6、来证明此结论的正确性(自学)。,系统的传递函数可表示为,于是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为,如果只具有不同的极点,则其部分分式展开为,式中a,和bi(i=1,n)为待定常数,而a、是的待定共轭复数。,式中的a和 可按求留数的方法予以确定:,因此上式的拉氏反变换为,对稳定系统而言(无论是相异根或者重根),-p1,.,-pn具有负实部,因而,在上式中,当t时,第三项以后各项全部为零,稳态值只有第一、二项。不论那种情况,其输出的稳态响应为,因为是一个复数,所以可以表示成为,可得,欧拉公式,与x(t)=Xsin t 相比,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幅值比和相角差分别为,()=G(j),因此,|G(j)|就是系统的幅频特性
7、,G(j)就是系统的相频特性。即,G(j)为频率特性。,总结以上分析:,(1)线性定常系统频率特性可通过系统的传递函数获得,即:,G(j)=G(s)|s=j,系统的频率特性就是其传递函数G(s)中复变量s=+j在=0时的特殊情况。,(2)若系统输入信号为正弦函数,则系统的稳态输出也是相同频率的正弦函数,但幅值和相位与输入信号的幅值和相位不同。,显然,若改变输入信号频率,系统时域响应稳态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而频率特性正表明了幅值比和相位差随频率变化的情况。,系统,(3)系统频率特性与传递函数、微分方程间都存在内在联系。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均可表征系统动态特性,是系统数学模型的一种表达形式。,例
8、1 机械系统如右图所示:弹簧刚度系数k=10N/m,阻尼系数C=10Ns/m,输入幅值为 1N的正弦力,求两种频率下即:f(t)=sint和f(t)=sin100t时,系统的位移y(t)的稳态输出。,解:系统的微分方程,式中 T=c/k=1(s),传递函数,系统的频率特性,实频特性:,虚频特性:,系统的幅频特性为,系统的相幅频特性为,当=1时,G(j)的模和幅角为:,当=100 rad/s时,,()=-arctan100-89.4,所以f(t)=sin100t时的稳态位移输出为,系统的位移幅值随着输入力的频率增大而减小,同时位移的相位滞后量也随频率的增高而加大。,所以当f(t)sint时稳态位
9、移输出为,第二节 频率特性表示法,一极坐标图(奈奎斯特图 Nyquist),频率特性的极坐标图也称为幅相频特性图或称为奈奎斯特图。,由于频率特性G(j)是的复变函数,故可在复平面G(j)上表示。对于给定的,频率特性可由复平面上相应的矢量G(j)描述,如图所示。,当从0变化时,G(j)矢量端点轨迹即为频率特性的极坐标曲线,该曲线连同坐标一起则称为极坐标图。,主要缺点:不能明显地表示出系统传递函数中各个环节在系统中的作用,绘制较麻烦。,极坐标图的优点:在一幅图上同时给出了系统在整个频率域的实频特性、虚频特性、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简洁、直观地表示了系统频率特性。,1.绘制频率特性Nyqusit图的步
10、骤(1)在系统传递函数中令s=j,写出系统频率特性G(j)。(2)写出系统的幅频特性|G(j)|、相频特性G(j)、实频特性Re()和虚频特性Im()。,(3)求若干个特殊点:令=0,求出0|G(j0)|、G(j0)、Re(0)、Im(0);令Re()=0,求出,然后代入 Im()的表达式即求得矢端轨迹与虚轴的交点;令Im()=0,求出,然后代入Re()的表达式即求得矢端轨迹与实轴的交点。,(4)在0的范围内再取若干点分别求|G(j)|、G(j)、Re()、Im()。,(5)对于二阶振荡环节(或二阶系统)还要求=n时的|G(j)|、G(j)、Re()、Im()。若此环节(或系统)的阻尼比00.
11、707,则还要计算谐振频率r、谐振峰值Mr及=r时的Re()、Im()。其中,谐振频率r、谐振峰值可由下式得到:,(7)在复平面(含实轴、原点、虚轴和复平面名称G(j))中,分别描出以上所求各点,并按增大的方向将上述各点联成一条曲线,在该曲线旁标出增大的方向。,(6)令=,求出|G(j)|、G(j)、Re()、Im()。,二波德图(Bode图),波德图(Bode)也称为对数频率特性图,幅频特性:纵坐标表示幅频特性幅值分贝值L()=20lg|G(j)|,单位分贝(dB);横坐标(对数分度)表示值,单位是弧度/秒或秒-1(rad/s或s-1)。,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相频特性:纵坐标(线性分度)表示
12、G(j)的相位,单位是度;横坐标(对数分度)表示值,单位是弧度/秒或秒-1(rad/s或s-1)。,lg,使幅频特性图的绘制简化,且图形也紧凑。,绘制对数幅频特性图,一般常只画其渐近线。当要求精确时,局部加以修正。画渐近线先要确定渐近线的斜率。,渐近线斜率是用频率增高一倍或十倍时,L()变化的分贝数来表示。在对数坐标图上,若2=21。则1和2两点间的距离就称为“倍频程”(octave),或简写成oct;若2=101,则1和2两点间的距离就称为“十倍频程”(decade)或简写成dec。,例2 设某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为 L()=-20lg则频率=1、21和101时的对数幅值为:L()=L(1)=
13、-20lg 1 L()=L(21)=-20lg1-20lg2=-20lg1-6 L()=L(101)=-20lg1-20lg10=-20lg1-20即该对数幅频特性渐近线的斜率为-6dB/oct或-20dB/oct。,1、幅频特性,例3 设某环节的幅频特性为,这一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当 1/T时,T22与1相比可略去不计,数幅频特性,可近似为 L()=20lg5=14(23)这是一条距横坐标轴距离为14分贝,斜率为0dB/dec。,渐近线如下确定,当 1/T时,1与T 2 2相比可忽略,对数幅频特性可近似为,即,显然,这是一条斜率为-20dB/dec的直线。这两条直线就是所求的渐近线。,转
14、角频率(转折频率)两条渐近线相交处的频率称为转角频率T,通过令相邻两条渐近线的对数幅值相等,可求出。如上例子中两渐近线如下,其实,对数幅频特性曲线的各转角频率,即系统各组成环节的时间常数的倒数或无阻尼自然频率。,幅值穿越频率对数幅频特性曲线与横坐标轴相交处的频率称为幅值穿越频率或增益交界频率,用c表示,可通过令合适频段渐近线方程L()=0而求得到。如上例中:令 L()=20lg5-20lgT=0,得到 c=5/T,其横坐标轴的分度按频率的对数分度。因两矢量相乘时,其相位是相加的,所以相频特性采用线性分度(度或者弧度)。,2、对数相频特性,对数相频特性是指频率特性函数相位随而变化的关系。()=G
15、(j),相位穿越频率或相位交界频率(g)对数相频特性曲线与-180线相交处的频率,或者说频率特性函数的相位等于-180 时的频率。,以波德图表示频率特性的优点:,1.简化了计算与作图过程:,2.可用近似方法方便作图先分段用直线作出对数幅频特性的渐近线,再用修正曲线对渐近线进行修正,就可得到较准确的对数幅频特性图。,3.可采用叠加法得出系统波德图,分别作出各个环节的波德图,并由此可看出各个环节对系统总特性的影响。,由于横坐标为对数坐标,所以=0的频率不可能在横坐标上表现出来,因此,横坐标起点可根据实际所需的最低频率来决定。,可将串联环节幅值的乘、除,幅值的加、减。,4.对于横坐标采用对数分度,所
16、以能把较宽频率范围的图形紧凑地表示出来。,第三节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一比例环节的频率特性,1.极坐标图,G(j)=K,显然,对于比例环节,实频特性恒为K,虚频特性恒为0,,|(j)|=K,G(j)=0,当从0时,(j)的幅值总是K,相位总是0,在极坐标图上为实轴上的一定点,其坐标为(K,j0)。,2.波德图,对数幅频特性 20lg|(j)|=20lgK,对数相频特性()=(j)=0,G(s)=K,其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分贝数为20lgK。,由若干环节串联而成的对数幅值等于各个环节增益对数幅值和。,二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1.极坐标图,由于,即,显然,实频特性恒为0;虚频特性则为-1/。,故幅频特
17、性|(j)|=1/,相频特性(j)=-90,当=0时,|G(j)|=,G(j)=-90;,当=时,|G(j)|=0,G(j)=-90。,2.波德图,对数幅频特性为:,20lg|G(j)|=20lg=-20lg,对数相频特性为:,()=G(j)=-90,1、当=0.1 rad/s时,20lg|(G(j)|=20dB,对数幅频特性经过点(0.1,20);,2、当=1 rad/s时,20lg|(G(j)|=0dB,对数幅频特性经过点(1,0);,3、当=10 rad/s时,20lg|(G(j)|=-20dB,对数幅频特性经过点(10,-20)。,可见:当频率增为10倍时,对数幅频特性就下降20dB。
18、它是一条过点(1,0)的直线,其斜率为-20dB/dec(dec表示十倍频程,即横坐标频率由增加到10)。,积分环节的对数相频特性,是一条过点(0,-90)且平行于横轴的直线,与无关。,解:因,即,,例4 作 的波德图。,相频特性,G(j)=-180,对数幅频特性:,对数相频特性,()=G(j)=-180,当=1、K=10时,20lg|G(j)|=20dB,对数幅频特性过点(1,20);,=10、K=10时,20lg|G(j)|=-20dB,对数幅频特性过点(1,-20);,故幅频特性,对数幅频特性:一斜率为-40dB/dec的直线,是一个比例环节(K=10)与两个积分环节(1/s)的对数幅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控制工程 基础 第四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80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