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机节能、测试、热洗培训教.ppt
《抽油机节能、测试、热洗培训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抽油机节能、测试、热洗培训教.ppt(19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抽油机深井泵采油,机械举升采油方式是目前大庆油田的最主要的、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采油方式。在机械举升工艺中,抽油机深井泵采油是应用井数最多的举升工艺。在本章节中,重点介绍抽油机深井泵采油的基础理论、技术发展、测试技术以及节能新技术的应用。,第一节 抽油机深井泵抽油装置及基础理论计算 抽油机深井泵采油方式,简称为抽油机采油方式。本节介绍的主内容是抽油机装置的构成,抽油机技术的发展以及抽油机举升工艺的基础理论。,一、抽油机深井泵抽油装置 抽油机深井泵抽油装置 是指由抽油机、抽油杆、深井泵组成的抽油系统。它借助于抽油机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将动力机(一般为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变为光杆的上下往复
2、运动,用抽油杆带动深井泵柱塞进行抽油。,(一)抽油机 抽油机是抽油机深井泵抽油系统中的主要地面设备。游梁式抽油机主要由游梁-连杆-曲柄机构、减速箱、动力设备、辅助设备等四大部份组成。工作时,动力机将高速旋转动动通过皮带和减速箱传给曲柄轴,带动曲柄轴做低速旋转运动,曲柄通过连杆经横梁带动游梁作上下往摆动,挂在驴头上的悬绳器便带动抽油杆作上下往复动动。游梁式抽油机按照结构主要分为两大类:即普通式游梁式抽油机和前置式游梁式抽油机。,随着抽油机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自20世纪90年代后,陆续开发了不同形式的以节能为目的的抽油机,节能抽油机仍然属于普通式游梁式抽油机结构。关于节能型抽油机的结构特点,将
3、在节能技术中加以介绍。,普通式游梁式抽油机和前置式游梁式抽油机两者的主要组成部分相同,只是游梁与连杆的连接位置不同。普通抽油机一般采用机械平衡,而前置式抽油机最初多采用气动平衡,但由于技术上的不完善,后来使用机械平衡的方法,目前在我厂使用的前置式抽油机均为机械平衡。前置式抽油机上冲程曲柄转角为195,下冲程曲柄转角165,使得上冲程较下冲程慢。,我国已制定了游梁式抽油机系列标准,其型号表示方法如下:CYJ10-3-53HB 平衡方式:F:复合平衡 Y:游梁平衡 B:曲柄平衡 Q:气动平衡 减速箱形式代号:H为点啮合双圆弧 齿轮,渐虎线人字齿轮省略。减速箱曲柄轴最大输出扭矩,KN.m 光杆最大冲
4、程 m 悬点最大载荷 10 KN 游梁式抽油机代号:CYJ-常规型 CYJY-异相型 CYJQ-前置型,(二)抽油泵 抽油泵是抽油机深井泵抽油系统中的井下设备。由于它的工作环境复杂,条件恶劣,而且它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油井的产量,因而应满足以下一般要求:(1)结构简单,强度高,质量好。连接部分密封可靠;(2)制造材料耐磨,抗腐蚀性好,使用寿命长;(3)规格能满足排量要求,适应性强;(4)便于起下。抽油泵主要由工作筒、柱塞及固定凡尔、游动凡尔组成。按照抽油泵在油管中的固定方式分为杆式泵和管式泵。在我厂主要应用管式泵。,我国已制定了抽油泵系列标准,其型号表示方法如下:CYB 38 R H A M
5、4.5-1.5-0.6 加长短节长 m 柱塞长度 m 泵筒长度 m 定位部件形式 定位形式 泵筒形式 抽油泵形式:R:杆式泵;T:管式泵。抽油泵公称直径:mm 抽油泵代号,定位部件形式:C-皮碗式;M-机械式 定位部位:A-定筒式、顶部定位 B-定筒式、底部定位 T-动筒式、顶部定位泵筒形式:H-金属柱塞厚壁筒 L-金属柱塞组合泵筒 W-金属柱塞薄壁筒 S-软柱塞薄壁筒 P-软柱塞厚壁筒,抽油泵柱塞和泵筒配合分为三个等级,其间隙值见下表,抽油泵的等级与试压时的漏失量有关,管式泵不同等级漏失量推荐值见下表:,(三)抽油杆 我国生产的抽油杆从级别上分有C、D、K、H等四种级别。C级抽油杆用于轻、中
6、型负荷的抽油机井;D级抽油杆用于中、重负荷的抽油机井;K级抽油杆用于轻、中负荷有腐蚀性的抽油机井。H级抽油杆是近年来各抽油杆厂家根据油田开发过程中大泵井逐渐增多和聚驱不断投入开发研制出的高强度抽油杆,高强度抽油杆分为工艺型和材料型两种。大庆油田使用最广泛的抽油杆为C级和D级抽油杆。由于各个抽油杆生产厂家采取的加工工艺不一,使用的加工材料不一,抽油杆的机械性能也各不相同。,二、抽油泵的工作原理(一)泵的抽汲过程 1、上冲程 抽油杆带动柱塞向上运动,柱塞上的游动凡尔受管柱内液柱的压力而关闭。此时泵内压力降低,固定凡尔在环形空间液柱压力与泵内压力之差(即沉没压力)的作用下而打开。如果油管内已充满液体
7、,在井口将排相当于柱塞冲程长度的一段液体,同时泵内吸入液体。造成泵吸入液体的条件是泵内压力低于沉没压力。,2、下冲程 抽油杆带动柱塞向下运动,固定凡尔立即关闭,泵内压力升高到大于柱塞以上液柱压力时,游动凡尔打开,柱塞下部的液体通过游动凡尔进入柱塞上部,使泵排出液体。所以下冲程是泵向油管排液的过程,条件是泵内压力高于柱塞以上液柱压力。,(二)泵的理论排量 泵的工作过程由三个基本环节组成,即:柱塞在泵内让出容积、井内液体进泵内和从泵内排出液体。理想情况下,柱塞上、下冲程进入和排出的液体体积都等于柱塞让出的体积V。式中:fp柱塞面积,m2 s光杆冲程 m D泵径 m每分钟排量Vm每日排量:,三、抽油
8、机悬点载荷的计算 抽油机在不同抽汲参数下工作时,悬点所承受的载荷是选择抽油设备及分析设备工作状况的重要依据。为此了解悬点承受哪些载荷和怎样计算这些载荷是十分必要的。(一)悬点承受的载荷 1、静载荷(1)抽油杆柱载荷 驴头带动抽油杆运动过程中,抽油杆柱的载荷始终作用于驴头上。但在下冲程时,游动几尔打开,油管内液体的浮力作用于抽油杆柱上,所以,下冲程中作用在悬点上的抽油杆柱的重力减去液体的浮力,即它在液体中的重力作用在悬点上的载荷。而在上冲程中,游动凡尔关闭,抽油杆柱不受油管内液体浮力的影响,所以上冲程中作用在悬点上的抽油杆柱的载荷是抽油杆在空气中的重力。,上冲程作用在悬点上的抽油杆柱的载荷:式中
9、:Wr抽油杆在空气中的重力,N;g重力加速度,m/s2;fp抽油杆截面积,m2;s抽油杆材料(钢)的密度,s=7850Kg/m3;L抽油杆长度m;qr每米抽油杆的质量,Kg/m。,下冲程作用在悬点上的抽油杆柱的载荷:式中:Wr抽油杆在空气中的重力,N;l液体的密度,kg/m3。为了便于计算,我们在表中列出不同直径抽油杆在空气中的每米重量。,(2)作用在柱塞上的液柱载荷 在上冲程时,由于游动凡尔关闭,液柱载荷作用在柱塞上;而下冲程时,由于游动凡尔打开,液柱载荷作用在油管上,因而悬点只在上冲程承受液柱载荷。,(3)沉没压力对悬点载荷的影响 上冲程时,在沉没度压力的作用下,井内液体克服泵的入口设备的
10、阻力进入泵内,此时液流所具有的压力称吸入压力,此压力作用在柱塞底部产生向上的载荷:式中:Pi吸入压力pi作用在柱塞底部产生的载荷 N pi吸入压力 Pa fp柱塞截面积 m2 pn沉没压力 Pa pi液流通过泵固定凡尔产生的压力降 Pa,而在下冲程时,吸入阀(固定凡尔)关闭,沉没压力对悬点载荷没有影响。其中,pi的确定比较复杂,计算公式如下:式中:vf-液体通过固定凡尔阀孔的流速,m/s;fp柱塞截面积,m2;f0固定凡尔阀孔截面积,m2;vp柱塞运动速度,m/s;由实验确定的阀流量系数。对于标准型阀可查图。,但在查图之前需计算雷诺数NRe:式中:d0固定凡尔阀孔径,m;vf液流速度,m/s;
11、液体运动粘度,m2/s。,(4)井口回压对悬点载荷的影响 液流在地面管线流动阻力所产生的井口回压对悬点产生附加载荷。其性质与液体产生的载荷相同,特点是上冲程增大悬点载荷,下冲程减小抽油杆柱载荷。上冲程时:下冲程时:式中:Ph井口回压 Pa 由于沉没压力和井口回压在上冲程时产生的悬点载荷变化方向相反,故此在近似计算中将其忽略。,2、动载荷(1)惯性载荷 抽油机运转时,驴头带抽油杆和液柱做变速运动,因而产生抽油杆和液柱的惯性力。如果忽略抽油杆和液柱的的弹性影响,则可以认为抽油杆和液柱的各点与抽油机悬点运动完全一致,产生的惯性力除与抽油杆和液柱的质量有关外,还与悬点加速度的大小成正比。,抽油杆的惯性
12、力Ir为:液柱的惯性力Il为:式中:-考虑油管过流断面变化引起液柱加速度变化的系数:ftf-油管过流断面面积,如果结合抽油机悬点运动规律,最大加速度将发生的上死点和下死点,其加速度值分别为:上死点时 下死点时,以此可求得上冲程时抽油杆柱引起的悬点最大惯性载荷Iru为:下冲程时液柱引起的悬点最大惯性载荷Ird为:上冲程时液柱引起的悬点最大惯性载荷Ilu为:下冲程时液柱不随悬点运动,因而没有液柱惯性载荷。,下冲程时液柱不随悬点运动,因而没有液柱惯性载荷。实际上由于受抽油杆柱和液柱的弹性影响,抽油杆柱和液柱各点的运动与悬点的运动并不相同,所以按上述悬点最大加速度计算的惯性载荷将大于实际数值,在液柱中
13、含气和冲次较低的情况下,计算点最大载荷时可忽略液柱惯性载荷。,(2)振动载荷抽油杆柱作为一弹性体,由于抽油杆柱作变速运动和液柱载荷周期性地作用在抽油杆上,从而引起抽油杆的弹性振动,它所产生的振动载荷也作用于悬点上,其数值与抽油杆的长度、载荷变化周期及抽油机结构有关。在一般情况下的理论计算时,忽略抽油杆柱的振动载荷。,3、摩擦载荷抽油机井工作时,作用在悬点上的摩擦载荷受以下五部份的影响:(1)抽油杆柱与油管之间的摩擦力:在直井内通常不超过抽油杆柱重量的1.5%。(2)柱塞与衬套之间的摩擦力:当泵径不超过70mm时,其值小于1717N。(3)液柱与抽油杆之间的摩擦力:除与抽油杆长度和运动速度有关外
14、,主要取决于液体的粘度。(4)液柱与油管之间的摩擦力:除与液流速度有关外,主要取决于液体的粘度。(5)流体通过游动凡尔的摩擦力:除与固定凡尔的结构有关外,主要取决于液体的粘度。,上冲程中作用在悬点上的摩擦载荷主要受(1)(2)及(4)三项影响,其方向是向下,增加悬点载荷。下冲程中作用在悬点上的摩擦载荷主要受(1)(2)(3)及(5)四项影响,其方向是向上,减小悬点载荷。在直井中无论稠油还是稀油,抽油杆柱与油管、柱塞与衬套之间的摩擦力数值都不大,均可忽略,但在稠油井内,液柱摩擦引起的摩擦载荷则是不可忽略的,但对于大庆油田而言,原油的性质不属于稠油,因而液柱摩擦引起的摩擦载荷可以忽略。,4、抽汲过
15、程中的其它载荷 一般情况下,抽油杆柱载荷、作用在柱塞上的液柱载荷及惯性载荷是构成悬点载荷的三项基本载荷,在稠油井内的摩擦载荷及大沉没度井中的沉没压力对载荷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除上述载荷外,在抽油过程中尚有其它一些载荷,如在低沉没度井内由于泵的充满程度差,会发生柱塞与泵内液面的撞击,产生较大的冲击载荷,从而影响悬点载荷。各种原因产生的撞击,虽然可能会造成较大的悬点载荷,是抽油中的不利因素,但在进行设计计算时尚无法预计,故在计算中都不考虑。,(二)悬点最大、最小载荷 1计算悬点最大和最小载荷的一般公式根据对悬点所承受的各种载荷的分析,抽油机工作时,上、下冲程中悬点载荷的组成是不同的。最大载荷发生
16、在上冲程中,最小载荷发生在下冲程中,其值分别如下:,式中:Pmax、Pmin悬点最大和最小载荷;Wr、Wr上、下冲程中作用在悬点上的抽油杆柱载荷;Wl作用在柱塞上的液柱载荷;Iu、Id上、下冲程中作用在悬点上的惯性载荷;Phu、Phd上、下冲程中井口回压造成的悬点载荷;Fu、Fd上、下冲程中的最大摩擦载荷;Pv振动载荷;Pi上冲程中吸入压力作用在活塞上产生的载荷。,在下泵深度及沉没度不很大、井口回压及冲数不甚高的稀油直井内,在计算最大和最小载荷时,通常可以忽略Pv、Fu、Fd、Phu、Pi i及液柱惯性载荷。此时可得:如果按将抽油机悬点运动规律简化为简谐运动时,则可忽略r/l的影响。,2、计算
17、悬点最大载荷的其它公式 抽油杆在井下工作时,受力情况是相当复杂的,所有用来计算悬点最大载荷的公式都只能得到近似的结果。现将国内外所用的一些比较简便的公式列在下面,供计算时参考:,公式 公式 公式 公式 公式,公式可用于一般井深及低冲数油井。公式是式 的另一种表达形式,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公式、和V都是把悬点运动简化为简谐运动,取rl0。公式只考虑了抽油杆柱产生的惯性载荷,公式和V同时考虑了抽油杆柱和液柱的惯性载荷。考虑到摩擦力的影响,在公式和工中的液柱载荷采用W(即作用在柱塞整个截面积上的液柱载荷),而公式V中采用W1(即作用在柱塞环形面积人一人上的液柱载荷)。所以,公式V的计算结果较公式小。
18、,四、泵效的计算在抽油井生产过程中,实际产量Q一般都比理论产量Qt要低,两者的比值叫泵效,用表示,即:,影响泵效的因素很多,但从深井泵工作的三个基本环节(柱塞让出体积,液体进泵,液体从泵内排出)来看,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1)抽油杆柱和油管柱的弹性伸缩。根据深井泵的工作特点,抽油杆柱和油管柱在工作过程中因承受着交变载荷而发生弹性伸缩,使柱塞冲程小于光杆冲程,所以减小了柱塞让出的体积。(2)气体和充不满的影响。当泵内吸人气液混合物后,气体占据了柱塞让出的部分空间,或者当泵的排量大于油层供油能力时液体来不及进入泵内,都会使进入泵内的液量减少。(3)漏失影响。柱塞与衬套的间隙及阀和其它连接部件间
19、的漏失都会使实际排量减少。,从上述三方面出发,泵效的一般表达式可写为:考虑抽油杆柱和油管柱弹性伸缩后的柱塞冲程与光杆冲程之比,表示杆、管弹性伸缩对泵效的影响;进入泵内的液体体积与柱塞让出的泵内体积之比,表示泵的充满程度;泵漏失对泵效影响的漏失系数;由于泵效是以地面产出液的体积计算,则是考虑地面原油脱气引起体积收缩对泵效计算的影响。为吸人条件下被抽汲液体的体积系数。,(一)柱塞冲程 一般情况下,柱塞冲程小于光杆冲程,它是造成泵效小于1的重要因素。抽油杆柱和油管柱的弹性伸缩愈大,柱塞冲程与光杆冲程的差别也愈大,泵效就愈低。抽油杆柱所受的载荷不同,则伸缩变形的大小不同。如前所述,抽油杆柱所承受的载荷
20、主要有:抽油杆柱及液柱载荷;抽油杆柱和液柱的惯性载荷及抽油杆柱的振动载荷。下面就分别分析由这些载荷作用所引起的抽油杆柱及油管的弹性变形,以及对柱塞冲程的影响。,由于作用在柱塞上的液柱载荷在上、下冲程中交替地分别由油管转移到抽油杆柱和由抽油杆柱转移到油管,从而引起杆柱和管柱交替地增载和减载,使杆柱和管柱发生交替地伸长和缩短。当驴头开始上行时,游动阀关闭,液柱载荷作用在柱塞上,使抽油杆发生弹性伸长。因此,柱塞尚未发生移动时,悬点这一段距离即为抽油杆柱的伸长,用r表示.,当悬点继续运动时,油管要卸去载荷要缩短一段距离。此时,柱塞与泵筒之间没有相对位移。这段缩短距离使悬点增加了一段无效位移。用t表示。
21、所以,吸入阀仍然是关闭的。当驴头继续上行时,柱塞才开始与泵筒发生相对位移,吸人阀开始打开并吸入液体,一直到上死点。由此看出:柱塞有效移动距离(柱塞冲程)Sp比光杆冲程小,而且r+t。,下冲程开始时,吸入阀立即关闭,液柱载荷由抽油杆柱逐渐移到油管上,使抽油杆缩短r,而油管伸长t。此时,只有驴头下行r+t距离之后,柱塞才开始与泵筒发生相对位移。因此,下冲程中柱塞冲程仍然比光杆冲程小值。,抽油杆柱和油管柱的自重伸长在泵工作的整个过程中是不变的,因此,它们不用会影响柱塞冲程。由此,柱塞冲程:式中 冲程损失。,由于液柱载荷引起的冲程损失使泵效降低的数值为:值可根据虎克定律来计算:,如果为多级抽油杆,则:
22、,由公式可看出:柱塞截面积愈大,泵下得愈深则冲程损失愈大。为了减小液柱载荷及冲程损失,提高泵效,通常不能选用过大的泵,特别是深井中总是选用直径较小的泵。当泵径超过某一限度(引起的s/2)之后,泵的实际排量不但不会因增大泵径而增加,反而会减小。当s时,活塞冲程等于零,泵的实际排量等于零。,(二)泵的充满程度 多数油田在深井泵开采期,都是在井底流压低于饱和压力下生产的,即使在高于饱和压力下生产,泵口压力也低于饱和压力。因此,在抽汲时总是气液两相同时进泵,气体进泵必然减少进入泵内的液体量而降低泵效。当气体影响严重时,可能发生“气锁”,即在抽汲时由于气体在泵内压缩和膨胀,使吸人和排出阀无法打开,出现抽
23、不出油的现象。,通常采用充满系数来表示气体的影响程度:式中 Vp上冲程活塞让出的容积;Vl每冲程吸人泵内的液体体积。充满系数表示了泵在工作过程中被液体充满的程度。愈高,则泵效愈高。泵的充满系数与泵内气液比和泵的结构有关。,(三)泵的漏失 影响泵效的漏失因素包括:(1)排出部分漏失。柱塞与衬套的间隙漏失、游动阀漏失,都会使从泵内排出的液量减少。(2)吸入部分漏失。固定阀漏失会减少进入泵内的液量。(3)其它部分的漏失。尽管泵正常工作,由于油管丝扣、泵的连接部分密封不严,都会因漏失而降低泵效。,由于磨损、砂卡、蜡卡及腐蚀所产生的漏失很难计算,可根据示功图来分析漏失的严重程度。新泵正常工作时的漏失量,
24、一般可根据试泵时所测的漏失量来估算,亦可根据下面方法来计算和分析漏失量与抽汲参数之间的关系。,式中 D泵径,m;液体运动粘度,m2/s;L柱塞长度,m;H柱塞两端的液柱压差,m;g重力加速度,m2/s;e柱塞与泵筒的径向间隙,m;P柱塞运动速度,ms。,(四)提高泵效的措施 泵效的高低是反映抽油设备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前面只就泵本身的工作状况进行了分析,谈到了相应的措施。实际上,泵效同油层条件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因此,提高泵效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从油层着手,保证油层有足够的供液能力。,下面简要介绍为了提高泵效在井筒方面应采取的一般措施:(1)选择合理的工作方式。当抽油机已定,设备能力
25、足够大时,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应以获得最高泵效为基本出发点来调整参数。一般是先用大冲程和较小的泵径,这样,既可减小气体对泵效的影响又可降低悬点载荷。对于油比较稠的井,一般采用大泵、大冲程、小冲数;而对于连喷带抽的井则选用大冲数快速抽汲,以增强诱喷作用,(2)确定合理沉没度,以降低泵口气液比,减少进泵气量,从而提高泵的充满程度。(3)改善泵的结构,提高泵的抗磨、抗腐蚀性能,采取防砂、防腐蚀、防蜡及定期检泵等措施。,(4)使用油管锚减少冲程损失。如前所述,冲程损失是由于静载变化引起抽油杆柱和油管柱的弹性伸缩造成的。如果用油管锚将油管下端固定,则可消除油管伸缩,从而减少冲程损失。(5)合理利用气体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抽油机 节能 测试 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79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