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测试.ppt
《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测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测试.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测试计算与分析,二一二年七月,目 录,第一章 简要介绍,第二章 定义、术语,第三章 抽油泵,第四章 示功图分析,第五章 指标要求,第六章 测试与计算,目录,第七章 注意事项,第一章 简要介绍,1底座 2支架 3悬绳器 4驴头 5游梁 6横梁轴承座7横梁 8连杆 9曲柄销装置 10曲柄装置 11减速器12刹车保险装置 14电动机 15配电箱,第一章 简要介绍,游梁式抽油机代号,CYJ 常规型,CYJQ 前置型,悬点额定载荷,光杆最大冲程,平衡方式,减速器额定扭矩,减速器结构型式代号H-圆弧齿轮,B曲柄平衡,Q气动平衡,F复合平衡,Y-游梁平衡,抽油机代号的表示,第一章 简要介绍,
2、主要工作参数:泵径、冲程、冲次。泵径:指深井泵活塞直径的名义尺寸。冲程:一般指光杆在上、下死点间的移动距离。有效冲程是指活塞在泵筒中一行程的长度。冲次:驴头每分钟上、下运动的次数。,如何选择合理工作参数:当抽油机已选定,并且设备能力足够大时,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应以获得最高的泵效为基本出发点来调整参数。在保证活塞直径、冲程、冲次的乘积不变时,可任意调整3个参数。但冲程、冲次、活塞的组合不同时,冲程损失不同。一般采用小泵径、大冲程、小冲次,可减小气体对泵效的影响;对油比较稠的井,一般采用大泵径、大冲程、低冲次;对连抽带喷井则选用大冲次快速抽汲,增强诱喷作用。,第一章 简要介绍,筛管和丝堵是防止有
3、异物进泵。,井下管柱图,第一章 简要介绍,动液面:抽油机井在生产过程中油套管环形空间中的液面深度叫动液面。(动液面深度:表示井口到动液面的距离)静液面:抽油井关井后,油套管环形空间中的液面逐渐上升到一定位置,而且稳定下来,这时的液面的深度叫静液面。(静液面深度:从井口到液面的距离)沉没度:泵深与动液面的差值。,L:下泵深度(泵挂)Lf:动液面深度Ls:静液面深度hs:沉没度,第一章 简要介绍,机械采油井的输入功率:拖动机械采油设备的电动机的输入功率。抽油机井的光杆功率:光杆提升液体并克服井下各种阻力所消耗的功率。抽油机井的地面效率:光杆功率与电动机输入功率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井下效率:抽油机
4、井的有效功率与光杆功率的比值。系统效率:有效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第二章 定义、术语,抽油机井的井下效率:抽油机井的有效功率与光杆功率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机械采油井的系统效率:机械采油井的有效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机械采油井的平均系统效率:各种机械采油井总输了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有功功率-电能用于做功被消耗,它们转化为热能、光能、机械能或化学能等,称为有功功率;又叫平均功率。交流电的瞬时功率不是一个恒定值,功率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叫做有功功率,它是指在电路中电阻部分所消耗的功率,以字母P表示,单位瓦特。,第二章 定义、术语,无功功率 许多用电设备均是根据电磁感
5、应原理工作的,如配电变压器、电动机等,它们都是依靠建立交变磁场才能进行能量的转换和传递。为建立交变磁场和感应磁通而需要的电功率称为无功功率,因此,所谓的无功并不是无用的电功率,只不过它的功率并不转化为机械能、热能而已;因此在供用电系统中除了需要有功电源外,还需要无功电源,两者缺一不可。无功功率单位为乏(var)。视在功率在电工技术中,将单口网络端钮电压和电流有效值的乘积,称为视在功率(apparent power),记为S=UI。显然,只有单口网络完全由电阻混联而成时,视在功率才等于平均功率,否则,视在功率总是大于平均功率(即有功功率),也就是说,视在功率不是单口网络实际所消耗的功率。为以示区
6、别,视在功率不用瓦特(W)为单位,而用伏安(VA)或千伏安(KVA)为单位。,第二章 定义、术语,功率因数,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P/S。有效功率-将井内液体输送到地面所需要的功率。有效功率液量(m3/d)有效扬程液密9.81 86400有效扬程动液面深度(油压-套压)1000(油管吸入深度-动液面深度)(液密-油密)混合液密度9.81 液密油机平衡度:下行电流与上行电流之比,以百分数表示。泵排量系数(泵效):实际产液量与理论排量的比值。功力装置利用率:输入功率(有功功率)与额定功率
7、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第二章 定义、术语,1游动凡尔 2活塞 3衬套 4固定凡尔,第三章 抽油泵,第三章 抽油泵,第三章 抽油泵,深井泵的活塞在做往复运动:1、当活塞到达下死点开始上行程的瞬间,游动凡尔立即关闭,使活塞不连通。此时,光杆虽然在上移,但活塞相对于泵筒来说,实际未动,这样就画出AB斜直线。(图1)2、当弹性变形完毕光杆带动活塞开始上行(B点)固定凡尔打开,液体进入泵筒并充满活塞所让出的泵筒空间,此时,光杆处所承受的负载,仍和B点时一样没有变化,所以画出BC线。(图2)3、当活塞到达上死点,在转入下行程的瞬间,固定凡尔关闭,游动凡尔打开,活塞上下连通。此时,油管伸长,抽油杆柱缩短,
8、光杆下行,活塞相对于泵筒没有移动,于是画出CD斜线。(图3)4、当弹性变形完毕,活塞下行,行程快接近死点时,固定凡尔关闭着,游动凡尔打开,此时活塞上下连通,光杆上只承受抽油杆在油中的重量,油管承受了全部液柱重量,光杆所受负荷不变,所以画出DA线。(图4),第三章 抽油泵,示功图分析的目的,第四章 示功图分析,第四章 示功图分析,第四章 示功图分析,第四章 示功图分析,第四章 示功图分析,第四章 示功图分析,第四章 示功图分析,第四章 示功图分析,第四章 示功图分析,第四章 示功图分析,从功图上看主要表现在活塞下行时,从图上CD1线的变化情况来看,由于有个活塞压缩气体的过程,光杆卸载较正常卸载缓
9、慢,到了D1点时,游动凡尔被打开。光杆载荷才降到最小理论值。因此,减载线CD1较增载线AB1平缓,成为一条向右下方弯曲的弧线。弧线曲率的大小,随着进入泵内气体压力的大小而变化。气体压力大,光杆卸载快,弧线曲率小。反之,曲率大。曲率中心位于弧线的右下方。这条弧线就是受气体影响的示功图的显著特征。(此类情况存在油气比大或液面高),(1),第四章 示功图分析,第四章 示功图分析,造成供液能力差的原因:1、深井泵的工作制度或抽汲参数组合不合理,泵的排出能力大于油层的供液能力,造成沉没度太小,液体充不满泵筒。(结合检泵加深、降冲次等措施)2、为防止砂、气体影响泵的正常工作,在泵的下边,接装的气锚、砂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抽油机 系统 效率 测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79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