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相关理论与模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相关理论与模式.ppt(1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HU LI XUE DAO LUN,护理学导论,第四章护理相关理论与模式,学习目标,1掌握系统、需要、沟通、压力、适应、发长与发展的概念2掌握自理模式、保健模式、适应模式的主要观点3熟悉系统的分类、属性4 熟悉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5.熟悉沟通的基本技巧6.熟悉压力与适应以及成长与发展的过程,第一节 护理相关理论,开始,一、系统理论,一、系统理论,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路得维格贝塔朗菲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将有机体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考虑的观点,1937年他首次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概念。,掌握概念,熟悉分类,熟悉属性,(一)系统的概念,系统的特征()每系统由一系列的数个次系统所组成;()次系统之间
2、会相互影响;()系统与次系统之间会相互影响;()不同层次的各单一系统均被其独特的环境所包围;()每一个系统之间,经由输入(input)、输出(output)及回馈(feed-back)过程而不停地运行。,自然系统,人造系统,人类对系统是否施加影响,开放系统,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动态系统,静态系统,系统运动的状态,组成系统的内容,物质系统,概念系统,分 类,系统的分类,二、系统的分类,按组成系统的要素性质()自然系统:自然形成、客观存在的系统,如人体系统、生态系统。()人造系统: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人为建立的系统,如质量控制系统。()复合系统: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的综合,称复合系统,如教育系统
3、、卫生系统。,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开放系统(open system):指与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如人体系统、医院系统。,开放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包容:此系统的界限必须稳固,而且通透具有选择性,以维持其独立性,并预防环境中不受欢迎与不相关的事物能量或讯息,进入此系统。获取:此系统必须具有确保其成长、发展与维持生命所必需之物质、能量或讯息的方法。,维持:此系统必须能保留并处理维持生命所需的一切。排除:必须建立一个能废止某产物、有害或多余物质、能量及讯息的机制。,系统与环境的联系输入系统部分输出(物质、能量、信息)(物质、能量、信息)反馈,()封闭系统(closed system
4、):指不与周围环境进行环境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如电池。,按组成系统的内容()物质系统:指以物体实体构成的系统如:生物、仪器。()概念系统:指由非物质实体构成的系统如:科学理论系统。,按系统运动的状态()动态系统:即系统的状态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静态系统: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它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系统。,系统的基本属性,三、系统的基本属性,整体性:整体指按一定方式、目的有秩序排列的各个个体的有机集合体。表现为第一,组成整体的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二是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系统各要素功能之和。如:人,相关性:指各系统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动态性:指系统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层次性
5、:指系统是按复杂程度依次排列组织的。较简单、低层次的系统称次系统;较复杂、高层次的系统称超系统。目的性:每个系统均有明确的目的。,系统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1,2,3,4,系统理论是护理程序的理论框架,系统论培育了整体护理理念的产生,用系统的观点看待护理,用系统理论的观点看待人和护理,四、一般系统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系统理论促进了整体护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人是一个整体的系统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系统理论是护理程序的基本框架护理程序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护理程序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系统理论是护理理论发展的依据系统理论为护理管理者提供理论支持,二、需要理论,需要(needs)是人体对生
6、理与社会要求的反映。人的基本需要(basic needs)是指人类为了维持身心平衡及求得生存、成长与发展,在生理上和精神上最低限度的需要。,1.概念,(一)需要概述,掌握需要的概述,熟悉需要层次理论,2.需要的分类,精神性需要,知识性需要,情绪性需要,社会性需要,生理性需要,3.需要的特征,需要的特征,对象性,发展性,无限性,独特性,社会历史制约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对护理领域起指导意义。,(二)需要层次理论,1.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2.需要层次论的基本观点,人类需要的普遍性生理需要最重要,必须得到满足,人才得以生存通常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高层次的需要才出现有
7、些需要需立即和持续满足,有些可暂缓各层次需要之间相互影响、依赖、彼此重叠随着层需要的层次上移,其意义因人而异层次越高的需要,满足的方式越有个体差异需要满足程度与健康成正比,.确定护理计划的优先顺序,3.需要层次论对护理的意义,4.应用需要理论满足病人的基本需要,应用需要理论满足病人的基本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满足方式,汉斯塞利(Hans Selye)是加拿大生理心理学家,被称为压力理论之父。人体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会引起心身疾病,适当的压力有利于促进个人的成长。,汉斯塞利,汉斯塞利,压力(stress)是指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
8、后,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生理及心理紧张性反应状态的过程。,1.压力的概念,(一)概述,压力源又称应激源或紧张源,指任何能使机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刺激。,按性质分类,躯体性,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2.压力源,压力反应,生理反应,认知反应,3.压力反应 stress response,导航,情绪反应,行为反应,压力反应,一般适应综合症(全身适应综合症):全身 不适、体重下降、疲乏、倦怠、疼痛、失眠、肠胃功能紊乱等。局部适应综合症:身体局部炎症而出现的红 肿热痛与功能障碍。,心理反应 行为反应 认知反应,心理反应 行为反应 认知反应,需要层次理论,系统理论,压力与适应理论,返回,压力的防卫
9、,指个体对抗压力源的手段。1、一线防卫:(1)生理防卫:决定于遗传因素、营养状况、免疫功能。(2)心理防卫:决定于过去对付压力源的经验、智力、教育程度、生活方式、经济状况、坚强度。,常用的心理防卫机制,1、否认:对无法接受的事实,潜意识地拒绝承认此已知的事实,并非故意欺骗自己。2、选择性忽视:不去注意引起焦虑的事物。3、隔离作用:把感受到压力的感觉移开。4、反向作用:否认忌讳的动机,同时发展相反动作的行为。,二线防卫:自力救助,1、正确评估压力源:找出原因,承认它的存在。2、正确对待情感:宣泄方式要恰当,采用适当的方法去缓解紧张。3、利用现有的支持力量:一个人的支持系统是指那些能给予他物质和精
10、神上帮助的人。4、减少压力的生理影响,三线防卫:寻求专业性帮助,医护人员对其进行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压力的应对,减少的压力刺激,正确认识评价压力,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压力的应对,减轻压力反应,适应的概念 适应是应对的最终极目标,生物体调整自己适应环境的过程,是所有生物体的共同特征。,适应的层次,生理适应,心理适应,技术适应,对压力的适应,社会文化适应,(1)环境陌生(2)疾病威胁(3)缺少信息(4)丧失自尊(5)不被重视,1.住院病人常面对的压力源,需要层次理论,系统理论,压力与适应理论,返回,(一)病人的压力与护理病人产生压力的来源:不熟悉医院环境、住院失去部分自由、与配偶分离、经
11、济问题、与家人分离、社交受限、缺乏相关的信息、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对其个人的影响、诊断及治疗所造成的问题。,1、病人压力的评估2、帮助病人预防及应对压力的策略3、放松训练:一般常用于心理紧张、焦虑恐惧的病人。,4、帮助病人应对危机:(1)危机发生前:预防危机的发生(2)危机发生时:首先评估事件对病人的影响程度及病人的应对系统,帮助服务对象减少或消除诱发危机的因素,注意调动各种支持系统和资源。(3)危机发生后:帮助病人尽恢复其稳态。,(2)帮助病人应对压力的方法,.帮助病人预防及应对压力的策略,需要层次理论,系统理论,压力与适应理论,返回,(1)帮助病人预防压力的方法,1、压力源方面:护士应评估病人
12、的压力源有哪些。2、压力反应方面:了解病人出现了哪些压力反应。3、应对方面:(1)了解他使用的应对方式。(2)指导使用恰当的应对方式:,(1)直接满足病人的需要(2)协助病人满足需要(3)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护士满足护理对象需要的方式,返回,协助病人适应病区环境协助病人适应病人角色提供有关疾病的信息锻炼病人的自理能力加强病人的意志训练,返回,1)心理疏导及自我心理保健训练2)调动病人的各种社会支持系统3)放松训练,返回,(1)工作环境复杂(2)工作任务紧迫(3)工作负荷过重(4)人际沟通复杂(5)工作性质风险(6)自我价值下降,1护士常面对的压力源,需要层次理论,系统理论,压力与适应理论,返回,
13、(1)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技能,提高自我调节、解决问题的能力;(2)妥善处理人际关系;(3)注意培养广泛的个人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各类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4)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应用放松技巧;(6)动用良好的支持系统。,2护士适应工作压力的对策,需要层次理论,系统理论,压力与适应理论,返回,总之,患者都是有压力的,他们期望护士给予支持和无私的照顾,以减轻他们受到的压力,患者的这些要求对护士来说也是一种压力,因此,要协助他人成功地处理好压力,护理人员就必须处理好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压力的世界里,面对压力,如何适应,如何应付,乃是对我们工作的一种挑战!
14、,五、成长与发展理论,一、成长与发展的概念1、成长:由于细胞增殖而产生的生理方面的改变,表现为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的改变,是量的变化,可用量化指标来测量。2、发展:是生命过程中有顺序、可预测的功能改变,包括身心两个方面。表现为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能力的演进,是质的变化。,成长与发展理论,3、发展任务:指个体在生命的各特定时期出现的、并需要完成的任务或实现的成长发展目标。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成功的完成某一阶段的发展任务,可使个体顺利步入下一个阶段。反之,则会引起发展障碍。,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成长与发展包括的内容(6个方面)生理 认知 情感精神 道德 社会,体格的生与改变,
15、以及各器官、组织的发育和功能的完善。,获得和使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各种需要得到满足和未得到满足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一种主观感受。,人对生命的意义、生存价值的认识,是物质的最高产物,是指人的是非观念和信仰的形成,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价值道德观念。,与他人、群体、社会的相互作用,成长与发展理论,有关成长与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学说 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 皮亚杰的智力发展学说,(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说,1、意识层次理论 意识:人们直接感知的心理活动意识 前意识: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 潜意识: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深层心理活动,弗洛伊德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被称为“现代心理学之父”
16、。背景: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观察人的行为,他以多年对精神病人观察及治疗的过程为依据,创立了性心理发展学说。,2、人格结构理论,本我:遵循快乐原则人格 自我:遵循唯实原则 超我:属良心和道德范畴,3、人格发展理论,口欲期:原欲在口部肛门期:原欲在肛门区性蕾期:原欲在生殖器潜伏期:性和攻击的冲动被埋在潜意识里生殖期:原欲回到生殖器,4、弗洛伊德理论在护理上的应用,口欲期:喂养应及时,方法得当肛门期:训练大小便时,留以愉快的经历,适当鼓励性蕾期:鼓励对性别的认同潜伏期:鼓励追求知识,认真学习和积极锻炼生殖期:鼓励自立、自强、自己作决定,(二)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口感期:信任不信任肛肌期:自主羞愧
17、生殖运动期:主动内疚潜在期:勤奋自卑青春期:自我认同角色紊乱青年期:亲密孤独成年期:繁殖停滞老年期:完善失望,(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感觉运动期前运思期具体运思期形式运思期,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观点:1、认为人的本能是追求生存、自卫及享乐,而刺激人活动的原动力是原欲或称性本能。2、原欲是人的精神力量,也是性心理发展的基础。3、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性本能。4、但是条件和环境并不允许人的欲望得到随意的满足,因此本能受到压抑后会以潜意识的形式表现。,第二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学说的要点:三个意识的层次、人格结构、性心理发展阶段。,成长与发展理论,1、意识的层次意识、潜(无)意识和前意识。意
18、识:个体直接感知的心理活动部分。与现实相联系的部分。海平面以上的部分。潜意识:个体无法直接感知的心理活动部分。主要是指不被外部现实和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冲动、需求和欲望,或是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事件。,成长与发展理论,海平面以下的部分。潜意识虽然不被意识所知觉,但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原动力。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部分。主要包括目前尚未注意到或不在意识之中,但通过自己集中注意或被别人提醒又被带到意识区域的心理活动。实际上:是潜意识东西被带到意识中的过程。,海平面上下部分,随着波浪起伏时隐时现。,成长与发展理论,2、人格结构本我、自我及超我。本我:潜意识中,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由先天的本
19、能和原始的欲望组成。其中性本能对人格发展尤为重要。支配:快乐原则目的:汲取最大的快乐和承受最小的痛苦。非理性心理活动部分。,成长与发展理论,自我: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是人格中理智而符合现实的部分。支配:现实原则目的:用社会所允许的行动满足本我的需求,在本我的冲动欲望和外部现实世界对人的制约之间起调节作用,从而使人的行为适应社会和环境。,成长与发展理论,超我:大部分存在意识中,是人格中最具理性的部分。支配:完美主义特点:按照社会规范、伦理、习俗等来辨别是非和善恶,从而对个体的动机进行监督和管制,使其符合社会规范和要求。实际上:按照尽善尽美的原则指导自我,限制自我,达到自我完美的高度。,成长与发展
20、理论,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之间相互协调、和谐运作,人就会发展成为正常及有良好适应能力的人,如果失去平衡就会演变成心理异常。,成长与发展理论,人格结构中的三个层次相互交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各行其责,分别代表着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反映人的生物本能,按快乐原则行事,是“原始的人”;自我寻求在环境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让本能冲动能够得到满足,是人格的执行者,按现实原则行事,是“现实的人”;超我追求完美,代表了人的社会性,是“道德的人”。,成长与发展理论,3、人格发展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发展经历五个可重叠的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是关键期。每个阶段的原欲出现在不同的部位,若需求得不到满足,则会出现停滞。,成长
21、与发展理论,(1)口欲期:时间:01岁;部位:口部;特点:婴儿专注于与口有关的活动,通过吸吮、吞咽、咀嚼等与口有关的活动来获得快乐和安全。,成长与发展理论,(2)肛欲期时间:13岁;部位:肛门区;特点:儿童关关心与直肠及肛门有关的活动,愉快感主要来自于排泄带来的快感及自己对排泄的控制。,成长与发展理论,(3)性蕾期时间:36岁;部位:生殖器;特点:对性别感兴趣,察觉性别差异,出现恋父或恋母情结。,成长与发展理论,(4)潜伏期时间:612岁;部位:潜意识中;特点:愉快感来自于对外界环境的体验,喜欢与同性别的伙伴一起游戏。,成长与发展理论,(5)生殖期时间:12岁以后;部位:生殖器;特点:注意力逐
22、步转向年龄相近的异性伴侣,逐渐培养独立性和自我决策的能力,性心理发展成熟。,成长与发展理论,(二)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背景:在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解释整个生命历程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观点:强调文化及社会环境在人格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由八个阶段组成,每个阶段有一个危机或中心任务要解决。,成长与发展理论,1、婴儿期:时间:018个月;发展危机:信任对不信任;发展任务:与照顾者建立信任感;发展结果:顺利:希望的品质 障碍:对他人的不信任感。,成长与发展理论,2、幼儿期时间:18个月3岁;危机:自主对羞愧或疑惑;任务:适时的学到最低限度的自我照顾及自我控制的能力,获得自主感。结
23、果:顺利:意志的品质 障碍:缺乏自信,怀疑自己的能力。,成长与发展理论,3、学龄前期时间:36岁;危机:主动对内疚;任务:获得主动感,体验目标的实现。游戏成为儿童活动的中心。结果:顺利:有目的的品质 障碍:悲观、缺乏自信、无自我价值个人在社会中所能取得成就,都与儿童在本阶段主动性发展的程度有关。,成长与发展理论,4、学龄期时间:612岁;危机:勤奋对自卑;任务:获得勤奋感。此期是养成有规律的社会行为的最佳时期。结果:顺利:有能力的品质 障碍:自卑,成长与发展理论,5、青春期时间:1218岁;危机: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任务:建立自我认同感。艾瑞克森认为此期是人生最为关键的时期。,成长与发展理论,
24、青少年面临的多种危机:1、生理上性生理的成熟,使之具有性冲动的压力,缺乏性知识及社会禁忌,不知如何应对。2、学习的压力,对未来感到茫然。3、自己决定事情,经验不足,在作出判断和决策时感到彷徨无措。,成长与发展理论,6、青年期时间:1835岁;危机:亲密对孤独;任务:发展与他人的亲密关系,承担对他人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友谊、爱情和婚姻关系,从而建立亲密感。结果:顺利:爱的品质 障碍:孤独感,成长与发展理论,7、中年期时间:3565岁;危机:创造对停滞;任务:养育下一代,获得成就感。结果:顺利:形成关心他人的品质 障碍:停滞不前,缺乏责任感。,成长与发展理论,8、老年期时间:65岁以上;危机:完善对
25、失望;任务:建立完善感。结果:顺利:智慧的品质 障碍:挫折感、绝望感、失落感。,成长与发展理论,(三)皮亚杰的智力发展学说背景:对儿童的研究,提出一套有关儿童思维、推理进而解决问题的理论,即认知发展理论。观点:1、认为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失衡,个体因为失衡而产生恢复平衡的心理状态,就产生了适应智力的发展。,成长与发展理论,1、感觉运动期(02岁)儿童由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的世界。从以反射作反应 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来组织自己的活动。,成长与发展理论,特点:1、建立物体永恒的概念;2、最后的阶段是区分自我及周围的环境;3、以正错尝试方法来解决问题;4、将事物具体化,对空间有一定概念;5、具有简单的
26、思维能力;6、开始协调感觉、知觉及动作间的活动。综上所述:重点还是在感觉上。分为六个亚阶段:,成长与发展理论,(1)、反射练习阶段:出生婴儿以自身所拥有的自发运动及一些基本的遗传性的反射动作为基础,反复练习,并调节自己的反应以适应客观环境。此阶段最显著的认知发展过程是同化。(反射)EG:吸吮反应。,成长与发展理论,例如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又同时给予奶瓶喂养,可以发现婴儿吸吮橡皮奶头时的口腔运动截然不同于吸吮母新乳头的口腔运动。由于吸吮橡皮奶头较省力,婴儿会出现拒绝母乳喂养的现象,或是吸母乳时较为烦躁。,成长与发展理论,(2)、初级循环反应阶段:儿童不自觉的产生一些重复性的动作,可以将过去分离的
27、反射行为整合在一起。但多有尝试错误的成分。如吸吮手指、手不断抓握与放开、寻找声源、用目光追随运动的物体或人等等。(3)、二级循环反应阶段:儿童对超出自己身体之外的行为结果开始产生兴趣。EG:丢球行为。,成长与发展理论,(4)、二级反应协调阶段:婴儿可以协调两个或更多的二级循环反应,并形成有效地联系,动作具有明显的目的性。是感知运动阶段智力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阶段。如儿童拉成人的手,把手移向他自己够不着的玩具方向,或者要成人揭开盖着玩具的布。,成长与发展理论,(5)、三级循环反应阶段:有意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正误尝试法来解决问题。能区分自我及周围的环境。对动作加以调整改变,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EG:
28、婴儿想得到放在床上枕头上的一个玩具,他伸出手去抓却够不着,想求助爸爸妈妈可又不在身边,他继续用手去抓,偶然地他抓住了枕头,拉枕头过程中带动了玩具,于是婴儿通过偶然地抓拉枕头得到了玩具。以后婴儿再看见放在枕头上的玩具,就会熟练地先拉枕头再取玩具,成长与发展理论,(6)、表象思维开始阶段:是感觉运动向行为智能过度时期。能将事物具体化,具有一定的简单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自我概念,建立时间、空间的概念,成长与发展理论,2、前运思期(27岁)两个特点:(1)思维的象征性、表象性。(模仿)(2)思维的直觉性。思维出现逻辑性。此期思维以自我为中心,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认识及适应外部世界。不能将自我和外部很好的
29、区别。,成长与发展理论,3、具体运思期:开始获得逻辑思维的能力,思维具有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思考方式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稳定性。此时儿童具有心理操纵能力并用来认识内外部世界。脱离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以更广的角度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局限性:思维及概念的形成依靠具体事物帮助,不能用语言、文字陈述。思维零散性及孤立性,缺乏抽象性。,EG:爱迪丝的头发比苏珊淡些,爱迪丝的头发比莉莎黑些,问儿童:三个中谁的头发最黑。这个问题如是以语言的形式出现,则具体运算阶段儿童难以正确回答。但如果拿来三个头发黑白程度不同的布娃,分别命名为爱迪丝、苏珊和莉莎,按题目的顺序两两拿出来给儿童看,儿童看过之年,提问者再将布娃娃收藏起来,再让儿童说谁的头发最黑,他们会毫无困难地指出苏珊的头发最黑。,成长与发展理论,4、形式运思期:思维能力开始接近于承认水平,从具体思运转化为抽象思维。皮亚杰认为:感觉运动阶段是儿童思维的萌芽;前运思期出现象征及直觉思维;具体运思期出现初步的逻辑思维,形式运思期出现抽象的逻辑思维。,EG:爱迪丝、苏珊和莉莉头发谁黑的问题,具体运算阶段不能根据文字叙述来进行判断。而当儿童智力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思维不必从具体事物和过程开始,可以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想象和思维,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故儿童可以不很困难地答出苏珊的头发黑而不必借助于娃娃的具体形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79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