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审题立意.ppt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作文审题立意.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考作文审题指导,所谓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话题(包括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一、新材料作文的题目设置,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何谓“全面理解材料”,理清:材料中主要的人和物材料中的主要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材料中蕴含的话题材料的思想、感情倾向,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
2、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为37%,2003年为183%,2005年为278%。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方法,“全面理解材料”,意味着考生要对本材料作一个全面的理解,这个内容应该是“图
3、书阅读率与网上阅读率”的问题,两相结合全面看是“阅读”的问题,思维导向也应该是倡导阅读.因此,我们可以以此立意,阅读是什么?怎样阅读?阅读的结果会怎样?“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成文”,意味着让考生可以选取材料中的一个片断,如图书阅读率或网上阅读率等,这样可以有下面的立意:淡漠读书的思考,网络阅读之利弊等等。这时,我们还有一个关键点不要忽略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这是一种较之话题作文要严格的一种限制,脱离了这个限制来谈任何问题都是离题的。像本材料如果谈人们观念的变化,单纯地谈科技如何迅速发展等问题就离题了。,对于高考作文的审题,一般讲有如下方法:一、从抓关键句入手二、从分析原因入手
4、三、从作者情感倾向入手四、从辨明关系入手五、寻找材料的异同点(一般为多则材料)六、寻找材料的互补性,一、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在表达方式上常是议论性或哲理性的句子)或关键词语(往往是修饰限制性的词语),抓住这些关键句、词语,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9,材料: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其人自护所短”便是关键句,这一关键句意在告诉人们“自护所短”是要不得
5、的,因此可以较容易地得出结论:不可自护所短。若抓不住这一关键句而赞颂北人不同凡响的壮举就偏题了,二、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到:“切错了!切错!”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到:“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11,(果)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因)因为小孩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可引
6、申出结论: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12,三、从作者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13,一个面包师长期从他的邻居一个农民那儿购买黄油,有一天,他发现黄油的分量不足,以后定期称量,每回都是这样,于是他把农民告到了法官那里。农民在法官面前辩解说,在面包师向自己购买黄油的同时,自己也一直向他购买同样重量的面包,并且以他的面包作为称黄油的砝码。如果砝码不准,就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他的过错了。面包师听了哑口无言。读了上面的材料,你会有什么样的感悟?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和
7、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见解。,这则材料中,面包师因黄油分量不足指责农民,反而自讨没趣。有一句话暗示了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它是“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暗示了命题者对面包师的行为持否定态度。立意做人要诚信,如果心怀不轨,居心叵测,自己也必将被背叛和欺骗。上述材料引发的感悟也可以是谈换位思考,位置导致的利益决定了人的思维模式;可以是谈付出与回报,从因与果、种瓜与种豆的关系角度探讨人生经验;可以是谈诚信,要求待人做事讲信用;,四、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
8、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材料: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有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从材料中看,鹿和狼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狼和鹿共处,相克相生,才能保证它们不失本性,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鹿没有了狼这样的天敌,生活太安逸、舒适,于是体态愚笨;后来又有了狼
9、的介入,鹿因躲避狼的捕食而奋力奔跑,终于又恢复了生机。所以可以立意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18,1 马克思 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恩格斯 21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列宁17 岁就开始革命活动。毛泽东 26岁主编湘江评论。徐特立 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五、寻找材料的异同点(一般为多则材料),19,(1)五个材料都是讲伟人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论,观点就缺乏深度了。进一步分析材料会发现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料是讲徐特立 48岁苦学法语有所成,年龄特点与前四位伟人不同。根据这个不同点可以立论:
10、年青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20,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材料“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六、寻找材料的互补性,21,总结:按图索骥北人食菱 从抓
11、关键句入手 孩子横切苹果从分析原因入手 面包师与黄油从感情倾向入手 引狼逐鹿的故事从辨明关系入手伟人们事业上有所成就从寻找材料的异同点入手 走自己的路与问路从寻找材料的互补性入手,22,点睛之言:,总之,根据材料写作文,审题立意,不能偏离材料自行确定立意,而要全面仔细地阅读材料,从材料出发选择立意的角度。不能另搞一套。上面的几种方法不是孤立运用,而是相互联系、综合使用的。每则材料都可从多个角度分析立意,然后再选择最佳角度构思作文。,审题过程:压缩、推因、联想、立论,材料一:一位在丹麦留学的中国留学生每天到湖边散步,发现湖的四周有很多人垂钓,但奇怪的是他们每个人腰间都挂着一把一米长的尺子,他们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 作文 审题 立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79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