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2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发展.ppt
《总论2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论2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发展.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中药学主讲:马超英,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中药、本草、中药学的概念;2.熟悉历代主要本草著作等内容;3.了解中药的起源。,2,3,总论(8),中药:在中医中药基础理论指导下,用以防病治病的一部分天然药及其加工品。中药学:P.1.专门研究中药的基础理论和中药的来源、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应用方法等知识的一门学科。,西药:又称化学药,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而制成的药物。天然药:在天然环境下而形成的,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草药:此词始见于宋代。习惯上称在药书上没有记载的而为民间草药医所掌握使用的植物药。本草:中药的统称或原始称号,始见于汉书平帝纪。,4,第一章(2),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第
2、一章:中药的起源和发展,一、中药学略具规模,至迟在秦汉之际这可从山海经、周礼、五十二病方等书所记载的大量动、植、矿物和药物名称的丰富知识中推断出来。,二、成书于东汉末期的神农本草 经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此书简称本经。全书共3卷。载药365种,按有毒与无毒,养身延年与祛邪治病分为上品120种,中品120种,下品125种。分类比山海经多人、米谷、菜、虫四类。进一步充实了中药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方法等药学基本理论。载有丸、散、膏、酒等多种剂型。始创药物功效分类方法(三品分类)。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其缺点是略而不详。,8,三、本草经集注是对本经的补充和发挥,南朝宋齐梁人陶弘景所
3、著,载药730种。本书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和有名未用七类。对药物的产地、采集与疗效的关系以及药物的性味、形态、鉴别、炮制方面的论述颇多补充和发挥。如把药性分为大寒、寒、微寒、平、温、微温、大温、大热8种。并创立了便于临床应用的诸病通用药物的分类法。如治风通用药,治黄疸通用药等等。此种分类法一直沿用了一千几百年,后世中药的分类方法基本上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书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药学成就,并且标志着综合本草模式的初步确立。,四、新修本草即唐本草是最早的一部药典学著作,第一部由政府修订发行的本草书。本书以本草经集注为蓝本,由公孙无忌主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总论 第一章 中药 起源 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77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