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的实质和解决的技巧.ppt
《心理问题的实质和解决的技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问题的实质和解决的技巧.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理问题的实质和常用心理辅导技术,心理委员培训第三讲,第一部分心理问题的实质,心理问题的实质,内因:包括身体状态、认知、需要、动机、人格等;外因:包括环境、挫折事件、人际紧张、现实和心理冲突等。,一、认知歪曲,1、主观臆断:在信息不正确或者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结论,大部分都是“灾难化”的结果推理。2、选择性的概括:仅仅依据对一个事件某一方细节的了解就形成结论,从而失去了整体内容的重要性。3、过度概括:指把某件意外事件产生的极端信念不恰当地应用在不相似的事件或环境中。,心理问题的实质,一、认知歪曲,4、夸大和缩小:用一种比实际上大或小的意义来感知一个事件或情境,通常表现为过度强调负向事件的重要性,
2、看不到自己所取得的成绩。5、个人化:在没有任何根据的情况下将一些外部事件与自己联系起来的倾向。6、贴标签或贴错标签:根据缺点或者以前的错误给自己或他人以整体的负性评价。7、极端思维:用全或无、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方式看待人或事件。,心理问题的实质,二、需要未被满足,(一)压抑和替代满足 压抑是指人类有意无意地对内心的欲望及情感进行抑制和克服。适当的压抑有助于良好社会形象的保持,过度压抑就会导致心理问题。例:总是上厕所的男生。,心理问题的实质,(二)动机冲突 动机冲突指“个体在做出某项决定前,多种相互矛盾的动机并存而发生斗争时,内心体验到的一种难以抉择的冲突状态”。个体在处于动机冲突时常常伴随着
3、紧张、不安、愤怒等情绪反应。动机冲突有四种基本类型: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双(多)重趋避式冲突。,二、需要未被满足,心理问题的实质,(一)家庭环境1.贫困问题(1)对摆脱贫困的渴望与无奈(2)对人际交往的向往与自我封闭(3)自卑感和强烈的自尊心(4)较大的压力与焦虑心理,三、环境影响,心理问题的实质,(一)家庭环境2.出生次序问题(1)完美主义的老大(2)超级老大:独生子女(3)生不逢时的居中者(4)后来居上的老小,三、环境影响,心理问题的实质,(一)家庭环境3.家庭结构和关系氛围留守家庭、离异家庭、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父母关系和谐,孩子能够获得安全感,有较好的自我接纳。成长在父
4、母关系不好,经常吵架,或者存在家庭暴力的环境中,孩子也容易形成自我贬低,自暴自弃,冲动和暴力倾向。单亲家庭中,尤其是缺失父母中同性别的一方,如果生活中再无重要他人的影响,则可能导致性别身份的无法认同。,三、环境影响,心理问题的实质,(二)抚养方式1.隔代喂养2.父母态度父母的理解、尊重和情感温暖较好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具有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和高自尊父母严格和严厉的要求、批评和不接纳情绪困扰较多,自我接纳程度低,三、环境影响,心理问题的实质,(一)人格结构论,四、人格冲突,心理问题的实质,(二)焦虑的种类,四、人格冲突,心理问题的实质,四、人格冲突,(三)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为了应付本我的驱动,超我的
5、压力和外在现实的客观要求所采取的心理举措和防卫手段,目的是为了缓解焦虑,降低精神压力,是一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的无意识的动机防御系统。,心理问题的实质,四、人格冲突,(二)自我认同危机1.青年期(12-18岁)主要任务就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2.青年后期(18-25岁)主要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并融入社会。,心理问题的实质,四、人格冲突,(四)自我认同危机1.青年期(12-18岁)主要任务就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2.青年后期(18-25岁)主要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并融入社会。,第二部分常用心理辅导技巧,常用心理辅导技巧,第一节
6、合理情绪疗法第二节倾听的技巧第三节探问的技巧第四节鼓励和重复的技巧,合理情绪疗法,认知改变技术,一、合理情绪疗法,创始人:阿尔伯特艾利斯基本理念:诱发一个人情绪和感受的,并不在于发生的事情本身,而在于人对这件事情持有的态度和评价。,认知改变技术,1.情绪ABC理论,一、合理情绪疗法,认知改变技术,绝对化的要求“必须”“应该”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糟糕至极:非常可怕、非常糟糕、像一场灾难。,合理情绪疗法,认知改变技术,2.不合理信念的三个特征,绝对化的要求“必须”“应该”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糟糕至极:非常可怕、非常糟糕、像一场灾难。,2.不合理信念的三个特征,(1)绝对化的要求人们
7、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事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通常与“必须”“应该”相联系。不合理之处:客观事物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规律,不以某人的意志为转移。,认知改变技术,(2)过分概括化 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过分概括化的人一方面是对其自身不合理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这一疗法的一句名言是: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去评价一个人。,2.不合理信念的三个特征,认知改变技术,(3)糟糕至极: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是一场灾难的想法。不合理之处:任何事都可能有比之更坏的事情发生;没理由说非常不好的事情绝对不该发生,应努力接受现实。,2
8、.不合理信念的三个特征,认知改变技术,3.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1)质疑式 治疗者直截了当地向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发问。如:“你有什么证据能证明你自己的这一观点?”“是否别人都可以有失败的时候,而你不能有?”“是否别人都应该按照你想的那么去做?”“你对小丽好,小丽应该接受你的爱,小红对你很好,你为何不能接受小红对你的爱呢?”,合理情绪疗法,认知改变技术,3.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2)夸张式 把对方信念的不合逻辑、不现实之处以夸张的方式放大给他们自己看。例:一个害怕人多场合的学生说:“我非常不自在,因为别人都看着我。”“是否别人不干自己的事情,都围着你看?”“没有。”“要不要在身上贴张纸写上不
9、要关注我的字样?”“那人家都要来看我了!”“那原来你说别人都看你是否是真的?”答:“是我头脑中想像的。”,合理情绪疗法,认知改变技术,情绪ABC理论,合理情绪疗法,认知改变技术,常用心理辅导技巧,一、倾听,倾听,truth,emotion,事实,感情,倾听,事实,第一种说法:“她们都没有理我。”,第二种说法:“她们都不想理我。”,“她们都不理我!”,第一种说法只是在陈述一件事实。第二种说法就暗含了不同的含义:“我想跟她们在一起,可是,她们不喜欢我。”显然,我们要帮助这位同学,首先要做的就是澄清事实。,为了澄清事实,我们要进行“内容反应”,内容反应:又称为释义、简述语意,是指朋辈心理辅导员把来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 问题 实质 解决 技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76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