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消费者选择理论.ppt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消费者选择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消费者选择理论.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幸福=满足/欲望,消费者行为是指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下消费者为获得最大满足而对各种商品所作出的选择活动。本章就是考察决定需求的消费者行为理论,首先研究消费者的个人效用,其次考察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消费者的选择问题。,第一节预算约束,一、预算约束和预算线的概念,预算约束和预算集预算约束:指在各种商品价格既定的前提下,消费者现有的货币收入能够购买的各种商品的组合。PXxPYyI,预算线(budget constraint)的概念预算线:又称为消费可能性线,是消费者花掉其全部货币收入后能够买到的商品组合。PXxPYyI,二、预算线的变动,消费者收入变动对预算线
2、的影响若两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即II,预算线向右上方平移;反之,消费者的收入减少引起预算线向左下方平移。,2.两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相应的预算线的位置也会发生平移。,3.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若消费者收入不变,商品X的价格降低了,即PXPX,预算线的斜率绝对值变小了,预算线会变得平坦;反之预算线会变得陡峭。,4.消费者收入与两种商品的价格,都同比例同方向发生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预算线不发生变化.,在经济学中,称这样的物价上涨为“被充分抵消的通货膨胀”。,第二节效用理论概述,一、效用(utility)的概念,效用的涵义:效用是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
3、评价,或者说,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函数:消费者消费n 种商品,第i种商品的消费量为xi,消费者从中得到的效用为U,则效用函数写为:Uf(x1,x2,xn),二、基数效用理论与序数效用理论,基数效用理论:(Cardinal Utility Theory)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即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基数效用理论利用边际效用分析法来说明消费者均衡问题。序数效用理论(Ordinal Utility Theory):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序数
4、效用理论利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分析消费者均衡问题。,第三节边际效用分析,一、总效用(Total Utility)与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的概念总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量某种商品或商品组合所得到的总的满足,消费者追求的效用最大化就是追求总效用最大。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增加消费一单位某种商品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即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是从最后所消费的商品中得到的效用。,TU表示总效用,MU表示边际效用:,总效用曲线与边际效用曲线,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5、utility),随着消费者对该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也在增加,但总效用的增加会呈现出递减的趋势。西方经济学家把边际效用的这种变化趋势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明:在其他商品的消费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的增加,其边际效用最终将趋向下降。原因?,三、消费者均衡分析,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时所采取的购买行为。(考虑三个因素:欲望、货币收入和商品价格),消费者均衡是研究消费者如何把全部的货币收入分配在购买各种商品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此时,消费者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减少任何商品的购买数量。,消费者均衡的原则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如果消费
6、者的货币收入固定不变,消费者从所购买的每一种商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的比例都相同;或者说,消费者使自己花在每一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消费者均衡举例说明消费者消费商品X和商品Y两种商品,价格分别是PX1和PY1,该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如表所示。,假定消费者的收入为8元,能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购买组合应该是什么?,假定消费者的收入为8元,花费2元购买2单位的商品,剩下的6元可以买到6单位的商品Y,总效用为107。,消费者消费商品X和商品Y两种商品,价格分别是PX2和PY1,该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如表所示。,假定消费者的收入为10元,能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
7、购买组合应该是什么?,花费6元购买3单位的商品X(边际效用为14,总效用为48),剩下的4元可以买到4单位的商品Y(边际效用为7,总效用为34),总效用为82。,四、等边际法则(equimarginal principle),等边际法则:某种资源具有多种用途,决策者按照该资源在每一种用途上的边际利益都相等这样的原则来配置该资源,将从数量既定的该资源中得到最大的利益。,一位大学生即将参加三门功课的期终考试,他能够用来复习功课的时间只有6小时。假设每门课占用的复习时间和相应会有的成绩如下:,问:为使三门课的成绩总分数最高,他应怎样分配复习时间?,分析:,经济学:3小时 数学:2小时 统计学:1小时
8、总分=75+62+80=217,五、个人消费曲线的推导,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将表中的数字用坐标图表示出来,便推导出该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需求曲线。需求曲线除了坐标比例不同外(纵坐标两者相差了倍),与边际效用曲线的形状完全相同,它实际上是由边际效用曲线推导出来的。,六、边际效用分析的运用,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总收益-总成本)消费者在市场上所面临的同种商品的价格一般是相同的,这样,消费者为一定量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他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就可能出现差额,这一差额就是所谓的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
9、lus)。假如消费者愿意为自己消费的第一瓶、第二瓶和第三瓶果汁付出的价格分别是15元、10元、5元,即愿意为消费3瓶果汁共付出30元。但是当消费者消费3瓶果汁时,依照第三瓶果汁的价格共支出15元,在前两瓶果汁的消费中该消费者得到了效用剩余。,图中,D为某消费者对某商品的需求曲线,P0为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此时消费者剩余为AP0E。商品价格由P0下降为P1,消费者剩余就由原来的AP0E增加为APlE,消费者剩余增加了P0P1EE,,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它反映消费者通过购买和消费商品所感受到的状态的改善。因此,消费者剩余通常被用来度量和分析社会福利问题.,假设你在管理一座基本上是免费的
10、收费桥。过桥需求的Q由P122Q算得。求:(1如果不收费,有多少人会通过该桥?(2如果过桥费是6元,与此相关的消费者剩余的损失是多少?,(1P0,由 P122Q 得Q6,(2如右图 不收费时,消费者剩余36 收费时,消费者剩余9 损失的消费者剩余为:36927,P,Q,0,6,3,12,6,消费者剩余,价值悖论价值悖论:又称价值之谜,指有些东西效用很大,但价格很低(如水);有些东西效用不大,但价格却很高(如钻石)。,水总效用大边际效用小,MU,Q,0,钻石总效用小边际效用大,MU,MU,解释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区分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水带来的总效用是巨大的,但我们用的水是很多的,因此最后一单位水所带
11、来的边际效用就微不足道了。相反,相对于水而言,钻石的总效用并不大,但由于钻石数量很少,所以它的边际效用就大了。人们愿为边际效用高的钻石支付高价格,为边际效用低的水支付低价格。“物以稀为贵”的道理正在于“稀”的物品边际效用高。,第四节无差异曲线分析,一、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偏好的含义消费者偏好:是指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可能消费的各种商品组合的喜爱程度。消费者所选择的商品组合(x1,y1)和(x2,y2)可能存在如下的三种关系:(x1,y1)严格偏好于(x2,y2);(x1,y1)弱偏好于(x2,y2);(x1,y1)与(x2,y2)无差异。消费者偏好的性质完全性、非饱和性和传递性。,二、无差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观经济学 第三 消费者 选择 理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76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