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ppt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遗传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正面:继承亲代优点,保持物种延续,1.遗传的保守性子代与亲代相似性(“大同”),负面:?,“劣汰”,“优胜”,遗传与变异的分子机制,根源?,DNA,基因突变,一个基因内部遗传结构或DNA序列的任何改变、可遗传,复制传递的稳定性,遗传的保守性,复制传递的差错性,变异的多样性,DNA,自发突变诱发突变,基因突变,诱变剂:温度、紫外线、核辐射、酸、碱、化学诱变剂等等。,基因突变,哪些因素可以引起基因突变呢?,提问: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DNA碱基丢失、增多、错配等 点突变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有这样几个特点。,A基因突变的特点,发生.随机性结果.无定向性 基
2、因突变在哪一个细菌中发生是随机的,突变基因的部位也是随机的。突变的发生没有固定的方向。频率.稀有性 可.诱变性突变率(每一细菌在每一世代中发生某一性状突变的机率)通常为10-510-10。十万至一百亿个细菌中才可能有一个细菌的基因发生突变。人工诱变可提高10105倍利用基因突变的特点,可以通过人工诱变进行细菌的基因改造。,诱发突变,常用的诱变剂:紫外线、5溴尿嘧啶、亚硝酸、卟啶染料等。例如在进行细菌紫外诱变时,通常使用15或20W的紫外灯距离细菌单细菌悬浮液1530cm,照射1520min。,诱变法潜力要远大于诱导法,但操作复杂。在实际诱变中,往往要经过几次不同诱变方法的诱变处理以及大量繁琐的
3、筛选分离工作才有可能获得理想的突变体。最后这些突变体将会在实验室小试、中试的基础上被投放到生产实践中。参见 环境微生物学技术手册,定向培育和驯化,诱导法(休眠的酶基因复活+自然突变)方法:,待降解物通常为有机毒物或惰性物。,5,选择性培养基(待降解物,如石油)浓度升高,5,n,死,特点:操作简便,驯化的潜力有限,慢。,结果,定向培育在水的生物处理俗称驯化。,通常生产上更多利用的是驯化。污泥培养初期逐步提高污水比例,有些菌种不能适应被淘汰(筛选),能产生诱导酶的菌株及自发突变体中能来降解此类废水的菌种能够生存而被保留下来,且能力逐步提高,使废水达到预期的排放标准;,基因重组法,不同个体基因重新组
4、合 A形式自发基因重组与人工基因重组自发基因重组a.真 核 生 物 为 杂 交;精卵细胞质融合过程中所有遗传物质的重组,b.原 核 生 物 为 转 化、转 导、接合;部分遗传物质的转移和重组,要获取国外的某些先进技术(部分基因)有哪些途径?,工业间谍(地下工作者)的拿来主义,引进,合作开发,细菌亦然,.转化Transformation(引进),供体细菌研碎物中的DNA片段直接吸收进入活的受体细菌并发生基因重新组合的方式。,受体细菌获得了供体细菌的部分遗传性状“转运同化”转化现象是1928年英国的细菌学家格里菲斯首先发现的,,被命名为格里菲斯实验(证明DNA是生命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之一)。,引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生物 遗传 变异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75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