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识图杨太生:4钢筋混凝土楼盖、楼梯.ppt
《建筑识图杨太生:4钢筋混凝土楼盖、楼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识图杨太生:4钢筋混凝土楼盖、楼梯.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5章 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楼梯,5-1 钢筋混凝土楼盖的类型,楼盖的主要功能有:a.将楼盖上的竖向力传给竖向结构构件(荷载、结构自重)b.将水平力传给竖向结构或分配给竖向结构(风、地震)c.作为竖向结构构件的水平联系和支撑。,楼盖的结构类型分类:,单、双向板的划分1.单双向板概念:受力主要向一个方向传递为单向板;受力向二个方向传递为双向板。2.单、双向板的划分 两对边支撑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四边支撑的板当双向板计算:l2/l13 按单向板计算 l2/l1 2 按双向板计算 2 l2/l1 3 宜按双向板计算;若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优点:整体
2、刚性好,抗震性 强,防水性能好 缺点:模板用量较多,现场工作量大。,单向板,双向板,现浇整体式楼盖,装配式楼盖 装配式楼盖一般采用预制板、现浇梁的结构形式,也可以是预制梁和预制板结合而成。装配式楼盖节省模板,且工期较短,有利于采用预应力,构件尺寸误差小,被广泛使用在多层住宅等建筑中;但整体性、抗震性、防水性较差,楼板不能开洞,施工时吊装条件要求高,故对于高层建筑、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及要求防水和开洞的楼面,均不易采用。目前广泛采用的是铺板式楼盖。,(一)铺板式楼盖的构件形式,预制梁 梁的高跨比一般为1/141/8,一般为单跨梁,主要是简支和伸臂梁,截面形式有矩形、花篮形、T型、倒T型,十字型等
3、。梁的截面形式如图5-5所示。,图7.7实心平板,(a)槽形板纵剖面;(b)槽形板底面;(c)槽形板横剖面;(d)倒置槽形板横剖面1水泥砂浆;2纵肋;3横肋,图7.10预制板在墙上、梁上的搁置,(二)板缝构造板间的接缝有端缝和侧缝两种。端缝一般以细石混凝土灌缝,必要时可将板端留出的钢筋交错搭接在一起,或加钢筋网片后再灌注细石混凝土。侧缝一般有V形缝、U形缝和凹槽缝三种形式,以凹槽缝最为常见,如图7.11所示。,图7.11 侧缝接缝形式(a)V形缝;(b)U形缝;(c)凹槽缝,(三)板与墙、梁的连接 预制板安装时,应先在墙或梁上铺1020 mm厚的M5水泥砂浆进行坐浆,然后再铺预制板,以使板与墙
4、或梁有较好的连接,也能保证墙或梁受力均匀。预制板在墙或梁上均应有足够的搁置长度,在梁上的搁置长度不应小于80mm,在内墙上的搁置长度不应小于100mm,在外墙上的搁置长度不应小于120 mm。当楼面板跨度较大或对楼面 整体性要求较高时,应在上部板缝中设置拉结钢筋与墙或梁连接。预制板吊装之前,板端要求堵塞。,图7.10预制板在墙上、梁上的搁置,装配整体式楼盖,装配整体式楼盖是在预制梁、板吊装就位后,再在板面现浇叠合层而形成整体。,图5-11 叠合式受弯构件的截面形式 1预制构件;2后浇混凝土叠合层;3叠合面(a)有预制板的叠合梁;(b)现浇板叠合梁,(a)(b),4-2 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一、
5、单向板楼盖的受力特点 由单向板组成的楼盖称为单向板肋梁楼盖,传力途径为板次梁主梁柱或墙基础地基。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设计(1)选择结构平面布置方案;(2)确定结构计算简图并进行荷载计算;(3)对板、次梁、主梁分别进行内力计算;(4)对板、次梁、主梁分别进行截面配筋计算;(5)根据计算和构造要求,绘制楼盖结构施工图。,二、楼盖结构布置 常见的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布置方案有三种,(a)主梁沿横向布置;(b)主梁沿纵向布置;(c)有中间走廊的梁布置,1.荷载计算 板:一般简化成均布荷载多跨连续梁。板跨为板的短边长度,板所承受的荷载即为板带自重及板带上的均布活载,常取宽度为1m的板带作为计算单元。次梁:一般
6、简化成均布荷载多跨连续梁,取相邻板跨中线所分割出来的面积作为它的受荷面积,次梁所承受的荷载为次梁自重及其受荷面积上板传来的荷载。主梁:一般简化成集中荷载多跨连续梁,它承受主梁自重及由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但由于主梁自重与次梁传来的荷载相比往往较小,故为了简化计算,一般可将主梁均布自重折算为若干集中荷载,加入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合并计算。总之:,单向板、次梁要简化成均布荷载,而主梁按集中荷载处理。,三、单向板楼盖的计算简图,板、次梁、主梁的计算简图,四、单向板的构造要求(一)板的构造要求 1、支撑长度:边跨板伸入墙内的支撑长度不应小于板厚,同时 不得小于120mm。,2、受力钢筋,图5-14 等跨连
7、续板的典型钢筋布置图(a)弯起式;(b)分离式,3.分布钢筋作用:对四边支承的单向板,可承担在长向实际存在的一些弯矩;抵抗由于温度变化或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内力;有助于将板上作用的集中荷载分散在较大面积上,使更多的受力筋参与工作,避免局部受力钢筋应力集中;与受力钢筋组成钢筋网,便于在施工中固定受力筋位置。分布筋应放在受力筋的内侧,并与受力钢筋互相绑扎(或焊接)。其间距不应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当集中荷载较大时,分布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分布筋末端可不设弯钩。,4.构造钢筋,板的构造钢筋,(二)次梁的构造要求 次梁伸入墙内的支撑长度一般不应小于240mm。连续次梁的纵向钢筋布置方
8、式有分离式和弯起式。,图5-17 次梁的配筋构造要求,(三)主梁的构造要求 主梁伸入墙内的长度一般不小于370mm,主梁纵向受力筋的弯起和截断,应根据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通过作抵抗弯矩图确定,并应满足有关的构造要求。由于支座处板、次梁、主梁中的上部钢筋相互交叉重叠主梁的纵筋必须位于次梁、板的纵筋下面。,在主、次梁相交处,由于主梁承受由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其腹部可能出现斜裂缝,并引起局部破坏。因此,应在集中荷载F附近设置附加的箍筋或吊筋,以便将全部集中荷载传至梁的上部。当按构造要求配置附加箍筋时,次梁每侧不得少于26;如设附加吊筋,不得少于212,如图5-19所示。,图5-19 集中荷载作用下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识图杨太生 钢筋混凝土 楼盖 楼梯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74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