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与识图第二章 基础工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结构与识图第二章 基础工程.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基础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学习要点,基础施工图中基础平面布置图、基础详图的表示方法及主要内容,基础:埋入土层一定深度的建筑物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承重结构。,地基:承受建筑物荷载,附加应力与变形不能忽略的土层。(有一定深度和范围),天然地基:不需处理而直接利用天然土层的地基。人工地基:经人工处理后才能作为地基。,地基,按埋深分 浅基础:5m,用一般方法、工艺施工 深基础:(桩基、沉井),特殊工艺施工,按变形能力分 刚性基础:不发生或略微发生弯曲、剪切变形,断面较大,如砖基础,石基础。柔性基础:变形不可忽略的基础,如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柱 下单独基础。,压力扩散基础:基底面积加大,压应力减
2、小,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包括无筋扩展基础和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F=100kn/m,37墙,p=100/0.37=270kpa,p=100/1.20=83kpa,基础宽1.2m,第一节 墙下条形基础,一、无筋扩展基础,特点:,抗拉、抗剪强度低,抗压性能相对高。,受力与破坏:,倒置短悬臂梁弯拉破坏,强度保证:,限制基础台阶宽高比,增大刚度。,材料:,砖石、灰土、毛石、砼、毛石砼等,设计要求:,基础台阶宽高比小于允许宽高比。,允许宽高比:,b2/H0=tan,基础设计高度:,其值与基底压力、材料质量有关见表格,砖基础:低层建筑墙下基础。砌筑方便,强度低抗冻性差。砌法:二一间隔收(1/4砖)。
3、,MU10砖 M5砂浆,大放脚,毛石基础:砌筑较方便,抗冻性好,适于6层及以下墙承重结构。砌法:错缝搭接。,MU20毛石 M5砂浆,每阶两皮,200,400,毛石基础:砌筑较方便,抗冻性好,适于6层及以下墙承重结构。砌法:错缝搭接。,MU20毛石 M5砂浆,每阶两皮,200,400,砼与毛石砼基础:强度、耐久性和抗冻性均较好,适于荷载大及地下水位以下结构。掺入毛石要求:占体积2030%,尺寸300。,掺入毛石节约水泥,柱下砼基础,墙下砼基础,灰土基础和三合土基础,目前城市建筑使用较少。,钢筋砼条形基础:不带肋与带肋(减少不均匀沉降),墙,翼板,墙,肋梁,砼垫层,二、钢筋砼条形基础,二、钢筋砼条
4、形基础,构造尺寸与形式基础高度250时采用锥形;基础高度250时采用平板式。,横向受力钢筋 直径:816 间距:100300,纵向分布钢筋 68,100300,保护层 有垫层40 无垫层70,底板受力钢筋长度取相应边长的0.9倍,并交错布置。,当宽度2.5m时:,在T形及十字形交接处,横向受力筋沿单向通长布置,另外方向至底板宽度的1/4。拐角处双向布置。,第二节 柱下基础,主要有柱下独立基础、柱下条形基础、十字交叉梁基础、筏板基础、桩基础。,一、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第二节 柱下基础,主要有柱下独立基础、柱下条形基础、十字交叉梁基础、筏板基础、桩基础。,特点:,抗弯和抗剪性能好,(一)现浇
5、基础,砼强度等级C20受力钢筋 直径:10 间距:100200,锥形基础构造尺寸如图示:,钢筋保护层厚度:有垫层:40 无垫层:70,阶梯形基础构造尺寸:每阶高度:300500;500h900,宜两阶;h900,宜三阶;尺寸变化宜50倍数。,基础垫层:厚度70;砼强度等级C10,钢筋锚固、布置等按结构规范要求进行。(GB500102002),底板受力钢筋长度取相应边长的0.9倍,并交错布置。,h0,la(laE),laE有抗震设防要求时纵向钢筋最小锚固长度。,四角插筋,阶梯形基础施工质量容易保证,优先采用。,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当边长2.5m时:,(二)预制杯形基础,50,50,75,杯壁,
6、杯底,构造控制尺寸:杯口深度杯壁厚度杯底厚度杯壁配筋,双杯口基础:伸缩缝双柱下用,高杯口基础:局部基础深埋时用带有短柱的杯形基础。,二、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柱下条形基础梁高度宜为柱距的1/8-1/4。翼板可采用等截面或变截面。端部向外伸出跨距1/4。柱与基础梁交接处要求。配筋按结算要求外,顶部全部贯通,底部通长筋面积不小于受力筋面积的1/3。混凝土C20以上。,柱,梁,翼板,三、柱下十字交叉梁基础,增强建筑物刚度,减小柱间不均匀沉降。,基础梁端部向两边外伸跨距1/4,以增大基础底面积,基底反力均匀。基础梁高度宜为柱距的1/8-1/4。翼板可采用等截面(200-250mm)或变截面(大于25
7、0mm时),坡度小于1/3。配筋按结算要求外,顶部全部贯通,底部通长筋面积不小于受力筋面积的1/3。混凝土C20以上,垫层、保护层、钢筋等构造要求同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四、筏板基础,筏形基础:钢筋混凝土板式基础。组成;底板、(基础梁),相当于倒置楼盖;形式:平板式(荷载较小、柱距小且相等),梁板式(荷载大且不均、柱距大);特点:抗弯抗剪能力大,整体性强,减小基 底压力,抗不均匀沉降。,筏形基础(板式与梁板式),梁,柱,底板,筏形基础的构造,基础底面形心与结构竖向永久荷载重心重合,防止倾斜;混凝土C30以上,防渗至少0.6Mpa。分布筋间距200mm,直径8(h不大于250时)10(h大于25
8、0时)。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5,垫层100mm。有地下室时,外墙布置钢筋混凝土墙,厚度大于250,双面配筋,直径不小于12,间距不大于300。底板厚度满足冲切、弯、剪要求;层数大于12层的梁板式筏基,h不宜小于400,且大于1/20l(双向板格的短边)。配筋按板计算,底部1/21/3贯通,顶部全贯通;墙下筏基支座处加密;墙柱与基础梁的连接:边缘伸出边柱、角柱或侧墙外1/4边跨。施工缝防水;主体与裙房连接:沉降缝(较少用),后浇带。及时回填,五、桩基础,桩基础的基本概念:1.桩基础的定义和适用条件:桩:桩子,打入地中以固基础的木橛。桩基础:由延伸到地层深处的基桩和连接桩顶的承台组成。桩基础作用:
9、将荷载通过基桩传给埋藏较深的坚硬土层,或通过桩身周围的摩擦力传给地基,以满足承载力、稳定性和变形的要求。,桩基础:(桩基),桩体(基桩),低承台:其底面低于地面高承台:其底面高于地面,承台,上部结构,承台,桩,坚硬土层,(a)低承台桩基础,(b)高承台桩基础,按桩基础使用功能分类,竖向抗压桩:主要承受竖向荷载;竖向抗拔桩:主要承受上拔荷载;水平受荷桩:主要承受水平荷载;复合受荷桩:承受竖向、水平荷载均较大。,2.桩基础分类,按桩基础承载性状分类,按桩侧与桩端阻力大小及分担比例差异,分为如下两大类:,端承型桩,摩擦型桩,摩擦端承桩: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担,桩侧 阻力承担部分荷载;端 承 桩:(l/d10)荷载绝大部分由桩端 阻力承担,桩侧阻力不计。,端承摩擦桩: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担,桩端 阻力承担部分荷载;摩 擦 桩:(l/d 较大)荷载绝大部分由桩侧 阻力承担,桩端阻力不计。,较软弱土层,软弱土层,较坚硬土层,(a)摩擦桩,(b)端承摩擦桩,软弱土层,较坚硬土层,极软弱土层,坚硬土层,(c)摩擦端承桩,(d)端承桩,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74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