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基础知识与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智能化基础知识与应用.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二章建筑智能化基础知识与应用,一、考试基本要求掌握:报警系统、消防控制系统、保安监控系统等的组成及功能。熟悉:智能建筑的特征、各子系统的内容。了解:智能建筑的现状和发展、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功能、结构及系统设计与实现。,二、要点说明11.智能建筑、智能住宅、智能化小区2.消防设备联动控制3.灭火控制系统的构成4.保安监控系统的构成5.闭路电视子系统的功能6.防盗报警系统的构成及功能7.出入口控制系统的构成8.停车场管理系统功能9.照明监控系统的分类,二、要点说明210.给排水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功能11.热交换系统的构成及功能12.空调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功能13.锅炉供应系统监控方式14.智能化
2、建筑的集成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功能,第一节建筑智能化系统概述,一、智能建筑的概念智能建筑指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与现代建筑艺术相结合,通过对机电设备的自动控制,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及环境服务,投资回报合理,适合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需求特点的现代化建筑。目前国际上对智能建筑尚无统一的确切定义。从各个国家对智能建筑的定义来看,智能建筑是以建筑环境为平台,应用现代4C技术,运用系统工程、系统集成等先进的科学原理,通过对建筑物的4个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最优化的设计,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的幽雅舒适、便利快捷、
3、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智能建筑与传统建筑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1)对管理人才要求有很大不同智能建筑物业管理的实现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智能建筑物业管理在运作过程中涉及的知识面很宽。智能建筑管理人才应具备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其他现代高新技术。(2)物业管理的关系及功能有很大不同智能建筑物业管理在传统物业管理的服务内容基础上增加了信息服务与管理、机电设备自动化监控管理、三表数据远程与收费管理等内容,具有管理科学规范、服务优质高效的特点。,例题:智能建筑物业管理在传统物业管理的服务内容基础上增加的内容包括(BCD)。A.系统集成监控管理B.信息服务与管理C.机电设备自动化监
4、控管理D.三表数据远程与收费管理E.能源和环保管理,二、智能建筑在国内外的现状与发展1984年,世界第一座智能建筑诞生于美国哈特福德市。纵观国外智能建筑的发展,有以下特点:(1)智能建筑与节能环保以及业主的经济效益紧密相联。(2)智能建筑充分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三、智能建筑的组成智能建筑通常由楼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智能建筑集成系统四大基本要素组成。智能建筑是以综合布线为基本传输媒质,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通信和控制手段,采用系统的方法,通过进行综合配置和管理,形成了一个设备和网络、硬件和软件、控制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机结合于一体的综合建筑环境。它既包含了设备物理建筑环
5、境,又包含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软环境,是一个综合性的建筑环境。,从智能建筑的服务功能看:(1)安全服务功能由防盗报警、出入口控制、闭路电视监视、保安巡更管理、电梯安全与运控、周界防卫、火灾报警、消防、应急照明、应急呼叫等子系统提供;(2)舒适服务功能由空调通风、供热、给水排水、电力供应、闭路电视、多媒体音响、智能卡、停车场管理、体育娱乐管理等子系统提供;(3)便捷服务功能由办公自动化、通信自动化、计算机网络、结构化综合布线、商业服务、饮食业服务、酒店管理等系统提供。,四、智能住宅与智能小区智能住宅指通过家庭总线(HDS)把家庭内的各种与信息相关的通讯设备、家用电器和家庭保安装置都并入到网络之中,
6、进行集中或异地的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性管理,并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住宅环境的协调,提供工作、学习、娱乐等各项服务,营造出具有多功能的信息化居住空间。智能小区是对有一定智能程度的住宅小区的统称。智能化小区的基本智能被定义为“居家生活信息化、小区物业管理智能化、IC卡通用化”。智能小区建筑物除满足基本生活功能外,还要考虑安全、健康、节能、便利、舒适五大要素,以创造出各种环境(绿色环境、回归自然的环境、多媒体信息共享环境、优秀的人文环境等),从而使小区智能化有着不同的等级。,第二节 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一、火灾过程的基本规律火灾形成的原因包括:人为造成火灾、电气事故造成火灾、可燃体自燃或爆炸形成火灾。
7、火灾发生时烟雾浓度的变化情况是一个重要参数。火灾形成及蔓延的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火灾的初始阶段火灾初始阶段能进行早期灭火,就可将火灾损失降低在最低程度。火灾的初始阶段最显著的特征是产生大量烟雾气,所以建筑物内应优先考虑选择感烟探测器进行信号检测。火灾初始阶段一般情况所占时间较长。,(二)火灾的引燃阶段此阶段室内的烟雾气浓度已达相当水平,因此增长缓慢,但是蓄积的热量使环境温度迅速升高,遇明火极易点燃,这个阶段所占的时间较短。引燃阶段最显著的特征也是产生大量烟雾气,因此火灾的初始阶段和引燃阶段合称为初期引燃阶段。,(三)火焰燃烧阶段也称充分燃烧阶段。在这个阶段,室内可燃物充分燃烧,产生大量
8、可见光,室内温度迅速上升,火势迅速蔓延,当燃烧产生的热与通过外围结构散失的热量逐渐平衡后,室内温度基本上维持恒定,此时已形成火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般是以探测物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物理现象为机理,根据物质燃烧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换和物质转换,来确定是否有可能发生火灾。,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是人们为了及早发现和通报火灾,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设置在建筑物中或其他场所的一种自动消防设施。火灾报警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由:火灾探测器、火灾报警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具有其他辅助功能的装置组成。火灾探测器是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最基本和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它将火灾发生初期所产生的
9、烟、热、光转变为电信号,输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经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处理后,发出报警或相应的动作。根据火灾探测方法和原理,目前世界各国生产的火灾探测器可以分为感烟式、感温式、感光式、可燃气体探测式、复合式等主要类型。,(一)感烟火灾探测器感烟火灾探测器对燃烧或热解产生的固体或液体微粒予以响应,可以探测物质初期燃烧所产生的气溶胶或烟粒子浓度。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大量采用这种“早期发现”的探测器。(二)感温火灾探测器感温火灾探测器响应异常温度、温升速率和温差等火灾信号,它是一种动作于引燃阶段后期的“早中期发现”的探测器。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可靠性高,但灵敏度较低。常用的有定温型、差温型以及差定温型。感
10、温探测器主要作用于不适合或不完全适合感烟火灾探测器的一些场合。,(三)感光火灾探测器又称为火焰探测器或光辐射探测器,它主要分为红外光火焰探测器和紫外光火焰探测器两类。它属于“中期发现”的探测器。因此在工程上适于某些特定环境,即火灾形成初期极短,或者无引燃阶段的场合,作为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的补充。(四)复合式火灾探测器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探测器,其目的在于解决单一参数检测在某些环境不甚可靠的问题。然而由于产品质量和价格方面的影响,复合式火灾探测器使用尚不普遍,工程中往往采用多种探测器组合式配置来代替使用复合式探测器。,(五)气体火灾探测器这类探测器主要用于易燃、易爆场所中探测可燃气体(粉尘)的
11、浓度,一般调整在爆炸浓度下限的1516时动作报警。可燃气体探测器目前主要用于存在可燃气体的场所,如:宾馆厨房或燃料气储备间、汽车库、压气机站、过滤车间、溶剂库、炼油厂、燃油电厂等。这是一种极具发展前途的火灾探测器。,例题:下列关于火灾探测器的选用正确的是(ABCD)A.汽车库可选择气体火灾探测器B.火灾形成初期极短的环境可选择感光火灾探测器C.不完全适合感烟火灾探测器的一些场合可选择感温火灾探测器D.单一参数检测在某些环境不甚可靠时可选择复合式火灾探测器E.无引燃阶段的场合可选择感烟火灾探测器,三、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是整个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的核心,必须具备如下功能:(一)声光报警功能(
12、二)故障检测功能(三)记忆功能(四)联动输出功能(五)备用电源(六)联网功能,火灾报警器一般均按其功能适应范围分为:(1)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用于某一个或数个特定警戒区域的报警控制,与火灾探测器直接连接,处理各种报警信息;(2)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用于整个建筑物或小区的报警控制,一般不与火灾探测器连接,而与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相联,处理区域级火灾报警控制器送来的报警信号,常使用在较大型系统中。,四、消防设备联动控制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后应进行手动或自动的消防联动控制。消防设备联动控制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一)消防设备供电建筑物中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设备的联动控制系统的工作特点是连续、不间断。为了保证
13、消防系统供电电源的可靠性,应设有主供电电源和备用直流供电电源。消防自动监控系统的主供电电源应是专用电源,以保证设备可靠运行。,(二)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当主供电源发生故障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确保消防联动设备正常工作。(三)消防设备的联动实现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高层建筑的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应具有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卤代烷灭火系统、防火卷帘门、警铃等联动控制功能。当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五、灭火控制系统建筑物内的灭火系统根据灭火介质分为:自动水灭火系统、自动气体灭火系统(后者又分为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卤代烷灭火系统)。(一)自动水灭火系统自动水灭火系统是建
14、筑物内最主要的灭火系统。根据系统构成和灭火过程可分为: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室内自动喷淋水系统。在火灾发生时,自动报警系统将火灾报警信号传送至消防中心控制室,并通过联动使消防中心常开触点闭合,启动消防水泵进行灭火。,注意:若建筑物内消防水管网中只装设防止管网爆裂的安全阀而未装压力继电器,不宜采用联动控制而直接启动消防水泵,因为火灾报警按钮启动的同时并不意味着消火栓的使用,消防水泵启动而不喷水可能造成管网过压而爆裂。应通过消火栓按钮启动消防水泵。这样启动消防水泵和启用消火栓(放水闸阀打开)几乎同时进行,则不会出现上述问题。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高层建筑及建筑群体中:消火栓灭火系统与自动
15、喷淋(洒)水系统应同时设置。,自动喷淋水系统可分为:干式、湿式、雨淋式、喷雾式、预作用式。干式和湿式的区别:主要在于管网在正常状态下是否有消防水存在。雨淋式与湿式的区别:主要是采用雨淋阀而非湿式报警阀控制消防水流。喷雾式:是用于局部环境而取代卤代烷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其灭火效果虽不及卤代烷灭火系统,但却防止灭火时及灭火后的环境污染。,预作用式自动喷淋水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水灭火系统;预作用是指火灾报警系统报警的同时,通过联动控制水喷淋系统管网排气钮预先排除管网内压缩空气,使灭火时消防水能迅速进入管网。优点:(1)克服了干式喷淋系统在喷头打开后需先放走管网内的压缩空气才能让消防水进入的缺点;(
16、2)避免了湿式喷水灭火系统存在消防水渗漏而污染室内装修的弊病。当前建筑物中应用得最广泛的仍然是湿式喷淋水灭火系统。是目前首选的自动水喷淋灭火系统。,(二)自动气体灭火系统目前工程上采用的自动气体灭火系统主要是指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和卤代烷灭火系统。二氧化碳和卤代烷均属于气体灭火介质。二氧化碳灭火机理主要是对可燃物质起窒息和少量冷却降温作用,卤代烷的灭火原理则基于抑制燃烧的化学反应过程,因此卤代烷灭火速度快,灭火效果优于二氧化碳。然而卤代烷气体对大气臭氧层具有破坏作用,属于限制使用的消防灭火介质,同时它可能对文物、重要文献、珍品和重要的音像制品有一定破坏作用,因此国家规定不得在存储上述物品的环境中采
17、用卤代烷灭火系统。,近年来,要求采用一种新型的灭火介质,烟烙尽代替卤代烷,不过烟烙尽价格过高,因此选用时应谨慎。此外,卤代烷的价格也远高于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卤代烷气体在一定温度和一定压力下均可以以液态储存。作为灭火剂释放出来后又成为气体状态,在灭火后不留痕渍,且不导电,但均对人体有害。所以在工程上通常将气体灭火系统作为自动水灭火系统的补充,用于一些重要的资料文献和储品库,以及电力、电信和大中型计算机房的灭火。,例题:建筑物内最主要的灭火系统是(C)A.二氧化碳灭火系统B.室内消火栓灭火系统C.自动水灭火系统D.自动气体灭火系统例题:当前建筑物中应用得最广泛的是(C)灭火系统。A.干式喷淋水B
18、.雨淋式喷淋水C.湿式喷淋水D.喷雾式喷淋水,第三节 保安监控系统,一、保安监控系统概述保安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防盗报警与监听监控系统、出入口监控系统、闭路电视监视系统、紧急报警系统、巡更管理系统、周界防卫系统等。,二、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是在重要场所安装摄像机向监视中心提供实时现场信息,同时还可以录像,录下报警时的现场状况,供分析研究使用,它的功能可分为:摄像、传输、控制、显示记录四个部分。,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规模可根据监视范围的大小以及监视目标的多少来确定,监视系统的大小一般根据摄像机的数量划分为:(1)小于10个的为小型电视监控系统;(2)10100个之间的为中型电视监控系统;(3)大于10
19、0个的为大型电视监控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闭路电视监控技术也从传统的模拟视频监控系统向数字化多媒体网络监控系统发展。,三、防盗报警系统防盗报警系统是在探测到防范现场有入侵者时能发出报警信号的专用电子系统,一般由探测器(报警器)、传输系统、报警控制器组成。探测器检测到意外情况就产生报警信号,通过传输系统送入报警控制器发出声、光或以其他方式报警。根据工作原理不同探测器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一)开关报警器(二)玻璃破碎报警器(三)周界报警器各种防盗报警器由于工作原理和技术性能的不同,往往仅适用于某种类型的防范场所和防范部位,因此需要根据防范场所和防范部位的不同来选择防盗报警器。,四
20、、出入口控制系统出入口自动控制系统也叫门禁系统,一般由计算机、电子锁、识别卡等组成。,识别卡和读卡器两种工作方式:(1)接触式:即识别卡必须插入读卡器内或在读卡槽中滑动,才能读到卡上信息。如磁卡、IC卡等。(2)非接触卡:目前使用的是RF(射频)卡。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卡片中埋有无源调谐电路,当卡片靠近读卡器时,由读卡器测出卡片上调谐电路的共振频率并传至控制器上译成数据信息。在身份识别和认证手段上,除了采用卡片方式,目前还开发出了人像、视网膜识别、指纹识别、掌纹识别、声音识别等技术。,五、访客控制系统访客控制系统在住宅楼的每个单元首层大门处设有一个电子密码锁,每个住户使用自己家密码开锁。此密码可根
21、据需要随时修改,以保证密码不被盗用。此系统还具有报警和求助功能。访客可视对讲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在大门入口处增加了摄像机,各住户对讲分机处设有显示屏。,六、停车场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具有自动半自动收费、打印报表等功能。适用于:(1)短时间(计时)停车用户;(2)月季票用户;(3)储值票卡的用户。停车场管理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1.车辆出入的检测与控制:通常采用环形感应线圈方式或光电检测方式。2.车位和车满的显示与管理:有车辆计数方式和车位检测方式等。3.计时收费管理:无人的自动收费系统、有人管理系统等。,第四节 照明控制系统,二、照明控制系统智能建筑中,照明监控系统按其控制功能分为:(1)环境照
22、度控制,即保证建筑物内各区域的照度及视觉环境而对灯光进行的控制;(2)照明节能控制,即为了节约电能对照明设备采取的控制。,(一)办公室照明系统监控照明调光系统通常是由调光模块和控制模块组成。(二)楼梯、走廊等照明监控照明系统的DDC监控装置依据预先设定的时间程序自动地切断或打开照明配电盘中相应的开关。(三)障碍照明监控高空障碍灯一般装设在建筑物或构筑物凸起的顶端,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同时还要设置备用电源,利用光电感应器件通过障碍灯控制器进行自动控制障碍灯的开启和关闭,并设置开关状态显示与故障报警。,(四)建筑物立面照明监控投光灯的开启与关闭由预先编制的时间程序进行自动控制,并监视开关状态,故障
23、时能自动报警。(五)应急照明的启停控制当正常电网停电或发生火灾等事故时,事故照明、疏散指示照明等应能自动投入工作。监控器可自动切断或接通应急照明,并监视工作状态,故障时报警。,第五节 给水排水控制系统,一、给水系统智能楼宇中生活给水系统通常有三种形式:(一)采用恒压(或变压)供水(二)采用高位水箱、低位水池给水系统(三)超高层建筑除设置高区水箱外,还要设置接力泵和中区水箱。二、排水系统生活排水系统分:集水坑排水、污水池排水,其监控原理相同。排水系统是由污水池(集水坑)、污水泵(排水泵)、液位传感器等构成。,第六节 热交换系统,二、供热系统的监控供热系统的作用是为用户提供供暖、空调及生活用热水。
24、供热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锅炉供热系统和热交换系统。锅炉供热系统的监控:供热锅炉房的监控对象可分为燃烧系统、水系统两部分,采用直接数字控制器DDC进行监控,并把数据实时地送入中央监控站,根据供热的实际状况控制锅炉及循环泵的开启台数,设定供水温度及循环流量。,第七节 空调控制系统,一、空调系统分类(1)按照负担空调负荷所用介质分为:全空气空调系统、全水空调系统、空气水空调系统、制冷剂空调系统;(2)按被处理空气来源分为:封闭式(全部回风式)空调系统、直流式(全部新风)空调系统、混合式(新风与一次回风或两次回风混合);(3)按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可分为: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分散式空调
25、系统;(4)此外还可分为:定风量、变风量空调系统,低速、高速空调系统,工艺性、舒适性空调系统,一般性、恒温恒湿性空调系统等。,智能建筑中多采用半集中式空调系统:(1)营业厅、多功能厅等公共场所采用集中式系统(全空气系统);(2)办公室、客房等采用新风与风机盘管系统(空气水系统),将集中与分散灵活地结合起来,实现了灵活控制与节能的统一。,二、空调节能控制集中式空调系统实际热交换量远小于设计值,这将造成电能不必要的浪费。变风量空调系统由于具有节省能源、控制灵活等优点,逐步被国内采用和推广。随着交流电机的变频调速技术已日趋完善,使得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变频节能控制成为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一个重要的发展方
26、向。,第八节 集成控制系统,一、智能建筑集成控制系统的功能智能建筑集成控制系统具有信息汇集、综合管理各个子系统、共享信息资源三个功能。二、集成控制系统的结构,五、集成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从集成系统实施的角度来看,系统集成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物理层集成2.网络层集成3.应用层集成智能建筑集成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1.需求分析2.总体设计3.子系统设计,第九节 建筑智能化基础知识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一、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一)功能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包括:空调、给水排水、供配电、照明、电梯等子系统。建筑设备实现自动化的基本功能主要为:动态监视并控制各种机电设备的启停;自动检测各种设备的
27、运动参数;根据外界条件及负载变化自动调节各种设备使其工作于最佳状态,并达到节能目的;检测并及时处理各种意外、突发事件,实现对建筑物内各种机电设备统一管理、协调控制。,(二)运行管理1.控制计算机保持开启。2.定时对系统相关数据进行备份。3.控制点定义、预定日程表等参数不可随意修改。4.新增被控制设备要注意继电器触点容量。5.保持设备表面清洁。6.严禁于控制电脑上运行自带软件及游戏。7.当有“危急告警”发生时,立即查明及检修。8.一切元器件、线路不得随意更改。9.网络控件器、控制计算机故障应于4小时内修复;现场控制器、扩展模块故障应于8小时内修复;中间继电器故障应于2小时内修复。,二、火灾自动报
28、警与联动控制系统(一)功能火灾报警系统(FAS)自成一个独立的系统。由独立的消防控制室、控制主机、探测器、控制模块等组成。具有自己的网络系统和布线系统,以实现在任何情况下,该系统都可以独立运行、操作和管理。1.报警功能当火灾探测器检测到火灾发生,并把警情传送到控制主机,控制主机确认发生火灾时,在报警器上发出声光报警,并显示火灾发生的区域和地址编码并打印出报警时间、地址等信息,同时向火灾现场发出声光报警信号。2.火灾灭火及消防联动在火灾报警器发生报警信号的同时,火警控制器可实现手动自动控制消防设备。,(二)消防报警与联动控制设备运行管理1.监控中心保安员负责监控室内消防设备(报警系统、BTM系统
29、、联动柜等)24小时运行操作、监控、记录。显示火警信号后,应立即派人前往观察。确认火情后,通过广播和警铃疏散人员并启动相应灭火设备。2.如有设备故障,监测中心值班人员及时通知工程部进行维修处理。3.当日保安员要负责监控室的清洁工作,保持地面、墙壁、设备无积尘、水渍、油渍。4.工程部根据弱电系统设备保养规定和消防设备保养规定,对消防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5.工程部和保安部每月按期对大厦消防系统进行模拟检测,确保消防设备处于正常状态。6.消防系统如因维护或其他原因要暂时改变消防警报与联动控制系统的状态(如手动自动等),应由工程部书面通知保安部,并提出相应的临时措施,确保消防安全。,三、安全防范系统
30、(一)功能1.电视监控子系统对建筑物内的主要公共活动场所、通道、电梯及重要部位和场所等安装摄像机并进行有效监视和记录。对重要部门和设施的特殊部位,应能进行长时间录像。在接到报警系统和出入口控制系统的示警信号后,还可以进行实时录像。2.出入口控制系统对楼内(外)通行门、通道、重要办公室门等处设置出入口控制装置。系统应对被设防区域的位置、通过对象及通过时间等进行实时控制和设定多级程序控制。系统应有报警功能。,3.防盗报警子系统应根据各类建筑安全防范部位具体要求和环境条件,要分别或综合设置周界的防护、建筑物内区域或空间防护、重点实物目标防护系统。在监测到有非法侵入时,及时向有关人员示警。一旦有报警便
31、记录入侵时间、地点、同时向监视系统发出信号,录下现场情况。4.电子巡更子系统在社区内各个要害地点和部位设有专门的巡更确认点,保证巡更值班人员能够按巡更程序所规定的路线与时间到达指定的巡更点,进行巡视,不能迟到,更不能绕道。一方面可以对保安人员出勤进行准确的管理,另一方面对保安人员的安全进行充分的保护。,(二)保安监视系统运行管理保安监视系统运行管理规定如下:1.保证系统不间断电源的开启。2.系统不间断电源严禁使用监视设备以外的负载。3.监视摄像头的电源插座严禁使用其他负载。4.未经主管工程师的同意,严禁修改系统参数。5.系统参数修改后应记录在当值日志上,并及时通知当值监控员。6.每天巡查系统运
32、行情况一次,发现异常立即处理,并记录在当值日志上。7.系统有关的参数修改和重大维修都应记录在保养表格上。8.摄像头的探测报警器、矩阵开关、监视器等设备发生故障应立即修复或更换。系统线路故障必须以最快速度恢复,最长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工作日。监视器和线路故障应于两个工作日修复。有关的维修情况记录在当值日志上。,四、办公自动化系统(一)模式与功能1.事务型办公系统功能:信息的生成与输入、信息的加工与处理、信息的存储与检索、信息的复制、信息的传输与交流以及信息安全管理等。对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事务处理型办公系统,应能担负起电视会议、联机检索和图形、图像、声音等处理任务。2.管理型办公系统具备事务型的全部功
33、能,应增加管理信息系统(MIS)功能。3.决策型办公系统具备管理型的功能,增强辅助决策功能,具有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组成的决策功能。,(二)运行管理1.所有网络设备保持24小时运行。2.每天用相应工具整理主、备服务器磁盘碎片。3.保持设备表面清洁。4.严禁于网络设备上运行自带软件及游戏。5.严禁私自接触互联网系统。6.机房空调应保持开启。7.根据保养计划做设备保养。8.各设备运行参数、接线、元器件、不得随意更改。9.防火墙、服务器、主干交换机路由器故障应于4小时内修复;接入交换机及网络线故障应于8小时内修复。,五、通信自动化系统智能建筑的自动化通信系统是保证建筑物内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基础,同时与外部通信网相联,与世界各地互通信息。智能建筑物内部的信息互通指建筑物的设备设施的综合信息管理;消防自动报警及灭火;防盗报警及监控;共公广播音响;停车场自动收费管理;物业管理人员内部信息互通及资源共享,用户的投诉、建议、查询、维修申请等信息管理。与外部通信网相联进行信息互通指智能建筑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实现对外的多功能全方位的信息互通。,谢谢大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74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