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时代教育的发展.ppt
《工业时代教育的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时代教育的发展.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 工业时代教育的发展,学习目标,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现代教育发展的背景。掌握公立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教育世俗化的进展,教育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内涵和进展,了解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变革。理解工业革命与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重难点各国公立教育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教育心理学化思想及影响。教育科学化思想的内容和意义。现代大学的理念及影响。,第一节 工业革命及其影响,教育的巨大变化,公立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与普及,推进了国家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科学化运动的发展,推进了实科教育和教育世俗化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兴起,促进了科技的传播和应用。教育心理学运动,促进了人们对教育教学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研究型大学的
2、建立,奠定了现代大学精神的基础。大学服务职能的形成,密切了高等教育与工业社会的联系。,工业革命对时代的影响,一、政治的民主化 工业革命打破了等级制度,平民社会随之产生,扩大选举,实行普选成为时代人民的要求。选举权的扩大和普及强调个体受教育的意识,只有提升文化,才能从参与政治生活,提高社会地位。各国自由主义政党谋求国家世俗化和教育世俗化的努力中取得了重要成就。通过议会制,各种教育法律得以颁布和实施,从而推动初级义务教育的发展。二、工具理性的兴起,科技进步使得科学的世界观最终取代了宗教的世界观,人们科学理性的观念提升。科技进步促进了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促进了工具理性精神的成熟和完善,人类希冀借助科
3、学、理性的途径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控制的目的。工具理性强调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注重技术上的精确性和可计算性,以客观结果为衡量依据的科学精神从自然领域渗透到社会各领域。,三、哲学思潮的繁荣: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证主义哲学、唯意志主义哲学、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等哲学思潮的出现,为教育思想提供了理论来源。四、心理学的发展:联想主义心理学、理性主义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第二节 教育思想的多元化,功利主义教育思想时间:19世纪2030年代国家:英国代表人物:杰里米边沁、詹姆斯穆勒、约翰穆勒斯宾塞、思想:(1)教育要实现最大多数人得最大幸福。(2)道德教育应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4、3)课程以实用知识为主。(4)开展多样化的教育。,评价:促进了英国教育改革,如伦敦大学的建立,在办学理念上比较注重实用知识课程的学习。国民教育思想(1)裴斯泰洛齐的国民教育思想(2)德国的国民教育思想费希特的新教育主张第斯多惠的国民教育主张评价:裴氏教育思想直接影响了德国国民教育的发展和革新,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国家:德国代表人物:洪堡、歌德、席勒、沃尔夫思想:(1)强调学习古典语言。文学、历史等人文学科(2)强调在教育中尊重人性,重视人性的和谐发展,促进人得身体和精神的均衡。(3)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一切力量,陶冶人成为完美的人。评价:对19世纪德国的教育产
5、生了重大的影响,尤其是洪堡教育改革促使德国建立了新的教育体系。,三种教育思想的比较,第三节 国家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一、英国的公立教育制度原先,英国的初等教育基本是由宗教和慈善团体办理的,后来英国政府逐渐加强了对初等教育的干预。1、通过立法手段加强对教育的控制权 1806年怀特布雷德提出的校区学校法案是国会首 次以国家的名义讨论国民教育问题,从而改变了国家不过 问教育的传统。1833年,国会通过了一项教育补助金法案,这既是英国政府正式干预教育的开始,也是英国教育从宗教教派活动或民间活动向教育国家化发展的转折点。,1870 年,国会通过的初等教育法表明英国政府全面承担起国民教育的职责,标志着英国
6、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2、设置教育管理机构 1839年首次成立了枢密院教育委员会;1856年枢密院教育委员会改组为枢密院教育局,到了1899年改为议会直属的教育署,在英国教育史上第一次统一了对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领导权,从此初步形成了英国教育领导体制的国家化。,二、法国的公立教育制度 1、1802年,拿破仑政府颁布了公共教育基本法,旨在建立一个统一、集中的国家教育行政体系。,此后又颁布了关于帝国大学条例的政令,建立了帝国大学及大学区制,这种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一直延续了近两个世纪。2、基佐提出了一项大力发展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基佐法案,它扩大了地方在管理教育上的部分自主权,但中央集权式的性
7、质未变。,3、19世纪80年代,全面推行普及义务初等教育成为法国政府最主要的目标之一,费里法案确立了法国国民教育的义务、免费和世俗性三条原则,为以后法国国民教育近百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三、美国的公立教育制度 美国的公立教育制度是在公立学校运动中建立起来的,公立学校运动是指广泛建立由公共税收维持、公共行政机关监督、向所有儿童免费开放的初等学校制度的运动。贺拉斯曼的公立学校思想和教育活动为19世纪美国公立学校运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被誉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到1865年,美国大多数州都建立了公立学校制度,大量儿童获得了初等教育。美国公立学校的建立奠定了美国教育制度的基础。,公立学校运动的内容1、建
8、立了以州为主的教育领导体制。2、确立了征收教育税制度,征收教育税成 为稳定的公共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3、促进了师范教育的兴起。4、加快学校内部教学改革。,四、德国的公立教育制度德国被认为是最早建立公立学校制度的国家,马丁路德被公认为是近代国民教育和普及义务教育的理论先驱1872年,德国政府颁布了普通学校法,规定614岁的8年初等教育为强迫义务教育阶段,到19世纪末,实现了初等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所以德国成为世界上最早推行义务教育和实现义务教育的国家。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新的办学精神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继教学之后的另一项重要职能。,第四节 城市化与教育变迁,工业革命
9、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世界教育的发展也进入到了世俗化时期,教会相继失去了对生活与思想的各个领域的控制。教育已成为一种公民权利,从而成为整个社会关心的事业,而不再是仅仅为私人和地方所关心的事业。一、教育世俗化运动二、实科中学的快速发展三、女子教育的兴起四、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教育世俗化运动,(一)英国的教育世俗化在英国,除了公学和许多为上等和中等阶级设置的私人学校意外,还有为劳动阶层设立的慈善学校。这些学校大部分属于非国教派的“皇家兰卡斯特协会”和国教派的“全国贫民教育促进会”。1、1833年,英国政府开始对这两个协会提供补助金,由它们向中小学发放。2、1862年,枢
10、密院教育委员会修订了拨款管理标准,这项补助金需要根据考核结果而定,没有通过考核的学校不能获得补助金。这一制度一直实行到1895年。3、1870年英国颁布了初等教育法,标志着英国初等教育经过漫长的民间办学和公助民办阶段之后,教会和私人对教育的控制权逐步削弱,公立教育制度正式得到了确立。但该法案是英国教育史上最典型的 一个妥协的产物,实质上没有触动原有的私人办学体制,使英国的 初等教育形成了公立体制和私立体制并存的格局。,(二)美国的教育世俗化,在美国,1917年的联邦宪法中就规定人民享有宗教信仰的自主权,却没有设置国教。1、公立学校运动确立了以州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克服了教育分散自治的传统观念;
11、反对教会学校与公立学校一样分享公共基金及税收,基础教育的控制权开始由私人和教会之手转移到地方或州的行政当局手中。2、1842年,纽约州的 一项法律规定:“任何学校都不得教授、灌输或实践宗教教派的教义或教务,违背者不能分配给任何资金。”这一法律后来被其他各州借鉴,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教育与宗教分离的原则,使教学内容逐渐脱离教会控制,进一步走向世俗化。,(三)法国的教育世俗化,1、17、18世纪,法国的教育基本上是由教会控制的。2、19世纪初,拿破仑在教育上实行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但教会势力依然强大。初等教育统一由教会管理,但处于国家的监督之下,并由国家给予津贴。3、1881年和1882年两次颁布的
12、费里法案对法国初等国民教育世俗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该法案的一项内容就是废除法卢法案中教会监督学校及牧师担任教师的特权,取消公立学校的宗教课,改设道德与公民课,确立了国民教育义务、免费喝世俗化三原则,为后来法国初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4、1901年,所以得宗教团体都必须申请并得到政府批准才能继续办学。1904年,在孔布执政时期,各宗教团体在神职人员指导下进行的一切教学都被禁止。,(四)德国的教育世俗化,德国的教育世俗化运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德国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基本由教会管理。直到1787年,普鲁士才正式成立了高级学校委员会,负责管理普鲁士境内的中等和高等学校。自181
13、5年“神圣同盟”成立之后,德国教育世俗化进程开始出现倒退。1872-1879年间,新任宗教与教育部大臣法尔克对德国教育制度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他强调国家对教育的责任,取消了教会管理初等教育的权力,交由政府官员担任的督学负责。,实科中学的快速发展,实科中学是近代欧美国家实施实科教育的一种中等学校类型随着近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用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实科教育在欧美发达国家日渐受到广泛重视。,德国的实科中学,德国是兴办实科教育较早的国家。1832年,普鲁士率先颁布了实科中学毕业考试章程,标志着实科中学得到了政府的承认。1901年,德国进行了教育改革,实科中学获得与文科
14、中学、文实中学相等的权利,其毕业生可以升入大学。,英国的实科中学,英国的实科中学出现于18世纪,振兴在19世纪中期。当时,英国正发生着古典教育与科学教育之间的辩论。以斯宾塞、赫胥黎为代表的教育家和科学家,抨击古典教育,力倡科学教育。1870年初等教育法颁布实施后,英国的实科学校和技术学校迅猛发展。,美国的实科教育,1751年,美国政治家、教育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创办了费城文实学校,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所将古典课程与现代实用学科相结合、兼顾升学与就业双重培养目标的中等学校。,女子教育的兴起,法国大革命,孔多塞第一次提出了“给妇女以全部公民权的主张”。工业革命的历史性要求成为妇女参与教育的重要前提,使妇
15、女尤其是劳动人民家庭的妇女走出家庭,投身社会劳动,并使其在社会化劳动中,在经济上获取一定的独立地位,从而争取妇女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上的权利。,英国女子教育,19世纪上半叶,英国中等教育主要被男子控制,女子教育受到忽视。186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捐款学校法。该法案规定,女子学校和男校同样得到捐赠款的资助;女子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到19世纪末,从小学到大学,英国女性和男性一样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越来越多的女性受到了正规教育。,德国女子教育,1872年,德国女子中等学校教师会议在魏马召开,并成立了“女子中等教育协会”。德国著名的妇女运动领袖海伦朗格在1887年提出了一项改革女子教育
16、的方案。1894年,普鲁士颁布了普鲁士女子高等学校章程到1908年,德国建立了一套女子学校体系,为916岁的儿童设立了女子中学和高等女子中学,提供了2年普通课程或者4年培养小学和初中师资的师范课程。,法国女子教育,法国直到1867年,在维克多杜律伊的影响下,女子教育才受到重视。1877年,卡米耶塞对女子教育进行了改革,三年后建立了国立中学。1883年,卡米耶塞在塞弗勒创办了师范学校,培养公立女子中学的师资。与德国相仿,法国女子学校的男校长都已由妇女取代。,女子教育的兴起和强调是对教育平等的推动,也是对妇女权益的保障,为妇女的解放和进入社会贡献力量铺平了道路。,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19世纪70年
17、代在工业革命的背景下,以传授生产科学技术原理为主要特征的职业技术学校应运而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社会对劳动力文化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相适应,各国也日益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英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英国职业技术教育制度的真正形成是在19世纪中后期。1853年,英国政府成立了负责中等教育和技术教育的专门机构-科学和艺术局,对实施科学和艺术教育的学校提供资助。从1860年开始,科学和艺术局实施了科学教育考试计划,制定了教学大纲,这是英国建立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开端。1881年成立了以塞缪尔森为首的皇家技术教育委员会。1887年,全国技术教育促进会成立。经过该组织的努力,1889年英国议会通过
18、了技术教育法案,这是英国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第一个立法,标志着公立职业技术教育制度正式确立。由此英国职业技术教育在19世纪后十年获得了长足发展。,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德国是开展职业技术教育较早的西方国家。19世纪,德国开始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传统的培训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专门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的学校逐渐增多。到1835年,普鲁士的25个辖区设立了20所地方工业学校。,随后德国政府先后两次对这些地方工业学校进行了改革。从1860年开始,创建于19世纪二三事年代的中等程度的职业学校逐渐升格为工科大学,主要进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法国的职业技术教育,19世纪,法国的职业技术教
19、育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兴起和发展起来。1881年,法国成立了一所将高级初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学校-国立初等职业学校,由教育部领导,以训练工头和工匠为宗旨。1892年,法国政府成立了工商实科学校,它的建立标志着法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开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开始致力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其主要标志是1919年7月25日议会通过的阿斯蒂埃法。,美国的职业技术教育,19世纪初,美国开始了产业革命,同时职业技术学校也正式开办。1860年美国工业化发展跃居世界第四位,1890年前后美国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美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领域进行了延伸和渗透。,第五节 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业 时代 教育 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70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