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考试内容改革的.ppt
《小学数学考试内容改革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考试内容改革的.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数学考试内容改革的实践与探究河南省开封市基础教育教研室刘 玉 珠,不 能 无 奈 孙晓天(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考试的话题年复一年,学期复一学期,梦魇般挥之不去。可怕的还有考试之后的那个家长会,孩子的名次、班级的平均分与家长的脸面、老师的业绩联系在一起,那阴霾几乎笼罩在每个人的头顶。难道考试真的应该是这幅模样吗?考试只是一个普通的教学环节。对学生来说,考试的目的就是让他们知道自己离目标有多远。与其他教学环节相比,考试带有回顾与总结的特性,因此考试之前通常伴有比较全面的复习,这也就使考试环节显得更“隆重”。其实,就考试的功能而言,小学阶段无论多么重要的考试,都和日常的作
2、业或课堂练习差不多。只不过规模大、品种全、要求高罢了。,在教育理论工作者眼里,考试的功能就没有这么简单了,而是具有导向、诊断、区分、预测等一系列重大功能。但千万要弄清楚的是,这些仅是提供给成人、教师的理论,一旦将其错用到学生身上,往往就演变成了可怕的“甄别”。考试留给学生那梦魇般挥之不去的感觉,或多或少与这些理论的误用有关。就书面考试而言,考试的内容应以学生学过的为主,并兼有一点拓展的内容。要下功夫避免“偏”、“难”,为追求所谓的区分度,故意挖坑让孩子往里跳的傻事再也不能做了。新课程中包括的诸如空间观念、综合运用、数据处理、情境与数学化等内容,都能为学生留出较宽裕的思考和操作空间,使人人有用武
3、之地,比较适于做考试的素材。而且,考试会自然地带有一点拓展性,使考试成为学习过程的延伸。应对这样的考试,我们的学生肯定会游刃有余,能充分展示他们的聪明才智。而仅以“对、快、准”为目标的考试,实际上是偷工减料、躲避改革责任。推行新课程改革已经多年,能让学生远离这样的考试,足以让人欣慰。,考试可能有激励作用,但这个作用千万不能被夸大。对儿童来说,鼓励容易做到,而激励他们很难。至今也找不到什么有说服力的例证告诉人们该如何把握激励的“度”。于是,明明把握不好,又硬要“激励”,激励也就成了压力的同义语。“人无压力轻飘飘”,这句话用在孩子身上,几乎就会使他们经受心灵的折磨,剥夺他们自然成长的权利。在过度“
4、激励”的作用下,孩子们那刚刚萌发的好奇、自信和对数学的向往,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消耗殆尽。仔细想想,难道不是这样吗?今天的考试以经成为一大社会现象,家长的期待、行政考评的驱动、社会竞争的加剧等交会在一起,形成一股远远超出孩子健康成长之所需的强大推力,成了决定考试价值的基本考量。纵使广大教师、家长对上面提到的那些道理无异议,在现实面前的表现也往往是无奈。这种无奈已经在事实上成了推进新课程改革的瓶颈,人们在无可奈何中已经开始屈服于这一现实了。,真的只是无奈吗?各位还能忆起我们小时候考试的情景吧!记得那时的考试时间都不长,绝无偏题怪题之类的陷阱,也没有严阵以待的监考,答完卷还可以抽空在卷子背面画几个小
5、人儿。考的好时得过奖状,考得差时挨过训斥,但这些完全影响不到我们的快乐和自尊,没有在心灵上投下阴影,大家都很阳光,基本还能健康成长。归根结底,考试要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一种良性的环境力量去为未来强大的中国造就人才。所以,我们该为考试改革做些什么,不能无奈!,课程改革前纸笔考试的状况:,1.纸笔考试是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主要方法2.主要被用于选拔与甄别,改进教学和激励学生的功能被弱化3.主要考察知识的记忆与解题技能(一份试卷)4.客观题比例偏大,主观题、开放题比例很小,甚至没有。强调统一标准,忽视个性差异5.试题去情境化,缺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6.试题呈现形式单一、呆板7.试题孤立、零散,缺乏
6、综合性(主要考查知识点),目前的状况:,1.纸笔测验被过度使用的状况有所改变2.纸笔测验改进教学和激励学生的功能被强调,选拔与甄别功能被弱化3.纸笔测验的考察内容更加全面4.纸笔测验中主观题、开放题比例逐渐增大5.纸笔测验中试题设有生活情境,注意联系生活实际6.纸笔测验的试题呈现形式更加生动、多样7.纸笔测验的试题具有综合性,考试是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评价手段之一,也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社会对考试的弊端有较多的研究,呼吁淡化考试。但对考试的积极作用研究较少。考试可以把教学实践导向应试教育,也可以导向素质教育,关键是看考什么、怎样考。所以研究小学数学考试内容的改革是非常必要,也是
7、非常重要的。,从2001年使用课程标准教材开始,书面考试内容的改革就迫在眉睫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应以课程目标和内容为依据,体现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一、考试命题遵循的基本原则,1、方向性原则:考试评价要以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总体目标为依据。试卷既考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考察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既考察学习习惯,又考察学习过程;既考察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又考察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命题中对于基础
8、知识的考察是必然的,但这些考察不是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是在学生经历了数学活动以后形成的系统数学概念。对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则是考察学生是否具有数学头脑、数学思维、数学意识。这里需要明确是,考察能力不等于出难题、技巧性强的题、怪题等。(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当前的薄弱环节,如学生的书写是否规范、卷面是否干净、整洁,以及草稿的使用习惯、验算习惯等,命题中要有所体现。)关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应综合在各题目中进行考察。,2、科学性原则:命题科学、准确,无知识性错误。表述简炼、专业、无岐义,富有趣味,突出数学学科特点。,3、导向性原则:通过命题考试这根指挥棒要把数学教学引到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
9、学思考、问题解决四项教学目标上来,引到培养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上来。特别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命题,促使学生爱数学、喜欢数学、渴望学数学。,4、人文性原则:依据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求,命题应体现对学生的关爱、鼓励,通过人文关怀,逐渐消除学生对考试的恐惧心理,增强自信,勇于迎接挑战。通过探究试题、解答试题,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5、现实性原则:试题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的内容作为题材,或创设一些学生生活中常见和经历的情境,或近期社会上、学校出现的重大新闻事件,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6、开放性原则:命题侧重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察,不是只依靠记忆来完成的题目,
10、是学生靠自己大脑的思考、靠对知识的理解来解决问题的题目。因此从形式到内容要有一定的开放度,使学生有良好的、自然的、高质量的发挥。,7、层次性原则:体现命题的梯度性,尽量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8、多样性原则:多样性则体现命题图文并茂、形式多样、评价性能强的特点。,9、等级制原则:考试结果以等级形式出现。,二、考试命题内容的改革思路,1、考试命题内容要体现课标在设计思路中提出的几个核心.数感、符号意识(感)、运算能力、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随机现象。(应用意识、统计观念)保持与课程标准目标一致。,2、加大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四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
11、要依课标各学段的具体目标和要求为标准,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中的表现。在具体命题时,要很好把握“了解、理解、掌握、应用”不同层次的要求。在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时,要依据“经历、体验、探索”几个层次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定性定量结合、定性评价为主。每份试卷内容既不偏难也不偏易,以此缩小学生成绩间的距离,让学困生树立自信,看到希望。,双 向 细 目 表,3、增加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要依据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的要求,适当体现在命题中。要设计具体问题情境来考察学生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
12、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教师预设有所不同,也应给于适当的、符合实际的评价。,4、合理设计命题类型,有效发挥题型功能。为考察学生从具体情境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可设计阅读分析问题的命题;为考察学生的探究能力,可设计探索规律的命题;为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设计具体问题情境的命题;为考察学生的创造能力,可设计开放性的命题,以更多地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5、设计实践探索的命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有现实背景的命题,着重考察学生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能用描述性的语言把研究的结果告诉别人。,6、试卷上不过分强调知识点面面俱到:以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实
13、际上注重的是对知识点的考察,而对知识的应用、知识在生活中反映的价值是较为薄弱的,因此,除绝大多数重要的基础知识要考察外,能力培养将成为今后教学改革的方向。所以试卷命题上要注意设计考察数学能力的题目,而不是所学知识点面面俱到。(例:长方形、圆形-阴井盖什么好?为什么?),7、不出有特殊解题技巧的试题。如:植树问题-,8、摒弃考察死记硬背题目以及模棱两可、容易引起争议的题目。如:概念填空、有关0的问题、平均数、中位数、众数-,9、适当减少题量,给学生留有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的提高和发展。,三、考试命题评价的几种策略,1、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情况的评价策略 以往对基础知识的测查
14、,主要集中在评价学生是否记住一个概念的定义,给出或从几个选项中选择出一个有关这个概念的正确例子,或者在几个概念之中找出符合条件的某个概念。但事实上,对概念的理解远不止这些。因此,我们在设计考试题时不仅要关注概念形成的最终结果,更应重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应鼓励学生用图、表等形式把对概念的理解表达出来。同时,我们还应关注知识点的衔接和学习思路的连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基础知识串连起来,形成知识体系,并鼓励学生通过主动学习获得更多、更全面、更丰富的知识。,例1:下面有两个竖式算式。分别比较各式中“箭头”所指的两个数的大小。(2004年开封市三年级试题)(1)1 1 4(2)2 4 5 9 3 2 7
15、6 8 1 0 2 6()6 4()5 7 0()1 2 8()6 7 2 6 1 2 8 0 以上这个试题,学生不可能通过死记硬背数的概念来解决,也不可能用纯计算技能来完成。因此,通过这个试题的测试,促进学生包括教师教学在内,应在学习过程中充分理解基本技能的原理。同时这样的试题也能考察出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扎实程度。,例2:在下图中任意画两条线段,使图中呈现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2008年开封市四年级试题)要考察学生对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特征是否理解,不是看学生能否背会定义,而是看学生能否正确应用这个概念。要从梯形中分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首先要知道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平
16、行,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利用梯形的一组不平行的对边,加一条线段使它平行从而组成平行四边形。要想再分出长方形,就要根据长方形四个角是直角等特点,利用直角梯形的直角边再加一条线段,组成长方形。要使剩下的图形是三角形,重要的是找准画这条线段的位置。如果说知道三种图形的特征是数学知识,那么,选择适当的位置画线段能形成三种图形是数学能力。只会背概念而不会应用,其实是没有真正理解概念。从这个角度看问题,试卷命题只让学生背出什么梯形?什么是平行四边形?什么是三角形?其实根本考察不出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些概念。,例3:下图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易经中的一个主要图像太极图。它反映着宇宙中所有天体(包括地球
17、)性状的普遍规律,是数、形结合的光辉典范。图中阴阳两部分的面积和周长都相等吗?(2005年开封市六年级试题)要完成这个题目,只记住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是无法很好完成的,只有理解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的真正含义,才能正确回答问题。反过来说,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有了真正的理解,即使记不住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也能通过思考自己推算出来。,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情况的评价,应当更多地关注对知识本身意义的理解和在理解意义上的应用。,2、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策略 实践表明,从实际生活中选取命题素材,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潜能,能较好的考查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
18、题的能力,以及掌握数学知识的情况。数学学习应更多的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探索,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更好的理解数学概念的实际意义。同时,也能更好的认识现实世界。试题要贴近生活,锻炼学生学会从身边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学会合理预测和决策,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1:一个电梯的载重量是1000千克,现在有18个同学一起乘电梯,平均每人体重49千克,他们能一次都乘上电梯吗?为什么?(2008年开封市三年级试题)象这个题目如果是三年级下期以上的学生解决,就不是问题了。因为他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但让三年级上期的学生解决,主要目的就是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了。第一,可以考虑用估算
19、的方法解决问题。把18看成20,把49看成50,20乘50等于1000,和电梯的载重量相等。因为把18和49都看大以后乘得的结果是1000,那么,18和49相乘的结果就小于1000,本题答案是他们能一次都乘上电梯。第二,可以先考虑用什么计算解决问题,再考虑解决计算问题。本题用1849的结果和1000相比,比1000小,答案是可乘电梯。比1000大,答案是不能乘电梯。可是1849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不会乘怎么办?接下来可以考虑把其中一个数看作整十数,用口算解决问题;也可以考虑拆开一个数,把18看作99,或者把49看作77,使原来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变成一位数乘一位数,再相加,问题也能得到圆满解决。考察
20、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只是考察学生技能的熟练程度,还要考察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与掌握,以及不同的解体策略的运用。事实也证明了,三年级上期的学生绝大部分都能自己独立解决本题目。,例2:我市出租车收费标准是:起步3千米5元,白天每多行1千米加1元。晚上10时以后,每多行1千米加1.2元,不足1千米的按1千米计算。一次张晓磊同学22:10坐出租车到火车站接爸爸,共行了7.8千米。晓磊应付多少车费?(2004年开封市六年级试题)这个题目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能从生活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进而分析、解决数学问题。“起步价3千米5元”,就是从起步到3千米时收费5元,不足3千米也是5元。而超过3千米有两
21、种情况:“白天每多行1千米加1元。晚上10时以后,每多行1千米加1.2元。”张晓磊是在22:10坐上出租车的,这个信息说明每多行1千米要加1.2元钱。对以上所有信息的分析,使生活上的问题逐渐抽象成了数学问题,再结合已有的数学技能,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例3:某地通讯公司的收费标准有两种:每月打不打电话都要交18元底费,然后每打电话1分钟交费0.15元。不交月底费,每打电话1分钟交费0.22元。如果一个人每月的通话时间累计为150分钟,选择哪种标准比较省钱?如果一个人每月通话时间累计为300分钟,选择哪种标准比较省钱?(2008年开封市五年级试题)这是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学生真正感受数学能解
22、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同时也是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3、考察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评价策略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出发,通过文字和图画反映出一些数学信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现实意义,从而考察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如何。例如乘车、买票、购物、游戏等。,例1:在一次体检时,老师发现:中年级学生,每10人中有2人眼睛近视;高年级学生中,有49人眼睛近视,91人眼睛正常。请你分别求出中年级、高年级学生的近视率。看到你计算的结果,你有什么想法?请用一、两句话把你的想法写下来。(2004年开封市六年级试题)这个题目的价值,不在于计算出近视率是否正确。而在于通过计算的结果看待问题。一般学生的习惯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考试内容 改革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68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