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课件第九讲审计抽样.ppt
《审计课件第九讲审计抽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课件第九讲审计抽样.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讲 审计抽样,【学习目的】了解:审计抽样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理解: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抽样风险与非抽样风险 掌握:属性抽样进行控制测试 变量抽样进行实质性测试,一、审计抽样概述二、抽取样本的方法三、属性抽样四、变量抽样,一、审计抽样概述(一)审计抽样1.审计抽样的含义 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项目(即样本),并根据样本项目的特征推断总体项目特征的方法。,是指审计人员为形成审计结论,拟采用抽样方法审计的经济业务及有关会计或其他资料的全部项目。总体的范围应视审计目的而定。如,审计目的是应 收账款的存在性,其总体就应是应收账款明细账。,是指构成总体的个别项目。,
2、2.审计抽样应当具备三个基本特征(1)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2)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3)审计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该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型的某一特征。,3.审计抽样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1)审计目的的变迁使审计抽样技术的应用成为必然;(2)审计对象的多元化和复杂性使审计抽样成为必须;(3)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为审计抽样的实现提供了客观条件;(4)概率和数理统计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为审计抽样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二)抽样风险与非抽样风险 1.抽样风险(1)定义 是审计人员依据抽样结果得出的结论与审计对象总体特征不相符合的可能性。增加样本规模可以降低抽样风险,
3、但样本规模过大会增加成本。如果对所有的项目都进行测试(即详细审计),就不会有抽样风险。但可能存在非抽样风险。,(2)种类1)控制测试中抽样风险(2种)信赖不足险:是指由抽样结果导致的,对本来可信赖程度较高的内部控制给予较低信赖程度的风险(即低于其实际可信赖程度)。信赖过度险:是指由抽样结果导致的,对本来可信赖程度较低的内部控制给予较高信赖程度的风险(即超过了其实际可信赖程度)。,2)实质性测试中的抽样风险(2种)误拒险:又称a风险,是指抽样结果表明账户余额存在重大错误,而实际上不存在重大错误的风险。误受险:又称风险,是指抽样结果表明账户余额不存在重大错误,而实际上存在重大错误的风险。,风险之间
4、的关系图,信赖不足险,信赖过度险,误拒险,误受险,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抽样风险,非抽样风险,检查风险,2.非抽样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因采用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或方法,或因误解审计证据等而未能发现重大误差的可能性。无论是抽样审计还是详细审计,都无法消除这一风险。,(三)非统计抽样与统计抽样审计抽样可以分为:1.非统计抽样 2.统计抽样,1.非统计抽样(1)含义是指审计人员完全凭借主观标准和个人经验确定样本规模,评价样本结果的方法。这一方法只要运用得当,与统计抽样方法一样可以提供充分、适当的证据。,(2)程序1)计划样本计划样本时,要考虑样本与审计目标或内部控制目标的关系,以及样本量与相关因素的关系。2
5、)选择样本 3)评估结果,2.统计抽样(1)含义 是指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确定样本规模、选取样本、评价样本结果的方法。(2)程序 与非统计抽样相同。,(3)适用范围 有健全的内部控制的被审计单位。(4)优点 1)设计有限的抽样;2)科学地确定样本规模;3)客观地评估审计结果。,(5)种类1)属性抽样*是指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下,为了测定总体特征发生率而采用的一种方法。属性抽样用于控制测试。如:测试“赊帐是否有赊帐管理员批准”这一属性。,样本推断的特征与总体真实特征的允许误差范围。,抽出的样本有多大的比例能代表总体特征。,2)变量抽样是指用来估计总体金额的一种方法。变量抽样用于
6、实质性测试。如:估计应收账款的期末余额。3)货币单位抽样是运用属性抽样的理论估计总体金额误差的一种抽样方法。,3.非统计抽样与统计抽样的区别(4)(1)在抽样风险的计量方面 非统计抽样不能量化抽样风险;而统计抽样能够运用数学方法,量化抽样风险,使抽样风险的计算更加精确,如:可靠程度为95%,审计风险则为5%。,(2)在样本量的确定方面 非统计抽样可能完全运用判断的方法,样本量不准确;而统计抽样运用数学方法确定,样本量准确。(3)在抽样方法方面 非统计抽样,既可以运用统计抽样方法,也可以运用非统计抽样方法;而统计抽样,只能运用统计抽样方法。,(4)在样本审计结果的评估方面非统计抽样,多运用判断来
7、评价样本审计结果;而统计抽样,用数学方法评样本审计结果。,二、抽取样本的方法(一)统计抽样 1、随机抽样即总体中每一个项目被抽取的概率相等。审计人员一般用随机数表进行随机抽样。(1)随机数表,(2)随机数表运用一般按以下四步进行:第一步,对总体项目进行编号;第二步,确定使用哪几位随机数;第三步,确定随机起点和路线;第四步,选取样本。,如:从1号100号发票中选五张。用后三位随机数,以第一行、第一列为随机起点,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路线选取样本。则五个样本为:039、049、059、014、023,2、系统抽样也称等距抽样,是一种按一定的间隔去选取样本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计算抽样间隔,
8、抽样间隔=总体中项目数/样本量;第二步,确定抽样起点;第三步,等距抽取样本。,例从1号100号的销售发票中取五个样本;那么,抽样间隔就为20;假定抽样起点为8;则五个样本为:8、28、48、68、88 系统抽样的缺陷是,当总体不随机排列时,会出现偏差,不宜使用。,(二)非统计抽样1.任意抽样是指审计人员在抽取样本时,不考虑金额的大小、资料取得难易程度等,不带任何偏见。如:不考虑凭证的大小、形状、存放位置的情况下,从挡案柜的凭证中选取样本。,2.区域抽样是以选定的时间段或数字序列中的所有项目作为样本的抽样方法。如:在进行销售和收款内部控制测试时,审计师决定审查5月和10月的所有销售业务,5月和1
9、0月的所有销售凭证就是区域抽样的样本。,三、属性抽样(一)适用范围 控制测试(内控)(二)运行步骤:*1.明确总体和属性,2.明确预计差错发生率(1)定义 估计帐目或内部控制出现差错或异常的频率。(2)预计差错发生率的方法 1)参考历史差错发生率;2)抽少量样本进行测试;3)根据掌握的情况来判断。,(3)差错发生率与样本量成正比例关系差错发生率越高,抽取的样本就应多;差错发生率越低,抽取的样本就应少。,3.确定精确度(1)精确度可以是一个区间(-1%+1%)*如:样本结果预计差错发生率为3%,精确度为1%,则精确度界限为:2%4%。精确度也可以是一个绝对数 1000元,(2)精确度与样本量成反
10、比例关系*精确度越大,差错允许界限越大,抽取的样本就应少;精确度越小,差错允许界限越小,抽取的样本就应多。,4.确定可靠程度(1)可靠程度取决于内控内控健全有效一般可选择90%的可靠程度;否则选择95%或99%的可靠程度。,(2)可靠程度与风险度成互补关系 若可靠程度为95%,则风险度为5%。(3)可靠程度与样本量成正比例关系:可靠程度越高,要求抽取的样本越多;可靠程度越低,要求抽取的样本越少。,5.确定样本数量“样本确定表”(属性抽样推算表)P185,6.确定样本(方法),1、随机数表法(乱数表法)2、系统选样法(等距抽样法)3、分层选样法,7.评价抽样结果,推断总体特征(1)样本差异率=预
11、计差错发生率:样本规模符合抽样要求。(2)样本差异率预计差错发生率:样本规模过小,继续抽样。,思考: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评审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基础上实行()。A、抽样审计 B、逆查法 C、详查法 D、审阅法 A,四、变量抽样*(一)适用范围 实质性测试,(二)方法1.单位平均数抽样 2.差额估计抽样 3.比率估计抽样,1.单位平均数抽样(1)定义通过抽样审查确定样本的平均值,根据样本平均值推断总体平均值和总值。(2)使用范围这种方法适用范围广泛,无论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数据是否完整可靠,甚至在被审计单位缺乏基本的经济业务账面记录的情况下,均可使用该方法。,(3)运行步骤:1)确定抽样目标
12、2)定义审计对象总体3)选定抽样方法4)确定样本量 5)确定样本选取方法6)选取样本,并进行测试7)评价抽样结果,【例】假定ABC公司2008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有2 000个账户,注册会计师要通过抽样函证来审查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8 020 000。1)确定抽样目标确定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2)定义审计对象总体ABC公司2 000个应收账款账户3)选定抽样方法选定平均值估计抽样方法,4)确定样本量 根据货币金额的重要性,确定计划抽样误差(即可容忍误差减去预期总体误差:假使80 200-20 000)为60 000元;根据内部控制及抽样风险的可接受水平,确定可信赖程度为95%,则可信赖程度系数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审计 课件 第九 抽样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61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