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初中复习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尚新莉.ppt
《实验初中复习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尚新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初中复习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尚新莉.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九年级语文组,复习目标:,1、记住作者、文体知识,背诵课文。2、会解释重点词语,准确翻译重点句子。3、明确文章论点、论证思路,领会“生于 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自主复习 梳理知识,1、识记文学常识,背诵课文。2、解释重点词语,翻译课文。3、把握论点、理清思路、认清忧患意识的现实意义,。方法:组内互相检测,疑难问题组内解答。,背诵课文,要求:做到准确,不丢字、不加字、不换字;力争熟练。方法:全体起立,同桌互背,注意纠错。完成任务后,立即坐下。前五名加1分。,挑战第一关:,智勇大闯关,(1)孟子,名_,字_,是_时代人。孟子主张行“”以统一天下,他最早提出了“”的主张。(2)孟
2、子是 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孟子与、合称四书。,文学常识:,轲,儒家,子舆,战国,民贵君轻,仁政,中庸,大学,论语,发于畎亩之中 空乏其身 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而后作降大任于是人也 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被任用使受到贫困之苦了解 辅佐君主的贤士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有所作为责任、使命违背 扰乱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守法度的大臣,这,挑战第二关:重点词语解释,(一)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 2、衡于虑 3、法家拂士(二)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如:苦其心志 2、名词活用作动词 如:人恒过,挑战第三关:文言词语,“曾”通“增,增加,“衡”通“横”,梗塞,不顺
3、,“拂”通“弼”,辅佐,苦:使痛苦,过:犯错误,(三)一词多义 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征于色发于声 舜发于畎亩之中 管夷吴举于士 入则无法家拂士,违背,通“弼”辅佐,拂,发,士,发出,被选拔,狱官,贤士,挑战第四关:重点句子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能。,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3、入则
4、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部的忧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一个人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合作探究 归纳总结 1、第一段举了六个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给你什么启发?2、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论证的?3、列举一个经历磨难然后有所作为的事例。,交流展示 点拨助学,1、第一段举了六个人的事例,他们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实验 初中 复习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61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