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电及全员生产维修管理PTM培训.ppt
《安全用电及全员生产维修管理PTM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用电及全员生产维修管理PTM培训.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全用电及全员生产维修管理PTM培训培训部门:配件车间,安全用电,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二.触 电三、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四、电器火灾的防止五、静电、雷电、电磁危害的防护措施六、触电急救 七.生活中的用电规则八.电气作业管理措施,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三种:电击、电伤和电磁场伤害。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破坏人体心脏、肺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用和机械效应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指电弧烧伤、熔化金属溅出烫伤等。电磁场生理伤害是指在高频磁场的作用下,人会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的症状。,一般认为:电流通过人体的心脏、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危
2、险性比较大,特别是电流通过心脏时,危险性最大。所以从手到脚的电流途径最为危险。触电还容易因剧烈痉挛而摔倒,导致电流通过全身并造成摔伤、坠落等二次事故。,二.触 电,二.触 电,二.触 电,三、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1、绝缘 它是防止人体触及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瓷、玻璃、云母、橡胶、木材、胶木、塑料、布、纸和矿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绝缘材料。应当注意:很多绝缘材料受潮后会丧失绝缘性能或在强电场作用下会遭到破坏,丧失绝缘性能。,1,绝缘、屏护和间距是最为常见的安全措施,三、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2、屏护 即采用遮拦、护罩、护盖箱闸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电器开关的可动部分一般不能使用绝缘,而需要屏护
3、。高压设备不论是否有绝缘,均应采取屏护。,3、间距 就是保证必要的安全距离。间距除用防止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外,还能起到防止火灾、防止混线、方便操作的作用。在低压工作中,最小检修距离不应小于0.1米。,1,绝缘、屏护和间距是最为常见的安全措施,三、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2,接地和接零,1、接地 指与大地的直接连接,电气装置或电气线路带电部分的某点与大地连接、电气装置或其它装置正常时不带电部分某点与大地的人为连接都叫接地。2、保护接地 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外露的不带电导体意外带电造成危险,将该电气设备经保护接地线与深埋在地下的接地体紧密连接起来的做法叫保护接地。由于绝缘破坏或其它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
4、的金属部分,都应采取保护接地措施。如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照明器具及其它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应予以接地。一般低压系统中,保护接地电阻值应小于4欧姆。3、间距 就是保证必要的安全距离。间距除用防止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外,还能起到防止火灾、防止混线、方便操作的作用。在低压工作中,最小检修距离不应小于0.1米。,三、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3,装设漏电保护装置,为了保证在故障情况下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应尽量装设漏电流动作保护器。它可以在设备及线路漏电时通过保护装置的检测机构转换取得异常信号,经中间机构转换和传递,然后促使执行机构动作,自动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三、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4,采用安全电压
5、,这是用于小型电气设备或小容量电气线路的安全措施。根据欧姆定律,电压越大,电流也就越大。因此,可以把可能加在人身上的电压限制在某一范围内,使得在这种电压下,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允许范围,这一电压就叫做安全电压。安全电压的工频有效值不超过50伏,直流不超过120伏。我国规定工频有效值的等级为42伏,36伏,24伏,12伏和6伏。凡手提照明灯、高度不足2.5米的一般照明灯,如果没有特殊安全结构或安全措施,应采用42伏或36伏安全电压。凡金属容器内、隧道内、矿井内等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的环境,使用手提照明灯时应采用12伏安全电压。,三、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加强绝缘就是采用
6、双重绝缘或另加总体绝缘,即保护绝缘体以防止通常绝缘损坏后的触电。,5,加强绝缘,三、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注意事项,1、不得随便乱动或私自修理车间内的电气设备。2、经常接触和使用的配电箱、配电板、闸刀开关、按扭开关、插座、插头以 及导线等,必须保持完好,不得有破损或将带电部分裸露。3、不得用铜丝等代替保险丝,并保持闸刀开关、磁力开关等盖面完整,以防短路时发生电弧或保险丝熔断飞溅伤人。4、经常检查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接零装置,保证连接牢固。5、在移动电风扇、照明灯、电焊机等电气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并保护 好导线,以免磨损或拉断。6、在使用手电钻、电砂轮等手持电动工具时,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工具
7、外壳要进行防护性接地或接零,并要防止移动工具时,导线被拉断,操作时应戴好绝缘手套并站在绝缘板上。7、在雷雨天,不要走进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导线周围20米内。当遇到高压线断落时,周围10米之内,禁止人员进入;若已经在10米范围之内,应单足或并足跳出危险区。8、对设备进行维修时,一定要切断电源,并在明显处放置“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警示牌。,四、电器火灾的防止,电器、照明设备、手持电动工具以及通常采用单相电源供电的小型电器,有时会引起火灾,其原因通常是电气设备选用不当或由于线路年久失修,绝缘老化造成短路,或由于用电量增加、线路超负荷运行,维修不善导致接头松动,电器积尘、受潮、热源接近电器、
8、电器接近易燃物和通风散热失效等造成的。,四、电器火灾的防止,其防护措施主要是合理选用电气装置。例如,在干燥少尘的环境中,可采用开启式和封闭式;在潮湿和多尘的环境中,应采用封闭式;在易燃易爆的危险环境中,必须采用防爆式。防止电气火灾,还要注意线路电器负荷不能过高,注意电器设备安装位置距易燃可燃物不能太近,注意电气设备运行是否异常,注意防潮等。,五、静电、雷电、电磁危害的防护措施,1、静电的防护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静电可以造成多种危害。在挤压、切割、搅拌、喷溅、流体流动、感应、摩擦等作业时都会产生危险的静电,由于静电电压很高,又易发生静电火花,所以特别容易在易燃易爆场所中引起火灾和爆炸。静电防护一般
9、采用静电接地,增加空气的湿度,在物料内加入抗静电剂,使用静电中和器和工艺上采用导电性能较好的材料,降低摩擦、流速、惰性气体保护等方法来消除或减少静电产生。,五、静电、雷电、电磁危害的防护措施,2、雷电的防护雷电危害的防护一般采用避雷针、避雷器、避雷网、避雷线等装置将雷电直接导入大地。-避雷针主要用来保护露天变配电设备、建筑物和构筑物;-避雷线主要用来保护电力线路;避雷网和避雷带主要用来保护建筑物-避雷器主要用来保护电力设备。,五、静电、雷电、电磁危害的防护措施,3、电磁危害的防护电磁危害的防护一般采用电磁屏蔽装置。高频电磁屏蔽装置可由铜、铝或钢制成。金属或金属网可有效地消除电磁场的能量,因此可
10、以用屏蔽室、屏蔽服等方式来防护。屏蔽装置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以提高屏蔽效果。,六、触电急救,1.脱离电源脱离低压电源可用“拉”、“切”、“挑”、“拽”、“垫”五字来概括高压电源,通知供电部门,抛裸金属断路,专用工具拉隔离开关注意事项(1)应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出现的摔伤事故;(2)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接触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衣服;(3)救护人不得使用金属和其他潮湿的物品作为救护工具;(4)为使触电者与导电体解脱,最好用一只手进行,以防救护人触电;(5)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解决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2.救治触电者所受伤害不太严重,静卧休息,送医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七.生活中的用
11、电规则,1.入户电源避免过负荷使用,破旧老化的电源应及时更换,以免发生意外。2.入户电源总保险与分户保险应配置合理,使之能起到对家用电器的保护作用。3.接临时电源要用合格的电源线。电源插头、插座要安全可靠,已经损坏的不要使用,电源线接头要用黑胶布包好。在户外应使用防水胶带。4.临时电源线临近高压输电线路时,应与高压输电线路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10KV及以下0.7米,35KV1米,110KV1.5米,220KV3米,500KV5米)。,七.生活中的用电规则,5.严禁私自从公用线路上接线。6.线路接头应确保接触良好,连接可靠。7.房间装修,隐藏在墙内的电源线要放在专用阻燃护套内,电源线的截面应满
12、足负荷要求。8.使用电动工具如电钻等,须戴绝缘手套。9.遇有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后再救火。10.家用电器接线必须确保正确,有疑问时应询问专业人员。11.家庭用电应装设带有过电压保护的调试合格的漏电保护器,以保证使用家用电器时的人身安全,七.生活中的用电规则,12.家用电器在使用时,应有良好的外壳接地,室内要设有公用地线。13.湿手不能触摸带电的家用电器,不能用湿布擦拭使用中的家用电器,进行家用电器修理必须先停电源。14.家用电器电热设备、暖气设备一定要远离煤气罐、煤气管道,发现煤气漏气时先开窗通风,千万不能拉合 电源,并及时请专业人员修理。15.使用电熨斗、电烙铁等电热器件,必须远离易燃
13、物品,用完后切断电源,拔下插销以防意外。16.发现家用电器损坏,应请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修理,自己不要拆卸,防止发生电击伤人。,八、电气作业管理措施,从事电气工作的人员为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经考试合格取得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核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才能独立作业。电工作业人员要遵守电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坚持维护检修制度,特别是高压检修工作的安全,必须坚持工作票、工作监护等工作制度。,全员生产维修管理-TPM,TPM定义,TOTAL 全公司的,PRODUCTIVE 生产设备,MAINTENANCE 维护(保全),由全员参与的生产维护活动,TPM(Total produ
14、ctive maintenance)=全员生产保全,提高设备效率提高人的效率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品质推进无人化,纵向:从高层到一线员工,横向:所有部门纵横:小集团活动,全员生产维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全员生产维修(TPM)的定义 按照日本工程师学会(JIPE),TPM有如下的定义:(1)以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2)确立以设备一生为目标的全系统的预防维修。(3)设备的计划、使用、维修等所有部门都要参加。(4)从企业的最高管理层到第一线职工全体参加。(5)实行动机管理,即通过开展小组的自主活动来推进生产维修。2.全员生产维修的特点 日本的全员生产维修与原来的生产维修相比,主要突出一个“全”字,
15、“全”有三个含义,即全效率、全系统和全员参加。所谓的全效率,是指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评价和设备综合效率。全系统即指生产维修的各个侧面均包括在内,如预防维修、维修预防、必要的事后维修和改善维修。全员参加即指这一维修体制的群众性特征,从公司领导到相关部门,直到全体操作工人都要参加,尤其是操作工人的自主小组活动。,三、全员生产维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TPM的主要目标就落在“全效率”上,“全效率”在于限制和降低六大损失:(1)设备停机时间损失(停机时间损失)。(2)设置与调整停机损失。(3)闲置、空转与暂短停机损失。(4)速度降低(速度损失)。(5)残、次、废品损失,边角料损失(缺陷损失)。(6)产量损失(
16、由安装到稳定生产间隔)。有了这三个“全”字,使生产维修更加得到彻底地贯彻执行,使生产维修的目标得到更有力的保障。这也是日本全员生产维修的独特之处。随着TPM的不断发展,日本把这一从上到下,全系统参与的设备管理系统的目标提到更高水平,又提出:“停机为零!废品为零!事故为零!”的奋斗目标。,第三部分 改善提案活动,改善提案的意义,TPM中的改善提案活动:是指以企业经营运作为中心,为了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及管理技术水平开展;是公司通过一定的制度化奖励措施引导和鼓励员工积极和主动地提出并实施任何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品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革新建议、改进建议和发明创造等活动。,意思是指把员工的构思及创意性的研
17、究结果记录在规定用之向公司提出,七、全员生产维修体制中的5S活动(1),5S也是全员生产维修的特征之一。所谓的5S是5个日语词汇的拼音字头。这5个词是: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这些看起来有些重复繁琐的单词,恰恰是TPM的基础和精华。一、整理 首先,把要与不要的事、物分开,再将不需要的事、物处理掉。这些不需要的物品包括垃圾、料头、废品、多余的工具、报废的设备等。最后把有用的物品按一定秩序摆放好。对工作场所进行整理之后有如下好处:(1)可以使现场无杂物,道路通畅,改善、增大了作业面积,提高了工作效率。(2)减少了碰撞,保障了生产安全,提高了产品质量。(3)消除了混料差错。(4)有利于减少库存
18、,节约资金。(5)使心情舒畅,提高工作情绪。二、整顿 把有用的物品加以定量、定位,按照其使用频率和目视化准则,科学、合理地布置,摆放整齐,以便快速取用。整顿时注意以下三点:(1)固定地点,一般不要经常变动。(2)使用频率高的靠近操作者,使用频率低的远离操作者,摆放合理。(3)目视化、色彩标记化,即摆放得使操作者容易寻找,一目了然。,七、全员生产维修体制中的5S活动(2),三、清扫 把工作场所周围打扫得干干净净。清扫灰尘、铁屑、垃圾,擦去油污,创造明快舒畅的环境。在清扫时应注意以下几点:(l)自己扫,不依赖清洁工。(2)把设备的点检、保养、润滑结合起来。(3)边清扫,边改善设备状况。四、清洁 清
19、除所有的废水、粉尘、废气污染源,是前几项的深入。五、素养 工人应有良好的个人卫生、礼貌和作风,遵守制度,是一种精神“清洁”。5S活动能否搞好,主要靠组织管理、规章制度,检查考核和坚持不懈四个环节。在日本也有一些企业出现一紧、二松、三垮台、四重来的现象,主要是没有抓住以上四个环节。5S活动的核心是素养,即形成制度,养成良好的习惯,5S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图1-1 5S之间的关系,设备的点检管理,八、实行设备点检制(1),一、设备点检制的医学内涵 人类为了身体健康,发展了一整套完善的医学理论、方法和技术。例如,现代的预防医学包括日常预防、健康检查和早期治疗。与之相对应的设备预防维修,也包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 用电 全员 生产 维修 管理 PTM 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60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