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方案的形成及学生选课指导-石鸥.ppt
《学校课程方案的形成及学生选课指导-石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课程方案的形成及学生选课指导-石鸥.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校课程方案的形成及学生选课指导,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湖南师范大学中心 石 鸥 教 授0731-8872774(办)8855882(家),一、学校怎样形成自己的课程方案?二、学校如何帮助学生选课?三、行政班与教学班如何管理?,一、学校怎样形成自己的课程方案?(1)高中课程结构的变化:新课程方案的最大变化和特征是:在我国课程发展史上首次将学习领域、科目、模块的概念引入课程领域,并以此构筑新的高中课程体系及结构。,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学习领域科目模块,设置学习领域,更好地反映了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研制各科课程标准,指导教师教学,防止陷入学科本位;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
2、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既防止学生基本素养的结构性缺失,体现基础性;又避免学生过早偏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各学习领域由若干教育价值相近的科目组成,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等科目;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用;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多种外语。,关于科目,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了学科内在的逻辑联系;每一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
3、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个模块都有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与建议;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2学分。,关于模块,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教师、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模块的设置,基本上包括三种组成方式:,科目的组成方式,、有些科目采取必修模块+选修系列的形式,如数学、语文、物理、外语等科目,以数学作示例说明(见示例一)。,系列3,系列4,系列2,系列1,数学4,数学5,数学2,数学3,数学1,示例一数学课程结构图,
4、必修模块,选修系列,A、必修模块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内容,数学科目共有5个必修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必修学分总共为10学分。B、选修系列则是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的(它由模块组成)。,示例一说明:,、有些科目采取必修模块+选修模块的形式,如历史、地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科目,以历史作示例说明(见示例二)。,示例二 历史课程结构图,选修模块,历史1,历史2,历史3,必修模块,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世纪的战
5、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示例二说明:A、必修模块是全体高中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历史科目共有三块必修模块,总共6学分。B、选修模块是供学生根据兴趣任意选择的内容。选修模块之间相互独立,没有选修次序之分,学生可任意选择一个模块学习,甚至可选择多个模块同时学习。,、有些科目则直接由若干选修系列或模块构成,学生根据规定和自己的兴趣选择一定模块学习,如音乐、美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科目,以音乐为例(见示例三)。,示例三美 术课程结构图,绘画雕塑,美术鉴赏,书法篆刻,设计工艺,现代媒体艺术,从上述系列中任选3个模块,获得3个必修学分。选修模块之间相互独立,无选修次序
6、之分。,选修系列,一种是基于递进关系的、类似于“串联”性质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有严格的顺序规定,比如要学模块3,就必须先学模块2,要学模块2,就必须先学模块1。外语等必修模块就是典型的“串联”模式.,学生对模块的学习有两种形式,一种类似于“并联”,没有严格的递进关系.学生可以跨越式选择学习,不受模块之间的顺序影响,比如学生既可先学模块2,再学模块1,也可相反,先学1,再学2,也可同时选修模块1和2。历史的选修模块就是典型的“并联模式”(见示例二)。,八个学习领域规范着学生素养的基本范畴,是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习而且是每一年都要学习的,没有选择的余地,因为任何学习领域的缺失都是学生素养的结构性缺失;科
7、目是学习领域的实体,规定着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学习不得缺失的,但不一定每学年都得学,例如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每年都要学习,但在某一学年中可选修这一学习领域的历史科目而不修地理科目。,(2)课程实行学分管理,学分管理是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学分和学生应获得的总学分,以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为毕业标准的弹性教学管理。学分管理必须以选修制为基础,也即要实行必修与选修制。,必修学分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获得的学分,在相同的必修学分下学生学习的内容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相同的必修学分对应于完全相同的必修内容。指所有学生都从一样的内容(必修模块)学习中获得学分,以数学为例,必
8、修学分是10,意味着所有学生都得从相同的内容(5个必修模块)学习中获得这10学分(参见示例一)。,第二,相同的必修学分对应于不一定相同的学习内容。指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内容中获得必修学分,又分两种情况,一如物理、化学科目,以物理为例,它的必修学分是6,也即每一个学生都必须从物理中获得6学分,但物理2个必修模块的共同内容只占4学分,另2学分则由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内容(选修模块)中获得。二如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艺术科目是由若干选修模块或系列组成的,因此其必修学分都是在选修模块或系列中获得。,选修学分则是学生选择不同内容获得的学分,它不但内容可以不同,学分数也可以不同。,课程方案规定了一定的必修内
9、容(模块)与必修学分,保证学生的基础。其中必修学分占80%左右。方案还规定了一定的选修内容,它们又分选修I和选修(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以及自身条件开设的校本课程,构成选修),供学生选择。,1)一个学分通常相当于18课时。2)学生每学年应参加1周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每参加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并持有相关证明,获得1学分3)毕业要求:学生获得144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学分116,包括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选修学分不低于28,其中选修中至少获得6学分;每学年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修得一定学分。,学分管理有几点值得注意:,(二)学校课程方案的形成1、形成学校课程方案的基本
10、思路:结合国家要求与学校实际,一般来讲,不同的学校,课程方案可能不同,有可能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对于一个学校的课程方案来说,其最核心的内容不外乎二个方面:一是学校给学生提供什么课程(模块),一是学校如何提供这些课程(模块)。,学校在形成课程方案时大致会出现两种思路,在这两种思路的引导下,会形成多种多样的学校课程方案:一是必修模块或主要必修模块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统一学习,选修课则由学生自由选择。这是一种统一学习必修课的思路,是学生只有部分选择空间的思路。,二是除了选修课由学生自由选择以外,必修课的学习时间也由学生自己灵活安排的思路。这是一种学生自主安排所有课程(包括必修课)的思路,是让学生全面
11、选择的思路。但学生对必修模块的选择不是学或不学的选择,而是什么时候学,以及先学什么后学什么的选择。,相比较而言,第二种思路留给学生的空间更大,本质上它的改革力度与价值都更大。,2、学校课程方案形成中应遵循的基本程序:各学校在形成课程方案、编排课程时可以探索自己的程序,这里我们提出一般意义的课程编排程序供学校参考:,1、学校成立课程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主要由 主管校长、教务和教研部门负责人、各科 目负责人等组成。,课程编排程序,2、课程指导委员会负责组建各学科课程小组(年级任课教师的意义淡化,学科任课教师的意义强化)。学科课程小组的核心成员为本学科任课教师。,4、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对各学科上交的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课程 方案 形成 学生 选课 指导 石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59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