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试行.ppt
《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试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试行.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试行),一、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划分,(一)学校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二)学校出现非校内感染病例(三)学校出现校内感染病例第一类情况一个班内散发感染来源不明或校内出现二代病例,第二类情况校内出现多起确诊病倒形成学校局部暴发且有流行趋势第三类情况校内出现流行疫情迅速在全校扩散且有波及学校周边地区的趋势,学校局部暴发:同一学校同一个年级两至三个班级14天内出现多个甲型H1N1流感校内感染确诊病例且病例呈现明显的聚集性 学校流行:在同一学校不同年级或同一年级三个班级以上14天内出现多起学校局部暴发且有持续传播现象。,二、职能分工,原则:属地管理、联防联控领
2、导:地方政府及其甲型H1N1流感防控指挥部督导和指导:教育、卫生行政等部门具体实施: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一)卫生行政部门,指导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帮助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完善防控预案负责组织协调和督促医疗卫生机构对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进行指导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通报全国及行政区域内甲型H1N1流感疫情并根据疫情变化情况,指导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及时调整和完善防控措施,(二)医疗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指导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负责辖区内学校疫情分析报告、病例诊治、流行病学调查;协调和指导学校落实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学校暴发时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
3、的处理等工作;负责指导学校根据疫情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防控措施,(三)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学校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对策、措施及应急预案;督促落实学校信息报告人并及时上报相关信息;配合卫生部门,严密监测行政区域内学校疫情,适时做出预警;指导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紧急应对和处置疫情;检查督促区域内学校落实各项应对措施;协调解决学校应对疫情所需的物质、经费等保障;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校暴发疫情的处理等工作。,(四)学校,制定本校的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建立一把手负总责与分管校长具体抓的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明确并落实甲型H1N1流感的信息报告人;具体落实学
4、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各项措施;保障防控甲型H1N1流感所必须的物质、场所、人员与经费;学校暴发甲型H1N1流感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处理等工作,(五)其他相关部门,在地方政府及其甲型H1N1流感防控指挥部的领导下,依据各自职责,全力支持和做好相关的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三、防控措施,分三个等级,五种情况(一)学校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二)学校出现非校内感染病例(三)学校出现校内感染病例 第一类情况:散发第二类情况:学校局部暴发第三类情况:学校内流行,(一)学校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制订预案和工作方案。组织校医院、校医或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人员参加
5、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及技术的培训和演练。加强疫情应对物资准备。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倡导环境卫生、科学洗手等卫生行为,提高广大学生、教职员工对流感防治的正确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加强教室、图书馆(阅览室)、教研室、宿舍等学生和教职员工学习、工作、生活场所卫生与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落实晨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发现流感样疫情要在第一时间(2小时内)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健全校内有关部门和人员、学校与家长、学校与当地医疗机构及教育行政部门联系机制,完善信息收集报送渠道,保证信息畅通。建立与卫生部门信息联动机制,及时收集所在地区甲型
6、H1N1流感发生信息,及时准确地进行预警。,(二)学校出现非校内感染病例,在强化上述学校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时各项防控措施的同时,需采取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及时发现输入病例,追踪和管理密切接触者,严防疫情传播。,卫生防控措施,病例应按照当地卫生部门的要求,及时接受隔离治疗。卫生部门在学校的配合下,开展对病例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并实施集中医学观察或居家医学观察。中小学生中的密切接触者原则上以居家医学观察为主,高校学生中的密切接触者原则上以集中医学观察为主。病例所在学校建立与居家医学观察者的联系,及时了解其每日健康状况,并将密切接触者健康状况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
7、。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每日对集中医学观察者实行随访、报告。,卫生部门指导、协助学校加强当地学校晨午检工作,加强学校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流感样症状监测和因病缺课监测,及时发现、报告和诊治可疑病例。卫生部门指导学校对教室、图书馆(阅览室)、教研室、宿舍等师生学习、工作、生活场所进行消毒。采取消毒、感染控制等措施,做好疫情控制工作。卫生部门及时公布疫情和防控措施信息,加强区域内的信息公布和通告工作,稳定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情绪。教育和卫生部门共同做好媒体沟通工作,发挥媒体传播信息和引导舆论的作用。,学校防控措施,经当地政府批准同意,对出现病例的托幼机构实施全园停课7天(或7天以上)的措施。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
8、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加强放假儿童的校外管理,避免其在学校外的相互接触和聚集。托幼机构复课后,应继续加强晨检和病例报告,并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部门每日报告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至少持续14天。中小学校和高校等教育机构加强对学校人员出入的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如疫情传播风险较大,经当地政府批准同意,中小学校和高校可按照由班级到年级的原则采取临时停课措施。按照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规定,在卫生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落实其他应急处置措施,(三)学校出现校内感染病例,及时调整防控策略,采取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链、保护高危人群等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防止或减缓疫情扩散,减少病例,减轻疫情
9、危害。,出现第一类情况时,在加强非校内感染病例的卫生防控措施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措施:卫生防控措施:1.卫生部门指导、协助当地所有学校开展晨午检和疫情日报、零报告。2.卫生部门指导学校加强校内环境消毒。3.卫生部门指导学校加强居家隔离观察者的管理,要求其主动接受监测,每日定时报告身体状况。4.按卫生部门要求,对重点或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服药和免疫接种。,学校防控措施 1.学校停止举办校内各种大型师生集会和会议等活动。2.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学校加强宣传教育工作。3.根据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决定,学校采取临时停课或暂时关闭措施。(1)原则上,停课的范围应根据疫情波及的范围和发展趋势,由小到大,如
10、由班级到年级,由年级到全校,由一个学校到多所学校等。(2)如果14天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甲型H1N1流感病例时,该班级可停课;如果14天内,同一学校有2个及以上班级需要停课时,该班级所在年级可停课;如果14天内,同一学校有2个及以上年级需要停课时,该学校可以全体停课。,(3)停课前,除应告知学生、家长及教职员工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外,应让学生、家长及教职员工与学校保持联系,报告其是否出现流感样症状。学校应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每日报告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4)停课时间不少于7天,自最后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被隔离或离校之日算起。可根据放假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
11、,随时调整放假期限。(5)中小学校停课放假后,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应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加强放假学生校外管理,避免其在学校外的相互接触和聚集。高校停课后,要加强停课学生的在校管理。(6)复课前,必须对教室、阅览室、食堂、厕所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因甲型H1N1流感暂时停课的学生,必须在恢复健康,经有关卫生部门确定没有传染性并出具有效的复课证明后方可复学。,(7)复课后,未痊愈的学生应继续居家隔离治疗,至其病后7天或症状完全消失后24小时(以两者之间较长者为准),方可上学。(8)复课后,学校或托幼机构还应继续加强晨检和病例报告,并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每日报告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的
12、健康状况,至少持续14天。4.按照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规定,在卫生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落实其他应急处置措施。,出现第二类情况时,强化病例诊治、校内环境消毒、隔离医学观察者管理,加强当地学校疫情监测、对重点或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服药和免疫接种等卫生防控措施。重点加强相关学校防控措施的实施。经当地政府批准同意,对出现病例的中小学、幼儿园等实施全校(园)停课措施;对出现病例的高校实施学生停课不离校,在校进行观察措施。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加强放假学生的校内外管理,避免学生聚集活动;并做好被隔离高校师生的日常生活保障。学校复课后,应继续加强晨检和病例报告,并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部门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h1n1 流感 工作方案 试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59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