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3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人民版选修1).ppt
《用:1:3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人民版选修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1:3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人民版选修1).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高一年级历史科 选修模块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北魏孝文帝改革,课标要求:(1)了解背景。(2)归纳主要内容。(3)探讨历史作用。,2,你能分析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吗?,改革的必要性:1.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结束分裂割据局面。2.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3.北魏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中原比较先进。4.鲜卑贵族早期统治激化了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社会动荡,人民起义不断,北魏统治面临危,必须做出抉择。可能性:冯太后与孝文帝改变社会落后现状,学习先进汉文化的坚定态度(冯太后掌握实权、孝文帝精通汉文化)目的: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落后状态,巩固统治
2、,3,1、背景,北魏孝文帝改革,1、崛起(386年)与统一,结束了十六国分裂割据局面(439年)。,4、冯太后与孝文帝改变北魏落后现状,学习先进汉文化的坚定态度,2、北方出现各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3、鲜卑贵族早期统治激化了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4,(一)实行均田制,2)前提: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3)内容: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 农民向政府交租税,承担徭役和兵役,主要土地只准使用不准买卖。,归还,不能买卖,不还,可买卖,4)性质: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并未触动封建地主利益5)作用:,2、孝文帝改革的内容,1)目的: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缓和社会矛盾。,5,5)均田制的作用,对地主:
3、官吏得到公田,地主原有土地不变,统治阶级的利益得到保障。对农民:不准买卖土地、公开授田的规定,限制土地兼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对国家:保证了统治政权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从社会发展角度:推动北方内迁民族封建化和民族融合高潮出现,6,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二)整顿吏治原因:内容:官吏任期考核制;严惩贪赃枉法;俸禄制。评价:(三)迁都洛阳:原因、政治上平城故地保守势力十分强大 经济上地处偏僻,经济比较落后 军事上强敌柔然时常骚扰很不安全 地理上偏居塞上难以有效控制中原目的:推动改革的深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过程:意义: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
4、;促进了胡汉民族融合,使中华文明进一步发展。,7,(四).革除旧俗,8,(四)移风易俗,条件:_迁都洛阳_为孝文帝推行改革提供了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内容:孝文帝决定改变鲜卑族原有的生活风俗,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_汉文化_。主要措施有典章制度._社会习俗、_穿汉服_、_汉姓_、_汉话_、通婚姻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意义:孝文帝改革促进了_鲜卑_族与汉族的民族融合_。,9,3、改革影响:性质:北方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的 一场封建化改革。影响: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洛阳繁盛,成为国际性商业城市;加快了民族交流与融合;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 心北方内迁民族的发展,使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 局面
5、。推动了北魏社会的封建化;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10,有人认为:“以往对孝文帝改革的描述和评价有不妥之处,孝文帝的汉化不值得肯定,抛弃了他们民族原来的特长,他的文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试评述这种史学观点。,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评价孝文帝改革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进,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为标准,而不能某一少数民族的“衰亡”论道。基于这样的认识,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加强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拓跋族汇进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整体中,这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孝文帝改革应该充分肯定,孝文帝也因此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11,
6、特点和认识,特点: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全 面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具有历史必然性,顺应时代潮流。且具有策略性 与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分不开 是在冯太后的影响和直接推动进行的。推动北魏政权的三化(封建化、汉化、农业化)认识:1)、先进必然战胜落后;2)、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3)、改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太和)十有八年十二月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十有二月甲子,引见群臣于光极堂,班赐冠服(即按官位高低不同赐
7、给汉宫服装)。引自魏书高帝纪下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引自资治通鉴,13,回答:(1)据以上材料,概括孝文帝促使鲜卑“汉化”的主要措施。(2)分析孝文帝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答:迁都洛阳,改姓氏,用汉姓;禁胡服,穿汉服;说汉话。消除鲜卑族和汉族的隔阂。,答:主观动机是想缓和民族矛盾,巩固统治。但在客观上对当时经济发展、推动各民族的融合作出了贡献。,14,“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在战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魏 孝文帝 改革 人民 选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55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