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ppt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广安市中心血站 文净平,前 言,血液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必须科学合理利用。输血是为了挽救生命或治疗疾病,但同时输血又可能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传染病。输血疗法是一把双刃剑。输血医学面监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合理用血,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利用输血疗法,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输血的副作用。临床输血中涉及的各环节人员有输血科人员、临床医生、临床护士。,一、医院输血科的职责,根据本院需要定期向血站申报用血计划,储备一定数量的血液,确保临床医疗用血需求。为临床提供血型鉴定、抗体筛选、交叉配血及相关的血清学实验诊断服务。根据临床用血申请,提供经血站检测合格的血液。配合临床开展
2、成分输血和输血治疗,向临床医生提供现代输血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协助某些相关疑难疾病的诊断。,一、医院输血科的职责,结合临床开展输血医学科学研究,推广应用输血新技术。接受中心血站的临床输血的专业技术指导。,二、临床医生在输血中承担的职责,临床医生必须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有输血指征的开展成分输血,有条件者开展自身输血,不输或少输同种异体血。临床医生要熟悉采供血机构提供的血液成分的规格、性质、适应症、剂量及用法。输血治疗时,临床医生须向家属或病人说明输血的目的及可能会产生输血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的疾病,征得家属或病人同意并签订输血同意书,输血同意书必须与病例同时存档。,二、临床医生在输血中承担的职责,在
3、输血过程中,临床医生必须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反应,严重者要立即停止输血,迅速查明原因并作相应处理。所有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经过均应在病历中详细记录。严重输血不良反应要及时向输血科和医务科报告。输血治疗后,临床医生要对输血的疗效作出评价,还应防治可能出现的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并作好病程记录。,三、临床护士在输血中承担的职责,在输血前由2名医护人员对输血申请单、输血记录单和血袋标签上的内容仔细核对,并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的血液有无溶血、浑浊及凝块等。临输血前,护士应到病人床边核对受血者床号、住院号,呼唤病人姓名以确认受血者。核查及检查血液质量无误后,遵照医嘱,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将血
4、液或血液成分用标准输血器输给病人。,三、临床护士在输血中承担的职责,输血时,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开始前15分钟要慢,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需要调整速度。输血结束后,认真检查静脉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现象,并作相应处理。若有输血不良反应,应记录反应情况。护士应将输血有关化验单存入病历,尤其是输血前检查报告单、输血记录单及输血治疗同意书放入病历永久保存。,四、输血过程中临床医生应注意的问题,1、熟悉输血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四、输血过程中临床医生应注意的问题,2、慎重作出输血决定输血的
5、原则:能不输血决不输血,能少输血决不多输血,能自身输血决不用他人血,能成分输血决不输全血。输血依据:血红蛋白低于100g/L和血球压积低于30%的属输血适应症。但如果血红蛋白大于70g/L而小于100g/L时,如果机体状况良好,骨髓代谢正常,则可不输血。有无其它替代措施,四、输血过程中临床医生应注意的问题,3、选择合适的血液品种和血量全血:主要用于急性大量失血伴有低血容量或存在持续活动性出血,当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30%时输注,临床使用全血的情况很少。全血输注的评价全血中保存效果好的只有红细胞,因为保养液和温度是针对红细胞保存设计的。即使这样,其保存效果不如悬浮红细胞。全血4度保存时,血浆中
6、不稳定的凝血因子、很快失去活性。即使稳定的凝血因子及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也不如冰冻保存在-20 以下的效果好。全血中血小板和粒细胞4保存1天后,已丧失活性,因此输注全血不可能起到补充血小板和粒细胞的作用,况且血小板和粒细胞溶解破裂的残留物仍具有免疫抗原性。,四、输血过程中临床医生应注意的问题,刚采集的全血,含有各种活性正常的血液成分,但只能用于成分分离,然后针对不同血液成分的保存条件进行有效保存。即使输注新采的全血,也不可能同时补充所有成分的作用,需要输注血小板、粒细胞和凝血因子的患者,只有选择足够治疗剂量的各种血液成分浓缩制品。3天内的血液容易传播病原体,及发生TA-GVHD。红细胞制品:悬
7、浮红细胞、浓缩红细胞、洗涤红细胞等。血浆冷沉淀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因素、疗效判断,四、输血过程中临床医生应注意的问题,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因素与产品中的血小板含量有关:供者的个体差异、分离方法、保存时间及条件等患者的临床情况也可直接影响输注效果:发热、使用降温药物或破坏血小板的药物、菌血症、脾肿大、活动性出血、循环复合物等;血小板输注前不正确的操作等人为因素:误放入4冰箱、输注前核对时,放在操作台上的时间过长未及时振荡使血小板聚集或激活、在血小板制品中加入药物等。每个环节都可能直接影响产品中有效的血小板含量,从而影响血小板的实际输注效果。,四、输血过程中临床医生应注意的问题,血小板输注的疗效
8、判断治疗性血小板输注:有出血速度减慢或停止、出血点减少或消失等明显的病情改善,说明输注有效。测定输注后1小时的血小板计数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预防性血小板输注:测定输注后1小时和24小时后的血小板计数十分重要。血小板输注无效:输注1小时后的CCI7.5109/L或24小时后的CCI 4.5109/L应考虑血小板输注无效。CCI(血小板计数增加校正指数)=PI(109/L)S(m2)/N。S=0.0061H(cm)+0.0128W(kg)0.1529PI=输注后的血小板计数-输注前的血小板计数(109/L)N=输入的血小板的绝对数量(1011),应在输注前测定产品的浓度的容量来计算。,四、输血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机构 临床 血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55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