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ppt
《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ppt(3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美是必要的。快乐是必要的,爱情是必要的。但这一切都应该有健康的基础 保加利亚季米特洛夫,欢迎选修 心理健康导论 主讲:许纯玲 邮箱:,课程目标,认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能够承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和设计,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奠定良好的心理学基础。,课程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辅导 人格辅导 生活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32学时完成),第一章 绪论,一、心理健康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心理健康,(一)心理健康的概念(二)心理健康的标准(三)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指个体在适应环境
2、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就是说能以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面对现实的、发展变化着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在的心理环境,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适应能力,保持切实有效的功能状态。,心理健康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 主观性、积极性、全面性,主观性积极性全面性,心理健康与否,往往来自个人的主观体验,客观条件只是作为影响体验的潜在因素。,心理健康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 主观性、积极性、全面性,主观性积极性全面性,表现出肯定的、正面的精神面貌,热忱的、进取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 主观性、积极性、全面性,主观性积极性全面性,心
3、理健康与否,不仅表现在知、情、意的各个过程和个性的各个方面,而且也往往表现在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二)心理健康的标准,1、心理健康标准的制定:经验性标准 医学标准 社会适应性标准 统计学标准 心理学标准,2、心理健康的标准:(1)智力正常(2)较好的社会适应性(3)具有健全人格(4)情绪和情感稳定,能保持良好的心境(5)有健全的意志和协调的行为(6)心理特点符合年龄及性别特征,(三)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1)外部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大众传媒因素网络因素(2)学生自身因素 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相关的生活事件、人际关系及所处的生存环境;社会文化比如道德、风俗、习惯;心理应激、个人生活
4、方式、社会支持系统,遗传、生理功能的改变、疾病、年龄、性别,认知、情绪、经验系统,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念(二)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三)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任务(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则(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一)心理健康教育概念,1、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2、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3、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心理治疗,1、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学校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2、心理健康教育
5、与德育,3、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有三个“打鱼人”,聚在一个河潭边钓鱼,钓鱼时发现有人在上游被水冲进水潭挣扎着求救。于是救人又一个被冲下来的人又一个三个打鱼人手忙脚乱,难以兼顾和应付。此时,一个打鱼人离开现场去了上游,去劝说人们不要在这里游泳,并且在入水处插上木牌以示警告。可是仍有无视警告者被冲进水潭。后来,一个打鱼人似乎醒悟了,他去做了另一项工作教人们游泳,因为有了好的水性即使是被冲下深水或急流中,也能独立应付,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教育,(二)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积极的一面:1、国家从政策上体现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了对心理健康教
6、育的领导。3、学校、教师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4、师资培训工作受到了重视。5、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二)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1、观念陈旧落后,形式主义严重 2、地区间差异大,整体水平偏低 3、师资队伍薄弱,专业人才匮乏 4、理论水平较低,指导实践不力 5、操作缺乏规范,消极倾向显现,(三)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三)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具体目标: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
7、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是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任务,1、面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2、向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补救性和矫治性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3、面对教师和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五)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小学低年级: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五)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小学中、高年级: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
8、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五)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初中: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意志,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五)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高中:帮助学生具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
9、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职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正确对待和异性伙伴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五)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学习辅导:学习动机的辅导;学习策略辅导;考试心理辅导人格辅导:自我意识的辅导;情绪辅导;社交辅导;性心理辅导生活辅导:休闲辅导;生活能力辅导,(六)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原则,1、教育性原则2、全体性原则3、差异性原则4、主体性原则5、整体性原则6、发
10、展性原则7、活动性原则8、保密性原则,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积极中肯的分析,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六)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原则,1、教育性原则2、全体性原则3、差异性原则4、主体性原则5、整体性原则6、发展性原则7、活动性原则8、保密性原则,要面向所有学生,全体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参与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设施,计划,组织活动,都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六)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原则,1、教育性原则2、全体性原则3、差异性原则4、主体性原则5、整体性原则6
11、、发展性原则7、活动性原则8、保密性原则,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六)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原则,1、教育性原则2、全体性原则3、差异性原则4、主体性原则5、整体性原则6、发展性原则7、活动性原则8、保密性原则,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把教师的科学教育与指导和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真正有机结合起来,(六)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原则,1、教育性原则2、全体性原则3、差异性原则4、主体性原则5、整体性原则6、发展性原则7、活动性原则8、保密性原则,注意学生活动的有机联系和整体性,
12、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作全面考察和系统分析,防止和克服教育工作中的片面性,(六)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原则,1、教育性原则2、全体性原则3、差异性原则4、主体性原则5、整体性原则6、发展性原则7、活动性原则8、保密性原则,必须以发展的观点来对待学生,要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一发展为重点,促进全体学生获得最大程度发展,(六)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原则,1、教育性原则2、全体性原则3、差异性原则4、主体性原则5、整体性原则6、发展性原则7、活动性原则8、保密性原则,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重视通过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六)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原则,1、教育性原则2、全体性原则3、差异性原则4、主体性原
13、则5、整体性原则6、发展性原则7、活动性原则8、保密性原则,有责任对学生的个人情况以及谈话内容等予以保密,学生的名誉和隐私权应受到道义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护,(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径,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2、进行心理训练3、开展心理健康辅导4、实行全面渗透(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校园文化)5、建立家校沟通,优化家庭教育环境,2012年4月13日晚19点30分左右,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八年级一班14岁的女生李欣玥因拒绝剪头发从自家五楼的窗户跳下,抢救无效死亡,乐观心态:让你的生命不缺钙,她的笑脸 比灾难更让人动容,我国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想离家出走:25.6%考试前
14、后出现焦虑症状:22.6%感到无人关心:16.1%想自杀:14.3%自卑:37.4%性格暴躁:18.7%常常说谎:6.5%,我国17岁以下未成年人约3.4亿,保守估计,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3000万人。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2.0%,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近几年,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有上升的趋势。上海三所小学的测试显示:20%的孩子有孤独倾向。20%中学生曾考虑过自杀,惊天爆闻:上海两天频发四起小孩跳楼事件(2008)9月1日凌晨,一名14岁女孩从杨浦区延吉东路131弄某幢楼4楼跳下。9月1日清晨5点30分左右,浦东菏泽路中大丽都小
15、区一名15岁男孩从8楼坠落受重伤,而事发时男孩父母还在睡梦中。9月1日上午9时,江桥实验中学初二男生因成绩排在年级倒数第一无法接受“留级”的事实欲跳楼,后被老师和民警劝下,而他早已在家留下遗书。,9月2日上午7时左右,住在仙霞路486弄的12岁男孩,从家中6楼阳台跳下身亡。,父母抱着已死去的孩子,悲痛欲绝,新华网消息 据光明日报4月26日报道,一个小学生,每天放学后都要数着路边的电线杆回家。他知道,从学校到家一共有89根电线杆,如果某一天他只数到了88根,他就要回到学校重新数起 一个小男孩,走到马路中间的时候,发现自己的鞋带开了。他一动不动地站在车流中间,直到民警把他带过马路。他说:妈妈告诉我
16、,有困难找民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俞国良告诉记者:实验证明,10左右的孩子存在着心理问题,更多的孩子需要心理方面的关怀,这个问题不可忽视。过去,很多人将孩子们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归结为思想品质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以批评教育为主,这是不科学的。,据统计,目前发生的刑事案件中,青少年犯罪占70;而青少年犯罪中,1416岁孩子引发的案件又占70。这些孩子,最初几乎都表现出心理不够健康的症状,如果他们及时得到教育引导,相当大的一部分刑事犯罪是可以避的。需要治疗的是少数需要教育的是多数。正确对待青少年儿童的心理键康问题,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对我国少年儿童心理键康状况的估计应该实事求是,忽视
17、不行,夸大也不行。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存在“严重心理不足”的中学生比例不到总数的3,小学生为4.2。因此,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应重在“教育”,而不是“治疗”。,数量不够在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比例是1:1500。我国5000名学生需配备1名专业人员,以全国2亿中小生来计算,至少也要4万名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才,而目前我国所有的心理学工作者总数也不超过这个数目(大概只有十分之一),况且也不都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美国仅1年可毕业的心理辅导学硕士就达96030人,博士9071人。质量不高,一个孩子给妈妈的十四条建议,1、我需要帮助,同时也需要独立。2
18、、为了成长,请允许我犯些错误,让我自己在生活中学会如何生活。3、请不要强迫我按照您的模式去生活。4、请自觉保护我的自尊心和隐私权。5、如果您想成为我的朋友,那就得放下家长的架子。6、请不要拿我当您的出气筒。7、宠了我就别说把我宠坏了。,8、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不要把过去的错误扩大化。9、多一些建议,少一些命令。10、请不要第101次告诉我某事该怎么做。11、我不仅要学习您告诉我的东西,还要学习您身上表现出来的东西,包括坏的习惯。12、我不仅需要爱,还需要学会爱别人。13、即使您能替我做所有的事,也请您把它们留给我自己做。14、因为我是菊花,所以请别让我在夏天开花;因为我是白杨,所以请别指望
19、从我身上摘下松子。,我的十二行诗,在人生这个色彩斑斓的大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同时充当着他人的观众。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在点点滴滴地积累着对自己的看法积极的或消极的。我们心中从此有了一个自己。我是什么样的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的面前放着一面镜子,你在看,你看到了什么?里面的人漂亮吗?快乐吗?独立吗?里面的人需要什么?他到底是谁?你还看到了什么?好,现在让我们睁开眼睛,拿起手中的笔,把你看到的写下来,完成属于自己的“十二行诗”,通过以上活动,我发现:我拥有:我缺少:其实,我(不非常比较 有一点)了解自己。,我是谁?,父母眼中的我;亲戚、长辈眼中的我;老师眼中的我;同学朋友眼中
20、的我;自己理想中的我;现实生活中的我;,第二章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一、自我意识的概述二、中小学生自我意识的现状三、如何增进自我意识,一、自我意识的概述,(一)自我意识的涵义1、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及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态度,即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2、自我意识的结构,自我认识(知):“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自我体验(情):“我是否满意我自己”自我监控(意):“我能否节制我自己”生理自我:个体对自己身体属性的意识 心理自我:个体对自己心理属性的意识 社会自我:个体对自己社会属性的意识,形式上,内容上,自我意识的主要成份;自我意识水平的主要标志,(二)自我意识的发展机制,1、自我
21、意识的形成2、影响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的因素,1、自我意识的形成,自我意识的发生阶段:婴儿时期,能用“我”表达意愿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幼儿期、儿童少年时期自我意识的成熟阶段:青春期,2、影响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文化环境家庭社会群体,(三)自我意识的心理功能,1、保持内在的一致性和行为一贯性2、决定个人对经验的解释3、影响个体的期望水平一个人怎样看待自己比它真正是怎样一个人显得更重要。自己心目中的“我”比真实的“我”更重要。,(四)中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1、自我意识随年级增高而不断发展2、各年级儿童发展速度不同3、自我意识成分发展不同步,(五)中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22、,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自我监督的发展特点,指个体通过自我观察或他人的反馈而获得的对自我各个方面的认识和看法。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的描述向比较抽象的心理术语的描述发展的。,(五)中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自我监督的发展特点,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是在分析和评论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五)中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自我监督的发展特点,随着学生理性认识的增加和提高,他们的自我体验也逐步深刻。自我体验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是自尊。自尊高的
23、学生往往对自己的评价比较积极,相反,自尊低的学生往往自暴自弃,(五)中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自我监督的发展特点,自我监督主要是自我意识中的意志问题自我监督的自觉性逐渐增强,自律水平逐渐提高。,二、中小学生自我意识的现状,(一)自我概念的类型(二)中小学生的自我认知(三)中小学生的自我接纳,(一)自我概念的类型,1、自我否定型:表现为过分自卑。“我不行!”2、自我轻狂型:表现为夸大自己。“我最行!”“只我行!”3、自我肯定型:表现为能正确认识自我既承认自己的优点,又不否认自己的缺点。“我能行!”,(二)中小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认知:个人对自身
24、状况的了解和看法。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1、中小学生的自我认知主要来自他人的到形成自己的看法2、片面的、不完整的到逐渐全面、完整3、变化的、不稳定的到逐渐稳定,(三)中小学生的自我接纳,自我接纳:指个体对自我现状的满意程度。它是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自我情感体验。自我接纳程度高的学生,对自己各方面表现都比较满意;自我接纳程度低的,对自己各方面表现都不满意。中小学生自我接纳的现状:总体较满意影响因素:学习压力 学习成绩 成人态度,三、如何增进自我意识,讨论:小梦的问题在哪里?小梦的自我概念是如何形成的?如果你是小梦的老师,你会如何帮助她?,积极的自我意识,自我接纳,积极的心态,健康
25、的心理,增进自我意识,(一)培养自信“我能行”(二)维护自尊“我很棒”(三)培养自我效能开发潜能,(一)培养自信“我能行”,1、因材施教“让你行”2、自我竞赛“我也行”3、创设机会“看你行”4、集体评说“你真行”,(二)维护自尊“我很棒”,1、不伤害学生的自尊2、教会学生自尊、自重3、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三)培养自我效能开发潜能,1、建立对学生积极的信念和态度“罗森塔尔效应”“习得无助”2、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3、重视学习过程,花园里的故事,一天,一位国王走进皇室花园,发现所有的木棉花都快枯萎了。门口一株橡树对国王说,它不想活下去了,因为不像松树那样高大和美丽。松树也很灰心,因为它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健康 教育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5955031.html